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元素的植入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_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可见重视 “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植入乡土元素?怎样植入?我在教学实践中从乡土教育的德育元素、经济元素、环保元素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感。下面就谈谈在地理教学中,我是怎样植入乡土元素的。
  一、春风细雨,德育教育元素悄然植入
  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第一单元《国土与居民》,其内容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入手,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在学习本单元第四课“和睦的民族大家庭”时,学生对我国有56个民族的记忆是十分深刻的,但对少数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的理解就很困难。我县地处西部边远山区,对少数民族的认识仅限于对藏族和彝族。由于过去人们对这两个民族的误解,再加上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衣着打扮与汉族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学生都以不屑的口吻说他们是“蛮子”。为此,我在教学中便适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告诉学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都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人口少、经济落后而受到歧视;其实在我国民族大家庭中,56个民族已经逐渐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可分割的。有的学生很不理解为什么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呢?我告诉学生:在我县就分布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瑶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只是他们现在的生活习惯和衣着打扮已经和我们汉族接近了,我们很难识别他们。而且我们学校的胡老师就是藏族人,(胡老师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位老师,但学生事先并不知道他是藏族人),我县槽渔滩镇就有少数的羌族人聚居,通过这样讲解,学生对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有了一定的理解,并逐步明白了自己过去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态度是错误的。进而我就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要尊重我国的每一个民族,特别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因为这是真正实现我国“和睦的民族大家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热风热雨,大胆植入市场经济元素
  初中学生对市场经济还没有太多的认识,但市场经济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理解市场经济,培养学生市场经济意识,作为地理学科有它特有的优势。比如:教学中,在讲“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时,我就大胆植入了我县乡土教育的市场经济元素:我县森林覆盖率达67.8%,年平均气温 16.6℃ ,被誉为“绿海明珠”、“天然氧吧”,是生态旅游大县, 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美誉,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旅游资源丰富,有植物3900种,乔木200余种,药用植物2200多种,属国家濒危、珍稀重点保护的红豆杉、珙桐等;拥有熊猫、羚牛、黑颧、绿尾虹雉等珍稀动物、杜鹃、珙桐分布面积广的瓦屋山森林公园、避暑休闲胜地七里坪、四川十大古镇之一的柳江古镇、古老桫椤树的槽渔滩四大景区,是四川省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目的地。我县2010年旅游接待人数达277.9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26.8亿元。旅游收入成为了我县重要的经济收入之一。
  为了激发学生对我县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意识,在教学中,我布置了一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我县的旅游资源。一周后,学生纷纷交来作业,并经过集体讨论、补充,形成了如下具有我县特色的旅游资源。一是最热闹的民俗活动——庙会(庙会的主题是祭祀求佛,但更多的是融入了商业元素和娱乐元素);二是尚在酝酿、待开发的高庙古镇;三是洪雅美食——回味悠长的高庙白酒、“鲜香嫩爽,神仙美食”的钵钵鸡、幺麻子藤椒油、雅鱼等;四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苟王寨摹崖造像,周家祠;五是瓦屋山的复兴村——全国26个生态文化村之一,2008年,该村的“复兴响器耍锣鼓”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是始建于南宋十年,有烟雨柳江,四川十大古镇之一的——柳江古镇。在教学中我通过大胆植入乡土教育的市场经济元素,不仅让学生对我县的旅游资源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旅游资源对家乡发展所做的贡献,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家乡有丰富资源的自豪感。
  三、热切呼吁,环保意识的强行植入
  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步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资源的行为习惯。是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环境保护如今己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地理是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它应该也必须在学校环境保护教育中承担着首要的任务。由于过去人们对环境保护意思的淡薄,加上环境保护教育滞后,自然条件恶化,生态环境状况面临严峻的形势。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单方面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此,在教学中,我毫不犹豫地把环保意识强行植入学生的头脑。在八年级下册,“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一课中,对“西部地区是全国的生态保护屏障”一节的讲解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对为什么要在西部地区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的重大意义做了详细的阐述,并要求学生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具体做法:一是收集身边的环境信息,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发现和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课后收集环境污染的案例,并做简要分析。有学生收集了县城里的护城河污染的例子,也有的学生收集了石笔水泥厂瓷砖厂烟尘污染严重的问题,还有的收集了农村养奶牛污染严重的事例。二是养成教育。通常大多数学生有这样一个观点,认为环境问题离他们很远,那是政府的事情,况且自己还小,没有能力搞好环境保护。为此,在教学中我告知他们,其实他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与保护环境有关,他们的许多行为都会影响环境保护。比如,教室里电风扇和电灯无人的时候不关,洗碗时水长流,经常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随地乱吐口痰,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易忽略的细小点滴都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地理课上不时补充乡土元素,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其他文献
大单元教学模式有多种课型(预习课、讲读课、自读课、回读课、延伸课、活动课、作文课、测评课)。我在课题研究中,充分利用这八种课型,有机地引入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创造一片学习的蓝天碧海,大大地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  一、单篇课文深入研究型  课堂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语文教材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对象。因为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有研究价值的矿藏。特别是一些经久不衰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启发性学习、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引导 自主探究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
期刊
一、课前导入“留白”——犹抱琵琶半遮面  导入悬疑“留白”——培养学生善观察、善疑问。如:在教学《大气层》一节时,作者打破常规,不再使用开门见山的提问:“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而是做了一个看似和大气层毫无相关的趣味实验——“吸烟瓶”(将点燃的蜡烛放入一只上下各开一小孔的玻璃瓶中,在下孔旁边放一只刚吹灭的蜡烛,可见蜡烛产生的烟在靠近下孔时就被吸入瓶中。在实验中:强调同学们应注意蜡烛的前后
期刊
摘要:古人云:“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有效的交流是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有效交流  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经常能听到“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之类的话语,但大多只是流于形式,并未深入交流,没有体现出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有效呢?  一、还原
期刊
教育学家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搞好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健康品质十分重要。要搞好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我们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走近学生创建情感  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比信息交流更快更强烈。所以,教师的心理状态,教师的情感因素对课堂情绪有直接的影响,起决定性
期刊
一、“记叙文”类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记叙文主要包括幽默故事、名人传记、事件叙述等。文中以叙述为主,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反映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及其起因。叙述上多半用平述的形式,很少加入作者的评论。 因此如果对文章上下文情景把握不住,就会失分。为了减少失分率,考生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首先读懂文章的首句,把握全篇,弄清文章要讲什么。完形填空一般没有标题,读懂第一句很关键。第一句一般不留空,是个完整
期刊
小棒是小学生入学最先接触到的直观模型,也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的最多的学具,对低年级学生掌握加减算理,建立数的概念,同时对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积累活动经验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曾问过本校学校的部分数学老师,结果发现大家知道学具有用却不喜欢去用。原因很简单,一是学生容易把学具当玩具;二是有学具和没学具的教学效果相差无几。看来,小棒怎么用最有效,教师需引起思考。我认为,只要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动手操作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无论对于中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还是思想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农村中学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方法不当,对课外阅读缺乏明确的目标,大部分未能形成自觉的阅读习惯,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开展语文课外阅
期刊
高中英语教材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的思维,实践能力。努力使学生获得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作为教材的实施者,施教者,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应该如何做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我谈谈我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  作为一所县城普通中学的英语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开展,化学新课程宗旨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形成。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不仅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教师教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同样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化学新课程突出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化学的意识和能力,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