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又琢己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人毕生都在寻觅一份可以托付终生的事业,而有的人却因一个机遇,人生不再平凡。
  对于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曹扬来说,他的机遇是1991年一位朋友偶然带他走近玉雕,让他从此与玉雕结缘。那一年,曹扬23岁。
  虽然从小就对中国书画兴趣盎然,也曾拜师求艺过,但告别学校生活后,曹扬所从事的工作与绘画的关系并不大。一有机会就钻进水墨丹青世界里的曹扬,因某次偶然的机会,被一位做玉的朋友带进了另一个世界。这位朋友鼓励他弃笔执刀,试着把他的诗情画意在玉石上表现出来。从此,曹扬便迷恋上了这门有着悠久历史的技艺。
  学习之路总是艰辛的,仿佛在攀爬一座又一座高山,但一旦认定即便再艰辛的路也算不上什么。曹扬便是这样的。作为玉石雕刻的门外汉,“恶补”肯定是少不了的。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的博物馆成了他经常光顾之地,从一件件精美的古代玉雕作品中汲取养分;与此同时,他还购买了大量书籍、专著,学习研究玉雕的理论知识。通过不断地将学来的知识融入到实践中,虚心向玉雕前辈、好友们讨教,再加上自小练就的书法、国画基本功,当然还有他对捉刀艺术与生俱来的悟性……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刻苦钻研,曹扬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作品竟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大大提高了他从事这一行业的信心,也为今后玉雕从艺之路开了个好头。
  随后几年,曹扬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了仿古上,购买借阅各个朝代、特别是乾隆时期的作品实物对照临摹,学习古人的技法设计,体会各个时期的玉雕韵味。这几年的学习,对曹扬日后的玉雕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奠定了坚实的玉雕基本功。即便今天,他依然庆幸有当时认真学习传统的那个阶段,“要想在玉雕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在这个躁动的年代,不少艺术家都如坐针毡,甭说潜心研究,即便多读读书也成了一种奢侈生活。已渐渐被市场认知的曹扬,却一反常态,学习西方绘画、雕塑,了解当代美术的流行趋势。一个着眼于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人对西方艺术如此“感冒”,这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入玉雕行当没多久的曹扬,发现今人的审美在改变,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充满现代审美趣味的作品更情有独钟。于是,他学习西方艺术,并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的玉雕艺术中,让传统的玉雕也不失现代审美情趣。不过在他看来,“创新离不开继承,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十几年来,曹扬广泛涉猎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等题材,作品包括摆件、器皿件、山子、挂件、牌子等。
  苏州人爱雕玉,风雅的苏州玉雕艺人更爱“子冈牌”,曹扬身为苏州人也是如此,这种情结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然而,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摸索,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重心与方向——玉牌、小型随形挂件、把玩件上。尤其对玉牌,曹扬更是偏爱有加。从2005年起,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玉牌创作上。在他看来,玉牌虽小,却是玉雕中最富艺术性的品种,无论是工艺还是设计及艺术性上,都是玉雕的集大成者。它要求设计制作者有着各方面的素养,须将诗、书、画、印完美地融合在方寸之间。
  曹扬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将中国画中最讲究的意境美体现在牌子中,追求画面的“雅”,背后的诗文用最能体现书法韵味的阴刻技法雕琢。同时,曹扬也非常注重创新,特别是他的一些薄意雕作品,浮雕高度有的不到2丝,却将立体感表现得非常强烈,这是古今玉雕艺人很难达到的。
  从事玉雕行业20多年后,回顾曹扬一路走来的成绩,用硕果累累来形容并不为过。他所创作的玉雕作品囊括了当代玉雕界各大奖项,独具匠心的作品不仅俘获了一大批粉丝的心,也在市场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佳绩。面对上述这些,曹扬很淡然,倒是他捉刀下的一个个画面活色生香,似乎是对爱玉人的最好回应。
  曹扬,这个爱玉的人,这个爱舞刀琢玉的人,他在用一生雕琢玉,又何尝不是在雕琢自己呢?
其他文献
“每次看到艺术家受骗或者陷入纠纷,都感觉很郁闷……到底是我们搞艺术的人太年轻、太纯真,还是这个社会太复杂、太险恶?这样的事件到底应该由谁来负责呢?”  这是近日HIHEY维权事件经媒体曝光后,一位艺术院校的网友在网络讨论中的留言。实际上,这一担忧也道出了绝大部分“圈内人”的心声,尤其是那些新生代、市场地位尚不成熟的艺术家。同时,也在无形中折射出一个现实—当习惯了“野生状态”的艺术家遭遇严肃的法律,
期刊
钢琴收藏一直以来都是少有人从事和接触的领域。钢琴作为古典家具、艺术品、乐器的完美结合,因其过强的专业性,一直是相对冷僻的收藏门类,钢琴的制造、结构、保养、选购等方面的技术和知识也不大为人所知。不过,在当下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对孩子的音乐教育,而且家中拥有一架钢琴更能彰显文艺气息,因此钢琴作为一个收藏类别开始逐渐走进富裕家庭。一架历史悠久、造型精美绝伦的钢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本身的艺术价值
期刊
北京匡时拍卖公司在6月4日的春拍中,林散之赠予南京栖霞寺的《草书十一言联》以644万元成交,创下了林散之书法拍卖的最高记录。然而,这副对联的“出身”却引起了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玄奘寺负责人传真法师的质疑,认为栖霞寺有人“盗卖”这副对联,并向相关部门举报。一时间,林散之的《草书十一言联》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7月24日,南京佛教协会给出了确定的答复:林散之为南京栖霞寺所写的对联仍在寺内,保存完好
期刊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面对中秋佳节之圆月美景,南宋词人范成大发出过这样的感悟。中秋赏月,成就了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共鸣。自南北朝萌发赏月习俗伊始,每逢中秋来临,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这些情景,在自古以来的中国古画中就有鲜明的体现。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过赏月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而在唐李白的《月下独酌》中,赏月的诗句有了更生动的
期刊
这件明洪武剔红花卉纹盏托,纹饰精雅,雕工娴熟,集明初官作众艺之大成,稀世佳器无疑。此御出之品,缘结三帝,尽皆赏惜,尤为难得。大明一朝,官作源源未绝,时逢帝王更迭,前朝旧器多有遗存。雕漆等器,费时费工,弥足珍贵,方可世代递传。此件盏托,始制洪武,永乐一朝,镌以年款,款纤如针,后至宣德,继以本朝金款覆之。  永、宣二帝,善艺好雅,在位数十载,所制珍品美器无数,名扬古今。署永、宣年款者,多有佳器,然洪武
期刊
由于祥瑞被用来表达某种政治企图或理想,因此整个社会,无论是朝廷还是民众,都对祥瑞文化充满了热爱,而一些祥瑞题材也被运用到陶瓷、玉器及服饰等人们日常所需物品的装饰内容中,位于湘江中下游的唐代长沙窑便是其中一例。  釉下彩绘多祥瑞  与长沙窑瓷上的其他装饰题材表现手法一样,祥瑞题材在长沙窑瓷上的运用主要也是以釉下彩绘、雕塑及模印贴花为主,其装饰内容以动物类居多,比如龙、凤凰、狮子及鹿等。  釉下彩绘是
期刊
明代以后,在壁画、地画、雕塑、版画、工艺美术等作品中开始流行一种称为“博古图”的装饰图案。尤其是在工艺美术领域中的陶瓷、织绣、金工、漆器、木雕、砖雕等器物纹样上大量运用,那么纹样中大量出现的“博古图”像是源于何处呢?  两种类型  “博古图”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人物故事画。纹样中出现的人物故事画较之明代卷轴博古图更加丰富,出现了帝王和宫女等鉴藏主体。这类“博古图”主要是以明代卷轴画为粉本,并夹杂着
期刊
明清以来,随着文人印的兴起,书画与印章的结合日益紧密,印借画而抒情,画凭印而显致。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作为近现代中国书画的大家,他们也是治印名家,他们在治印方面的造诣,也极好地阐释了中国书画的特质。  技高而貌朴  今年是吴昌硕诞辰170周年,大家都在纪念他。一位艺术家去世已经八九十年了,后人不但没有淡忘他,反而越发缅怀,这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可见艺术能够深入人心,可以历久弥新。  以大
期刊
玉带钩是最常见的玉带饰,战国早期开始流行,样式也有多种。从使用的情况来看,带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横钩,用来系结绦带;另外一种是纵钩,使用时钩头向下,钩挂其他物品。  元、明、清三代玉带钩大量出现,这一时期的玉带钩完成了由实用器向玩赏器的转变。其总体特征为大量使用动植物造型,采用浮雕、透雕技法。选材讲究,构图精当,造型优美,雕琢技艺高超。纹饰寄托了人们渴求福、禄、寿、喜等美好的愿望,体现出复杂的人
期刊
今年5月至8月,北京海淀博物馆展出了来自颐和园的60多件家具。这些“皇室遗珍”绝大部分工精艺美、皇家气韵浓厚,体现了明清家具制作的最高水平,也是皇家园林深厚文化的缩影。然而,在这些缩影中却有两把“别扭”的椅子。  其中一件是“明黄花梨南官帽禅椅”。其形体硕大、主体结构疏朗,应为目前所见存世的明黄花梨南官帽椅中尺寸最大的一个。不过,笔者对这把“明黄花梨南官帽禅椅”有三点疑问:  第一,厚重的搭脑尺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