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时代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原本以知识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早已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而相比过去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更加关注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大幅度的变革,因此,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地理是初中的重要学科,在初中的学科知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此全面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完成素质教育这一目标。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識码:A
当前初中地理课程开展中由于受到原有传统的教学思维影响,导致在课堂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地理课程的实效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相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基于此文章立足于素质教育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从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当今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素质教育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期望可以找到高质量推进初中地理课程教育的方法,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一、 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实施新课改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新课改引入了现代一系列先进的教学思想,如架构主义、实用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相比传统的教学理念,其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个人的成长。可以说,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落实离不开新课改的教学观念,而如何落实新课改提出的教学方法也成为落实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关键。具体来说,新课改的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念的区别则主要分为四点,即从“教育者中心”转变为“学习者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为“教会学生学习”,从“重结论而轻过程”转为“重结论更重过程”,从“关注学科”转为“关注人”。
二、 当今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新课改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的落实,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并非所有学校、所有教师都能尽快落实这样的理念。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自然是难以满足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的。而在初中地理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则存在着以下 问题:①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难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②学生学习方法低效,难以进行自主学习;③学习以记忆为主,学生对过程不够重视;④学习活动仍然关注学科,未惠及个人成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以合适的方法论结合地理学科的特色,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也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 素质教育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动力
现代一系列教学理论都对学生学习动力赋予了足够的重视,而在现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动力的激发变得更加重要。甚至可以说,其是构建学生中心课堂的前提。但在这一方面,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一直效果较差。故在初中地理的素质教育中,教师需要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新课改下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利用线上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也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手段,相比传统的教学手段,以视频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而且,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的教学为主,而在区域信息展示方面,信息化手段也更加形象。故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前导学环节运用多种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例如,在“中国的交通运输”这一知识点,教师就可以以《超级工程3 纵横中国》为导入素材。相比传统的素材,这一素材展现的事物距离现代更近,能让学生感受到最为先进的交通行业,从管道、铁路、水路、空运等多个模块展示了中国的交通。而在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正式进入本节课知识的探究。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发现学生相当积极。这样,通过纪录片,教师以相关素材更有效地在课前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兴趣,这对提高本节知识探究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开展多样活动,注重学习过程
1. 开展项目化活动,构建生活情境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相当重要。项目化活动是以项目为中心的活动,相比传统的教学活动,其一方面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方面也更加注重构建真实的生活化环境,这不仅能让学生将生活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还有着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作用,这对于学生知识的深度掌握相当重要。故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开展项目化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落实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原则。
例如,在“地图的阅读”这一节,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绘制校园平面图”的项目化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以合适的方法测量距离,并将各个地理事物以合适的形式展现在地图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注意地图的比例尺,也需要注意图标的标注。而通过这样的生活化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有效将地图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地图阅读能力。
四、 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对现代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新课改理念的落实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以线上素材、课堂理答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从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对过程的重视程度,以信息技术和小组合作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并以智慧课堂和德育教学为切入点,充分关注学生本身而非仅关注地理学科。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个人素质,满足现代社会对教育教学越来越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冉杨.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2015(12):134-135.
[2]田洪.初中地理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1):86.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識码:A
当前初中地理课程开展中由于受到原有传统的教学思维影响,导致在课堂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地理课程的实效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相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基于此文章立足于素质教育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从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当今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素质教育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期望可以找到高质量推进初中地理课程教育的方法,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一、 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实施新课改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新课改引入了现代一系列先进的教学思想,如架构主义、实用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相比传统的教学理念,其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个人的成长。可以说,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落实离不开新课改的教学观念,而如何落实新课改提出的教学方法也成为落实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关键。具体来说,新课改的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念的区别则主要分为四点,即从“教育者中心”转变为“学习者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为“教会学生学习”,从“重结论而轻过程”转为“重结论更重过程”,从“关注学科”转为“关注人”。
二、 当今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新课改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的落实,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并非所有学校、所有教师都能尽快落实这样的理念。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自然是难以满足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的。而在初中地理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则存在着以下 问题:①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难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②学生学习方法低效,难以进行自主学习;③学习以记忆为主,学生对过程不够重视;④学习活动仍然关注学科,未惠及个人成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以合适的方法论结合地理学科的特色,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也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 素质教育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动力
现代一系列教学理论都对学生学习动力赋予了足够的重视,而在现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动力的激发变得更加重要。甚至可以说,其是构建学生中心课堂的前提。但在这一方面,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一直效果较差。故在初中地理的素质教育中,教师需要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新课改下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利用线上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也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手段,相比传统的教学手段,以视频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而且,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的教学为主,而在区域信息展示方面,信息化手段也更加形象。故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前导学环节运用多种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例如,在“中国的交通运输”这一知识点,教师就可以以《超级工程3 纵横中国》为导入素材。相比传统的素材,这一素材展现的事物距离现代更近,能让学生感受到最为先进的交通行业,从管道、铁路、水路、空运等多个模块展示了中国的交通。而在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正式进入本节课知识的探究。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发现学生相当积极。这样,通过纪录片,教师以相关素材更有效地在课前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兴趣,这对提高本节知识探究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开展多样活动,注重学习过程
1. 开展项目化活动,构建生活情境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相当重要。项目化活动是以项目为中心的活动,相比传统的教学活动,其一方面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方面也更加注重构建真实的生活化环境,这不仅能让学生将生活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还有着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作用,这对于学生知识的深度掌握相当重要。故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开展项目化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落实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原则。
例如,在“地图的阅读”这一节,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绘制校园平面图”的项目化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以合适的方法测量距离,并将各个地理事物以合适的形式展现在地图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注意地图的比例尺,也需要注意图标的标注。而通过这样的生活化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有效将地图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地图阅读能力。
四、 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对现代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新课改理念的落实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以线上素材、课堂理答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从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对过程的重视程度,以信息技术和小组合作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并以智慧课堂和德育教学为切入点,充分关注学生本身而非仅关注地理学科。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个人素质,满足现代社会对教育教学越来越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冉杨.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2015(12):134-135.
[2]田洪.初中地理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