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活动单导学”是一种以学生“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新型课堂模式,不仅适用于文化课课堂教学,同样适用于体育课教学。本文主要阐释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体育课堂实施的目标与措施。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体育课堂;目标;措施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4 -01
“活动单导学模式”就是以“活动”为中心展开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将所要教学的内容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成一个个“活动”,每个“活动”可设计若干个目标,这些目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由浅到深、由低到高,体现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把设计好的“活动单”印发给学生,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活动”。 学生活动的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便于小组活动,学生参与“活动”时,以小组为单位,一般按6人为一组,将整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设有小组长,负责本组“活动”的开展。实践证明,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体育课堂同样充满着生命活力。
一、我们的目标:达成开放型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让学生自主训练。
说到体育课上的“开放”,人们往往会把它和“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认为体育课“开放”就是教师不负责,不认真的表现,所以体育教师不敢“放”,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学是指教师课前没有准备,上课时仓促上阵,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地自由活动,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种教学方式。而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教学活动。在这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的锻炼,减少教师无谓的干扰与约束。如投掷教学,我不拘于以往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进行集体练习,这样学生显得十分被动,练习密度较小,学生的的个性也得不到发展。因此,我是先让学生各自分散进行投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点拨。在活动过程中我及时的进行讲评和表扬,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更为有效与合理地投掷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或投掷动作正确的学生再进行分散的练习,最终达到对投掷动作的掌握。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学生的自锻能力。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是进行“开放型体育课”的关键所在。
二、我们的措施:促成有效、合理的课堂教学实践。
1.训练目的要求明确化。在进行“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时,教师应把训练的目的要求,以及课所要达到的效果给学生一个较为明确的讲述,让学生在一定学习目标指引下,根据各自特点,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老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提出较为直观的练习方式,做到“有的放矢”。训练内容应尽量安排贴近学生实际,迎合学生自身要求,有一定实用性与趣味性。同时对场地器械布置、安全事项等要给予充分的布置,避免造成课堂混乱与发生安全事故。
2.训练过程的引导科学化。在“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主权,强调动则有“理”、动则有“方”、动则有“趣”。注重适当的“放”,避免过严的“管”。同时,教师要有意设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去训练与学习,让学生在“试一试、干一干、闯一闯”的过程中带来一个个成功的喜悦。“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想动、爱动、会动和会练、会判、会赏的自我健身能力。在课的当中教师并不是完全脱离学生,而应更加密切注意被“放”学生的活动情况,以便随时提醒、调整,并给予必要的点拨与指导。
3.训练时同伴互助的常态化。教师在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参与到集体学习当中。合作交流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情感;合作交流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排球垫球的教学中,由于动作细节性与手部有一定的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女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难掌握垫球的技术,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了“忽视教学法”,有意的忽视 “问题学生”的所在,并通过对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再进行较为细致的指导,然后让他们自由结伴练习,出现了“水平低的学生学得积极,水平高的学生教得认真”的课堂氛围,练习的密度与效果也明显增强,在同伴的帮助下那些没有掌握垫球技术的学生慢慢地学会了垫球,此时发现他们同伴之间的友情倍增,每位学生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个个脸上露出了成功的笑容。
当然,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管理,要发挥体育骨干学生的作用,体育骨干的作用并不能局限于让学生简单地协助教师完成某些活动,而是让体育骨干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管理,更好地从学生的角度去安排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增强了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氛围和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让全体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人”,才能实现体育教学优质高效,才能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终身体育创造条件;只有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学练,培养他们自主、合作、创新的习惯,才能真正让体育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体育课堂;目标;措施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4 -01
“活动单导学模式”就是以“活动”为中心展开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将所要教学的内容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成一个个“活动”,每个“活动”可设计若干个目标,这些目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由浅到深、由低到高,体现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把设计好的“活动单”印发给学生,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活动”。 学生活动的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便于小组活动,学生参与“活动”时,以小组为单位,一般按6人为一组,将整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设有小组长,负责本组“活动”的开展。实践证明,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体育课堂同样充满着生命活力。
一、我们的目标:达成开放型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让学生自主训练。
说到体育课上的“开放”,人们往往会把它和“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认为体育课“开放”就是教师不负责,不认真的表现,所以体育教师不敢“放”,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学是指教师课前没有准备,上课时仓促上阵,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地自由活动,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种教学方式。而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教学活动。在这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的锻炼,减少教师无谓的干扰与约束。如投掷教学,我不拘于以往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进行集体练习,这样学生显得十分被动,练习密度较小,学生的的个性也得不到发展。因此,我是先让学生各自分散进行投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点拨。在活动过程中我及时的进行讲评和表扬,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更为有效与合理地投掷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或投掷动作正确的学生再进行分散的练习,最终达到对投掷动作的掌握。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学生的自锻能力。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是进行“开放型体育课”的关键所在。
二、我们的措施:促成有效、合理的课堂教学实践。
1.训练目的要求明确化。在进行“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时,教师应把训练的目的要求,以及课所要达到的效果给学生一个较为明确的讲述,让学生在一定学习目标指引下,根据各自特点,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老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提出较为直观的练习方式,做到“有的放矢”。训练内容应尽量安排贴近学生实际,迎合学生自身要求,有一定实用性与趣味性。同时对场地器械布置、安全事项等要给予充分的布置,避免造成课堂混乱与发生安全事故。
2.训练过程的引导科学化。在“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主权,强调动则有“理”、动则有“方”、动则有“趣”。注重适当的“放”,避免过严的“管”。同时,教师要有意设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去训练与学习,让学生在“试一试、干一干、闯一闯”的过程中带来一个个成功的喜悦。“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想动、爱动、会动和会练、会判、会赏的自我健身能力。在课的当中教师并不是完全脱离学生,而应更加密切注意被“放”学生的活动情况,以便随时提醒、调整,并给予必要的点拨与指导。
3.训练时同伴互助的常态化。教师在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参与到集体学习当中。合作交流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情感;合作交流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排球垫球的教学中,由于动作细节性与手部有一定的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女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难掌握垫球的技术,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了“忽视教学法”,有意的忽视 “问题学生”的所在,并通过对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再进行较为细致的指导,然后让他们自由结伴练习,出现了“水平低的学生学得积极,水平高的学生教得认真”的课堂氛围,练习的密度与效果也明显增强,在同伴的帮助下那些没有掌握垫球技术的学生慢慢地学会了垫球,此时发现他们同伴之间的友情倍增,每位学生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个个脸上露出了成功的笑容。
当然,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管理,要发挥体育骨干学生的作用,体育骨干的作用并不能局限于让学生简单地协助教师完成某些活动,而是让体育骨干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管理,更好地从学生的角度去安排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增强了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氛围和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让全体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人”,才能实现体育教学优质高效,才能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终身体育创造条件;只有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学练,培养他们自主、合作、创新的习惯,才能真正让体育课堂充满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