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体验。本文从生活、课堂和评价的角度,理论结合实例,阐述了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重要作用及具体操作方法。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低年级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养成教育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体验式”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围绕既定目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引导学生亲自感知、领悟,从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多一点活动,多一点开放,多一点体验,让道德与法治课“活”起来。
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验”
活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效也有趣。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样激活了课堂,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唱一唱活动
听音乐、唱歌是大多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有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效果,可激活课堂活力。因此,在课堂上恰当地运用适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歌曲,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让课堂充满活力。新教材多以“儿童歌谣”呈现,可用儿童自己的语言来展开实践。以《我爱秋天》为例,教学中可选择学生熟悉的《落叶》、《秋天的颜色》等歌曲,通过歌声体验秋天,然后结合教学内容,更能加深学生对秋天的理解。
2.画一画活动
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在于确保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活动中,除汲取理论知识外,更应在实践体验上加强。比如:在教学《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时,老师将国旗标准图案向学生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四颗小星星的排列。然后由学生自主绘画并介绍国旗的样子,加深认知国家的象征与标志。
3.演一演活动
角色扮演现在可谓是红遍现在的大江南北,各个年龄有各个年龄所喜欢扮演的角色。这都是源自每个人内心的童心,就像我们小时候都喜欢过家家一样,喜欢模仿,喜欢学习别人等。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们的这个心理,把角色扮演带到课堂中来,例如,在我的课堂上,我会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组内让他们自己分配角色进行表演,再让表现好的上台表演,台下的同学既要当好观众,又要当好评委。大多数小学生们都是独生子,通过角色表演、体验与听取别人点评就能更好的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行为。
4.找一找活动
生活中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教师要像指挥家一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寻找、去观察、去发现。如我在教学《红绿灯在站岗》一课时,让学生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在马路边观察不遵守交通规则和遵守交通规则的事例,选择其中一样,以漫画或者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这种个性化作业不仅学生乐于接受, 还增强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5.做一做活动
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应大胆地组织学生走进真实生活得到更多体验的机会。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如果单纯靠课堂传授,学生在对关心残疾人和老人的问题上仅仅会停留在意识层面,而不会落实到日常行动上,这样的传统教学使学生的受益微乎其微。然而“体验式”教学则恰恰相反, 我们品德组联合学校大队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与老人“亲密接触”活动, 走进了社区,让每个学生亲身体验怎样去关爱老人、帮助老人, 学生不但热情高涨,而且收获颇丰,教学也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活动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 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 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对课堂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外,还需将课堂延伸至生活中,挖掘更具教育价值的生活素材。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传统课堂的纯粹传授枯燥无味甚至无法让学生思想集中,而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情景再现,引领学生在课堂中走进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化难为易,化枯燥为趣味。如我在教学《做事不拖拉》时,就抓住了学生生活中能碰到的事例进行教育。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时间观念不强,平时在学校或者家庭中会不自觉地做事拖拉。在课前,我捕捉了学生做事拖拉的镜头,制作成微视频,比如起床时、吃饭时、写作业时等,让学生找一找视频中的孩子哪里拖拉了?从多角度展示,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我对照,并认识了什么是“拖拉”。接下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存在哪些拖拉的行为。
三、在评价中“体验”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低年级儿童心灵脆弱一个错误的评价就如蝴蝶效应一般对他将来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应以尊重学生和鼓励学生为起点,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体验, 激活了课堂。
1.教师评价
教师应细心关注课堂上每一名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进行评价,用儿童化的语言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宝贝,你做得太棒了”“你的想法和老师不谋而合,真了不起”,类似这样的“甜言蜜语”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充满了信心。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学生,面对他们的不足之处,教师应委婉地指出他们的问题并告之应努力的方向。
2.伙伴评价
伙伴之间平时接触得多,彼此相互了解得更多。学生不是教师,他的语言没有那么完美,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伙伴的学习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坚持多找优点多鼓励的原则,找优点、找不足。一个伙伴评价得不完整,可以让另一个伙伴补充评价。利用“小红花”“大拇指”“一句赞美的话”,在伙伴的互相勉励之中共同进步。
“体验犹如催化剂,能将知识经验酿制成醇香的美酒。”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重视“体验式”教学,就会激活孩子的学习。学生正是在体验的过程中, 使感知从深刻到内化,获得感悟,让自身得到更好、更快、更高的发展。正如前文所提及,只有保证衣服第一颗纽扣被扣紧,才会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倪建荣.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 (5)
[2]张悦, 张新颜. 以“我”为主 , 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于生活———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J]. 中小学德育,2017,(08):12-14+11.
[3]邓春元.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J]. 科普童话 ,2017,(31):1.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低年级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养成教育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体验式”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围绕既定目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引导学生亲自感知、领悟,从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多一点活动,多一点开放,多一点体验,让道德与法治课“活”起来。
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验”
活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效也有趣。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样激活了课堂,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唱一唱活动
听音乐、唱歌是大多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有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效果,可激活课堂活力。因此,在课堂上恰当地运用适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歌曲,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让课堂充满活力。新教材多以“儿童歌谣”呈现,可用儿童自己的语言来展开实践。以《我爱秋天》为例,教学中可选择学生熟悉的《落叶》、《秋天的颜色》等歌曲,通过歌声体验秋天,然后结合教学内容,更能加深学生对秋天的理解。
2.画一画活动
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在于确保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活动中,除汲取理论知识外,更应在实践体验上加强。比如:在教学《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时,老师将国旗标准图案向学生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四颗小星星的排列。然后由学生自主绘画并介绍国旗的样子,加深认知国家的象征与标志。
3.演一演活动
角色扮演现在可谓是红遍现在的大江南北,各个年龄有各个年龄所喜欢扮演的角色。这都是源自每个人内心的童心,就像我们小时候都喜欢过家家一样,喜欢模仿,喜欢学习别人等。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们的这个心理,把角色扮演带到课堂中来,例如,在我的课堂上,我会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组内让他们自己分配角色进行表演,再让表现好的上台表演,台下的同学既要当好观众,又要当好评委。大多数小学生们都是独生子,通过角色表演、体验与听取别人点评就能更好的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行为。
4.找一找活动
生活中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教师要像指挥家一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寻找、去观察、去发现。如我在教学《红绿灯在站岗》一课时,让学生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在马路边观察不遵守交通规则和遵守交通规则的事例,选择其中一样,以漫画或者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这种个性化作业不仅学生乐于接受, 还增强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5.做一做活动
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应大胆地组织学生走进真实生活得到更多体验的机会。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如果单纯靠课堂传授,学生在对关心残疾人和老人的问题上仅仅会停留在意识层面,而不会落实到日常行动上,这样的传统教学使学生的受益微乎其微。然而“体验式”教学则恰恰相反, 我们品德组联合学校大队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与老人“亲密接触”活动, 走进了社区,让每个学生亲身体验怎样去关爱老人、帮助老人, 学生不但热情高涨,而且收获颇丰,教学也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活动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 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 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对课堂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外,还需将课堂延伸至生活中,挖掘更具教育价值的生活素材。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传统课堂的纯粹传授枯燥无味甚至无法让学生思想集中,而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情景再现,引领学生在课堂中走进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化难为易,化枯燥为趣味。如我在教学《做事不拖拉》时,就抓住了学生生活中能碰到的事例进行教育。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时间观念不强,平时在学校或者家庭中会不自觉地做事拖拉。在课前,我捕捉了学生做事拖拉的镜头,制作成微视频,比如起床时、吃饭时、写作业时等,让学生找一找视频中的孩子哪里拖拉了?从多角度展示,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我对照,并认识了什么是“拖拉”。接下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存在哪些拖拉的行为。
三、在评价中“体验”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低年级儿童心灵脆弱一个错误的评价就如蝴蝶效应一般对他将来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应以尊重学生和鼓励学生为起点,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体验, 激活了课堂。
1.教师评价
教师应细心关注课堂上每一名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进行评价,用儿童化的语言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宝贝,你做得太棒了”“你的想法和老师不谋而合,真了不起”,类似这样的“甜言蜜语”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充满了信心。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学生,面对他们的不足之处,教师应委婉地指出他们的问题并告之应努力的方向。
2.伙伴评价
伙伴之间平时接触得多,彼此相互了解得更多。学生不是教师,他的语言没有那么完美,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伙伴的学习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坚持多找优点多鼓励的原则,找优点、找不足。一个伙伴评价得不完整,可以让另一个伙伴补充评价。利用“小红花”“大拇指”“一句赞美的话”,在伙伴的互相勉励之中共同进步。
“体验犹如催化剂,能将知识经验酿制成醇香的美酒。”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重视“体验式”教学,就会激活孩子的学习。学生正是在体验的过程中, 使感知从深刻到内化,获得感悟,让自身得到更好、更快、更高的发展。正如前文所提及,只有保证衣服第一颗纽扣被扣紧,才会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倪建荣.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 (5)
[2]张悦, 张新颜. 以“我”为主 , 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于生活———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J]. 中小学德育,2017,(08):12-14+11.
[3]邓春元.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J]. 科普童话 ,201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