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皮影的前世今生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龙皮影隶属于乐亭皮影,历史上的奚族文化与满族文化孕育了青龙皮影独特的造型、唱腔、制作工艺等民间艺术特色,2009年被列入秦皇岛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追溯青龙皮影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理清文化渊源,强调民族性与民俗性的对于民间艺术的影响力,进一步探讨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如何走上良性嬗变之路,并对其提出保护性的开发方案。
  关键词:满族文化;青龙皮影;造型特色;保护性开发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一 研究的缘起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自古是北方少数民族奚族的聚居地,后清代开国年间跑马圈地,有大量满族入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满族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青龙皮影作为乐亭皮影的分支,已经流行了100多年。经过笔者进入当地调查研究,发现对于青龙皮影受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历史脉络的研究,还没有被系统而单独地提出,在这个领域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立足田野调查,采用比较研究法,结合民族学、民俗学、工艺美术学、文化产业等多个学科的文本资料与相关知识,来阐述青龙皮影的独特基因特质,探索皮影在现代社会如何保持其文化特质并寻求新的生存空间。
  二 青龙皮影的历史脉络
  皮影戏是一门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分为皮影制作与皮影演出。皮影的制作一般用兽皮或纸板雕刻上色,制成各种人物、动物、亭台楼阁的剪影;皮影演出以各地的民间戏剧腔调为基础,用灯火将剪影投射在幕布上,后有艺人操作箭杆,形成傀儡式的演出。皮影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宋代已经有史书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被认为是现代“电影始祖”。根据地域分布,大致分为以陕西皮影为代表的西北皮影,以湘、赣纸皮影为代表的南方皮影和以乐亭皮影为代表的北方皮影。
  1 青龙的地域民族特征
  青龙地域上接东北辽宁建昌县、绥中县与凌源县,西北与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毗邻,南隔长城与河北抚宁县、卢龙县、迁安县、迁西县接壤,是冀东皮影艺术向东北发展的集结地,属于乐亭皮影范畴。青龙历史上是奚国建都地,奚族虽然已经经过历史变迁融入契丹、满、汉等其他民族,但是,奚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游牧民族印记,并传承在民俗与民间艺术之中。满族主要是清入关以后,3次大规模奉旨出冷口“跑马占圈”的后人,如皇宫内务府正白旗十六姓鹰户、豫亲王府正蓝旗等。在青龙,皮影是满族人最喜爱的艺术之一,在婚丧嫁娶、庙会、节日等重大场合,都会有皮影戏班的身影。
  2 青龙皮影的历史流变
  青龙皮影,自清代以来一直传承不衰,已流行100多年。据《青龙县志》记载:“清末青龙地区的影班有白家店老赵家班、朴杖子老关家班、满杖子刘满班等。至解放前,青龙地区的影班多达200多个,演出的影目达到百余种。其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有:李秀、汤满、赵德奎、金生武、白德昌、李裕仁、肖春和等。”以青龙沙沟村满族人李秀(1897-1985)最具盛名,他1909年开始在本地学唱皮影,后师承“影界大王”张绳武,享有“冀东名髯”的美称。他大胆而又成功地把京剧皮簧腔糅进皮影唱腔中,以“皮黄腔”演唱的《双挂印》、《骂王朗》、《琵琶词》等剧目,在天津、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演出,红遍东北,并应邀到美国、日本、朝鲜演出和灌制唱片,还在唐山创造了活人演唱的“皮影戏”,被誉为“皮黄大王”。
  解放后,皮影被要求“唱影要唱新影,唱新影要破除迷信”,作为民间宣传的工具,发挥了很多的作用。青龙地区在1945至1950年,佟佐臣影班演出新影目《王三宝戒大烟》、《解放杨杖子》、《购粮》、《解放朝阳》、《赵玉姬》、《节烈军属》等新影目,深受群众的欢迎。1951年,文化部门组织皮影汇演,确定邵平、马昆山、佟宝荣、王永昌、佟佐臣、曹春阳等6个影班为县级影班。20世纪60年代,政府组织调查组深入青龙,到三岔口、牛心砣、土门子、双山子、大巫岚、茨于山等社队,接触了二十多个影班,对青龙地区影班的组织形式、管理办法、影目内容、影艺人的队伍状况及其艺术质量进行了全面的考查摸底。1956年,成立青龙县皮影社,大力扶植各类影班上演现代影,组织专业人员同影艺人合作,将优秀现代戏曲剧本如《红灯记》、《沙家浜》、《林海雪原》等十八多部印刷成册,及时发到各类影班,全面上演。
  3 青龙皮影的现状
  解放后,国家对于民间文化、传统戏曲的政策对青龙民间影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影戏的变革,引起皮影生存方式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电影、电视的发展,农村皮影演出场次相应减少,青龙皮影进入低谷期。皮影艺术,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农耕文化的民间风俗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满族的婚丧嫁娶、祭祀祖宗、庙会活动中,起着祈福驱鬼、娱乐的作用。随着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原来根置于青龙满族民间大众的世俗信仰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影戏的民俗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民族习俗在淡化,皮影“请神”的功能也在逐渐消失,愿影与喜影的生存空间几乎不复存在。皮影的演唱艺人短缺,演出被简化为“放录音,耍皮影”。但是,新的剧种与艺术形式也被悄然运用到皮影之中。如民间艺人邵清,从事皮影雕刻制作近40年,不但保存大量民间影戏老本,精通传统皮影工艺造型,还设计制作了“二人转”、“福娃”、“喜羊羊”系列的新皮影,多年活跃在乡间舞台,并到上海、东三省、国外进行交流演出。
  三 青龙皮影的艺术特色
  青龙皮影,以驴皮为材料,造型独特,具有满族地区粗犷的味道。早在20世纪60年代,青龙艺人杜猛受承德皮影研究所之约,设计了皮影现代人物头茬图案百余种、影人戳子(身)百余种、道具图案几十种,被印制成册发至全地区各影班。现今最具代表特色的是民间艺人邵清、邵秋来的传统皮影,艺术特色如下:
  1 造型特色
  (1)造型的理想化与程式化
  青龙皮影讲究外型构造粗犷有力,脸谱化的民间美术样式。皮影人物面部镂空,眉梢与眼角连接,既美观又符合皮影雕刻的构造。面部造型要求符合“忠良者雕以正貌,奸邪者雕以丑形”的程式美感。如生、旦的面部特征借鉴佛教观音的通关鼻梁,秀美为主;净的造型特性借鉴四大金刚、开路鬼王的豹头环眼;以庙堂降魔大帝的形象创造红净;丑、奸角设计为七分脸,目的是丑化反面人物。服饰造型为上窄下宽,喇叭形,具有旗人服饰的特征。人物的袍袖外部轮廓简洁大方,内部花饰繁杂,多为青龙民间吉祥的莲花、缠枝纹、戏服图案。人物的衣着与头冠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要求,如戴冕冠的女人头茬只能是武则天;皇帝的龙袍为黄色,其他人物不能采用;关圣帝的面部为红色等。青龙皮影雕刻的线条较乐亭皮影稍微粗犷,体现出满族文化较为质朴原始的一面。   (2)平面化
  皮影必须在一个平面上展现人物、景物的特征,平面化是它的必然选择。皮影的平面化体现了对物象的高度概括和变形,一般都是全侧面的,便于表现形象与动作。青龙皮影借鉴了青龙满族剪纸的平面化处理手段,善于利用花纹进行连接,形成繁复却不间断的镂空花纹。既具有装饰性,又体现了形态的结构。在大量皮影场景中,桌椅、楼台亭榭采用的是中国独有的散点透视,即桌子的透视边线不会出现非平行线,而是具有民间韵味的平行透视。这种平面化的造型特点极具民族感和装饰性。
  2 上色特点
  青龙皮影依照中国传统的五行五色渲染,分为红、绿、黄、白、黑,并赋予颜色不同的性格特点。如:红、黑、紫色代表忠、具有褒扬的意味,绿、黄、白代表奸,具有贬损的含义。对比色如红绿为主调就以黑线为调和,格色平涂,逐层渲染,具有浓烈的民间装饰色彩。
  影人头楂的色彩,直接标致着皮影人物的性格与忠奸,来源于古代戏剧的脸谱与面具。帝王将相、生旦文武,都有自己的定制规矩。如关羽是卧蚕眉、丹凤眼,枣红近乎赤的红脸,活脱脱一幅忠勇善战的形象。影人头楂向来不使蓝色,在戏剧中的蓝脸者,皆以绿脸代替,以示勇敢、善战、暴躁的性格,如《铁丘坟》中的程咬金、《五锋会》中的暴虎都勾绿脸。包拯的头楂是黑脸,额头有一月牙形图案,象征他能断阳阴,铁面无私,公正廉明的性格。在神怪戏中的杨戬是黄色脸谱,头上画三只眼,以示干练的性格特征。
  3 工艺特点
  冀东皮影由于皮影材质为“驴 ”,即驴皮,也被称作“驴皮影”。青龙皮影就是以驴皮为原材料,使用驴皮雕刻,透明度好,柔韧性强。首先在纸上打草稿,再把人物形象拓样在经过刮皮浆皮的驴皮上,进行镂空雕刻。头、身子、手臂、腿要单独成型,最后再经过着色涂油、镇压平、拼钉装杆等步骤组装完成。雕刻刀口和上色涂彩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雕刻要用顺刀、逆刀、明刀、暗刀等手法,刀纹疏密有致,结构严谨。上色讲究色彩鲜艳,淳朴大方。由于工艺上分为清油与熟桐油的方法,最终的颜色效果不同:最后桐油上色后整个颜色变得厚重质朴,深了一层,更显示出民间艺术的魅力。
  四 青龙皮影的保护性开发研究
  对于皮影这种古老而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我们需要进行整理、研究与保护性的开发。青龙皮影作为满族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多年来并未受到重视,虽然被列为秦皇岛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青龙县志、青龙县人民政府的网站对青龙皮影的历史做过简略的介绍,但是,在其满族人民的审美、民族习俗、艺术特色上未得到相关研究与田野调查,还没有提高到保护性开放的领域。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保护性研究。
  1 认真做好青龙皮影的普查工作,制定相应鼓励政策。我们应该建立长期保护青龙皮影的人才机制,发扬传统,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立足于田野调查的信息采集工作。广泛吸纳研究机构、大专院校进行青龙皮影的研究工作,进行互动交流,达到宣传青龙皮影的目的。
  2 尽快建立青龙皮影数据库,保证青龙皮影艺术资料的齐全。针对青龙皮影的造型艺术与唱腔艺术,我们可以通过普查、调研、建立档案的方式,以科技手段进行录音、录像、拍照存档。数据库的建立,需要在大量调查存档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录入与编程处理,便于信息的采集与查阅,是一项惠泽后人的重大工程。
  3 以商业保护性开发为龙头,促进青龙皮影的良性发展。根据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青龙皮影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其民间艺术的艺术性与观赏性成为收藏的重点。我们可以顺势利导,以青龙旅游开发为契机,发展青龙皮影的经济价值。只有如此才能保护皮影艺人的生存权利,吸引更多的传承者继续从事皮影艺术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的保护性研究,才具有良性发展的可能。如皮影艺人邵清的青清传统皮影坊,已经在网上出售,随着他的皮影艺术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他外出做皮影演出的增多,青龙皮影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加。我们可以把传统艺人集中起来,做具有影响力的青龙品牌皮影,与青龙剪纸、满族刺绣一同成为青龙的名片。
  总之,青龙皮影作为冀东皮影的一个奇葩,在历史与现今都展现了非凡的民族魅力。我们要多角度挖掘青龙皮影艺术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在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开拓思路,打造文化品牌,使这种古老的艺术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得到应有的关注,并焕发出新的青春。
  参考文献:
  [1] 胡广利:《青龙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版。
  [2] 皮影艺术家李秀:《青龙的骄傲》,http://www.jzfans.com/2011/1129/3578_3.html.
  [3] 刘锐华:《冀东皮影史探讨与论述》,《唐山戏曲资料汇编》(第三集),《冀东皮影戏专辑》(内部资料)。
  [4] 郑劭荣:《冀东皮影戏戏台与影人体制流变考述及其现状调查》,《民俗曲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7年第155期。
  [5] 顾颉刚:《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文史》(第十九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作者简介:
  徐春丽,女,1969—,河北秦皇岛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创作、艺术理论,工作单位:河北省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苏静,女,1973—,天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创作、艺术理论,工作单位: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汉末三国时期,益州地区思想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惜命思想严重;二是谶纬之学兴盛,认为曹魏最终统一天下;三是忠君观念淡漠,择主观念强烈。这些观念,与蜀汉“兴复汉室”的基本国策相违背。刘备在时,一方面任用具有这些思想的人兴教办学,一方面严格控制不利于蜀汉统治思想的流传。刘备去世后,蜀汉政府没有继续采取措施制止这些思想,还大幅任用这些人兴教办学,这就为刘禅选择投降埋下伏笔。至于刘璋选择投降,是他本身就
期刊
摘要:《三国演义》中两个精彩的故事——关羽兵败留曹营期间曹操对关羽的接待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对蒋干的接待,折射出高超的接待艺术,具体表现为:接待活动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和增加本企业利益;接待工作具有复杂性,接待人员应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接待方法应灵活多变;送礼物不在好与贵,关键在于要适合对方心意;对待来宾的态度应该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这也是现今各个企业之间要做好接待工作需要向古人学习的东西。  关
期刊
摘要:《李娃传》是一篇优秀的唐传奇,元杂剧《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明传奇《绣褥记》在此基础上改编而成,在人物形象、情节变化等方面的比较中,可以窥见唐—元—明社会价值观的时代变迁。  关键词:《李娃传》;《曲江池》;《绣褥记》;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唐代文学家白行简的《李娃传》是一篇优秀的唐传奇,据此改编的戏曲名目甚多,宋元戏文有《李亚仙》(存残曲),元杂剧有高文秀的
期刊
摘要:美籍华人蔡美儿的《虎妈战歌》于2011年初出版后,出人意料地迅速在美国乃至西方与中国引起广泛的关注,而与之相关的争辩还在继续。本文试从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入手,挖掘出《虎妈战歌》备受热议的原因,进而提出中国家庭教育应走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虎妈战歌》;家庭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美籍华人蔡美儿(Amy Chua),于2011年初出版的新书Battle
期刊
摘要:苏轼一直被认为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事实上,他的词更多地流露出一种真情真性的婉约之气。本文通过分析苏轼的《江城子》系列,让读者品味到苏轼作品的独特魅力,即婉约之中流露出豪放,豪放之中透露着婉约。希望通过文本,让读者能够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看到一个真情真性的苏轼。  关键词:婉约派;豪放派;苏轼;《江城子》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词”,诗歌的一种,源自于
期刊
摘要:广播是媒介中调动想象最积极的传播方式。广播主持人的“说”,是有别于生活表达的“说”,是主持人的主持语言。能否言传的关键在于思维的清晰性、条理性、多向性、深刻性。思维的开放性和延展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是有效传输和成功传达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思维;语言;交叉关系;因果关系;想象预留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说的比唱的动听”是个让人习惯感觉贬义的俗语,但是用来形
期刊
摘要:说服是法律语篇的基本功能,预设是实现说服功能的有效隐性手段。本文通过对中美法律影视中庭审语篇的语言结构分析,论证控辩双方利用语义预设建构庭审参与主体共同的或容易认可的经验或体验共有场,再利用庭审参与主体所熟悉的或容易认可的推理手段共有场将语义预设同庭审中所建构的法律事实相关联,达到说服陪审员或法官的语用目的,从而为日后的法律题材的剧本创作提供语篇策略以及语用素材,为观众理解和做到言之有理及言
期刊
摘要: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自“文化转向”运动之后,翻译过程就被放到了更大的文化空间中进行检视。本文以文化运动领军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理论为基础,重新解读译者风格的形成。本文通过对同一译者不同时期的译作及不同译者同一时期的译作分析,探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之影响,从而一窥社会意识形态对译者风格的制约。  关键词:社会意识形态;赞助人;文化;翻译策略;译者风格  中图分类号:H059
期刊
摘要:电影音乐是电影叙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画面通过与音乐的结合,为影片的叙事提供了情感的框架,为影片主题的揭示和思想情感的升华提供了情感认同,电影音乐的风格性又能很好地完成影片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心理活动的表现。  关键词:音乐;电影音乐;叙事功能;《海上钢琴师》  中图分类号:J919 文献标识码:A  电影是一种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而电影配乐却是电影艺术中的重要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摘要:当今的动画电影市场无论是在技术条件方面还是在运作机制方面都已日趋成熟。如何使作品在竞争激烈的动画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获取受众的支持和创造消费者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制片商选取的题材能否符合受众的消费心理需求,还取决于影片后产品开发能否构成受众的消费行为。本文从真人动画电影的顾客价值构成维度这一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类题材的电影产业价值链整合和对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真人动画电影;受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