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理学的集大成者,“格物致知”说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之一。本文通过对格物致知说基本内涵以及朱熹“格物致知”说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的详细阐述,最后论述了“格物致知”说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朱熹;格物致知;穷理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程颢和他的胞弟程颐,都曾对“格物致知”进行了解释。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在对程颢、程颐思想作纵深推进的基础上,赋予“格物致知”以新的内容,并按照自己的理学观点作了一篇《补传》,对“格物致知”作了详尽的解释。
一、朱熹“格物致知”说的基本内涵
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详细而系统的阐述是在他《大学章句》中做的“窃取程子之意”的《补传》。在这里,关于什么是“格物”,朱熹在《大学章句》中对“格物”的解释是:“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朱熹把格理解为“至、穷”之义,表明“格”的活动是一个在范围上不断拓展,在程度上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最终的目标便是对所有事物获得一种彻底贯通领悟。“格”的对象是“物”。格物即是穷至事物之理以至其极。这与程颐的解释基本是一致的。二人对格物的解释都是以人之心为主体带有一种强烈的意向性而指向物之理的,同时朱熹又明确的把格物解释为“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对程颐的发挥。
朱熹对致知的解释为推致吾之知识以至极尽,他把“致”理解为“推极”之义。还有至于极、尽之义,与二程的解释是一致的。关于“致知”,朱熹对于致知的解释是:“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致知”的关键在于一个“推”字,它是一个把已获得的“知”推衍到有待探求的事物中去以获得新知的过程,经过这一“推”,“知”便像滚雪球一样,不断积累,最后达到“所知无不尽也”的境界。“致知”就是推及本心固有的知识,使其无所不知,这是因为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从而要通过“格物”使心体光明,从而达到“致知”。
二、朱熹“格物致知”說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
朱熹的格物致知所包含的格自然之物并非仅仅从整体上探讨自然界一般的理,还具有格具体的自然之物,对自然之物进行分门别类研究,把握具体自然事物之理的含义;同时,格物致知过程中还包含着归纳、类推、创造性思维的科学方法,体现出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可见,朱熹的格自然之物不仅是自然哲学的研究,也包括自然科学的研究。这样,朱熹实际上把科学研究纳入他的格物致知的范畴。然而,科学研究在朱熹的格物致知中所占的地位是较为次要的。朱熹把科学研究放在格物致知中较为次要的地位,这是由于其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穷尽事物之理,在“明明德”,而仅仅通过科学研究是难以达到这一目的的。尽管如此,朱熹基于对当时科学发展状况的把握,毕竟把科学研究纳入他的格物致知的范畴,在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中,为科学争得了一席之地。
明末清初的格物穷理之学与朱熹的格物致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前者已有较为明确的探求科学知识的内容,而与后者以认识“天理”为目的的科学研究不同。这标志着明末清初的中国学者已经开始对传统格致论的内涵与功能进行反思,对格致论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重构。这种反思和重构为中国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正是在格物致知的名义下,许多科学家研究中国传统科学,介绍、学习和研究西方科学,从而逐步推动中国科学近代化的进程。直到近代,科学仍被称作格致之学,尽管这时的科学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格物致知的框架。从朱熹把科学研究纳入格物致知的范畴到明末清初包括科学在内的格物穷理之学的提出,直至近代的格致之学,中国科学的这一发展过程表明了朱熹的格物致知包括科学活动在内的思想对科学发展的积极影响。
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朱熹把科学活动纳入格物致知的范畴,实际上是把科学活动当作“明明德”的途径之一。在朱熹看来,格自然之物只是“小道”,“须大者先立”;若离开“穷天理”之类,格自然之物就只是“炊沙而欲其成饭”,科学本身仍处于从属地位,受到格物致知框架的限制。朱熹之后的科学发展一直是在这种背景中进行的。
三、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意义和价值
朱熹的“格物致知”说,与其说是对吾心之知的重视,不如说表明了他对客观事物之理的深切关注。它在理论上与“只说大本”的释老之学,以及只讲“发明本心”的陆氏之学对立起来,对于引导后人广泛接触社会生活乃至自然,从中“格物以致其知”,这具有启发意义。尽管朱熹所谓“格物”的内容多局限在儒家经典的研读、注疏和义理的体认、践履之类狭窄的范围,使其积极性大打折扣。但对于其中包含的真理性还是应该给予应有的评价。何况,即使单从其研究和注释《四书》等经籍说,由于它们达到了当时的较高水平,既总结了前人和同时人的学术成果,又富有创造性,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朱熹;格物致知;穷理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程颢和他的胞弟程颐,都曾对“格物致知”进行了解释。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在对程颢、程颐思想作纵深推进的基础上,赋予“格物致知”以新的内容,并按照自己的理学观点作了一篇《补传》,对“格物致知”作了详尽的解释。
一、朱熹“格物致知”说的基本内涵
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详细而系统的阐述是在他《大学章句》中做的“窃取程子之意”的《补传》。在这里,关于什么是“格物”,朱熹在《大学章句》中对“格物”的解释是:“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朱熹把格理解为“至、穷”之义,表明“格”的活动是一个在范围上不断拓展,在程度上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最终的目标便是对所有事物获得一种彻底贯通领悟。“格”的对象是“物”。格物即是穷至事物之理以至其极。这与程颐的解释基本是一致的。二人对格物的解释都是以人之心为主体带有一种强烈的意向性而指向物之理的,同时朱熹又明确的把格物解释为“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对程颐的发挥。
朱熹对致知的解释为推致吾之知识以至极尽,他把“致”理解为“推极”之义。还有至于极、尽之义,与二程的解释是一致的。关于“致知”,朱熹对于致知的解释是:“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致知”的关键在于一个“推”字,它是一个把已获得的“知”推衍到有待探求的事物中去以获得新知的过程,经过这一“推”,“知”便像滚雪球一样,不断积累,最后达到“所知无不尽也”的境界。“致知”就是推及本心固有的知识,使其无所不知,这是因为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从而要通过“格物”使心体光明,从而达到“致知”。
二、朱熹“格物致知”說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
朱熹的格物致知所包含的格自然之物并非仅仅从整体上探讨自然界一般的理,还具有格具体的自然之物,对自然之物进行分门别类研究,把握具体自然事物之理的含义;同时,格物致知过程中还包含着归纳、类推、创造性思维的科学方法,体现出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可见,朱熹的格自然之物不仅是自然哲学的研究,也包括自然科学的研究。这样,朱熹实际上把科学研究纳入他的格物致知的范畴。然而,科学研究在朱熹的格物致知中所占的地位是较为次要的。朱熹把科学研究放在格物致知中较为次要的地位,这是由于其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穷尽事物之理,在“明明德”,而仅仅通过科学研究是难以达到这一目的的。尽管如此,朱熹基于对当时科学发展状况的把握,毕竟把科学研究纳入他的格物致知的范畴,在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中,为科学争得了一席之地。
明末清初的格物穷理之学与朱熹的格物致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前者已有较为明确的探求科学知识的内容,而与后者以认识“天理”为目的的科学研究不同。这标志着明末清初的中国学者已经开始对传统格致论的内涵与功能进行反思,对格致论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重构。这种反思和重构为中国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正是在格物致知的名义下,许多科学家研究中国传统科学,介绍、学习和研究西方科学,从而逐步推动中国科学近代化的进程。直到近代,科学仍被称作格致之学,尽管这时的科学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格物致知的框架。从朱熹把科学研究纳入格物致知的范畴到明末清初包括科学在内的格物穷理之学的提出,直至近代的格致之学,中国科学的这一发展过程表明了朱熹的格物致知包括科学活动在内的思想对科学发展的积极影响。
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朱熹把科学活动纳入格物致知的范畴,实际上是把科学活动当作“明明德”的途径之一。在朱熹看来,格自然之物只是“小道”,“须大者先立”;若离开“穷天理”之类,格自然之物就只是“炊沙而欲其成饭”,科学本身仍处于从属地位,受到格物致知框架的限制。朱熹之后的科学发展一直是在这种背景中进行的。
三、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意义和价值
朱熹的“格物致知”说,与其说是对吾心之知的重视,不如说表明了他对客观事物之理的深切关注。它在理论上与“只说大本”的释老之学,以及只讲“发明本心”的陆氏之学对立起来,对于引导后人广泛接触社会生活乃至自然,从中“格物以致其知”,这具有启发意义。尽管朱熹所谓“格物”的内容多局限在儒家经典的研读、注疏和义理的体认、践履之类狭窄的范围,使其积极性大打折扣。但对于其中包含的真理性还是应该给予应有的评价。何况,即使单从其研究和注释《四书》等经籍说,由于它们达到了当时的较高水平,既总结了前人和同时人的学术成果,又富有创造性,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