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指导探索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fa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学习是初中语文新课标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也是一种最为根本的学习方式。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或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践、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就初中语文学科而言,探究性学习主要是课堂上对单篇课文或多篇课文的研究。那么,初中教师在课堂上怎样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单篇课文或多篇课文的探究呢?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和行为
  在初中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行为,就要在充分挖掘課文与日常生活情境联系的基础上,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要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让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进行最好的思维训练。如我上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课时,通过搭建课文与生活情境的联系,让学生主动发出了质疑:课文中先描写妇人“抱子在其旁”,后又说“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明明左手右手都没闲着,她怎么还能抱孩子?这些问题值得深思。我因势利导,问题从学生开始,学生的探究思考也由问题开始,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二是教师先提出有价值的争论性问题,抛砖引玉,引发学生思考。又如我执教《与朱元思书》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争论性问题:预习提示说本文写的是富春江的秋天,但根据课文描写的景物来看,本文写的是不是富春江的秋天呢?为什么?我根据预习提示机智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驱动学生思考,让学生找出很多依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
  二、提供探究时空,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获得探究体验
  在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虽然教师要给予学生探究方向上的正确引导和探究方法上的宏观指导,但要尽可能不干涉学生具体的探究方式和方法。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时间、充足的活动空间、思维上的自由空间。这样,学生每经历一个探究过程,就会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知识,亲身经历又使学生不断学会探究的方式与方法,还能获得不少感悟和体会。如我在上“消息”一单元时,首先用一定时间让学生上讲台阅读报刊上的各种消息,让学生获得感性上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消息的特点、构成、结构等,使学生对消息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最后让学生当堂尝试写则消息。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学会并积累了许多探究知识的方法,对知识的探究也不断深入,有了质的飞跃。
  三、激励学生选用恰当方式,进行有效探究
  初中学生的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活动往往带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教师面对这些问题,应该做出明确的规定和指导。但对于学生喜欢釆用自主探究还是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探究,教师不应横加干扰。正确的做法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探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尝试,去发挥出“奇思妙想”,以便深入思考学生的探究心理,从而及时有效地提供指导。
  四、布置明确具体的探究任务、清楚明白的探究内容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任务时,应该明确告知学生学习什么、达可什么程度,要求具体明白,让学生容易把握和实践,不至于在探究中迷失方向,被其他因素干扰正常的探究活动,而影响探究进度和效果。如我在执教《向沙漠进军》一文时,就将学生分为指导、情报、守备、敢死四个小组,并明确规定了他们各组的探究任务分别是:设计征服沙漠的规划草图、了解“敌人”进攻的两种方式及武器并探究寻找我方所需武器的方法、探究防守和培植防护林的方法、探究反守为攻的方法和需要的武器。这样的做法,让学生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和具体内容,保证了探究过程的有序进行和探究的良好效果。
  五、鼓励不断发现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化、提升的过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通过进一步的思考又发现新的问题,新问题的产生促使学生又开始新的探索。通过不断的深化探究,学生逐渐积累了探究的方式与方法,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总结出更有价值的结论,在不断探究中前进和发展。
其他文献
所谓新闻短评,就是指针对新闻事件发表简短的评论。所谓“任务驱动作文”,就是要求学生根据任务指令来完成写作任务,对提供的叙事性新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随着“任务驱动作文”在高考作文命题中的悄然兴起,把新闻短评融入高中作文教学,既是应对高考作文变革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需要。最近一年来,我尝试以新闻短评来促进任务驱动作文的写作,并且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点经验。
期刊
有人说,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钱梦龙先生认为:语文素养要具有必要的语文知识,一定的语文能力,对民族语的深厚感情和正确态度,健康的文学欣赏趣味,较宽的文化视野。那什么又是语文核心素养?关于这个问题,,似乎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绝对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趋同,也就是说,我们要求的落实双基,就应该成为这个核心素养。换句话说,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要成为核心素
期刊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时时提醒自己:努力做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摆正“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位置。结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探讨高效的课堂的几点技巧方法:  一、明确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这样的课堂是一切致力于教学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高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
期刊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大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四大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也是将课堂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方向和任务。  散文,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近几年备受高考
期刊
关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基本形成这样一个共识: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它们是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四大构成要素,也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制订的核心依据。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有志于教改的教师们的一个正在努力攻坚的课题。  江西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2001年成立,原身是吉安市十一中,是一个初中。成立后,先是完中,在201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位学生能否书写出优秀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考试中是否能取得好的成绩。一位能写出好文章的同学,也会让他在学习中拥有更多的自信,让他更加努力地学习。目前高中作文教学方面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期刊
文学经典魅力是作者与读者双重加工释放,最终形成审美愉悦。这种魅力在于文学作品创作之处即融入了作者个人意志,而作家的意志巧妙满足了读者某种阅读期待。《故都的秋》的魅力,在于郁达夫将“清、静、悲凉”的个人感受融入到北平秋中,而这种感受又满足了读者对“秋”和作者的阅读期待。本文尝试分析文本描摹对象,与作者展开间接对话,剖析读者阅读期待,从而解读《故都的秋》秋味的多重意蕴。  一、自然景观之秋味——基于客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来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为我们指明了此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而从课程标准到教学内容,是一个逐步细化落实的过程。以上四方面应该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从理念上将其融会贯通,才能在具体操作层面灵活应变、左右逢源,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以此来关注一线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个人得出
期刊
在人类历史上图书馆是很神圣的地方,无数的先哲在这里学习思考,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性质上讲,它是非营利机构 ,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一个体现。农家书屋工程实际上就是图书馆建设的中国化。相对于农村的具体情况,县公共图书馆在这项活动的开展中也是不能缺席的,它们二者在阅读资源整合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建设“农家书屋”的必要性  “农家书屋”工程由中共中央文明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农业部
期刊
每年的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对初三生物教师都是一个考验和磨练,尤其是那五分的实验操作考前的实验练习,时间短,任务重,学生多,孩子们操作时的不规范等等几乎能让初三的生物教师脱层皮,尤其是实验操作练习时的种种意外,对生物老师的耐心和能力是个极大的考验。  在做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的实验时,我发现有两名学生不练习操作,只是站那看别人做。其中一个是女生刘××,另一个是男生冯××。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做,两个都说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