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部新课改概念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小学教学的重大意义,尤其是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交流能力的小学语文课程,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之一,因此,教师应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有人提出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相关讨论,并阐述了部分个人观点。
关键词:教育;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研究分析
一、在阅读教学中采取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意义
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离的两部分,学者不可将其单独讨论并加以研究。换言之,只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高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根据调查研究我们得知,阅读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学生通过不同的阅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利于学生有效掌握并理解相关知识点。而学生通过一定的写作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与写作两者是互相依靠的,二者不可分割,联系紧密。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只有将阅读与写作真正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进而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阅读与写作,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积累有用的写作素材,反过来,通过写作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有着非比寻常的价值。教师应该坚定树立观念,读写结合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其基础环节是阅读,只有先了解优秀文章的写作特点,才能保证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措施
1.读后感创设表达欲望
人们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各自都会就文章内容产生不同的感悟和體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读后感。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内心被波及,受到一定触动,就会产生写作的兴趣与欲望。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引导他们将自己内心情感上的变化及时记录下来,并对他们在记录方法上进行适当指导,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流程与表达方法。如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某篇课文的学习时,应先要求学生大声地熟读课文,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接下来,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发表对文章内容的看法,讨论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向学生介绍作者所处的相关时代背景,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所处的环境,领悟作者内心所向往与追求的事物,这样可以更高效地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所感悟。
教师还应注意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实际出发,来理解文章的主旨。最后就学生的感悟展开写作训练,这就是通过读写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仿写搭建读写结合桥梁
创造离不开模仿,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模仿能快速地提高学生对语言从理解到应用的实践。读写结合要从仿写开始,仿写搭建起读写结合的桥梁。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模仿练习,明确引导的方向,传授仿写的方法,为学生将来进行创造性独立表达打下坚固的地基。仿写种类多样:(1)语句仿写,教师可选择在表达上具有独特效果的语句,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2)段落仿写,可在书本中选择具有鲜明结构特点的段落,如总分段,因果段。(3)结构仿写,可选择模仿文章中精彩的开头和结尾的结构进行仿写。(4)篇章仿写,引导学生学习范文,借鉴作者选择材料,观察事物,谋篇布局的方式,以及学习一些表达形式,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内容和情感进行习作。
3.迁移促进读写相互转化
桑代克的迁移理论认为,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景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就可能会影响到另一种学习。阅读和写作之间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如二者都有思想观点、语言材料、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正是这些共同点让人们提出了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学生通过阅读教学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与此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多多寻找书本中的读写结合点,对学生加强训练,就能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以科普说明文为例,教师应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文章的说明对象,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该说明对象,对说明对象的相关特点进行总结概括。再深入分析,作者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利弊分别是什么。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然后教师应以说明对象为中心进行拓展,让学生联系生活,列举出与说明对象相关的其他事物,并让学生自主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仿照文章,进行说明模仿练习。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就能初步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流程与写作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合理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善于在教材中发现读写结合教学点,并有机地结合相关训练,必要时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2]聂应龙.新形势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读书文摘,2016(10).
编辑 谢尾合
关键词:教育;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研究分析
一、在阅读教学中采取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意义
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离的两部分,学者不可将其单独讨论并加以研究。换言之,只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高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根据调查研究我们得知,阅读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学生通过不同的阅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利于学生有效掌握并理解相关知识点。而学生通过一定的写作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与写作两者是互相依靠的,二者不可分割,联系紧密。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只有将阅读与写作真正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进而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阅读与写作,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积累有用的写作素材,反过来,通过写作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有着非比寻常的价值。教师应该坚定树立观念,读写结合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其基础环节是阅读,只有先了解优秀文章的写作特点,才能保证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措施
1.读后感创设表达欲望
人们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各自都会就文章内容产生不同的感悟和體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读后感。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内心被波及,受到一定触动,就会产生写作的兴趣与欲望。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引导他们将自己内心情感上的变化及时记录下来,并对他们在记录方法上进行适当指导,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流程与表达方法。如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某篇课文的学习时,应先要求学生大声地熟读课文,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接下来,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发表对文章内容的看法,讨论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向学生介绍作者所处的相关时代背景,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所处的环境,领悟作者内心所向往与追求的事物,这样可以更高效地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所感悟。
教师还应注意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实际出发,来理解文章的主旨。最后就学生的感悟展开写作训练,这就是通过读写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仿写搭建读写结合桥梁
创造离不开模仿,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模仿能快速地提高学生对语言从理解到应用的实践。读写结合要从仿写开始,仿写搭建起读写结合的桥梁。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模仿练习,明确引导的方向,传授仿写的方法,为学生将来进行创造性独立表达打下坚固的地基。仿写种类多样:(1)语句仿写,教师可选择在表达上具有独特效果的语句,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2)段落仿写,可在书本中选择具有鲜明结构特点的段落,如总分段,因果段。(3)结构仿写,可选择模仿文章中精彩的开头和结尾的结构进行仿写。(4)篇章仿写,引导学生学习范文,借鉴作者选择材料,观察事物,谋篇布局的方式,以及学习一些表达形式,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内容和情感进行习作。
3.迁移促进读写相互转化
桑代克的迁移理论认为,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景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就可能会影响到另一种学习。阅读和写作之间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如二者都有思想观点、语言材料、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正是这些共同点让人们提出了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学生通过阅读教学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与此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多多寻找书本中的读写结合点,对学生加强训练,就能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以科普说明文为例,教师应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文章的说明对象,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该说明对象,对说明对象的相关特点进行总结概括。再深入分析,作者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利弊分别是什么。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然后教师应以说明对象为中心进行拓展,让学生联系生活,列举出与说明对象相关的其他事物,并让学生自主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仿照文章,进行说明模仿练习。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就能初步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流程与写作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合理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善于在教材中发现读写结合教学点,并有机地结合相关训练,必要时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2]聂应龙.新形势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读书文摘,2016(10).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