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328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学能够缓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教师要结合高中生年龄、个体特征等,改变以往美术教学方法,营造灵活、开放的课堂环境,激发高中生美术学习兴趣。文章简单论述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重要性,提出具体教学方法。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意识;想象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02-01
  美术课程除了教授学生绘画技巧之外,还要着重培养高中生的空间感和想象力。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提升高中生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科交叉,以简单的美术知识,激发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降低他们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压力,使其灵活掌握相关知识点等,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及课程魅力。
  一、高中美术教学现状
  孩童时期,美术教育随意性较强,没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随意发挥。到了中学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和自由性受到了严重束缚,美术教育也以文本内容为主,缺乏创新。加之,高中生课业负担沉重,高考压力大,他们无暇学习美术课程,仅草草了事。美术教师多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固定的美术作业,课程教学缺乏创新,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缺乏体验感,导致高中美术课堂相对比较枯燥,有违高中美术学科教学初衷。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重要性
  创新意识体现在新颖性和个体差异方面,它与个体文化修养有关。高中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到色彩、素描、速写等相关教学内容,不仅需要美术教师的讲解和演示,高中生的参与性也非常重要。以素描教学为例,美术教师完成技法讲解之后,需要高中生自己动手练习。同样的实物,观察视角不同,绘画内容也存在差别。这一训练过程非常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绘画灵感和创新能力。高中美术教学既是高中生自我学习的过程,也需要个体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美术教学除了培养高中生的艺术气质之外,还要调动他们的课程积极性,在该背景下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美术热情,使后续美术课程及文化课学习更加有效[1]。
  三、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方法
  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学习氛围营造,改变以往单一技法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美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鼓励高中生将自己内心的想象用笔描绘出来,避免其囿于书本框架,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提高各课程学习质量和效率。
  1.重点练习想象画。
  高中生接近成年,无论阅历,还是知识储备,都相对比较丰富。这对美术课程学习及创新意识培养都非常有利。除了文本内容之外,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高中生还要不断接触新事物,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受小学、初中知识体系影响,高中生脑海中已经形成了固定框架。高中美术教学恰恰需要将这些框架打破,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吧活跃度。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前实物、模仿等教学形式,给予学生充分引导,使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练习想象画的方式,画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东西,通过该种方法培养高中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以暑期爆款仙侠剧《香蜜沉沉烬如霜》为例,美术教师教授学生基础的素描线条、技法之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该剧中自己喜欢的人物画素描像。课上,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任意添加自己喜欢的绘画元素,以此來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也增加了美术课堂趣味性。
  2.增强实践教学。
  美术课程实践性强,除了单一的绘画教学之外,美术教师也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开发多种形式的实践课程,使高中生从生活中寻求灵感和创造性。创新思维的萌发离不开生活的发现和探索,依托美术实践教学激发高中生的创新意识是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做的。课堂教学之余,美术教师要带领高中生进行户外写生,转移课堂阵地,使高中生在大自然中感受创新,还能够使他们暂时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获得身心的愉悦。以“初秋”为例,美术教师给定主题,鼓励学生到校园中寻求素材,在户外作画。地上的落叶,树上的枯枝,甚至无形的秋风都可以作为创作素材,以此激发高中生的创新意识。除此之外,美术教师还可以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到景区、山林进行户外写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开阔高中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高中美术课堂更加多元[2]。
  3.设置美术鉴赏课。
  美术固然离不开天赋,但也需要高中生的后天努力。除了理论、实践课程之外,美术教师还要设置鉴赏课,引导学生鉴赏《蒙娜丽莎》《肯特海滩》《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中外名画。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并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向学生介绍这些名画的艺术价值和创作背景等,鼓励他们大胆说出对作品的感受和想法等,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使他们敢于创新,有自己深刻的见解,增强美术课堂深度,提高高中生的艺术修养,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结语
  美术教学使高中生的生活暂时“慢”下来,名画欣赏、想象画练习、户外写生等,都能够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美术教师要改变以往固定的思维框架,明确创新意识培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美术学习环境,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及学生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张金宝.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5,(5):234-234.
  [2]曹朋.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6):122-12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切忌忽视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也是素质教育深度改革的新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通常是以教师的“自导自演”呈现的,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毫无互动,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就横跨了一条鸿沟。显然这与“教学相长”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必须潜心探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一问题,并将良好的策略利用最短的时间落实到实践中,从而让学生
故障轴承振动信号具有分形特征,可以利用分形维数有效识别变速器轴承的故障模式.噪声的存在对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为此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变速器轴承振动信号进
【摘要】小学阶段英语语法教学中,有老师过多地强调了语法的规则,忽略了对语言本身的运用。应该怎样教小学英语语法,教多少却一直困扰着广大的小学英语老师。本文通过“现在进行时”的教学设计与实例,阐述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法教学。  【关键词】课标要求 语法教学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79-02  新课标(2011版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 阅读 主体 兴趣  【Abstract】The reading teaching is the central link of 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and the cultivation of
江西省实施“山江湖工程”已经30 a,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和保护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三峡大坝接缝灌浆累计完成2034个灌区,其中13个灌区因张开度达不到灌浆要求被保留观察。三峡枢纽竣工验收前,对这些灌区进行了专项检查和分析,对6个确认未张开的灌区决定不作灌
【摘要】近年来,微课逐渐成为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相比传统的物理教学,微课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谈点体会。  【关键词】微课 初中物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34-
【摘 要】语文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墨守成规“穿着新鞋走老路”,一如既往地按老方法、老习惯讲课,否则新课程改革将难以落到实处。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求异思维;探究问题;和谐民主  【中图分类号】G6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