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喜剧的探索之路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bu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戏嘛,图个乐子”,爷爷辈的老人经常这样说,传统戏曲中亦不乏《拾玉镯》《三岔口》《梅龙镇》这样的轻喜剧,但放眼今天的新编戏曲市场,却鲜少发现喜剧的身影。是观众不爱看喜剧了吗?显然并非如此,近年来话剧界《喜剧的忧伤》《蒋公的面子》《驴得水》等作品的走红就证明喜剧依然是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新编戏曲之所以出现“十戏九悲”的局面,实际上是一种与观众脱节的表现。究其原因,或许是屈从于评奖的压力——在戏曲被普遍“雅化”的今天,各大艺术奖项的评选普遍喜爱有思想深度的悲剧作品。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京剧《河东狮吼》和越剧《鹿鼎记》的出现愈发难能可贵。
  作为北京喜剧院的开幕演出,《河东狮吼》打出了“国粹幽默剧”之名,剧中饰演琴操的青年演员刘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剧创作“以京剧为主,融入豫剧、评书、河北梆子等剧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幽默但不恶搞,希望能给观众带来对于传统戏曲的全新印象”。从这一创作思想可以看出,虽名“国粹幽默剧”,但这里“国粹”和“幽默”是割裂的,京剧负责展现“国粹”魅力,而“幽默”则由豫剧、评书、河北梆子等艺术形式和其他现代元素来承当。从实际演出来看也是如此,《河东狮吼》虽然设置了不少幽默场景,但总结起来其喜剧设置的方式只有两种:一是加入现代新词,例如柳氏口中的“淘宝新款”、佛印的“斗地主”之类,初听时觉得有趣,但出现的次数多了观众也就笑不出来了。二是其他艺术形式的加入,像豫剧、评书、河北梆子等,还专门请了老艺术家张永生和张玉奎、曲艺新星王玥波等助阵,感觉整出戏的后半部分就像一场曲艺秀,京剧反而成了陪衬。这种喜剧设置的舞台效果比前一种好些,但也并不理想——这毕竟是一场京剧演出,如此密集地植入新元素,总有一种“乱入”的感觉;而且这出戏的出品方和演出地点都是北京喜剧院,台下观众中有相当一部分既不熟悉京剧也不熟悉曲艺,无法理解这种 “乱入”所带来的喜剧效果,所以不少场次都是演员卖力地表演,台下却只有寡淡的笑声。
  其实,“幽默”本来就是“国粹”的一部分。《河东狮吼》的故事本身就取材于明传奇《狮吼记》,其中“跪池”一折至今仍是昆曲的经典折子戏。京剧自身也不乏用“惧内”来营造喜剧氛围的传统剧目,例如《桑园会》最后也是用“老爷跪夫人我不算丢人”来完成剧情由悲到喜的转折。但遗憾的是,《河东狮吼》并没有从这些经典中充分汲取营养,与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添元素相比,作为主体的京剧表演反而显得平淡无奇,几位主演都是中规中矩地演着自己的青衣小生,除了偶尔蹦出几个时髦新词之外完全感觉不到他们是在演一出喜剧。例如柳氏的扮演者索明芳曾以一出《翠屏山》斩获青京赛银奖,工筱派花旦,擅演潘巧云、阎惜娇等娇媚泼辣的形象,按说柳氏这样一个角色正是其所长,但演出实际却颇让人失望。索明芳在本剧中的任务似乎只是展示其扎实的基本功,踩跷、甩袖、跑圆场,样样过人但都像是单纯地炫技,没有真正融入角色和剧情,亦无助于制造喜剧效果,柳氏要惹人发笑靠的还是“淘宝新款”。说到底,《河东狮吼》的问题在于没有理解戏曲喜剧这一概念,只是用各种艺术形式生硬地拼凑了一台戏,到头来“国粹”和“幽默”还是两张皮,一些没有新元素加入的场子几乎完全没有看点,例如剧中也有“跪池”一折,但三位京剧主演凑在一起完全擦不出幽默的火花。个人认为真正的“国粹幽默剧”还应该立足于京剧本体,利用四功五法来营造喜剧效果。像柳氏这个角色,完全可以借鉴《拾玉镯》等老戏中花旦的表演为其加入一些绣花之类的动作特写,在符合柳氏的身份的前提下发挥花旦的特长,用眼神和动作来表现其得知丈夫花心后的气恼,这就比单纯地甩水袖有意义,只要演员掌握好分寸,也能营造出不错的喜剧效果。至于曲艺等艺术形式可以适当地引入调剂气氛,但像本剧这样喧宾夺主未免用力过猛。
  与《河东狮吼》相比,杭州越剧院的越剧《鹿鼎记》则是一个惊喜。《鹿鼎记》的题材本身就带有相当的喜剧性,加上徐铭等演员精彩的表演,剧场观众几乎是从头笑到尾。出于剧情需要,此剧也加入了扬州小调等越剧以外的艺术形式,但并没有刻意将其作为卖点,更多地是和演员的表演结合起来产生幽默效果,例如第一场韦小宝坐地上学唱扬州大嫂的哭调,第三场除鳌拜后带领众太监唱扬州小调,还有贯穿全场的“辣块妈妈”“我的乖乖隆地咚”,即使完全不了解字面上的意思,单听着就令人可乐。这里自然不得不佩服徐铭的表演功力,《一缕麻》里的呆大还只是天真的呆,而韦小宝的呆还带着市井的狡黠气,个中三昧她拿捏得极好,而且都能逗人发笑,其手执发辫模拟甩发功伸冤的一段令人叫绝。除了演员的表演,《鹿鼎记》的舞台调度也是一大亮点,不管是现场字幕组“一条夹缝”还是鳌拜死时手里的“退出历史舞台”条幅,都引得现场观众爆笑连连。按这其实是移植话剧的间离手法,其他越剧中也用过,茅威涛《江南好人》里陈辉玲饰演的飞行员绝望欲自尽时,舞台上就出现了一个牌子,写着“一棵可以上吊的树”。《江南好人》本身就改编自布莱希特的剧作《四川好人》,这种布莱希特式间离手法的运用目的亦是突出其荒诞效果,按理说应该不突兀,但从剧情来看显得并不十分合适,因为观众看到这一场景的直接反应都是发笑,这样就未免破坏了该剧之前所营造的凄凉气氛。相比之下,作为喜剧的《鹿鼎记》对这一手法的应用可谓恰到好处,剧中其他情节,比如韦小宝连夜出宫、陈近南生死未卜的时候,只见韦小宝一脸苦相地搭在木牌架子上,木牌上写着三个问号,既贴合剧情,又能发人一粲。总而言之,越剧《鹿鼎记》在戏曲喜剧的探索上较《河东狮吼》更为成功,做到了将幽默真正融入演员表演和戏剧本身,让戏曲本身幽默了起来,而不是单纯地给戏曲“植入”外在的幽默元素。
  当然《鹿鼎记》也有短板,例如剧情还有欠推敲处,流派唱腔不明显,以及徐铭戏份太重、几位配角不够出彩等等,但最让越迷不满意的应该是该剧对情感戏的削弱。剧中出现了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但实际真正参与剧情的只有四个:其中建宁公主的“倒追”展现得相对充分;双儿的角色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刚出场时一副天真未泯的小儿女态,到了软禁一节突然变得老成持重深明大义;阿珂、阿琪的形象相对模糊,只记得她们时时提醒韦小宝记得天地会章程。全剧的重点也显然不是儿女私情,剧情的中心线始终聚焦在韦小宝与康熙帝、陈近南的关系上。当然这主要是由于剧作题材本身的限制,《鹿鼎记》的故事本身就不以情感为主;但笔者认为对戏剧创作来说,改编比题材本身更为重要。只要改编得当,没有什么题材是不可触碰的雷区。就《鹿鼎记》来说,其故事本身的确与越剧自身的气质相去甚远,此次改编抓住的“男人戏”“浪荡子”两点亦非越剧所长,但实际上二者的结合却可以很好地互补:“男人戏”的主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冲淡“浪荡子”的道德缺陷,而“浪荡子”题材又可以丰富“男人戏”的情感维度。芳华越剧团的《柳永》,同样是脂粉堆里的浪荡子,《柳永》用相当的篇幅集中展示柳永与虫娘的感情,同时通过发妻的书信、楚楚的帮助暗示其与二女的情愫,众歌妓则作为群像出现,塑造了一个多情而不滥情的柳永形象。杭越版《鹿鼎记》在“男人戏”的开掘上还是令人满意的,故事主线明晰,人物个性亦鲜明,韦小宝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真诚也赢得了观众的好感;但相对而言本剧对“浪荡子”题材的着墨略显不足,几位女性角色都过于单薄,韦小宝除了与双儿有一小段倾诉衷肠外与其他几位几乎没有心理上的交流,这对以细腻见长的越剧来说未免是个遗憾。《鹿鼎记》的改编不妨再突出一下与女性角色之间的情感,为这出以“男人戏”为主线的新戏增添几分柔情,也最大限度地保留越剧的本色。
  从本质上讲,戏曲本来就是一种大众娱乐方式,生旦净丑之一的丑便是幽默的代言人,在戏曲的鼎盛时代也从来不乏优秀的喜剧作品。《河东狮吼》的失误在于将京剧和喜剧割裂开来,只靠生硬地植入了流行语和曲艺等其他艺术形式来营造喜剧效果。相对而言《鹿鼎记》充分发掘了戏曲本身的幽默元素,通过演员的表演本身给人带来愉悦的精神体验,在演出效果上也更胜一筹;但也因对剧情把握失衡而部分丧失了剧中特色。在当今戏曲日益话剧化、“高雅化”的形势下,探索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喜剧模式无疑是一条找回戏曲娱乐本质、重新赢得观众群体的可行路线。从这一角度来说,不论是《河东狮吼》还是《鹿鼎记》都是相当可贵的尝试。在新的时代下,这样的探索面临新的观演需求和环境,这也需要主创和观众共同的努力。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在读)
其他文献
新编沪剧《邓世昌》以甲午海战为背景,演出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作为沪剧一部难得的宏大壮美的史诗戏,青年演员朱俭饰演了主角邓世昌,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而又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很庆幸,这一次了解的是这么一个伟大的人,他叫邓世昌。”朱俭这样说道。  希望每一个细节都能符合“邓大人”  上海沪剧院曾在上世纪60年代排过一部《甲午海战》,但是这次的《邓世昌》完全是另起炉灶,新写新编。剧本策划了三年,经历
期刊
上海文化广场每年举办的 “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到2016年,已走入第五个年头,今年首次有中国台湾的音乐剧参与展演中。相对于大陆的创作,台湾对于华语音乐剧又有哪些创意之道呢?音乐剧《天天想你》以流行音乐史上的传奇音乐人张雨生为题,23首张雨生经典歌曲为串联。而音乐剧《向左走 向右走》由画家几米的绘本《向左走 向右走》改编而来。从整体上来看,《天天想你》和《向左走 向右走》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一个来
期刊
幻想——更高的真实  幻想,在《玻璃动物园》中占有极大的重要性。作为叙事者的汤姆一上场便说,“他(魔术师)给你们的是伪装成真实的幻想。我给你们的是伪装成美丽幻想的真实。”这里,汤姆是在代替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说话。  对威廉斯来说,幻想是远比现实中的细枝末节更为重要的东西。它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更高的真实。  他在《上演笔记》一文中写道,“真实、生活或现实是一样活的东西。在根本上,只有通过变形,通过
期刊
在观众接受“女王召见”之前,王室管家郑重地向观众解释女王自即位起在每周二接受首相的觐见,与首相有20分钟交流的不成文惯例。同时,他隆重推出这一惯例的见证者——两把自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为召见首相定制的古董椅子,椅子在宫中的特定角落迎送了几代帝王,它们的来源、质地、换软装的时间都被精确记载——似乎白金汉宫有关的一切人事物都如同博物馆中的文物事记一样缺乏温度,其中包括女王本人,她的生活就是工作,是传统制
期刊
三十年前,一部妙趣横生的前苏联电影《办公室的故事》吸引了中国几代观众。2016新年伊始,当我在朋友圈里发了同名话剧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的信息,朋友们纷纷表示对这部作品记忆犹新,许多细节至今想起来都会发笑,那是我们曾经也有过的经历。这部具有俄罗斯气质的喜剧作品因为这次话剧版的在华演出,一下子打开了中国观众记忆中的闸门,令人倍感亲切。  口是心非皆有戏  话剧《办公室的故事》的主演是当年为影片中女主
期刊
弗朗索瓦丝·萨冈在18岁的时候以《你好,忧愁》一跃成为法国文学界的新星,因为就像世人对她本人的描述一样,在作品中她直接描绘了一个天真又危险、脆弱且叛逆的少女塞茜尔的故事。塞茜尔青春反叛,理想是“要过一种卑鄙无耻的生活”,这跟大众对萨冈的印象“一个迷人的小魔鬼,一双藏匿着天真的眼眸,与世界保持距离的冷漠,对人与人间关系的洞察,一丝微笑伴随着羞怯,如同我们眼中永远天真的孩子”不谋而合,塞茜尔和爸爸、西
期刊
从北京返沪已经多日,长宁沪剧团在首都长安大戏院演出沪剧《赵一曼》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依旧回响在耳边。开座谈会那天,街头漫天大雪,会上却热气腾腾。一些专家把这台演出说成是缅怀先烈的良心戏,一句“小剧团有大担当”的评语更如电光石火。我把这句话当作对我们剧团、对自己的鞭策和诫勉。新年来临,就讲讲我对剧团剧目创作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吧!  紧贴时代脉搏和两条腿走路  我们是一家区属剧团,各
期刊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推出了儿童剧《泰坦尼克号》,曾经看着电影《泰坦尼克号》谈恋爱的年轻家长们,带着对经典膜拜的心理,带着对该剧的好奇,牵着宝宝走进剧场,走进《泰坦尼克号》的世界。  看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提出了疑问,这是根据爱情电影改编的吗?这是给孩子看的儿童剧吗?那么,让我们用一种学龄孩子必修的逻辑思维来解构一下“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是一部经典的电影,电影中的爱情桥段和主题歌像藤蔓一样
期刊
像蒋星煜这样96岁高龄,又出了九大部文集的老人,无论如何是足以使人羡慕的。算起来我比蒋先生要小二十多岁,年轻的时候,我就曾以有蒋星煜这样的老师而自豪。  当年上海就有一家专门关注戏剧的刊物,叫《上海戏剧》。这家编辑部有个群体,都是戏剧人。当时我在儿艺学馆学习表演,但喜欢戏剧评论,给《文汇报》写了篇关于日本音乐剧的剧评,后来又写了篇评《杜鹃山》的稿子,《上海戏剧》编辑周牧先生就来找我,见到我就说你那
期刊
日前,《中国现当代编剧学史料长编》首发式暨修订版启动研讨会在上海戏剧学院举办。作为本书主编,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学科带头人陆军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他介绍了编撰本书的缘由:编剧作为专业,有2500年的历史,应该是比较客观的论断。现存的古希腊戏剧,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剧本也有2400来年了。编剧的相关研究,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算起,也有2300余年。中国戏剧晚出,现存最早的戏曲剧本是南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