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剧《斯文尼·陶德》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剧《斯文尼·陶德》是一部毁誉参半的伟大作品,自从其诞生以来,其阴暗、恐怖的故事情节一直受到各种诟病,但这部作品无论是从其艺术性,还是从思想性而言,都可称的上是20世纪音乐剧历史上的巅峰之作。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能够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20世纪音乐剧的艺术特点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音乐剧;《斯文尼·陶德》;戏剧研究
  中图分类号:J65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谈到音乐剧,很多观众可能会联想到《红磨坊》、《芝加哥》等带有歌舞性质的作品。音乐剧是一种用音乐去表现戏剧的艺术形式。《斯文尼·陶德》是有史以来最为宏大的音乐剧,这部作品将20世纪所有的音乐形式都融入到了其中。在这部作品中,桑德海姆融入了“交响性”这一创作理念。这种“交响性”不仅仅体现在音乐上,更多是音乐主题与戏剧主题之间的交响。本文从这部作品的人物、主题以及音乐等几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深入研究,试图从中发现20世纪音乐剧的基本特点及其发展脉络,从而在宏观上和微观上更为全面地把握音乐剧的本质,也希望能够为中国的音乐剧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一 音乐剧《斯文尼·陶德》概述
  《斯文尼·陶德》是桑德海姆在不惑之年的一部力作,桑德海姆在这一时期进入了创作的转型期,他并不满足于早期作品所追求的经典性,尽管《斯文尼·陶德》的叙事结构仍旧沿用了传统的单线结构,但是多元音乐的使用无疑让整部作品的创作充满各种难以想象的挑战和超越。桑德海姆的作品并不单纯的追求娱乐性,《斯文尼·陶德》明确地反映出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
  《斯文尼·陶德》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复仇的故事。它并不能被单纯地定义为是一部哥特式作品,而是一部具有古希腊悲剧气质的作品。如果说古希腊悲剧强调了人的悲剧性在于无法反抗既定的命运,那么陶德的悲剧在于其无法反抗制度的悲剧。陶德是权力与制度的受害者,他根本就无力去抗争,他用这种最为原始的方式,对每一个生活在权力之中的人发泄他的愤怒,尽管是荒唐和恐怖的,但是也是极为无奈与疯狂的。
  二 音乐剧《斯文尼·陶德》中主要人物研究
  1 斯文尼·陶德研究
  斯文尼·陶德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为阴暗的戏剧角色之一,他首先是一个人,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和魔鬼没有任何的差别。因此,陶德形象的合理性始终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对于每一位观众而言,在观看这部作品时,首先提出的问题会是陶德是谁或者说陶德是如何诞生的。在桑德霍姆的作品中,陶德的出现是极为突然的,他的过去只存在于他者的叙述之中,那是一个充满晦涩的过去,这种晦涩增添了陶德的神秘性。正如古人所言,“人之初,性本善”陶德也不是生来就是一个恶魔。但是,他堕落的速度是惊人的。如果单纯作为一个复仇者,那么他残酷的复仇行动是可以被理解的,甚至可以说是大快人心的。他之后的所作所为是完全出乎意料的,他针对的是每一个人,在我们看来是完全无辜的人。他的动机是什么,这成为了我们理解这个人物的关键所在。如果说他是完全没有动机的或者说他的动机完全是出于疯狂,那么陶德无疑就成为了一个十足的恶棍,而不是类似于基督山伯爵式的悲剧英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桑德霍姆所塑造的陶德是反基督山伯爵式的人物,是一个独特的复仇者形象。
  2 安东尼研究
  纵观桑德霍姆的这部作品,其中充满了阴暗,诡异与恐怖的气氛,让人有一种窒息感。整部作品中的人物绝大多数都是内心阴暗、邪恶的,对于观众而言,在观看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强烈的压抑感。而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是张弛有度的作品。尽管从这部作品的内容来看,不适合增加丑角,来调节气氛,但是设计一个内心充满光明、充满希望,勇敢热情、无私无畏,为了真爱勇于付出一切的人物形象,显然是必要的。于是,安东尼这一人物顺理成章地登场了。安东尼是一个年轻是水手,常年海外漂泊的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锻炼了他的精神。他与陶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是充满活力和饱含热情的人物代表。安东尼之所以这样健康,完全是因为他没有在这个腐败的制度下生活过,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海外漂泊的生涯是动荡的,但是那种自由的生活,激发出一个人真正的生命力。安东尼这个人物形象对于我们理解陶德是有一定帮助的,他让我们看到的是陶德的悲剧是一种社会制度的悲剧,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扭曲人性的制度,这是陶德悲剧的根源所在。
  3 洛维特夫人研究
  洛维特夫人在剧中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她的每一次出场,都将暗示着整个剧情的走向。因此,她是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从整部作品来看,洛维特夫人是一个典型的被资本主义制度所扭曲的人,是一个比陶德更为可怕的魔鬼。洛维特夫人是一家馅饼店的老板,生意惨淡,生活困难。她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苦苦支撑着生活,确实值得同情。对于陶德,她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或是欲望;或是爱慕,并且也给予陶德以无私的帮助。但是,长期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她,内心更为渴望的是金钱,她清楚的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惟有金钱才是可以信赖的。对于财富,她有着超乎寻常的贪婪,最后甚至铤而走险,做起来贩卖人肉馅饼的丑恶勾当。正是因为这种扭曲的制度,最终产生了洛维特夫人和陶德这样的人。
  三 音乐剧《斯文尼·陶德》中的音乐研究
  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所在,桑德霍姆的这部作品中,百分之六十的篇幅是用音乐来完成的,可谓是一部名副其实的音乐剧。然而,音乐毕竟不同于语言,其符号的指涉性更为模糊,用音乐去表现剧情,存在着各种困难,因此,桑德海姆的这种尝试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冒险。一部优秀的音乐剧作品,无论是在音乐方面还是戏剧方面都必须取得成功,任何一方的失败都会导致整部作品的失败,尤其是像《陶德》这部作品,其主题是丰富与晦暗的,因此,音乐的表现就显得格外突出。同时,桑德霍姆的音乐主题是紧紧围绕戏剧主题展开的,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交响性,增添了戏剧的紧张程度及其艺术魅力。
  1 陶德音乐主题
  陶德是本剧中最为重要的角色,整部作品是围绕着陶德的悲剧命运所展开的。在关于陶德的音乐中,“伦敦”这一主题以#f小调表现出陶德对于世界以及伦敦的憎恨,流露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宣泄。I级主和弦贯穿整个主题,上方声部的旋律没有较大起伏,均在三度以内反复徘徊,通过歌词“世界像一个黑洞”可以感受到在平稳节奏的旋律中陶德充满怨恨、愤怒、绝望与痛苦的内心世界。   在“朋友”这一咏叹性质的主题中,桑德霍姆采用了一段较为轻快的音乐去表现陶德重拾自信的那一刻,但是那一刻是那么的短暂。陶德已经一无所有了,银质的剃刀是他惟一的财富和朋友,也是他年轻时候欢乐时光的最后见证。当他握着剃刀时,他看到的是希望,此时此刻他还没有涌起复仇的念头,也没有走上邪恶的道路,内心有的是最为真挚与纯粹的情感,在这一点上音乐比语言更为形象去准确地体现了他的这一情感。
  在“觉醒”主题中,陶德深刻地意识到,正是这个脏脏的世界,才造成了他的悲剧,面对谋害自己的特平法官,他充满了愤怒,但是又要压抑自己的情感,在失手之后,他陷入了深深地悔恨之中,a(verse)部分开始是一个七度的大跳,随后旋律线条慢慢下行,表现出陶德在错失杀掉特平法官的机会后,情绪上极为不稳定的状态。他谴责自己没有勇气和这个恶魔同归于尽,没有能够为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讨回公道。在“乔安娜”主题部分,陶德流露出的是一个父亲的爱,但是他的这种爱又是那么的疏离,乔安娜对于他来说是自己的亲人,但又感觉那么陌生。他想要去表达自己的爱,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去表达。当陶德得知乔安娜被关在精神病院时,音乐突然从焦急的三十二分音符转变为轻快跳跃的八分音符,表现了陶德情绪上的转变。陶德部分的音乐是整部作品中层次最为丰富的,不仅如此,其与其他人物之间的音乐主题之间存在着来回地穿插,从而形成了强烈地交响性。
  2 安东尼音乐主题分析
  安东尼音乐的第一主题与陶德的音乐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安东尼看来,伦敦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天堂,而在陶德看来这无疑是一个彻头彻尾地谎言。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两人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所决定的。安东尼的音乐部分采用大三和弦上行的特征,桑德霍姆着力打造的是一种阳光,活力的情绪,音乐的节奏显得十分明快,一扫陶德的阴郁和压抑。这对于缓解观众的紧张情绪起到了良好的舒缓作用,充分做到了张弛有度。安东尼与陶德是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陶德是一个内心充满仇恨的人,他的爱最终也因为仇恨而被扭曲了。安东尼则完全不同,他是一个善良、勇敢、热情的水手,他的爱是纯真的爱,无私的爱。同时,也因为有了安东尼这一角色,才有了本剧另一个重要的主题,那就是爱情。因此,在音乐上,爱情主题主要是围绕安东尼所展开的。在《啊,小姐》这一唱段中,桑德霍姆采用了极为明快的节奏表现青年人的那种心如鹿撞的感觉。在这一唱段中,安东尼的音乐主题延续了“伦敦”这一音乐主题,在他看来,伦敦是美好的,乔安娜也是美好的,伦敦因为乔安娜而变得更为美好。因此,从音乐主题上而言,两个主题形成了交响性。与安东尼相关的音乐极具有浪漫抒情性,也是本剧中最为温暖人心的部分。
  3 洛维特夫人的音乐主题
  洛维特夫人作为本剧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桑德霍姆同样采用了大量地音乐去表现她的性格。关于洛维特夫人的音乐,其主要是围绕着“贪婪”展开的。洛维特夫人对于金钱有着近乎于疯狂的崇拜,以至于最终铤而走险。尽管,在某些时候,她对陶德表现出的温情,如27小节从c上行级进bA时转而在28小节出四度向下跳进到bD,体现出洛维特夫人以及其不屑的口气来斥责并安慰陶德:“不要自寻苦恼,你着急什么?”洛维特夫人的唱段,采用了英国传统的民间表演时所惯用的音乐,音乐中带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十分喧闹,这正好表现出了洛维特夫人的市侩习性。在《伦敦最为糟糕的馅饼》这首歌中,音乐没有任何精致的修饰,非常的生活化,显得十分粗鄙,但又十分贴近主题,这种闹哄哄的感觉,增添了不少喜剧效果,其中的咏叹唱调b部分,音型方面由前一部分短促、快速的16分音符转变为舒缓的4分音符,表现出洛维特夫人生意糟糕,收入甚微的抱怨情绪,下行二度的运用模拟出洛维特夫人叹气的声音。
  结语
  音乐剧是音乐与戏剧的交相辉映,脱离戏剧,或是音乐都无法完整地去认识一部音乐剧作品。桑德霍姆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力求丰富、完满,尽管他不是一个擅长写剧本的人,但是,他在音乐上的超凡才华,使其能够用音乐去表现丰富的人物情感以及戏剧冲突,这是这部作品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保证。“复仇”与“爱情”是这部作品最为重要的主题,桑德霍姆围绕这两大主题展开了宏大的音乐叙事,并且衍生出了多个分支主题,来回穿插,正所谓爱恨情仇,正因为如此丰富的情感纠葛,才引发出如此惨烈的悲剧性。本剧在音乐上以回旋式的结构将所有的音乐主题进行了系统性的串联,尽管作品宏大,但是并不杂乱,从而突显出桑德霍姆高超的以及成熟的叙事手法。音乐主题与主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响性,不仅如此音乐主题与戏剧主题之间也存在着交响性,这正是桑德霍姆的高超之处。
  参考文献:
  [1] 李燕:《探析音乐剧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美育学刊》,2011年第1期。
  [2] 理查德·卡来因、萍君:《英国艺术的历史巡礼》,《美术》,1956年第5期。
  [3] 尹德胜:《剧作中的人物性格和戏剧情境》,《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5期。
  [4] 张小满:《不如老老实实讲个恐怖故事——英国版与波顿版〈理发师陶德〉的比对》,《作家》,2008年第14期。
  [5] King:《理发师陶德》,《世界电影之窗》,2007年第12期。
  [6] 田雪松、贾宏宇:《光影中的凄美爱情童话——评〈剪刀手爱德华〉》,《电影文学》,2008年第23期。
  [7] 朱凤凤:《华丽的哥特式残酷——浅析影片〈理发师陶德〉》,《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第2期。
  [8] 柳青:《陶德的剃刀,与工业时代的恐惧——有关理发师陶德的前世今生》,《书城》,2008年第6期。
  作者简介:靳冉,女,1983—,黑龙江伊春人,本科,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音乐,工作单位:天津市艺术研究所。
其他文献
摘要:《李娃传》是一篇优秀的唐传奇,元杂剧《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明传奇《绣褥记》在此基础上改编而成,在人物形象、情节变化等方面的比较中,可以窥见唐—元—明社会价值观的时代变迁。  关键词:《李娃传》;《曲江池》;《绣褥记》;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唐代文学家白行简的《李娃传》是一篇优秀的唐传奇,据此改编的戏曲名目甚多,宋元戏文有《李亚仙》(存残曲),元杂剧有高文秀的
期刊
摘要:美籍华人蔡美儿的《虎妈战歌》于2011年初出版后,出人意料地迅速在美国乃至西方与中国引起广泛的关注,而与之相关的争辩还在继续。本文试从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入手,挖掘出《虎妈战歌》备受热议的原因,进而提出中国家庭教育应走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虎妈战歌》;家庭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美籍华人蔡美儿(Amy Chua),于2011年初出版的新书Battle
期刊
摘要:苏轼一直被认为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事实上,他的词更多地流露出一种真情真性的婉约之气。本文通过分析苏轼的《江城子》系列,让读者品味到苏轼作品的独特魅力,即婉约之中流露出豪放,豪放之中透露着婉约。希望通过文本,让读者能够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看到一个真情真性的苏轼。  关键词:婉约派;豪放派;苏轼;《江城子》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词”,诗歌的一种,源自于
期刊
摘要:广播是媒介中调动想象最积极的传播方式。广播主持人的“说”,是有别于生活表达的“说”,是主持人的主持语言。能否言传的关键在于思维的清晰性、条理性、多向性、深刻性。思维的开放性和延展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是有效传输和成功传达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思维;语言;交叉关系;因果关系;想象预留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说的比唱的动听”是个让人习惯感觉贬义的俗语,但是用来形
期刊
摘要:说服是法律语篇的基本功能,预设是实现说服功能的有效隐性手段。本文通过对中美法律影视中庭审语篇的语言结构分析,论证控辩双方利用语义预设建构庭审参与主体共同的或容易认可的经验或体验共有场,再利用庭审参与主体所熟悉的或容易认可的推理手段共有场将语义预设同庭审中所建构的法律事实相关联,达到说服陪审员或法官的语用目的,从而为日后的法律题材的剧本创作提供语篇策略以及语用素材,为观众理解和做到言之有理及言
期刊
摘要: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自“文化转向”运动之后,翻译过程就被放到了更大的文化空间中进行检视。本文以文化运动领军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理论为基础,重新解读译者风格的形成。本文通过对同一译者不同时期的译作及不同译者同一时期的译作分析,探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之影响,从而一窥社会意识形态对译者风格的制约。  关键词:社会意识形态;赞助人;文化;翻译策略;译者风格  中图分类号:H059
期刊
摘要:电影音乐是电影叙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画面通过与音乐的结合,为影片的叙事提供了情感的框架,为影片主题的揭示和思想情感的升华提供了情感认同,电影音乐的风格性又能很好地完成影片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心理活动的表现。  关键词:音乐;电影音乐;叙事功能;《海上钢琴师》  中图分类号:J919 文献标识码:A  电影是一种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而电影配乐却是电影艺术中的重要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摘要:当今的动画电影市场无论是在技术条件方面还是在运作机制方面都已日趋成熟。如何使作品在竞争激烈的动画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获取受众的支持和创造消费者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制片商选取的题材能否符合受众的消费心理需求,还取决于影片后产品开发能否构成受众的消费行为。本文从真人动画电影的顾客价值构成维度这一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类题材的电影产业价值链整合和对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真人动画电影;受众
期刊
摘要:青龙皮影隶属于乐亭皮影,历史上的奚族文化与满族文化孕育了青龙皮影独特的造型、唱腔、制作工艺等民间艺术特色,2009年被列入秦皇岛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追溯青龙皮影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理清文化渊源,强调民族性与民俗性的对于民间艺术的影响力,进一步探讨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如何走上良性嬗变之路,并对其提出保护性的开发方案。  关键词:满族文化;青龙皮影;造型特色;保护性开发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神秘的天坑群》是一首反应民族性、诗歌、音乐与自然环境于一体的抒情歌曲。本文通过对歌曲的文学创作、音乐旋律创作、钢琴伴奏写作等方面的阐述来探析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渊源,剖析民族音乐创作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变迁与发展。自然环境制约着社会环境的发展,保护自然环境,确保人与自然和谐融合,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民族性;诗乐;自然环境;艺术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