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言文阅读

来源 :中学文科·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gyj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要点聚焦
  
  [重点、难点、考点]
  文言文阅读,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理解文中常用的实词和“之”“其”“于”“以”“而”等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准确解释文言文中的重要语句;能顺畅地朗读文言文;简要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对古人的观点,能结合现代生活实际和自身体验作出评价。
  
  [误区警示]
  考生在遇到疑难时,不能生搬硬套,要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要结合具体语境思考,学会辨析、取舍,不妄下结论。
  对句、段的分析不能浮光掠影,而应该一字一句地仔细揣摩,不放过一个值得斟酌的地方;也不能就词论词,就句论句。要立足字词,统观全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将词句与全文的主旨、作者的思想倾向、时代背景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理解。不能只抠字眼,也不能架空分析、牵强附会,要在分析过程中运。用联系法和比较法。
  
  二、名师攻略
  
  [基础知识]
  
  文言实词
  文言文实词的考查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实词的考查包括这样几种类型: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有特殊含义的实词以及通假字。尤其是词类活用中又细分为名词用作动词,如:“有一老者衣褐”中的“衣”应解释为“穿着”;名词用作状语,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应解释为“像狗一样”;使动用法,如“无案牍之劳形”中的“劳”应解释为“使……劳累”;意动用法,如“邑人奇之”中的“奇”应解释为“以……为奇”;等等。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要求写出含义与选择相同(不同)的用法以外,还有选择义项、与现在还在使用的成语配伍等题型。
  
  (二)文言虚词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虚词,文言文虚词既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一定夯实基础。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多,因此在学习与复习中一定要归类,从而掌握词的一类一类的用法,中考中对虚词的考查目前以“之”“其”“于”“以”“而”为主,这就需要考生要熟练掌握几个虚词的用法。如“之”常见的有:“表示指代,相当代词‘它’;”“动词,可以翻译成‘到’,如‘送孟浩然之广陵’;”“结构助词,翻译成‘的’;”“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专诸之刺王僚也’”以及“一般性能调节语气,如‘久之,目似瞑’‘怅恨久之”’等。
  
  (三)朗读节奏
  文言文语句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区别,在解答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问题时,首先要读通文言语句,特别是一些长的句子的断句,更要加以注意。同时断句时要注意不要造成歧义,不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惯用词语去断句,如“今天下三分”(《出师表》)不能读成“今天/下三分”,这样就不通,而应读成“今/天下三分”,再如“其一犬坐于前”不能读成“其一犬/坐于前”(《狼》),这样就会产生歧义,而应当读成“其一/犬坐于前”;也不能追求语句的节奏均衡而随意断句,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就不能读成“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这样可能从节奏的匀称角度来看可能是美观的,但实际上是错误的,而应读成“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一般说来,在文言语句中,主谓之间、动宾之间的停顿仍然是断句的原则。考查朗读停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如上述例题中的自断式和选择式两种。
  
  (四)文言文整体阅读
  文言文的整体阅读主要包括把握文义和赏析写作构思与技巧。把握文义,需要考生借助于一定的注释理解基本内容。而赏析写作构思与技巧,就要求考生首先要明确试题是要求你对字词进行赏析,还是对语句乃至作文的艺术技巧进行欣赏。其次要掌握一定的欣赏的方法:会用规范的语言来进行欣赏分析。
  
  (五)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类考查方式主要就是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重要语句,说出重要语句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读懂文章,这是前提。重点语句的理解与翻译,首先一定要掌握重点词语,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语序,还要把句子翻译完整,不足的成分补充完整,等等。我们都知道翻译的基本要求就是“信”、“达”、“雅”,层层递进,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六)古今结合畅谈体会
  古今结合,畅谈体会主要体现为:观点验证及延伸类开放题。而它又往往表现为两个层面:先是找出文段中表示观点的名句,找出后需要仔细品味,领会其真正的含义;其次是联系古诗文表示的思想相近的名句,有时还会延伸到现代生活中,真正体现古为今用的原则,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注意两个结合:一是答案与文章内容一定要有联系,不能泛泛而谈,而要有针对性。二是与现代生活相联系,联系必须紧密,这是答题原则。此时就需要考生进行求同归类分析。所以在平时要进行归类分析训练,否则,在考场中受到思维的超限抑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归纳出来。
  
  [解题技巧]
  
  1.基础要牢固,运用要灵活
  纵观2007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的考查已经十分明确。其覆盖面之广,知识点之多,有目共睹,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电必须夯实基础,特别要注意对字词的理解、记忆。学生不仅要记住某个词在该文该句中的含义,还应将其读音、多项词义、语法特点、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等纵横联系起来理解、记忆。有了牢固的基础,考试中才能灵活运用。
  
  2.要把握脉络,重整体理解
  近年来中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大多是对句子含义、句子作用(在文中的地位)、句子语气、句子表达效果(含品析)和对文段中心思想、思想倾向、文章表达方式等的分析理解。
  
  3.善于总结规律,探究学习方法
  知识是有系统性、有规律性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是求知学习的高境界。由于文言文的学习涵盖的知识点比较广,就更应该去找寻规律,例如:翻译文言文时,要做到文通字顺,而在具体翻译时,有的可以直译,有的可以意译,直译是一句对一句地按照语序逐词逐句对译,意译则是打破原来的语序,按意思翻译就行了,一般地说,记叙类和议论类文章以直译为主,描写抒情类文章多以意译为主。掌握规律后自己就可以探究出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让人在学习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文言诗词的阅读必须先疏通字句关,弄清诗词的字面意思,再对其初步地赏析,能从修辞、意义、思想性等方面做一点分析,并对其艺术性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能按照正确的节奏去阅读去背诵,并能准确地运用。
  
  [典型考题例析]
  (2007年甘肃省兰州)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2)河曲智叟亡以应( )
  (3)惧其不已也( )
  (4)无陇断焉(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苦而不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讪水的位置。
  (1)江(长江)阴________;(2)洛(洛河)阳_________________;(3)衡(衡山)阳__________;(4)华(华山)阴_________;
  4.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与答案]本考题设计了文言文阅读的诸多考点:实词、句子翻译、文章整体阅读以及古今结合评价人物。这要求考生基础要牢固,运用要灵活,要把握脉络,重整体理解。参考答案:1.(1)草木(2)亡,通“无”(3)停止(4)隔绝2.(1)你太不聪明了。(2)愁什么挖不平?(还愁挖不平吗?) 3.(1)在长江南岸;(2)在洛河北岸;(3)在衡山南面;(4)在华山北面。4.对山的态度其实是对困难的态度,循此方向谈看法、作评价皆可。只要世界观积极,言之成理,表达流畅就可得分,否则酌情扣分。
  
  [权威预测]
  文言文的阅读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且在整个试卷中占有相当大比例,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受“知识中心论”的影响,文言文的考查过于繁难,大部分考题都围绕着语法、修辞、文史知识、文章结构等知识化、概念化的阅读,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逐步在发生变化。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均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学理念:注重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注重阅读中的理解和体验;选文形式和题目内涵多样化;渗透人文精神,提高考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品位。这些趋势应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
  
  三、破关训练
  
  [基础题]
  
  (一)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练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肉食者鄙( )
  (2)小惠未编( )
  (3)牺牲玉帛( )
  (4)虽不能察(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聚室而谋日
  B.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3.下面句子的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
  (2)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______________
  5.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练习。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止匕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曰,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_____________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画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他具有哪些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练习。
  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 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山岳潜形( )
  (2)薄暮冥冥( )
  (3)把酒临风( )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4.用原文语句填空。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
  “进”指的是____________
  “退”指的是________;“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练习。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从致书以观 专心致志
  B.益慕圣贤之道 精益求精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义正辞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文后题目。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佚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朝服衣冠( )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邹忌成功说服齐威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马说》,完成文后题目。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2)才美不外见( )
  (3)策之不以其道( )
  (4)食之不能尽其材( )
  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________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_________ 
  3.从全文看,本文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我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今社会的竞争, 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但人才决不仅等于一纸文凭。右边的漫画揭示了一种怎 样的现象?看了漫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提高题]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题目。
  堑监堂当垫!甚亟壹进竖!盐垒垄差!望圭壁丛亟鋈壹查!堕堡垫!出堑查圭里!逝固坐壁墨墨亟塑当士亟坚查塑查!照塞垫!坚堕坠整!查童墨签!姿士亟圭查!壁笪圭垫!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1)壑:______(2)意: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3.概括选文画横线部分的内容。
  4.下面是欧阳修《泷冈阡表》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 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圭塞奎甚堡叠墨蔓堂丕堡宣金,日:“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生:出生。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郑氏。③守节自誓:意思是郑氏决心守寡,不再嫁人。 ④俾(bi):使。⑤毋:勿要;不可. ⑥累:牵累。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译文:___________
  ②毋以是为我累
  译文:___________
  (3)从太夫人的话中,你能看出欧阳修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习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八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国国君。 ②霁:天放晴。③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实味不同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晏子避席对日( )
  (3)叶徒相似( )
  (4)公被狐白之裘(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____________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文____________
  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
  (三)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l.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寻根问底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品学兼优
  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之信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文(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译文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卫。③泫(xua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抹:同“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2)天祥泫然出涕涕:
  2.把文中加点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_______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译文_______
  3.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
  ①富贵不能淫_______
  ②威武不能屈_______
  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
  ________
  5.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chang),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③不可具状( )
  ④公退之暇,被鹤氅(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后天下之乐而乐②烟云竹树而已
  B.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①处江湖之远②竹工破之
  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②子声丁丁然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____________
  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译文_________
  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冲刺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秦王坚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以成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疾恶纠 案,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⑩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⑩刑免:判罪免官。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秦王坚自河东还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 )
  (2)为百姓患( )
  (3)已陈尸于市( )
  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4.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
  5.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
  6.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至4题。
  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居问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④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堂上三百户: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②具:备办。③香居:齐国大夫。④尚书:官名。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
  1.文中画线都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释”的词条有以下各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对“荆王释先王之礼乐”中“释”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
  A.放下,放弃
  B.消融,融化
  C.排解,解除
  D.指佛教或僧人
  E.喜悦
  3.香居因为什么事向齐宣王进谏?
  4.根据文段内容,说说香居和齐宣王各是怎样的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日:“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注]①虞: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率。③拊(fu):抚摩。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数讨山越( )
  (2)君宜顾之( )
  (3)遂往诣蒙( )
  (4)肃于是越席就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加点句子的意思。
  (1)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_____________
  (2)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___________
  3.细读节选的文字回答,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4.根据节选文字,联系下面材料,你认为吕蒙是个怎样的人?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鲁肃过蒙言议,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节选自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有改动)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田单即墨之战
  
  初,燕人故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辖①。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幸彗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今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三年而犹未下。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注:①车剸(wei):车轴头。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皆以剸彗折车败 败:_____
  ②期年不克 克:______
  ③各去城九里而为垒 去:____
  ④南面而王耳 王: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之”与“或谗之于燕昭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将军宜枉驾顾之
  C.辍耕之垄上 D.怅恨久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蟮。
  译________
  ②汝何敢言若此!
  译:_________
  4.文中的燕昭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wei)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③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奚:何,什么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适遇牧马童子(适合)
  B.问涂焉(通“途”,路)
  C.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罢了)
  D.黄帝再拜稽首(第二次)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译文_________
  3.成语“害群之马”现在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4.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
  
  [中考名题]   (一)(2007年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萧诚自务札翰①,李邕②恒自言别③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④。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⑤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⑥。”李邕欣然愿见。萧故迟回⑦旬日,来肯出也。后因论及,李固请见,曰:“许而不出,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既至,李寻绎⑧久,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坐者成以为然。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至床上⑨,曰:“子细⑩看之,亦未能好。”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有删改)
  [注]①札翰:这里指书法。②李邕:唐代书法家。③别:鉴别。④许:赞扬。⑤右军: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⑥大匠:指某方面造诣很深的人。⑦迟回:指拖延。⑧寻绎:这里指反复研究。⑨床上:指座榻。⑩子细:子,同仔,子细,即仔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朝夕把玩,令其故暗(陈旧)
  B.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珍爱)
  C.许而不出,得非诳乎(答应)
  D.昨所呈数纸,幼时书(文章)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以呈邕必以分人
  B.萧疾其掩己其如土石何
  C.因谓李日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D.子细看之当余之从师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在坐者成以为然。
  译文:___________
  ②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
  译文:_________
  4.结合文中材料,对李邕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
  (二)(2007年陕西省课改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试题。
  南昌某,父为国子助教,随任在京。偶过延寿字街,见书肆中一少年数钱买《吕氏春秋》,适堕一钱于地,某暗以足践之,俟其去而俯拾焉。旁坐一翁,凝视良久,怒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
   后某以上舍生入誊录馆,谒选,得江苏常熟县尉,束装赴任,投刺谒上台。时潜庵汤公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今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矣。”问所劫何事,曰:“贪。”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误。急欲而陈。巡捕入禀,复传汤公命曰:“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做地方官,能不为纱帽下之窃贼乎?请即解组去。”某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逐渐愧罢官而去。
  (清·沈起凤《谐铎》)
  注释:①国子:国子监,古代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兼最高学府。②上舍生:太学生的一种,可通过公试授官。③誊录馆:古代考试机构。④谒逸:在吏部等候选派。⑤刺:名片。⑥上台:上司。⑦潜庵汤公:汤斌,字孔佰。清代某著名清官。⑧弹章:弹劾的奏章。⑨舛:音chuan.差错。⑩解组:解下印纹,指辞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适堕一钱于地( )
  (2)俟其去而俯拾焉( )
  (3)急欲面陈( )
  2.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文中“某暗以足践之”中的“践”应选择的义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践ji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基础,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备课的性质、功能、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面对新课程数学教师该如何备课呢?    一、备好目标    传统备课中学习目标的确定
出题人:安 娜  难度:★★★  答题人:众小编  保护大熊貓  圆滚滚的大熊猫人见人爱,可它们的数量非常少。有一位科学家提出,如果想要保护大熊猫,就应该把它们都捕捉到动物园里人工饲养。其他三位科学家不同意他的看法,分别发表了反对意见。谁的话最能反驳这位科学家的看法?  科学家A说:“近五年来,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一共繁殖了9只大熊猫,但在野外自然出生的大熊猫数量并不清楚。”  科学家B说:“大熊猫
昨天淋雨,我挨感冒了,早上挨吃药才得去学校。可是我还是不愿意拿那把破伞去。拿那把伞去上学又烂又土,丑得要命,干脆冒雨去得了,天又不冷,衣服又干得快。(选自《一把小花伞》)  妈妈虽然很爱唠叨,有时说得让人想哭去,但是妈妈很爱我。我的爸爸经常去打工,很晚才回来。那天晚上我得病了,妈妈背我去医院,走的那段路准备有五公里了,她也不休息一分钟。(选自《妈妈的爱》)  几年前,生活还不富,家里经济条件又差,
传统的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更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却无法对知识的形成预设形象直观的铺垫,也忽略对谋篇布局的宏观认识,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代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推广和多媒体的出现,令许多教师眼前一亮。多媒体以其设施的现代化,对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以及方便快捷,反映了教学手段更新发展的方向。因此,备受教师重视,也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大家利用网络,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力求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让教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明确的要求,既强调对学生文字表达、写作结构方面的要求,又强调学生对表达观点和态度等思维方面的要求。写作水平的提高涉及听、说、读三个方面能力的同步提高,然而,长期以来,写作是学生较薄弱的环节,耗时多且收效低,学生语言能力难以提高,思维能力的培养被忽略。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现阶段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阶段英语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确立现代阅读理念,体验《红楼梦》作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悲壮,于翰墨飘香中置身大观园内,领略历史潮流的年轮印痕。    一、理解宝黛爱情悲剧的时代因素,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一)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封建没落时期的贵族社会贾府中,贾宝玉既受到传统卫道者贾政的严教,又受到贵族的没落者贾母的溺爱。贾宝玉因林黛玉“不
时间是宝贵的财富,因此寻找能节省时间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五一小长假,古噜噜和阿木老叔来到一个繁忙的小镇旅行,这里的人们时间观念很强,时时刻刻都在想办法节省时间。招牌吐司套餐  镇上有一家有名的吐司店,它的招牌菜是吐司套餐。套餐里有三片吐司,每一面都烤得金黄酥脆,上面淋上美味的草莓酱,还配有香浓的咖啡。店门口总排着长长的队伍。  等了很久,古噜噜和阿木老叔总算吃到美味的吐司套餐了。“哇,真是太美味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兴趣的重要性。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呢?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变语文为生活、变生活为语文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变语文为生活,在生活中还原语文课本上的内容    语文课本中讲的是真、善、美的事迹和观点,展示真、善、美的人性。如果书本上学的是一套,生活中用的是另一套,久了学生会认为语文课上学到的是苍白的说教,对生活没多大用
完形填空主要测试考生在语篇层面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解题之前应快速阅读全文,抓住文章主题,搞清作者的思路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其实,一篇文章的上下文、前后句之间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必然联系。只要我们理清了整个文章的篇章结构和上下文语境的逻辑关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本文将以2008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II卷完形填空为例,说明解答完形试题时常见的几种关系。    一、复现关系    词汇的复现关系指某
教学,就是让学生发挥最大的创造力。  ——(德)歇弗尔  【教学背景】  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利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合作性小组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松的课堂氛围,情景教学和合作小组的搭配使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五个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优化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