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学生把绝大多数时间放在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学科上,生物学科的复习只能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如何高效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是复习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现状分析
通过听课发现有的青年教师,不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考试说明,只是将资料上的内容复习一遍,而有的老教师依赖多年的复习经验,复习方法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虽然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复习过程中,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不强,即“会学”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还有的学生认为复习就是“做题”,读书花的时间少,思考的时间少,学生反思的时间少,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改变以上师生存在的问题,关键在改变师生原来的理念,笔者以“细胞生活的环境”复习为例,谈谈采用“以图为媒——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复习方式的尝试。
3 教学实践
在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考试说明,制定复习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动态关系,说明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媒介。能力目标:养成图形辨析能力、图形和文字信息的转换能力,养成基本的绘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教学过程如下:
(1) 阐述内环境的概念。
师:用多媒体展示内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图1),并要求学生在导学案上三个圆圈中分别填写三种细胞外液名称、每种液体中生活的细胞及每种细胞与液体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用箭头表示出来。
生:参照图1按照要求,用图形构建三种内环境成分等相关内容(图2)。
师:多媒体展示下列两个问题,检测学生对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情况。
① 消化液、泪液、尿液是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为什么?
② 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生:回答略。
(2) 阐述内环境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师:用多媒体展示内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图,要求学生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用箭头结合文字在导学案上表示出来。
生:参照内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图,在完成上一步作图的基础上,建构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图3)。
师:在巡视学生完成内环境各部分之间动态有机联系后,为检测学习情况让学生完成下列练习:
【例1】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
①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 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 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 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 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 口服抗菌药物 ⑦ 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 ②③⑦ B. ①②③⑦
C. ①②③⑦⑧ D. ①②③⑥⑦⑧
【例2】 图4表示人体的皮下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① 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 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良 ③ 淋巴管阻塞 ④ 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学生回答略。
(3) 阐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其实是生活在内环境中的细胞,在不断地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那么生活在内环境中的细胞是怎样获得氧和养料,又是怎样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的呢?下面请大家来探究生活在内环境中的细胞怎样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如图5所示的知识建构过程。
生:回忆所学相关知识,在导学案上建构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4) 理解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师:通过上面的图形建构,我们知道了体内细胞不断的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这样引起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不断发生变化,可是内环境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那么它是如何来保持动态平衡的呢?请同学们回忆后用图表示出来。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完成知识网络建构,得到图6。
(5) 知识拓展。
师: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以后还要进行专门的复习。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内环境的三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其实高中生物学中还有很多知识之间存着这样的关系,请同学们回忆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填空。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完成表1填空。
教师通过表1将高中生物学中很多知识点综合在一起,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学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的辨别和思考。
综上所述,“以图为媒——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复习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主攻,以梳理知识和学生练习为主,以培养学生识图、绘图、信息提取和转换能力为出发点,改变了传统的复习教学方式,提升了课堂复习效率,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学生把绝大多数时间放在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学科上,生物学科的复习只能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如何高效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是复习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现状分析
通过听课发现有的青年教师,不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考试说明,只是将资料上的内容复习一遍,而有的老教师依赖多年的复习经验,复习方法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虽然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复习过程中,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不强,即“会学”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还有的学生认为复习就是“做题”,读书花的时间少,思考的时间少,学生反思的时间少,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改变以上师生存在的问题,关键在改变师生原来的理念,笔者以“细胞生活的环境”复习为例,谈谈采用“以图为媒——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复习方式的尝试。
3 教学实践
在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考试说明,制定复习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动态关系,说明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媒介。能力目标:养成图形辨析能力、图形和文字信息的转换能力,养成基本的绘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教学过程如下:
(1) 阐述内环境的概念。
师:用多媒体展示内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图1),并要求学生在导学案上三个圆圈中分别填写三种细胞外液名称、每种液体中生活的细胞及每种细胞与液体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用箭头表示出来。
生:参照图1按照要求,用图形构建三种内环境成分等相关内容(图2)。
师:多媒体展示下列两个问题,检测学生对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情况。
① 消化液、泪液、尿液是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为什么?
② 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生:回答略。
(2) 阐述内环境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师:用多媒体展示内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图,要求学生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用箭头结合文字在导学案上表示出来。
生:参照内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图,在完成上一步作图的基础上,建构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图3)。
师:在巡视学生完成内环境各部分之间动态有机联系后,为检测学习情况让学生完成下列练习:
【例1】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
①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 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 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 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 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 口服抗菌药物 ⑦ 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 ②③⑦ B. ①②③⑦
C. ①②③⑦⑧ D. ①②③⑥⑦⑧
【例2】 图4表示人体的皮下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① 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 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良 ③ 淋巴管阻塞 ④ 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学生回答略。
(3) 阐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其实是生活在内环境中的细胞,在不断地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那么生活在内环境中的细胞是怎样获得氧和养料,又是怎样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的呢?下面请大家来探究生活在内环境中的细胞怎样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如图5所示的知识建构过程。
生:回忆所学相关知识,在导学案上建构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4) 理解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师:通过上面的图形建构,我们知道了体内细胞不断的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这样引起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不断发生变化,可是内环境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那么它是如何来保持动态平衡的呢?请同学们回忆后用图表示出来。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完成知识网络建构,得到图6。
(5) 知识拓展。
师: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以后还要进行专门的复习。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内环境的三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其实高中生物学中还有很多知识之间存着这样的关系,请同学们回忆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填空。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完成表1填空。
教师通过表1将高中生物学中很多知识点综合在一起,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学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的辨别和思考。
综上所述,“以图为媒——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复习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主攻,以梳理知识和学生练习为主,以培养学生识图、绘图、信息提取和转换能力为出发点,改变了传统的复习教学方式,提升了课堂复习效率,符合现代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