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教师应让学生明确修改的好处,告诉学生修改的范围,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修改 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5-011
要想把作文写好,修改是关键一环。很多教师只重视指导学生写作,然后帮学生修改,并认真写上眉批、首批、尾批和总批等,却忽略了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其实,写作之前对材料的选择、结构的推敲、提纲的斟酌;写作过程中立意的改变、材料的增删、语言的锤炼,都是修改的重要工作。
一、修改的好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那么,修改有什么好处呢?
1.深化认识的关键环节
修改远比写初稿更艰难,因为作文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现实生活又很复杂。小学生不可能一下子认清人、事和物,所以在下笔起稿时,就会自然地、洋洋洒洒地写下自己对人、事和物的看法,这就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此时就需要我们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让他们在修改中不断地深化认知。如:“夏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鹅毛般的大雪纷纷下个不停,我和小朋友们在青草地上堆雪人,玩得开心极了!”学生写这段话时明显是不理解各个季节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出现“夏天”“吹北风”“下大雪”“堆雪人”的严重错误。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认识客观事物,使作文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这是提高作文质量的关键。
2.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
古今中外的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改出来的。学生洋洋洒洒地写下初稿,没有对事物进行反复酝酿和琢磨,也没有在文字上加工润色,称不上是好作文。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修改十次才定稿,仅仅是对女主人公玛丝洛娃在法庭上的肖像描写就改了二十次。真可谓“文章不厌千回改”啊!
3.对作文认真负责的具体表现
众所周知,作文写出来就是让人看的,如果写得不当,就是对自己的作文不负责,就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老舍说:“写完了,狠心地改,毫不留情,对自己宽大就是对别人不负责。”叶圣陶说:“审慎的作家,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然而,不少学习写作的人,都不愿意在修改这个关键环节上下工夫。也有很多学生想改,但又认为改作文很难,不知自己的作文哪里有问题、哪里需要修改、怎样去修改。这时,教师就应指导学生从内容到字、词、句、段、篇,不断地修改,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修改是苦在其中,乐也在其中。
二、修改的范围
修改的范围一般从内容和形式入手,内容包括主题和题材,形式包括结构和语言。首先,我们要看主题是否正确、鲜明和考虑是否深刻。主题的提炼,往往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需要经过一个反复认识和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次,材料的增删、修改时,如果发现材料不足,内容空泛,就应该补足材料,用材料来说明观点和表现主题。再次,进行结构的调整。我们要检查作文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等,看看是否需要重新组合或者局部调整。最后,语言的润色。作文的内容是靠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看语言是否通顺、准确、形象、生动、简洁等。如:“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这句话的“过去”和“往”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应删掉一个。
三、修改的方法
不同的作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修改方法,但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方法。
1. 热时写作,冷时修改,反复推敲
在深思熟虑达到成熟有谱时写作,然后把写出来的作文放一放,让头脑冷一冷,思考思考,再推敲修改。
2.不耻示人,请教修改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的作文自己看不出有什么毛病,这时可以同桌、好友互相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让别人指出不足之处。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是一个乐于请教的人。他常常把自己写的诗念给老公公、老婆婆听,他们能理解的,他就保留,不能理解的,他就修改或重写。当然也不能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因为有时别人不一定能理解自己的写作意图。这时就应该分析别人的意见,坚持自己的主见。简言之,就是:“闭目塞听不对,胸无主见不行。”
3.自己检查,朗读修改
通过朗读可以发现文理不通、语句不畅、缺词少字、气势不盛等毛病。比如说:“回教室了。”是对谁说呢?“他要去。”去哪里呢?“他叫他去。”这里的“他”和“他”指的是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好好地推敲修改了。
总之,古今中外,写作都离不了修改。就连名作家写作都要进行修改,何况我们这些小学生、初学写作的人呢?学会修改,我们就会在不经意间获得喜悦。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作文教学 修改 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5-011
要想把作文写好,修改是关键一环。很多教师只重视指导学生写作,然后帮学生修改,并认真写上眉批、首批、尾批和总批等,却忽略了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其实,写作之前对材料的选择、结构的推敲、提纲的斟酌;写作过程中立意的改变、材料的增删、语言的锤炼,都是修改的重要工作。
一、修改的好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那么,修改有什么好处呢?
1.深化认识的关键环节
修改远比写初稿更艰难,因为作文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现实生活又很复杂。小学生不可能一下子认清人、事和物,所以在下笔起稿时,就会自然地、洋洋洒洒地写下自己对人、事和物的看法,这就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此时就需要我们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让他们在修改中不断地深化认知。如:“夏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鹅毛般的大雪纷纷下个不停,我和小朋友们在青草地上堆雪人,玩得开心极了!”学生写这段话时明显是不理解各个季节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出现“夏天”“吹北风”“下大雪”“堆雪人”的严重错误。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认识客观事物,使作文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这是提高作文质量的关键。
2.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
古今中外的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改出来的。学生洋洋洒洒地写下初稿,没有对事物进行反复酝酿和琢磨,也没有在文字上加工润色,称不上是好作文。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修改十次才定稿,仅仅是对女主人公玛丝洛娃在法庭上的肖像描写就改了二十次。真可谓“文章不厌千回改”啊!
3.对作文认真负责的具体表现
众所周知,作文写出来就是让人看的,如果写得不当,就是对自己的作文不负责,就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老舍说:“写完了,狠心地改,毫不留情,对自己宽大就是对别人不负责。”叶圣陶说:“审慎的作家,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然而,不少学习写作的人,都不愿意在修改这个关键环节上下工夫。也有很多学生想改,但又认为改作文很难,不知自己的作文哪里有问题、哪里需要修改、怎样去修改。这时,教师就应指导学生从内容到字、词、句、段、篇,不断地修改,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修改是苦在其中,乐也在其中。
二、修改的范围
修改的范围一般从内容和形式入手,内容包括主题和题材,形式包括结构和语言。首先,我们要看主题是否正确、鲜明和考虑是否深刻。主题的提炼,往往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需要经过一个反复认识和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次,材料的增删、修改时,如果发现材料不足,内容空泛,就应该补足材料,用材料来说明观点和表现主题。再次,进行结构的调整。我们要检查作文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等,看看是否需要重新组合或者局部调整。最后,语言的润色。作文的内容是靠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看语言是否通顺、准确、形象、生动、简洁等。如:“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这句话的“过去”和“往”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应删掉一个。
三、修改的方法
不同的作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修改方法,但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方法。
1. 热时写作,冷时修改,反复推敲
在深思熟虑达到成熟有谱时写作,然后把写出来的作文放一放,让头脑冷一冷,思考思考,再推敲修改。
2.不耻示人,请教修改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的作文自己看不出有什么毛病,这时可以同桌、好友互相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让别人指出不足之处。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是一个乐于请教的人。他常常把自己写的诗念给老公公、老婆婆听,他们能理解的,他就保留,不能理解的,他就修改或重写。当然也不能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因为有时别人不一定能理解自己的写作意图。这时就应该分析别人的意见,坚持自己的主见。简言之,就是:“闭目塞听不对,胸无主见不行。”
3.自己检查,朗读修改
通过朗读可以发现文理不通、语句不畅、缺词少字、气势不盛等毛病。比如说:“回教室了。”是对谁说呢?“他要去。”去哪里呢?“他叫他去。”这里的“他”和“他”指的是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好好地推敲修改了。
总之,古今中外,写作都离不了修改。就连名作家写作都要进行修改,何况我们这些小学生、初学写作的人呢?学会修改,我们就会在不经意间获得喜悦。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