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式。然而,现在中学生在作文中常常表现为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其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笔者认为善于积累素材,借鉴范文,重视日常练笔和作文评价是促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作文 中学生 创造力
作文是学生创造力的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积累、情感态度、文化修养和思想认识水平。然而,现在中学生在作文中常常表现为有的胸中无素材,有的不知如何遣词造句,有的干脆翻抄他人作品,呈现出创造力贫乏的势态。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也少有写法指导,常常使学生束手无策。其实,作文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总结的几点方法。
一、善于积累素材,点石成金
俗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素材,即便生花妙笔也难绘锦绣文章。素材的获取除了通过阅读积累,还可以经由生活实践得到。人们常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通过对已获素材的整理、甄别、筛选,使原来原生态的、粗糙的素材脱胎换骨,注入作者自己的经验、感知和精神思想,进而成为写作前必要的物质储备。代表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素材,将倍增素材的表现力、感染力,使文章血肉丰满、神采飞扬,使主旨显豁而富于张力。从而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效果。
要培养中学生善于从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留意生活中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这样,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著名学者邓拓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重视积累。”进行积累既是学习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又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头脑中的语言材料增多了,具有丰厚的语言积淀,说话时就能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就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此外,写作的源头是现实生活。中学生涉世不深,不具有高度的概括、提炼能力,像鲁迅先生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或者“以一个为基础,合成其它”创作方法,学生是难以掌握的。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到以读促写。
二、善于借鉴范文,取其精华
朱熹认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给后人的精神宝库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而那些中华经典无一不是经过千锤百炼、千挑万选,从而成为千秋万代炎黄子孙安生立命的精神支柱。正所谓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有选择地多读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医救愚昧,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强化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和乐趣。因此,在作文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借鉴优秀作品把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学习优美的表达方式转变成自己的写作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模仿应在学生初学写作时起到导航作用,绝不是抄袭、套作,而是学会选材,学会构思,学会谋篇,写出学生生活里的真善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三、重视日常练笔,养成习惯
叶圣陶在谈写作时说:“写作其实没有什么技巧,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养成写作的习惯”。据推算:中学生写作水平要基本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各类练笔不少于50万字。因此写日记、周记、美文摘抄、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体验的文章,凡遇有写作的机会绝不放过,把练笔作为材料积累的重要途径。
古语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即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美文,从读美文中积累习作经验,既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更能让学生学习优美词句逐渐丰富自已的文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其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喜欢作文,爱上作文。让学生享受充分的自由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为此,在教学实验中,应鼓励学生不拘形式的自由表达,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逐渐养成热爱写作的习惯。
四、重视作文评价,提高鉴赏力
鉴赏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而成,重视对学生鉴赏力的培养将对其科学分析和是非判断能力的提高有显著效果。因此,作文评价的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替学生的作文给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这样不但教师批改作文劳神费力,而且学生也收获甚微,更有学生把教师的批语当成“耳旁风”。要真正起到以批促改的功效,教师应适当把批改的功夫放在指导学生互批作文上,通过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点拨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作文修改。无论是优秀习作,还是典型病例,都可以变教师一个人评说为师生各抒己见,共同评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欣赏到身边作品的优点,发现别人作品中的问题,同时也明确了自己作文中的优缺点,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思辨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 中学生 创造力
作文是学生创造力的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积累、情感态度、文化修养和思想认识水平。然而,现在中学生在作文中常常表现为有的胸中无素材,有的不知如何遣词造句,有的干脆翻抄他人作品,呈现出创造力贫乏的势态。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也少有写法指导,常常使学生束手无策。其实,作文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总结的几点方法。
一、善于积累素材,点石成金
俗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素材,即便生花妙笔也难绘锦绣文章。素材的获取除了通过阅读积累,还可以经由生活实践得到。人们常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通过对已获素材的整理、甄别、筛选,使原来原生态的、粗糙的素材脱胎换骨,注入作者自己的经验、感知和精神思想,进而成为写作前必要的物质储备。代表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素材,将倍增素材的表现力、感染力,使文章血肉丰满、神采飞扬,使主旨显豁而富于张力。从而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效果。
要培养中学生善于从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留意生活中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这样,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著名学者邓拓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重视积累。”进行积累既是学习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又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头脑中的语言材料增多了,具有丰厚的语言积淀,说话时就能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就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此外,写作的源头是现实生活。中学生涉世不深,不具有高度的概括、提炼能力,像鲁迅先生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或者“以一个为基础,合成其它”创作方法,学生是难以掌握的。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到以读促写。
二、善于借鉴范文,取其精华
朱熹认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给后人的精神宝库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而那些中华经典无一不是经过千锤百炼、千挑万选,从而成为千秋万代炎黄子孙安生立命的精神支柱。正所谓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有选择地多读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医救愚昧,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强化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和乐趣。因此,在作文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借鉴优秀作品把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学习优美的表达方式转变成自己的写作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模仿应在学生初学写作时起到导航作用,绝不是抄袭、套作,而是学会选材,学会构思,学会谋篇,写出学生生活里的真善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三、重视日常练笔,养成习惯
叶圣陶在谈写作时说:“写作其实没有什么技巧,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养成写作的习惯”。据推算:中学生写作水平要基本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各类练笔不少于50万字。因此写日记、周记、美文摘抄、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体验的文章,凡遇有写作的机会绝不放过,把练笔作为材料积累的重要途径。
古语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即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美文,从读美文中积累习作经验,既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更能让学生学习优美词句逐渐丰富自已的文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其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喜欢作文,爱上作文。让学生享受充分的自由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为此,在教学实验中,应鼓励学生不拘形式的自由表达,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逐渐养成热爱写作的习惯。
四、重视作文评价,提高鉴赏力
鉴赏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而成,重视对学生鉴赏力的培养将对其科学分析和是非判断能力的提高有显著效果。因此,作文评价的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替学生的作文给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这样不但教师批改作文劳神费力,而且学生也收获甚微,更有学生把教师的批语当成“耳旁风”。要真正起到以批促改的功效,教师应适当把批改的功夫放在指导学生互批作文上,通过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点拨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作文修改。无论是优秀习作,还是典型病例,都可以变教师一个人评说为师生各抒己见,共同评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欣赏到身边作品的优点,发现别人作品中的问题,同时也明确了自己作文中的优缺点,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思辨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