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赏月识“闲”人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cis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朗读理解,积累文言词汇,并概括夜游情节。
   2.赏析庭中月色,品味苏轼写“月”却不着“月”字,连续使用比喻的精妙笔法。
   3.领悟苏轼不为世俗所扰的闲情雅致,以及身处困境却始终保有一份旷达与乐观的“闲人”情怀。
   【教学重、难点】鉴赏夜游美景,感悟“闲人”情怀。
   【教学过程】
   一、书法欣赏导入
   展示图片:“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从字体上,想必大家一眼便能认出这是一幅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而屏幕上苏轼的这幅《黄州寒食帖》就是“天下第三行书”了。请同学们立足整体布局,从排列的疏密、字体的大小、线条的长短等方面说说这幅作品有哪些特点。
   明确:这幅书法作品笔法灵活多变:用笔或轻或重,线条或长或短,字体大小不一,在排列上有疏有密。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那么这等自由笔法背后的作者到底有着怎样的人格特点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苏轼,一起学习他的《记承天寺夜游》。
   【设计意图】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尽管初中生对苏轼其人知之甚少,对其文学作品也缺乏了解,但我们常说“字如其人”,所以书法欣赏能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透过书法特点来初步识人,便于引发学生猜测作为文学家的苏轼会有怎样的特点。
   二、感夜游氛围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学生借助注释,自由朗读课文后,再由一生展示朗读,师生共同给予评价和指导。
   朗读指导:
   相与(yǔ)/步于中庭(“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水中/藻(zǎo)、荇(xìnɡ)交横(hénɡ)
   盖/竹柏(bǎi)影也
   2.二读课文,理解内容。积累文言词汇,并概括情节。
   户(门) 欣然(高兴的样子) 寝(睡、卧)
   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就) 但(只是)
   中庭(院子里) 相与(共同,一起)
   空明(形容水澄澈) 交横(交错纵横)
   盖(大概是) 耳(语气词,罢了)
   明确:这篇文章记叙了苏轼与张怀民的一次夜游赏月经历,短短84字详细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同游之人,以及途中所见景色和夜游人的内心感受。
   3.三读课文,读出夜游的宁静氛围,读出苏轼内心的情感变化。
   朗读指导:①整体把握文章基调,用舒缓的语调读出月夜的宁静氛围;②读好“念”“遂”“盖”三处拖音;③读出“欣然起行”的欣喜、“无与为乐者”的孤獨、“怀民亦未寝”的欣喜、庭中赏月的陶醉以及文末自问自答、无疑而问的感慨。
   【设计意图】只有联系上下文语境才能准确理解文言词汇,只有在通晓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才能读出感情,进而揣摩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情感变化。
   三、赏夜游美景
   活动一:同写月色,寻找写月共性
   1.苏轼在院中见到的景象是?(用原文回答)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追问:苏轼究竟看到了什么?是积水、藻荇、竹柏的影子吗?
   明确:庭下(月)如积水空明
   2.生活中我们肯定也有过赏月的经历,请同学们写出一句描写月的句子。
   明确:通过学生写月,总结出常用的写月“美词”。
   预设:皎洁、洁白、明净、明亮;满月似圆盘、新月如钩;清冷、清辉……
   小结:我们时常是着眼于月的形状、月光的颜色、赏月人的心理感受等方面来写月的。
   3.不仅苏轼爱写月,擅长写月,许多古今名家都对明月情有独钟,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则材料,一则是现代散文家对明月的描写,一则是古诗中的明月,找一找这些作家写月时有哪些相似之处?
   资料一: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朱自清《荷塘月色》)
   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贾平凹《对月》)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了一片黑色。(沈从文《边城》)
   资料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小结:相似处在于都善于观察,善用比喻,长于从月光的颜色、月亮的形状来写月;都爱借月抒怀,从赏月人的内心感受来写月。
   追问:苏子也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写月的吗?
   【设计意图】古往今来,不乏写月能手,学生也积累了许多描写月的美词,但我们写月不过是长于“望其形”,“观其色”,这和苏子写月有相同之处,但苏轼对庭中月色的描写又有高于我们的地方。本环节力图通过同写月色去探究苏子写月的独特之处。
   活动二:赏月析月,探究苏子妙笔
   1.说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在写法上有何妙处?
   预设:运用了两处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
   明确:苏轼写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写“月”却不着一个“月”字,赏月却不抬头望月,巧妙地连用两个比喻,不仅看到了如水的月光,还看到了水中“竹柏的影子”,从正面和侧面共同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使月夜画面真切得如在眼前。    2.苏轼在形容月色时用到了一个很特别的词——“空明”,那怎样的月色才能称得上是“空明之月”呢?
   明确:用“空明”来形容月色,承接前面两个比喻,进一步写出了月光的极度澄澈,宛若天地皆在一片透明的月色笼罩之中,并且还在月色之外增添了一份夜的静谧和宁静。
   追问:能感受到月夜之宁静的赏月人会有着怎样的内在心境呢?
   明确:月之宁静即心之宁静,“空明”月色的背后也是蘇轼心中挣脱俗世纷扰的“空明”内心。
   【设计意图】准确鉴赏苏轼写月的修辞手法和不着“月”字的写作特色,才算是领悟到了这绝美的月夜美景;从“空明”月色中感悟月之宁静即心之宁静,进而理解苏轼的内心才算是读懂了这“景语”背后的“情语”。
   四、识夜游人心
   活动三:结合背景,感悟“闲人”情怀
   1.苏轼视自己和张怀民为“闲人”,你能从文中哪些细节看出苏轼的“闲”呢?
   明确:闲而不睡、闲而见月、闲而寻友、闲而散步、闲而赏月、闲而自得
   小结:苏轼的“闲”既是摆脱繁忙琐事的“清闲”,又是欣赏月夜美景的“闲情雅趣”和“闲适自得”。
   2.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三,思考此时的苏轼因何而“闲”。
   资料三:
   嘉祐元年(1056年),21岁的苏轼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策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
   元丰三年(1081年),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里劳作,怡然自得,自称“东坡居士”。
   追问:从上述材料中,我们能看见一个怎样的苏轼形象?
   明确:才华出众,少年得志;仕途不顺,惨遭贬谪;积极乐观,豁达豪迈。
   总结:“闲”是苏轼被贬黄州后远离“案牍之劳行”的清闲,也是他与怀民夜游赏月的闲情雅致,更是他无论身处何种人生境遇都在心底保有一份积极与乐观的表现。
   【设计意图】利用苏轼生平中的典型事件,证实《黄州寒食帖》中自由洒脱的书法背后有一个豪迈、旷达、乐观的人物形象,而这也就是苏轼内在的“闲人”情怀和人生境界。
   活动四:月夜同游,怀民对话苏子
   1.再次朗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进一步揣摩语气,感悟“闲人情怀”。
   明确:这一语“闲人”感慨中固然有无奈与自嘲,但更有骄傲、自得与豁达。
   2.如果此刻你是与苏轼同游的张怀民,当听到好友发出这般“闲人”感慨时,你会说些什么呢?
   3.分别以苏轼和张怀民的口吻对答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闲人”情怀中的复杂情愫,并借用对话将苏轼遭遇人生坎坷的无奈和内在的豁达、乐观直观地表现出来。
   五、课后延伸阅读
   一番别样的月夜美景,我们感受到了苏子别开生面的写月妙笔;一语“闲人”,我们读出了苏轼对人生的无奈感叹,更品出了他心底的旷达与洒脱。要想充分了解苏轼其人,理解他内在的精神品格,一篇《记承天寺夜游》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同学们课后进一步阅读他的作品,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等古诗文。
其他文献
《新华文摘》2007年第13期,“论点摘编”栏(第163页)有一题为《(宋诗选注)不选(正气歌)之原因》,作者侯长先生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根据《宋诗选注》责编弥松颐先生的《“钱学”谈助》,钱锺书先生“坚持不肯选人”的原因,是认为“《正气歌》全取苏轼《韩文公庙碑》,整篇全本石介《击蛇笏铭》,明董斯张《吹景集》、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等皆早言之;中间逻辑亦有问题。”侯先生引用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长期以来由于忽略文学史发展的本身特性,由于唯政治学、阶级论的批评观念与方式,以至于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成为了中国革命史的佐证与附录。这种观念与方式同样制约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加上“成者为王败者寇”的传统思维,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几乎成为了无产阶级翻身解放的颂歌史,这尤其在“十七年”文学发展的梳理研究中,具有更为明显的表述。  改革开放后,在对于“政治第一、艺术第二”观念的反省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文章通过记一间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教学中,根据因体定教的教学原则,我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多可喜、亦多可悲”,然后分析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与事,揣摩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自认为这么处理牵住了散文
李煜词在词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词作赏析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高中教材中都有李煜词的入选[1]。王国维在评价李煜词时提到“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2]在王氏眼中,“眼界始大”是词由伶工之词转变为士大夫之词的重要因素。这一句话也被选入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中[3]。因此,欲对李煜词作进一步了解,让学生对课本有更深的理解,“眼界始大”是一个重要的教材研究切
何葆国的长篇小说《同学》中,故事的时间跨度二十年。这个跨度很有象征意义,大致和何葆国写小说的历史差不多。艺术上的成长真是太昂贵了,耗费的生命真是太多了。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出来,他就把生命奉献给了小说。为了小说,甚至放弃了安定的职业。二十多年,念几次大学,都毕业了,可是,他的小说总是充满了变数。我记得他长期写客家土楼,写土楼的传统和当代生活的冲击,近在眼前的乡土社会因远方城市生活召唤而发生的变迁,两种
《尔雅》似乎是文化传统中的一个路数,它应该是民间的而非官方的,乡土的而非都市的,写真的而非抒情的。所以捧读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温文尔雅》,看着文采风流的风子(沐斋)独坐在钢筋水泥的方阵中,作瓜棚柳巷语,不由得一阵阵恍惚。  然而随着阅读的“进入”,我也释然了。这种对文化传统的解读。本就是勾连古今、晤对前贤事,属于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逍遥游。  风子是个有趣有味的人。如今有趣有味的人比大熊猫还珍稀。
语文课程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应该有自己的担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中之一即“思维发展与提升”,具体地说,就是“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课程目标分别从“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
最近,我买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2006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其实我手头已有一本上海书店1984年据商务印书馆1938年初版本的影印本,但我一直想买一本新版的,恰好看到《中华读书报》2006年5月24日第一版有报道《“世纪人文系列丛书”规模初现》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开放人文”系列新推出插图本《世界史纲》《中国俗文学史》和《欧洲漫画史》,“其中《中国俗文学史》是这一
贺雪峰教授发表于《南方农村报》的“经济快速发展不是新农村的方向”(《南方农村报》,2007.9.15)一文,描述了其心目中的“新农村”,认为理想当中的新农村虽然经济没有快速发展,但人们过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并拥有主体体验的文化生活和文化趣味的生活。贺的观点,引来不少争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赞成者认为,贺的观点在单一强调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话语之下,能够有这种冷静的另类思路,无疑为当
张建华先生近年来在俄国史研究方面发表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力作。由他主编的红色风暴系列中的《红色风暴之谜——破解从俄国到苏联的神话》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著述之一。出于对二十世纪欧洲难民问题的兴趣,笔者仔细阅读了张先生书中的第十章“自我放逐的灵魂:俄罗斯侨民之谜”,读后很有收获也深受启发,但同时也有几处疑问,求教于方家。    一    在该书第十章的第二部分“月有阴晴圆缺”中,作者提到“1921年,国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