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不忘根本,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本文就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小学德育中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一直以礼仪著称于世,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礼是社会文化的规范表征,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是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品德,激励炎黄子孙不断突破自我,挑战困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着主流,儒家思想要求人们具有使命感,关心他人,热爱国家,这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教育中,不仅是传承文化,促进文化发展,更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二、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促进小学德育的健康发展
小学德育教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本分,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德育教育中,可以促进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知识,提高理解能力。进行德育建设的目的,是使学生人格完善,能够健康成长,得到更好的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有助于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德育教育的不断发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三观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起到教化作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以教育为重要思想,教导人民乐于助人,宽以他人严格律己等,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小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而传统文化要求人们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生活,使学生热爱生活。优秀传统文化中,还包含着以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之乐而乐;关心长辈等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世界观、人仍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品德,使学生健康成长,正确分辨善与恶,美与丑。
三、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把优秀传统文化与课本紧密结合
课本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载体,在课本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小学阶段的课本内容编写应简单明了,让学生能正确理解课本内容,在教材中融入爱国情怀,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会使学生更具有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世界观。还要在教材中涉及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的作用,让学生在今后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教材中可以多加入一些个人思想品德,道德素质修养方面的内容,内容以图片显示,插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内容。还可以在课本拓展阅读中,增加一些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小课文,或者是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小故事增加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德育教育效果[1]。
(二)积极开展德育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把优秀传统文化和小学德育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各种社团活动,进行作文比赛,礼仪评比活动,历史知识大比拼等,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在活动中不仅可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学校组织符合学生具体情况的活动,结合社会发展局势,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加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具有竞争意识,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活动和生活中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表明了德育教育的科学性所在,体现出把优秀传统活动渗透到小学教育中的有效性[2]。
(三)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的范围包括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周围社会,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要积极推进校风建设,完善校规校训,在相关规定中加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格,促使学生道德教育的进行。学校可以举辦校园文化周,校园文化手抄报比赛等,校园文化展览等,促进校园文化深入学生内心,在校园文化中植入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学生友爱他人,热爱集体,具有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通过校园文化,展示学校学生的良好风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3]。
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明白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重要教育意义,加强重视程度。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中华传统美德,体现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小视频,让学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家长方面来说,家长可以在家里给自己的孩子观看一些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画片,在客厅张贴勤劳勇敢善良等传统美德的书法作品,让孩子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家长还需要言传身教,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从社会方面来看,社会要注重社会风气建设,树立讲文明树新风的观念,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使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受到良好影响,加强道德建设,促进全面发展。
总结: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和课本结合起来,以身作则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学校要积极开展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德育活动,丰富教育方法,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内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三观,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邱林山.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学周刊,2018(25):102-103.
[2]郝国珍,鲁平.浅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新课程(上),2018(03):250.
[3]许爱英.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学周刊,2018(02):54-55.
[4]雷凤愉.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9):32+38.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一直以礼仪著称于世,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礼是社会文化的规范表征,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是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品德,激励炎黄子孙不断突破自我,挑战困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着主流,儒家思想要求人们具有使命感,关心他人,热爱国家,这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教育中,不仅是传承文化,促进文化发展,更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二、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促进小学德育的健康发展
小学德育教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本分,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德育教育中,可以促进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知识,提高理解能力。进行德育建设的目的,是使学生人格完善,能够健康成长,得到更好的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有助于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德育教育的不断发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三观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起到教化作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以教育为重要思想,教导人民乐于助人,宽以他人严格律己等,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小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而传统文化要求人们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生活,使学生热爱生活。优秀传统文化中,还包含着以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之乐而乐;关心长辈等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世界观、人仍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品德,使学生健康成长,正确分辨善与恶,美与丑。
三、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把优秀传统文化与课本紧密结合
课本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载体,在课本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小学阶段的课本内容编写应简单明了,让学生能正确理解课本内容,在教材中融入爱国情怀,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会使学生更具有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世界观。还要在教材中涉及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的作用,让学生在今后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教材中可以多加入一些个人思想品德,道德素质修养方面的内容,内容以图片显示,插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内容。还可以在课本拓展阅读中,增加一些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小课文,或者是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小故事增加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德育教育效果[1]。
(二)积极开展德育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把优秀传统文化和小学德育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各种社团活动,进行作文比赛,礼仪评比活动,历史知识大比拼等,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在活动中不仅可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学校组织符合学生具体情况的活动,结合社会发展局势,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加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具有竞争意识,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活动和生活中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表明了德育教育的科学性所在,体现出把优秀传统活动渗透到小学教育中的有效性[2]。
(三)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的范围包括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周围社会,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要积极推进校风建设,完善校规校训,在相关规定中加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格,促使学生道德教育的进行。学校可以举辦校园文化周,校园文化手抄报比赛等,校园文化展览等,促进校园文化深入学生内心,在校园文化中植入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学生友爱他人,热爱集体,具有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通过校园文化,展示学校学生的良好风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3]。
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明白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重要教育意义,加强重视程度。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中华传统美德,体现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小视频,让学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家长方面来说,家长可以在家里给自己的孩子观看一些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画片,在客厅张贴勤劳勇敢善良等传统美德的书法作品,让孩子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家长还需要言传身教,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从社会方面来看,社会要注重社会风气建设,树立讲文明树新风的观念,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使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受到良好影响,加强道德建设,促进全面发展。
总结: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和课本结合起来,以身作则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学校要积极开展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德育活动,丰富教育方法,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内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三观,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邱林山.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学周刊,2018(25):102-103.
[2]郝国珍,鲁平.浅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新课程(上),2018(03):250.
[3]许爱英.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学周刊,2018(02):54-55.
[4]雷凤愉.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9):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