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诗歌教学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364963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绚丽辉煌、光彩夺目的诗词佳作,更是我国灿烂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唱千年不衰,成为国中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于诗歌的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几方面谈谈初中古诗教学方法。
  【关键字】初中语文 诗歌教学 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对于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鼓舞学生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是要讲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好古诗词。
  一、 了解诗人及其背景
  俗语常说“诗如其人”,要了解诗人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理解诗歌要先从诗人入手,因为了解诗人是学生体会诗人创作情感和学习诗歌内容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可以使学生对于施恩的诗有初步了解。
  第一、 介绍诗人的风格。不同时期的不同的诗人,风格当然就不一样。每一个诗人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以及气质情感等等各不相同,所以伴随着创作出来的诗歌就会表现出各自的格调、趣味和气派,形成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等等。通过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 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对于诗歌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如:杜牧生活在已呈衰落迹象的晚唐时代,当时唐朝风雨飘摇,而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很悲愤,从而写出很多批判腐朽的诗篇。再如:白居易,生活在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衰落的时代。他的诗有揭露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有反映官吏的贪横强暴,有揭露统治阶级豪华奢侈的生活。再如陱渊明一生坎坷不得志,最后归隐田园。他的诗作或描写田园风光,表达闲适的情怀,或反映农村的凋敝和农民生活的贫困,或表现诗人美好的社会理想。
  二、 从绘画、音乐、改写角度学习诗歌
  诗歌,造就了由简炼而产生的美的语言和无穷的诗意,作为中华古老文化的代表,其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让学生引以为豪,陶冶情操,完善知识,,逐步强化诗歌教育,适当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们的诗才。 第一、 从绘画角度感受诗歌图画美。诗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给我们展示出无限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如何去感受诗的图画美?教师可以将课文里的实物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它描绘成一副完美的图画,让学生从欣赏画的角度去领会诗意美。在学习马致远《秋思》: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刻,诗人牵着一匹瘦马,来到了一个有老树枯藤、有乌鸦、有桥、有小溪缓缓流动的小山村,看着渐渐西落的夕阳,诗人感受到自己孤独一人,此刻最思乡。这样的一首诗就勾勒成一幅秋思图,学生通过想象,感受到诗人那份孤独又思乡之情。
  第二、 从音乐角度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寺院的闲雅幽静和诗人的忘情脱俗,淡泊宁静,意境幽深寂静,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可在朗读中配以幽雅、空灵的《空山鸟语》古筝曲,让音乐走进古诗,用音乐来诠释古诗,烘托气氛,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引入意境。
  第三、 从改写角度拓展诗歌内涵。诗歌因为字数有限,很难准确形象地传达出具体可感的审美意象。中学生社会阅力不丰富,知识水平有限,难把握其深远的意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扩充句子入手,从读诗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多角度进行思维,让学生把诗歌改写成语言优美的散文诗等等。例如有位同学在写到自己的校服丢了,他独出心裁,模仿《春晓》一诗写到:“春眠不觉晓,校服吹跑了。若有拾到者,酬谢少不了。”对诗歌的巧妙改写,教会学生真正的学会学诗、品诗、用诗。
  三、 意象品赏
  诗歌更具含蓄美,是诗人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终以语言将具体而真切的意象表达出来的文学形式。
  第一、 通过筛选意象感知诗歌。所谓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就是诗中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的事物,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诗歌往往是借助于意象来表情达意的。所谓“一切景语即情语”,在我国的诗歌中,例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意义象征着高洁、不畏严寒,牡丹是富贵吉祥的象征等等。从一些意象中可以初步感知诗歌。
  第二、 由意象上升到意境。所谓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意与境谐、虚实相生、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以及联想。由意象构成意境,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在思想上受到感染。例如:王维《使至塞上》这首诗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第三、 由意象和意境知晓主旨。主旨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诗歌也是通过议论、记叙、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来揭示主旨。借助于意象意境来表达适中的少有叙、议成份。通过这些意象意境构成的分文,从而推知诗的主旨是抒发相思之苦、离别之恨;或是表达了亡国之恨;或是寄托作者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苦恼。
  第四、 由主旨知晓表现方法在诗歌的鉴赏过程中,辨析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是不可或缺的。明确了诗歌抒发的情感和表现的主旨,再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常见的表现手法还有用典、虚实结合、烘托、想象、联想、起兴、动静结合、正侧结合、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课堂教学,课内40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提高猎取文化和学习技能的质量,开发无限的知识空间,是教师开发课堂教学效益的永久课题。效益是课堂教学的质,包含学习文化知识的量,举一反三,产生质变。效益是目标、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艺术、学生的智商、教师的业务水平、师生双边的心理素质,教学手段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课堂教学方法是提高效益的重要保证,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是提高学生能力,产
期刊
【摘要】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环境,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课上得再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这么课,并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么课,掌握这门课。在这些年的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
期刊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只有得当的课堂提问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强化“问题意识”。即在一节课中,提问什么,怎样提问,什么时机提
期刊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它的任务是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好初步基础。为达到这一目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教学实质上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本人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探究,通过发现探究式、自主交往式、过程活动式开展有效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期刊
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及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旨在弘扬学生的主体创造精神,这就促使我们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方面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也促使我们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思索。通过近几年来,我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谈一点作法和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注重阅读积累、丰富语言材料,加强各种形式的作文训练,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这几方面着手,能较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方法;写作 ;水平  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二十年,作文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每到作文课,学生们总是抓耳挠腮,冥思苦想,觉得没啥可写的。在实际教学中确实
期刊
八、九年级,一个特别容易“叛逆”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处在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是身体发育的高峰,也是自我意识和智慧的增长期,他们的心理状态处于不稳定时期,极易出现心理上的困惑和矛盾。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面对社会的挑战、家长的压力、升学的压力、老师的要求,他们极易出现心理偏差,表现出自卑、忧郁、焦虑等症状。这些生理心理特点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
期刊
【摘要】农村中学生见识面比较窄,作文教学往往是比较拿手的一件事,教师难讲学生难学,教学不能和谐统一。然而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质量不高和水平较低的问题,值得我们引起广泛的重视。作为语文教师加以改进:1、引导学生体验和观察生活2、提高教师素质,做到指导有方。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思考  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和交流思想的重要
期刊
【摘要】数学作为一个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能否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摆在高中新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因素等外部因素外,同学们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改进学法。针对数学“学困生”这一现象,笔者根据几年的从教经历以及自身学习数学的经验,写些自己的看法,着重讨论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的原因以及帮助学困生
期刊
数学是揭示事物中数量与形体的本质关系与联系的科学,数学中的两大研究对象“数”与“形”的矛盾统一是数学发展的内在因素,“数形结合”贯穿于数学发展中的一条主线,使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远。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这句话体现了“数”与 “形”两者不可偏废的唯物主义思想。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思索,使抽象思维与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