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植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由于自然界植物繁多,特征多样,因而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因为费时费力产生抵触情绪。LPC教学法是一种能将讲授、团队学术讨论和教师点评有机集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参与授课。我们通过在植物学课程中间引入LPC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植物学;LPC教学法
植物学是生物科学的分支,主要研究植物形态解剖、生长发育、系统进化、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综合性科学,也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的基础。同时,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描述性特征,因为自然界的植物种类繁多,大小不一,特征多样,从而导致初学者对植物学感到内容庞杂,无从下手,学习起来费时费力、毫无章法、枯燥乏味。LPC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精心组织,把讲授(Lecture)、团队学术讨论(Presentation)、教师点评(Comments)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参与授课[1-2]。目前LPC教学法在研究生教育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对研究生的分析能力、求知欲、系统化能力等都有大幅提高[3-4],本科学生与研究生在知识背景、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上有一定差距,国内高校很少对本科生开展LPC教学。我们尝试对本科生《植物学》教学开展了LPC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调整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在开展LPC教学之前,我们对往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对他们的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发现这门课程有的章节设置不合理,上课顺序也需要调整,因此,我们将《植物学》的课程课时由原来的90学时,调整为86学时,理论课时从50学时增加到54学时,在内容方面,我们把“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这一章的节内容拆分到植物营养器官的相关章节介绍;把“原核藻类”和“真核藻类”这两章内容合并成一章讲授。“被子植物分类”这一章内容较多,我们将原来的8学时调整为12学时。经过这样的调整后,《植物学》的教学内容设置和章节的学时分配更加合理,授课顺序也更加符合逻辑。
二、LPC教学法实施
1、LPC教学内容的确定
调整教学大纲后,教师将课程内容分成两类,一类是相对系统和复杂的知识点,此部分内容必须由教师讲授;另一类是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可以由学生自学并结合实际生活的。根据这部分相对简单学生可以自学的部分,老师指定好参考教材和相关文献,让学生课后自学。
2、任务分配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拿出“被子植物分类”这一章作为实施LPC教学的内容,老师将此章内容分割成为“木兰纲”和“百合纲”两大部分,其中,“木兰纲”下有分成“木兰亚纲”、“金缕梅亚纲”、“石竹亚纲”、“蔷薇亚纲”和“菊亚纲”五个小节;“百合纲”分为“泽泻亚纲”、“槟榔亚纲”、“鸭拓草亚纲”和“百合亚纲”四个小节。老师将全班同学4人为一组,每组分配一个小节的内容学习,一共分成9个小组,每组指派一名小组长负责,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在课外进行所分配内容的学习。老师就学习内容提出要求和目的,学生在学习完毕后制作PPT,上讲台主讲学习内容。每小组的PPT必须在上课前一周完成,先交给老师进行审阅,老师对PPT进行一定指导并提出相关意见,每小组根据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经老师同意后方可在课堂上汇报。每小组选一名同学上台汇报,其他同学准备好相关问题向其他提问,同时也做好回答其他同学提问的准备。
3、课堂教学实施
上课当天,先由组长主持当天的讲课,引出该组要讲解的内容,然后由该组的主讲人开始讲课,要利用事先准备的多媒体课件,用流畅、准确、科学的语言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力图使全体学生了解所讲内容。在主讲人讲完后,小组其他成员可以对上课内容进行补充,同时接受听课小组同学针对讲得不清楚、不透彻的问题进行提问,此时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讨论,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在听课小组提问结束后,讲课小组随后又向听课小组的同学进行上课相关内容的提问。
4、评价
LPC教学结束后,每位同学对自己及小组其他成员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围绕课前学习情况和课上的表现情况进行。教师对讲课和讨论的内容,课件准备情况,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对讲解人的讲解水平、表达能力和知识面等情况进行总结点评。
对LPC教学评价另一种方式是随堂测验,待本章内容结束后,由教师针对学生的上课内容制作一张随堂测试试卷,以考核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授课效果
从学生对自己的評价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积极参与学习,虽然在课堂上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但是,基本都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互评来看,小组成员之间有这明确的分工和协作,每个同学都能良好的完成自己所分配的任务;教师对各小组课件、讲解水平都做了积极地评价,每个小组在准备上都是比较充分的,且上课效果较好,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气氛比较活跃,师生互动比较成功,值得推广;随堂测验结果显示,本章内容以LPC教学法讲授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都好于其他章节。
四、课程考核
《植物学》课程在进行教学改革前,考核方式为期末考核制,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可能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引入LPC教学法后,我们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整。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35%,由四部分成绩组成:学习态度(考勤)5%,动手能力(实验成绩)15%,PLC教学表现10%,PLC教学结果(随堂测验)5%。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5%,这样降低期末考试对总成绩的绝对影响,增加了平时表现对总评的影响,平时表现成绩由四个部分,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四个方面,也从不同侧面反应了学生综合素质。采用新的评价方案,更有利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秦远建.研究生课程教学的LPC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5(8):31-33.
[2]Chart ZC.A systematic review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 education[J].Nurse Educ Today,2013,33(3): 236—240.
[3]Lang GM,Beach NL,Patrician PA,et a1.A cross-sectional study examining factors related to 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J].Nurs Prof Dev,2013,29(1):8-15.
[4]邢凤梅,汪凤兰,孙冬梅,等.LPC教学法对研究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9):75-77.
作者简介:赵娟(1984-),女,汉族,湖南株洲人,长沙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植物逆境生物学。
基金:长医教〔2018〕82号
关键词:植物学;LPC教学法
植物学是生物科学的分支,主要研究植物形态解剖、生长发育、系统进化、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综合性科学,也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的基础。同时,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描述性特征,因为自然界的植物种类繁多,大小不一,特征多样,从而导致初学者对植物学感到内容庞杂,无从下手,学习起来费时费力、毫无章法、枯燥乏味。LPC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精心组织,把讲授(Lecture)、团队学术讨论(Presentation)、教师点评(Comments)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参与授课[1-2]。目前LPC教学法在研究生教育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对研究生的分析能力、求知欲、系统化能力等都有大幅提高[3-4],本科学生与研究生在知识背景、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上有一定差距,国内高校很少对本科生开展LPC教学。我们尝试对本科生《植物学》教学开展了LPC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调整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在开展LPC教学之前,我们对往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对他们的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发现这门课程有的章节设置不合理,上课顺序也需要调整,因此,我们将《植物学》的课程课时由原来的90学时,调整为86学时,理论课时从50学时增加到54学时,在内容方面,我们把“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这一章的节内容拆分到植物营养器官的相关章节介绍;把“原核藻类”和“真核藻类”这两章内容合并成一章讲授。“被子植物分类”这一章内容较多,我们将原来的8学时调整为12学时。经过这样的调整后,《植物学》的教学内容设置和章节的学时分配更加合理,授课顺序也更加符合逻辑。
二、LPC教学法实施
1、LPC教学内容的确定
调整教学大纲后,教师将课程内容分成两类,一类是相对系统和复杂的知识点,此部分内容必须由教师讲授;另一类是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可以由学生自学并结合实际生活的。根据这部分相对简单学生可以自学的部分,老师指定好参考教材和相关文献,让学生课后自学。
2、任务分配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拿出“被子植物分类”这一章作为实施LPC教学的内容,老师将此章内容分割成为“木兰纲”和“百合纲”两大部分,其中,“木兰纲”下有分成“木兰亚纲”、“金缕梅亚纲”、“石竹亚纲”、“蔷薇亚纲”和“菊亚纲”五个小节;“百合纲”分为“泽泻亚纲”、“槟榔亚纲”、“鸭拓草亚纲”和“百合亚纲”四个小节。老师将全班同学4人为一组,每组分配一个小节的内容学习,一共分成9个小组,每组指派一名小组长负责,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在课外进行所分配内容的学习。老师就学习内容提出要求和目的,学生在学习完毕后制作PPT,上讲台主讲学习内容。每小组的PPT必须在上课前一周完成,先交给老师进行审阅,老师对PPT进行一定指导并提出相关意见,每小组根据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经老师同意后方可在课堂上汇报。每小组选一名同学上台汇报,其他同学准备好相关问题向其他提问,同时也做好回答其他同学提问的准备。
3、课堂教学实施
上课当天,先由组长主持当天的讲课,引出该组要讲解的内容,然后由该组的主讲人开始讲课,要利用事先准备的多媒体课件,用流畅、准确、科学的语言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力图使全体学生了解所讲内容。在主讲人讲完后,小组其他成员可以对上课内容进行补充,同时接受听课小组同学针对讲得不清楚、不透彻的问题进行提问,此时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讨论,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在听课小组提问结束后,讲课小组随后又向听课小组的同学进行上课相关内容的提问。
4、评价
LPC教学结束后,每位同学对自己及小组其他成员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围绕课前学习情况和课上的表现情况进行。教师对讲课和讨论的内容,课件准备情况,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对讲解人的讲解水平、表达能力和知识面等情况进行总结点评。
对LPC教学评价另一种方式是随堂测验,待本章内容结束后,由教师针对学生的上课内容制作一张随堂测试试卷,以考核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授课效果
从学生对自己的評价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积极参与学习,虽然在课堂上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但是,基本都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互评来看,小组成员之间有这明确的分工和协作,每个同学都能良好的完成自己所分配的任务;教师对各小组课件、讲解水平都做了积极地评价,每个小组在准备上都是比较充分的,且上课效果较好,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气氛比较活跃,师生互动比较成功,值得推广;随堂测验结果显示,本章内容以LPC教学法讲授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都好于其他章节。
四、课程考核
《植物学》课程在进行教学改革前,考核方式为期末考核制,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可能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引入LPC教学法后,我们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整。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35%,由四部分成绩组成:学习态度(考勤)5%,动手能力(实验成绩)15%,PLC教学表现10%,PLC教学结果(随堂测验)5%。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5%,这样降低期末考试对总成绩的绝对影响,增加了平时表现对总评的影响,平时表现成绩由四个部分,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四个方面,也从不同侧面反应了学生综合素质。采用新的评价方案,更有利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秦远建.研究生课程教学的LPC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5(8):31-33.
[2]Chart ZC.A systematic review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 education[J].Nurse Educ Today,2013,33(3): 236—240.
[3]Lang GM,Beach NL,Patrician PA,et a1.A cross-sectional study examining factors related to 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J].Nurs Prof Dev,2013,29(1):8-15.
[4]邢凤梅,汪凤兰,孙冬梅,等.LPC教学法对研究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9):75-77.
作者简介:赵娟(1984-),女,汉族,湖南株洲人,长沙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植物逆境生物学。
基金:长医教〔2018〕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