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思品教学中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就思品教学中如何形成良好的情感,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等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思品课教学 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思品学科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思品学科教育的目标,通过对千姿百态、耐人寻味的社会现象的认识和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社会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生活的情操,并为其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自己在思品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 知识和技能方面培养
知识与技能是中性的,既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可以产生消极的作用,关键是看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直接决定着一个人对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与倾向性,对他的学科学习与科学探索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与制约作用。我在思品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认识以下两点:
(1)知识与技能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的。
【案例1】让学生收集有关古代社会生产工具的资料,初步了解生产力是怎样发展的,它对社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让学生学会用各种方式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讨论、发表见解的机会,认识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生产工具的变革是劳动者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智慧的结晶,是生产工具的不断变革推动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劳动创造了社会。并把这些劳动观点和创新精神运用到学习思品课学习中去。
(2)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观念时常会发生重大变化。变化与发展是科学的永恒特征。
【案例2】举行小型辩论会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积极且颇有深度,他们被中国共产党的对科学信念的无限执着所感动,为十年浩劫给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的遭遇和挫折而惋惜。其实在社会发展史上,许多革命家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的献身精神,不怕艰辛,孜孜不倦的在探索真理的崎岖山路上不畏劳苦、勇敢前进,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的成就,也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科学本身不迷信权威。
思品课学中通过科学知识、技能的积累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世界及周边事物的科学认识,培养对科学的情感,形成科学价值观,孕育科学精神。
二、科学方法和能力方面培养
科学方法是形成科学态度价值观的基础,科学方法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与实施步骤,要不得半点马虎与随意性,奉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实事求是是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核心。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认识以下几点:
(1)一个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首先应该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追求,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
(2)刻苦与成功不是完全的正比例关系,要想获得成功还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
【案例3】在“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活动课中,我作了适当调整,要求学生先大胆猜想:社会主义的成长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同组同学交流合作,设计调查方案,查阅资料,整理信息,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此例使学生认识:科学探索需要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提出问题需要大胆的想象和探索,解决问题更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通过反复的思考、调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鼓励学生敢想,敢于提出问题。一个好的学生不仅能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自己能够发现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与探索,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这些都包含了大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因素,是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感性基础。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中培养
新课程理念中提出“从生活走向思想品德,从思想品德走向社会”,思品教学应该教会学生运用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社会事物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利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的能力,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用学到的知识认识社会、解释社会现象。
【案例4】组织学生参观“小康示范村”,通过观察、思考“小康示范村”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体会活动课“三个代表”砥柱中流。
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之后能进一步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思想品德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舵手。
(2)关注科技发展
【案例5】组织学生观看“神舟”号系列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运行及返回的资料,让学生结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
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通过多媒体进一步认识到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标志,是亿万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案例6】从当今社会对资源的过渡开发和利用对社会的危害以及未来资源的发展方向,发表自己的看法写成小论文。
依据学生小论文中做表述的观点,可见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学生学会用辨证的思想看问题。
在思品教学中,我深刻的体会到:①良好的情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②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实行探究式学习的需要。③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关键词】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思品课教学 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思品学科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思品学科教育的目标,通过对千姿百态、耐人寻味的社会现象的认识和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社会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生活的情操,并为其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自己在思品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 知识和技能方面培养
知识与技能是中性的,既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可以产生消极的作用,关键是看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直接决定着一个人对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与倾向性,对他的学科学习与科学探索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与制约作用。我在思品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认识以下两点:
(1)知识与技能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的。
【案例1】让学生收集有关古代社会生产工具的资料,初步了解生产力是怎样发展的,它对社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让学生学会用各种方式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讨论、发表见解的机会,认识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生产工具的变革是劳动者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智慧的结晶,是生产工具的不断变革推动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劳动创造了社会。并把这些劳动观点和创新精神运用到学习思品课学习中去。
(2)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观念时常会发生重大变化。变化与发展是科学的永恒特征。
【案例2】举行小型辩论会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积极且颇有深度,他们被中国共产党的对科学信念的无限执着所感动,为十年浩劫给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的遭遇和挫折而惋惜。其实在社会发展史上,许多革命家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的献身精神,不怕艰辛,孜孜不倦的在探索真理的崎岖山路上不畏劳苦、勇敢前进,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的成就,也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科学本身不迷信权威。
思品课学中通过科学知识、技能的积累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世界及周边事物的科学认识,培养对科学的情感,形成科学价值观,孕育科学精神。
二、科学方法和能力方面培养
科学方法是形成科学态度价值观的基础,科学方法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与实施步骤,要不得半点马虎与随意性,奉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实事求是是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核心。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认识以下几点:
(1)一个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首先应该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追求,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
(2)刻苦与成功不是完全的正比例关系,要想获得成功还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
【案例3】在“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活动课中,我作了适当调整,要求学生先大胆猜想:社会主义的成长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同组同学交流合作,设计调查方案,查阅资料,整理信息,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此例使学生认识:科学探索需要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提出问题需要大胆的想象和探索,解决问题更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通过反复的思考、调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鼓励学生敢想,敢于提出问题。一个好的学生不仅能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自己能够发现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与探索,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这些都包含了大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因素,是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感性基础。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中培养
新课程理念中提出“从生活走向思想品德,从思想品德走向社会”,思品教学应该教会学生运用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社会事物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利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的能力,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用学到的知识认识社会、解释社会现象。
【案例4】组织学生参观“小康示范村”,通过观察、思考“小康示范村”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体会活动课“三个代表”砥柱中流。
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之后能进一步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思想品德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舵手。
(2)关注科技发展
【案例5】组织学生观看“神舟”号系列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运行及返回的资料,让学生结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
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通过多媒体进一步认识到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标志,是亿万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案例6】从当今社会对资源的过渡开发和利用对社会的危害以及未来资源的发展方向,发表自己的看法写成小论文。
依据学生小论文中做表述的观点,可见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学生学会用辨证的思想看问题。
在思品教学中,我深刻的体会到:①良好的情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②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实行探究式学习的需要。③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有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