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愁思赋秋歌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曾说:“举远行、送归、失职、羁旅者,以人当秋则感其事更深,亦人当其事而悲秋逾甚。”可见在古代诗人、词人的眼里,百卉俱腓、众芳摇落的“秋”,更适于表现人的愁思乱绪。将古诗词中的悲秋情怀稍作梳理,大概可以有以下几类。
  相思怀人寄秋月
  古人因求学、生计、征戍、仕宦、贬谪等原因而离家者常有。远离亲人朋友,关山阻隔,音信不便,思念之情在所难免,若恰逢秋季,更会平添几分愁绪。于是,在秋月、秋风等典型意象中,常蕴含了诗人真诚而无奈的相思情感。例如: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之夜,诗人怅然于友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不直接抒情,而是委婉地问道: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秋思落谁家”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羁旅怀乡因秋景
  古代交通、出行很不便,在众芳摇落的秋季,羁旅行役更成了诗人之苦、词人之痛,怀乡之情无处排遣,便成为诗词创作的重要题材。例如:
  渔家傲·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上阕侧重写惹人思归的秋景。“衡阳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抒发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边防凄厉的号角声以及周遭的风啸声,令人心寒。更奈何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
  下阕侧重抒情,一个长期戍边的老将,目睹如此秋景,归家的念想自然而然涌上心头。“归无计”道出了返乡的艰难,思归又不能归,以致心情压抑,只能用酒排遣。远方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苦思着万里之遥的家乡。
  时光流逝惊秋时
  中国古代诗人习惯从自然时节的更替中去解读时间,从山川草木的变化中去体味生命,季节的变更和生命的律动总是能引发他们强烈的生命感悟。因“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感到“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九辩》);因叶落草枯,石崇叹息“时光逝兮年易尽,感彼岁暮兮怅自愍”(《思归叹》);陈琳在游览的过程中见到“嘉木凋绿叶,芳草纤红荣”,惊觉“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
  春生秋残,景物由繁茂转为凋败,意味着一个生命周期即将结束。物色由盛转衰最容易显示出生命即将行至终点,使人产生“人生几何”的惊觉。
  生离死别感秋气
  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告诉我们,秋天是刑官行刑的季节,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象征着用兵,在五行中属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常常以肃杀为意志。因此,秋天的离别往往令人倍感忧伤。
  蝶恋花
  [宋]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词中第二、第三句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有关联,但在充满哀愁、对离别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非常委婉含蓄。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由外界事物变化所引起的怅然。
  怀才不遇叹秋悲
  中国诗人中多有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他们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不免要寓于他物聊以慰藉。秋天万物凋零,诗人们借此为自己无所作为、一事无成而慨叹。
  杂诗
  [西晋]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左思是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为当时称颂,一时“洛阳纸贵”。诗人满腹经纶且有远大抱负,但在西晋的门阀社会中他一直屈沉下僚,后来又在八王之乱中,被迫退居家中。诗歌在“秋风何冽冽”中开篇,写秋气萧瑟,万物凋零,凛冽的寒风横扫落叶,一派肃杀之气。“白露”化霜、“柔条”变硬、“绿叶”发黄以及大雁南飞的哀鸣,让本来就惆怅的心情越发悲凉。“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是写诗人志比天高,然而一生才高位卑始终不得志。“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心知精力充沛的少壮年岁不会永远拥有,眼看着年纪老大功业未成,心愿难了,这种壮志未酬就走向暮年的失落,在秋天的情怀里就只剩焦虑忧伤。
  【练一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浦①途中
  [唐]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
  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
  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 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的后两句怎样表现作者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诗的前两句通过写萧瑟的秋雨、淅沥的溪风、幽僻的山路、摇曳的蒲苇,描绘了一幅风雨凄迷的景象。
  诗的后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问大雁是“虚”,牵挂故乡是“实”。通过设问“鸿雁”,传递了自己对家人、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羁旅独行的寂寞惆怅以及宦途的坎坷艰辛与无奈。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要求物理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根据知识遗忘规律,为了使学生更好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学生们必须在浓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多媒体电教技术的内容也不断的丰富起来.电教手段以它色彩丰富的画面,集声、光、 电等为一体展现文字蕴含着的意思,创设所需要的情境.在美术课
学习管理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成绩是一个班级的生命线,一个好的班集体,和谐融洽,人人上进.在这样的班级里,基础好的孩子更加优秀,基础差一点的孩子也被环境“熏陶
期刊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各地的人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纪念那些曾经受到纳粹迫害的人。  英国利物浦一所高中的16岁男孩John Denno也参与到了对纳粹受害者的纪念活动中,但他的方式和大家都不一样。他用自己的乐高玩具搭了很多三维模型,展现了1933年至1945年间纳粹迫害犹太人暴行中的一些场景。  起初,Denno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撰写一份关于纳粹掌
这种橙,有着令人回味无穷的甜,被称为“褚橙”。它的创始人,是昔日鼎鼎大名的“烟草大王”——褚时健。  褚时健的人生经历颇为传奇。他成长于枪林弹雨的革命年代,战火中冶炼了无畏;成名于改革开放初期,把濒临倒闭的香烟小厂——玉溪烟厂一举打造成了家喻户晓名扬中外的“红塔山”烟草集团,年缴税额逾百亿;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却因贪污锒铛入狱,结束了“烟草大王”的神话。在他入狱期间,女儿自杀了。后来,他因患有严重的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提问,不仅应是师生交流的粘合剂,而且还是思维灵感的催化剂.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堂好课就由一串好问题构建.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胸中有教材
当前中小企业问题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其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本文根据有关调查情况,就农发
作为新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做到用心体会,及时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实现“反思性教学”.无论课前的准备多么的充分,要上好一节课,或多或少总有点得失,需要细心体会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语文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感受能力.目前,为保障我国小学生语文学习效
“心理健康的人无往不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