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听说《枕草子》是五月的开头,弘文书店的曾嬢嬢发了一条微博,内容大概是开头的那段“四时的情趣”。周作人译“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夏天是夜里最好,秋天是傍晚最好,冬天是早晨最好……”,林文月的翻译则更有书卷气“春,曙为最,夏则夜,秋则黄昏,冬则晨……”。我有早起刷微博的“坏习惯”,往往眯着眼用手指划弄着那些“早安励志语”,但看到这段文字时的反应是惊喜的,是怎样的一个人才能写出这样雅致清新的文字?后来才知道,写这段话的清少纳言是位女作家,文字自然该是清新淡雅的了。后来,惊喜之余就更多了几分兴趣去读一读这本书。
一、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清少纳言,平安时代(大致和中国北宋时期相仿)著名的歌女、作家,她是和《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齐名的才女,曾任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身边的女官。我虽然本身是读中文的,但是对日本古代文学的了解的确不多,除了一本《源氏物语》之外,就几乎没有能叫出名字来的了。在略读了《枕草子》之后,也大概知道了平安时期的其它几本书《古今和歌集》、《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等,大多是作者以日记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文字亦甚优美。平安时期,盛唐风气在日本的影响依然很大,自然日本作家的文风也就有了盛唐的风格,很多作品巧妙的运用了中国民间故事传说甚至是修辞手法,对白居易等人的诗句也有很多借鉴。
谈到清少纳言的名字,林文月在她译的《枕草子》中的序中谈道,“清少纳言”这个称呼,乃是作者仕宫为女官时所得之官衔。“清”,盖来自其娘家的姓氏“清原”。在书中,定子皇后就称她做“少纳言”。我们后来的人对清少纳言其人了解其实是不多的,只是知道她出身文学世家,受汉文化影响深远(大概读过《白氏长庆集》),结过两次婚,最后郁郁终老在京都的郊外。她的一生波折,只有和定子皇后在宫中的那几年,还算过得惬意,《枕草子》也就记录的是那段时间宫中的生活。“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但为世界人民留下了灿烂的精神食粮。这本书的内容范围牵扯得很广,有关于四时天象(第一)、山川自然(二〇四)、个人好恶、花鸟鱼虫等,以长短不一的短文呈现出来。书中“……以……为最佳”出现的形式最多,文笔简练的表达了作者的好恶之情。
二、他生莫做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清少纳言是有情的,她的情表现在对山川自然的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感情,充满着自然的美态。再加上这些文字是供她自己赏玩的,因此呈现出一种闲散、空灵的风格。如《优美的事》一则:
“优美的事是,瘦长的潇洒的贵公子穿着直衣的身段。可爱的童女,特地不穿那裙子,只穿了一件开缝很多的汗衫,挂着香袋,带子拖得长长的,在勾栏旁边,用扇子障着脸站着的样子。年轻美貌的女人,将夏天的帷帐的下端搭在帐竿上,穿着白綾单衣,外罩二蓝的薄罗衣,在那里习字。薄纸的本子,用村浓染的丝线,很好看的装订了的。长出嫩芽的柳条上,缚着用青色薄纸上所写的书简。在染得很好玩的长须笼里,插着五叶的松树。”
她以"物尽"的笔法写来,罗列眼见的种种相关相类的意象,但实际上核心内容是写感觉、感受、感悟。她眼中的美是具体可感的,但又是模糊难觅的。有一丝丝西方印象派的风格,莫奈毕生致力于光与色的研究,光是他画中永恒的主角。为了研究不同时间阳光下景物的色彩变化,莫奈共画了20幅这座教堂的连作。清少纳言也执着于对事物细腻的描摹,总是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上,静静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从不同节气、时候展开对事物的想象。在“真”与“幻”的艺术狂想中,这两位不同时空的艺术家奏响了相同的艺术琴调。
清少纳言是一个女性作家,行文风格有其特有的细腻柔情和哲思。她在“一七〇似近而实远者和一七一似远而实近者”中这样写道。
“似近而实远者,如皇宫附近的祭事。没有感情的同胞及亲戚。鞍马的曲折山径。大年夜到元旦。”
“似远而实近者,如极乐。船行途中。男女之间。”
唐朝女诗人李治写过类似的诗句“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用身边最简单的事物描绘了一个哲理,读起来饶有趣味。
三、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清少纳言对白居易的诗是很熟悉的,无形中就引用了白氏的诗来和自己的思想相互映衬。“梨花,世人往往视作是凄凉哀艳之花,无人赏爱,亦无人用以系结信笺,见着无甚魅力的女子,便以为比拟,盖以色泽泛善可陈之故……有诗句喻其泪容曰:‘梨花一枝春带雨’。”本来作者是否定梨花的,但突然笔锋一转,引出了白氏的诗句,又给了读者另外一番体验。在第七八中,面对贵族藤原齐信的“阑省花时锦帐下”的发问,清少纳言同样根据白居易“庐山雨夜草庵中”的诗句,随机应变:“谁来拜访草庵呢”。书中其他的地方,或是直接引用,或是点铁成金的化用了白氏的诗句,现在读来,也不可谓不妙也。
《枕草子》是以散文的形式记录的性情文学,一共有三二三则,每则都很短,却富含着作者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一字一句中流露出的是其独有的才华和学识。“情”与“真”是其美学风格中最重要的特点。我想这么一本千年以前传下来的性情之书,自然有她独特的魅力,也自然应该有更多的朋友来品味它。
一、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清少纳言,平安时代(大致和中国北宋时期相仿)著名的歌女、作家,她是和《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齐名的才女,曾任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身边的女官。我虽然本身是读中文的,但是对日本古代文学的了解的确不多,除了一本《源氏物语》之外,就几乎没有能叫出名字来的了。在略读了《枕草子》之后,也大概知道了平安时期的其它几本书《古今和歌集》、《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等,大多是作者以日记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文字亦甚优美。平安时期,盛唐风气在日本的影响依然很大,自然日本作家的文风也就有了盛唐的风格,很多作品巧妙的运用了中国民间故事传说甚至是修辞手法,对白居易等人的诗句也有很多借鉴。
谈到清少纳言的名字,林文月在她译的《枕草子》中的序中谈道,“清少纳言”这个称呼,乃是作者仕宫为女官时所得之官衔。“清”,盖来自其娘家的姓氏“清原”。在书中,定子皇后就称她做“少纳言”。我们后来的人对清少纳言其人了解其实是不多的,只是知道她出身文学世家,受汉文化影响深远(大概读过《白氏长庆集》),结过两次婚,最后郁郁终老在京都的郊外。她的一生波折,只有和定子皇后在宫中的那几年,还算过得惬意,《枕草子》也就记录的是那段时间宫中的生活。“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但为世界人民留下了灿烂的精神食粮。这本书的内容范围牵扯得很广,有关于四时天象(第一)、山川自然(二〇四)、个人好恶、花鸟鱼虫等,以长短不一的短文呈现出来。书中“……以……为最佳”出现的形式最多,文笔简练的表达了作者的好恶之情。
二、他生莫做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清少纳言是有情的,她的情表现在对山川自然的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感情,充满着自然的美态。再加上这些文字是供她自己赏玩的,因此呈现出一种闲散、空灵的风格。如《优美的事》一则:
“优美的事是,瘦长的潇洒的贵公子穿着直衣的身段。可爱的童女,特地不穿那裙子,只穿了一件开缝很多的汗衫,挂着香袋,带子拖得长长的,在勾栏旁边,用扇子障着脸站着的样子。年轻美貌的女人,将夏天的帷帐的下端搭在帐竿上,穿着白綾单衣,外罩二蓝的薄罗衣,在那里习字。薄纸的本子,用村浓染的丝线,很好看的装订了的。长出嫩芽的柳条上,缚着用青色薄纸上所写的书简。在染得很好玩的长须笼里,插着五叶的松树。”
她以"物尽"的笔法写来,罗列眼见的种种相关相类的意象,但实际上核心内容是写感觉、感受、感悟。她眼中的美是具体可感的,但又是模糊难觅的。有一丝丝西方印象派的风格,莫奈毕生致力于光与色的研究,光是他画中永恒的主角。为了研究不同时间阳光下景物的色彩变化,莫奈共画了20幅这座教堂的连作。清少纳言也执着于对事物细腻的描摹,总是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上,静静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从不同节气、时候展开对事物的想象。在“真”与“幻”的艺术狂想中,这两位不同时空的艺术家奏响了相同的艺术琴调。
清少纳言是一个女性作家,行文风格有其特有的细腻柔情和哲思。她在“一七〇似近而实远者和一七一似远而实近者”中这样写道。
“似近而实远者,如皇宫附近的祭事。没有感情的同胞及亲戚。鞍马的曲折山径。大年夜到元旦。”
“似远而实近者,如极乐。船行途中。男女之间。”
唐朝女诗人李治写过类似的诗句“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用身边最简单的事物描绘了一个哲理,读起来饶有趣味。
三、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清少纳言对白居易的诗是很熟悉的,无形中就引用了白氏的诗来和自己的思想相互映衬。“梨花,世人往往视作是凄凉哀艳之花,无人赏爱,亦无人用以系结信笺,见着无甚魅力的女子,便以为比拟,盖以色泽泛善可陈之故……有诗句喻其泪容曰:‘梨花一枝春带雨’。”本来作者是否定梨花的,但突然笔锋一转,引出了白氏的诗句,又给了读者另外一番体验。在第七八中,面对贵族藤原齐信的“阑省花时锦帐下”的发问,清少纳言同样根据白居易“庐山雨夜草庵中”的诗句,随机应变:“谁来拜访草庵呢”。书中其他的地方,或是直接引用,或是点铁成金的化用了白氏的诗句,现在读来,也不可谓不妙也。
《枕草子》是以散文的形式记录的性情文学,一共有三二三则,每则都很短,却富含着作者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一字一句中流露出的是其独有的才华和学识。“情”与“真”是其美学风格中最重要的特点。我想这么一本千年以前传下来的性情之书,自然有她独特的魅力,也自然应该有更多的朋友来品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