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差别”的女性艺术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个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由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而伴生并发展着。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不断变化,女性主义艺术也由初始的对抗状态日渐趋于融合。女性主义及女性艺术家在当下的环境中呈现出的创作状态和作品已经与传统的女性艺术相去甚远。北京草场地艺术区荔空间7月举办的《“无差别”当代艺术展》所遴选的若干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便呈现出“去性别”的作品样态。展览开幕前,荔空间有意在对外宣传时隐去了这是一次全部由女性艺术家参加的展览这一信息。展览后续的“变化与差异”学术研讨会中,参展艺术家及关注女性艺术的众多批评家就女性和女性艺术在当下时代的变化与差异展开了讨论,现场来宾就展览话语权和预设逻辑的质疑,对展览主题设置的质疑,对艺术评论的概念化和反概念化提出的批评和质疑,对女性艺术在历史进程中的变化等展开讨论,场面精彩热烈。
  顾振清:谢谢各位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家来参加北京荔空间的“变化与差异”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缘起于荔空间近日举办的《“无差别”当代艺术展》。女性艺术家在我看来是一个群体,而不是美术史的一个章节,或者创作队伍里面的特殊人群。女性特殊的敏锐度、对人性经验的早熟式的积累,包括她们相对轻松的经济负担决定了功利主义的压力对她们起的作用小了一些,这一切造就了让我们耳目一新的女性艺术的创作和态势。好多女性艺术家认为她们是无性别的,我们希望通过“无差别”展览,和其中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抛砖引玉。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女性艺术家,她们非常勤奋地创作,质疑和反思2005年到2012年商业化对当代艺术的巨大冲击和影响。
  王端廷:有一位德国的艺术评论家说,当代艺术是不被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当艺术进入博物馆里头,意味着它已经成为历史了。尤其在中国这么一个资本主宰艺术、艺术几乎完全被资本绑架下的状态更是这样。但是还有这样一些艺术家,尤其是女性艺术家,在这儿勇敢地探索一些新的艺术形式,这是令人敬佩的。在当代艺术界,男性、女性、白人、黑人、黄种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大家平等地来思考人类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每个人心理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意大利的瓦妮萨·比克罗夫特(Vanessa Beecroft),她做艺术表演艺术,这个时候她的女性的表演不再是把女性形象的美感作为一个作者所有关注的焦点。她用非常漂亮的女模特作为焦点,实际上表达的是人性的一种冷漠,透过美丽的外表表达的是人性的冷漠,是整个人性的一种表现。我觉得女性艺术家需要自己的坚持,同时批评、学术界的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顾振清:王先生所说的女性主义,又称为女权主义,当时强调两性冲突的一种词汇。概念可能随着“冷战”的借助,社会开始走向更多的融合,各种以前对立的一些人群、阶级、种族、性别都已经走入了一个新的语境。可能我们愿意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来描述它,也可以用当代语境来表述它。我想提醒的是,这些艺术家,包括这次参展艺术家的作品,跟很多调查所获得的一些数据不一样。我昨天碰到了一些艺术基金会的人,他们用一些美学特征来调查2005年到2012年的艺术,他们发现最受藏家欢迎的作品的特征就是两个字—“甜美”,除了甜美以外还可以加上两个字—“清新”。也就是中国社会对中国艺术的一种接受度首先是徘徊在“甜美”和“清新”这两个美学诉求上。可能在我们这个展览上比较少看得到,这些也可能成为我们一个讨论的话题。
  杭春晓:这个展览的名字叫“无差别”,是想设置一个陷阱,在对公众的宣传行为上不想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女性艺术家的群体展,然后试图让他们到现场以后自我发现这是一个女性艺术家的群体。刚才提到收藏家用甜美、小清新,当然这两个是容易被接受的。就像最近“凤姐”跑到美国去以后比较踏实地做洗脚姑娘,而且很坦然地说我就是一个洗足的工人。你想她在中国装疯卖傻,跑到美国去以后成为了勤劳的劳动者,这就是话语环境导致的结果。这种话语环境在中国女性话语一直都会产生,严格地说我们有没有女性艺术都是一个问题。今天的展览,艺术家在创作和阐释上发生的问题,如刚才文芳的作品的骨头和头发,如果一定要被阐释为女性艺术,也很容易被阐释。你看她做出是笤帚,笤帚是什么?拖把是什么?是一种家务劳动工具。这种家务劳动工具的被使用和被展示,骨头和头发作为人的生命的残留物,象征着女性在家庭劳动空间中的被剥夺和被压制,这也可以转化来说。但是文芳本人想说的是“尘归尘、土归土”,人的生命在这里面的程式问题。这里又有两个话语条件,一个是人类生物学的研究,人最后的消亡,只会保留骨头和头发,这个作为基础;另外一个基础:她用了中国传统中所谓的人世就是尘世,人是用来清扫的。关于生命、死亡的浪漫想象,这样的浪漫想象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和被书写过程中,放在所谓“有差别”的东西,完全可以倒向另外一个理解。这里面,可能这种阐释方式屏蔽掉了非常具有直接化个体经验的东西。这是当代艺术最可贵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在话语条件下阐释的预设逻辑。比如艺术家对伤疤的移植,以身体作为一个媒材相关联的时间段,和作为一个观看艺术的现场链接。她把自己身体部分和现场的链接,个人经验和公共空间的讨论。男性艺术家也可以这样做,不是女性艺术家才能做。同样的道理,耿雪的作品是把文字、字母编译为一个花。实际上她可能讨论的是我们所有的世界都有一些潜在的规则化和规律化,是一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导致了世界万物的某种成像。人可以陈述这种规定性,借助字母组合是强调字母组合过程前后次序和生长性,这种东西可能与女性完全无关。从这些作品回过头来看,“无差别”就是无差别,这里面甚至可以有一、两个男性艺术家又怎么样呢?倒过来又形成另外一个话语陷阱,大家说着说着就说成女性艺术家。在这样一个判断结果下,每个人被迫地又回到原来的问题上。这也是一个权利,也是一个规定性,规定这个展览全部是女性艺术家,最后还是导致“无差别”指向一种差别性。回过头来,女性主义或者是民族性这些成为二十世纪以来当代艺术的一个话题,背后都是对话语条件、话语权利的反思性。当话语权利成为一个反思,开始的时候他完成了对话语权利的反思,之后成为一个方法、一个策略本身又构建了新的权利。我非常理解一些艺术家,有时候她强调我不是一个女人的时候,实际上她是被成为女性艺术家的权利的再次挑战和游离。最终指向个人经验的开阔,和对理性思考的编码转译思考方法的转换,或多或少渗透着某种个人化经验和体验。
其他文献
本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周一到单位,收到这样一本书,书名是《我的眼睛一睁开》,这是一本成年人写的书,是成年人写给孩子的书,换句话说,是成年人写给童年回忆的书。  书很薄,很轻,不像坊间很多的儿童绘本,专门用硬硬的精装皮壳吓人。也很干净,很安静,也许,孩子的心思就是安静如许,没有目迷五色的驳杂,孩子的眼睛,看到了一个绚丽却干净的世界。  晚间给四岁的孩子念这本书:“公共汽车吃的太多了,肠胃里的人挤着人
期刊
是艺术和不是艺术,都成为一种观点,各有所指和针对性。“是艺术”表面这一“艺术”名称下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它拥有的内在属性和自身规定性;“不是艺术“则表明怀疑这一名称之下的对象或行为的不合法、不具有一种特殊属性,是违背艺术的东西。“艺术”因名相之累而产生争执,非以是否为艺术而争是非,而不是以名相之外还有什么为探求。是也好,不是也好,又因名相之争得到了什么呢。所争者,并非艺术与否,而是身为艺术的辩护者与
期刊
谈论起中国近20年以来的当代艺术史,陈箴绝对是一位无法错过的艺术家。陈箴(1955-2000)上海人,中国最早的装置艺术家之一,80年代移居巴黎,开始使用日常物创作装置作品,如帆布床、床垫、保龄球等等。作为一位活跃于西方的跨文化的中国籍艺术家,他善于向世界发问,向人性发问。由于他对本土文化深刻的反思、领悟,又将本土文化向外来文化全面开放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跨越两者的道路。陈箴的作品蕴涵丰富的知识层次
期刊
以前我曾在CNN网的头条读到过一条新闻:一对银行破产的年轻情侣,抢劫了七百万美金潜逃,后被抓获。有趣的是,新闻特别提到,他们在远走高飞前,还悄悄在房东的邮箱里留下了当月的房租。可能是也觉得诧异,该记者借一位受访人之口写道:如果我是抢劫了七百万的在逃犯,谁还会记得付几百块的房租? 该记者似乎对他们满怀同情,在讲述了房东对他们的好评价后,还引述了其中男孩子的博客,其中有一句话我一看就深深地记住了,在他
期刊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雕塑最重要的学术动向是,走向世界和寻找中国。  看起来,这是不同的两个发展方向,但实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走向世界,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打破封闭的文化隔绝状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的对话,在和其它民族和文化形态的交流、对话中,凸显自身的民族身份,这是中国当代雕塑努力的目标之一。  “走向世界”的说法曾经遭到质疑:世界在哪里?难道中国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是的,世界就是由中国这样
期刊
杨小彦:非常感谢大家光临上海美术馆,我希望这次研讨能换一种更加灵活的形式,大家不用像其他研讨会一样排队发言,都提一个问题出来,尖锐一点也没有关系,我们集体讨论和回答。  鲁虹:我觉得李群力的作品虽然表现的是风景,但并不是传统的自然风光,而是表现了人类创造的第二自然。现在,我要提出一个问题,即当你拍完照片后,你的想法已经都呈现出来,直接展示照片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根据所拍照片再画一遍?有没有必然要这样
期刊
雷姆·库哈斯,这位因城市论《S,M,L,XL》被建筑界称为建筑圣经的作者、当下世纪的潮人、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的领军人、全球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茨克奖(Pritzker)的获奖者、身高身高1.92的库哈斯,不能不说是高大的,可是他被那些无聊的绯言折腾的略显憔悴,但独来独往的库哈斯,仍然是世界上最忙的人之一,他的思想对一成不变的建筑学是一种颠覆,他的创意对建筑界来说,如同鲜氧。  建造本身就
期刊
日本摄影  东京都摄影博物馆曾经举办过一个名为“60年代日本摄影的创新”的展览,以此探索60年代日本摄影关键时期的重要性。展览的时间是在1991年。  摄影是在1850年代传入日本的,到了20和30年代现代摄影开始成形。作为对摄影的觉醒,摄影家从不同的方面探索了摄影的可能性,包括画意摄影,新摄影,先锋摄影以及新闻摄影,从而对战后的日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战前创建的摄影因为独特的社会状态向战后摄影
期刊
沈:今天我们做一个访谈,或许会比较尖锐。人的成长和进步就是因为我们直面问题,所以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地自我提升,我们今天的访谈就从这个角度展开。  我知道你很早就在艺术界崭露头角了,在市场上也是挺活跃的。这既是一个好事情,也是一个坏事情,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何:我觉得市场是任何一个艺术家都避免不了的,学术和市场并不矛盾,包括国外的顶级大师,不是说仅仅用市场来界定其价值,但是市场的确是其中一个重
期刊
5月12日,韩啸在济南韩氏整形美容医院实施了他的行为艺术“手术”。  整个活动由著名策展人王春辰策划,著名批评家易英、王春辰、段君撰写了批评文章,吴鸿、王春辰、刘礼宾、杭春晓、段君、朱小钧、胡斌、郝青松、夏彦国、李国华、  王栋栋、崔灿灿等12名活跃的批评家和策展人参与了研讨。  由于有网络直播、微博互动以及各大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的报道,『手术』成了引人瞩目的艺术事件。据说,参与讨论评论家们,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