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为媒—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uw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学生把绝大多数时间放在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学科上,生物学科的复习只能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如何高效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是复习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现状分析
  通过听课发现有的青年教师,不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考试说明,只是将资料上的内容复习一遍,而有的老教师依赖多年的复习经验,复习方法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虽然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复习过程中,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不强,即“会学”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还有的学生认为复习就是“做题”,读书花的时间少,思考的时间少,学生反思的时间少,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改变以上师生存在的问题,关键在改变师生原来的理念,笔者以“细胞生活的环境”复习为例,谈谈采用“以图为媒——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复习方式的尝试。
  3 教学实践
  在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考试说明,制定复习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动态关系,说明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媒介。能力目标:养成图形辨析能力、图形和文字信息的转换能力,养成基本的绘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教学过程如下:
  (1) 阐述内环境的概念。
  师:用多媒体展示内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图1),并要求学生在导学案上三个圆圈中分别填写三种细胞外液名称、每种液体中生活的细胞及每种细胞与液体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用箭头表示出来。
  生:参照图1按照要求,用图形构建三种内环境成分等相关内容(图2)。
  师:多媒体展示下列两个问题,检测学生对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情况。
  ① 消化液、泪液、尿液是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为什么?
  ② 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生:回答略。
  (2) 阐述内环境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师:用多媒体展示内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图,要求学生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用箭头结合文字在导学案上表示出来。
  生:参照内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图,在完成上一步作图的基础上,建构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图3)。
  师:在巡视学生完成内环境各部分之间动态有机联系后,为检测学习情况让学生完成下列练习:
  【例1】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
  ①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 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 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 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 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 口服抗菌药物 ⑦ 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 ②③⑦ B. ①②③⑦
  C. ①②③⑦⑧ D. ①②③⑥⑦⑧
  【例2】 图4表示人体的皮下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① 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 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良 ③ 淋巴管阻塞 ④ 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学生回答略。
  (3) 阐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其实是生活在内环境中的细胞,在不断地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那么生活在内环境中的细胞是怎样获得氧和养料,又是怎样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的呢?下面请大家来探究生活在内环境中的细胞怎样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如图5所示的知识建构过程。
  生:回忆所学相关知识,在导学案上建构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4) 理解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师:通过上面的图形建构,我们知道了体内细胞不断的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这样引起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不断发生变化,可是内环境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那么它是如何来保持动态平衡的呢?请同学们回忆后用图表示出来。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完成知识网络建构,得到图6。
  (5) 知识拓展。
  师: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以后还要进行专门的复习。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内环境的三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其实高中生物学中还有很多知识之间存着这样的关系,请同学们回忆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填空。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完成表1填空。
  教师通过表1将高中生物学中很多知识点综合在一起,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学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的辨别和思考。
  综上所述,“以图为媒——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复习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主攻,以梳理知识和学生练习为主,以培养学生识图、绘图、信息提取和转换能力为出发点,改变了传统的复习教学方式,提升了课堂复习效率,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其他文献
摘要:在“变异”(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以构建概念模型为教学主线,把变异的相关概念结构化系统化,使教学过程清晰化、完整化,在建模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概念模型 教学主线 变异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模型建构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通过模型和建模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科学思维
摘要 通過构建STEM教育的情景整合模型框架,指出6E设计型学习模式是生物学教学融入SrIEM教育比较合适的形式,并以“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为例,给出了具体的课程设计案例,以期为更多的案例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STEM教育 6E设计型学习模式 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C633. 91  文献标志码B  STEM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nng(工程
学完第十章之后,同学们就要进入期末复习了。对于期末复习,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才能系统、有效地巩固七年级下册六章内容,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以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基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这期《如何系统复习七年级下册知识》。第九章和第十章是同学们刚学习的内容。我们在前面已有详细配合大家学习的文章和测试题,下面对前四章内容请四位有经验的老师分别给出系统复习的策略。
《中学生物教学》杂志2009年1~2期中刊载“渗透作用的实验设计”一文中,其实验设计非常巧妙,按文中提供的杠杆平衡原理亲自实施实验,实验效果的确非常明显。但实验设计美中不足的是未能证明蔗糖溶液中的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以至于学生弄不清究竟杠杆失去平衡的本质原因:有的认为只有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鸡蛋膜内导致杠杆失去平衡;有的认为可能蔗糖分子通过半透膜向清水扩散的速度小于水分子向鸡蛋膜内的扩散速度使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是以生物学事实和现象为基础,通过科学思维获得的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学习生物学概念时需要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支撑,事实和现象等信息的获取,需要用到观察、实验等基本的科学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形成科学概念,需要用到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建模等科学思维方法。这些科学方法是建构概念、训练思维能力的核心方法,因此,科学方法既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下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
摘 要 以“关于酶本质的探索”一节为例,基于PBL教学法开展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巧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问题的逐级递进,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关键词 PBL教学法 生物学科学史 酶的本质 生物学教学  PBL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m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寻问题解决的策略,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的提出既是学习的起点,又是学习的动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精心设计、优化问题,以问题导人新课,又以问题作为主线指导学生开展探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而且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课的教学中优化问题设计,实现了课堂教学的
随着《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除了抓好理论教学之外,还应重视实验教学。实验集动手实践、动脑思考于一体,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而目前一些教师不够重视初中实验教学,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方法单一,学生得不到真正动手的机会,学
摘 要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阐述了在生物学教学中将学生迷思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的几个策略,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关键词 迷思概念 科学概念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概念教学是学科教学的基础,生物学概念是对生物学结构、生理乃至一切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精确而本质的阐述,是生命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正确把握概念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能力的培养。正是基于此,《普通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