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基础教育的实践者,高中英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新课改的成果和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比较研究方法,它不仅在短时间内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加速内化教学理念,并在互相学习中不断成长,而且可以彰显教师个体的社会价值并产生出集体智慧,能有效地、快速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同课异构;高中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一、 引言
自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目前,新的课程标准正在研究和制定当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对课程和实施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英语青年教师素质的高低对落实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和改善中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为一切的改革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
二、 同课异构是高中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青年教师从年龄上来讲是指年龄未满35周岁的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学人员,本研究所涉及的青年教师是指专门从事英语教育教學工作未满5年的教师,我校对青年教师的工作如此安排:必须从事高一、高二两轮的教学后,方可进行高三教学,在高三一年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才被认为是合格的青年教师。我们称青年教师在高一、高二两轮教学工作的前四年为受挫期和成长期,高三教学的一年为反思期,在这五年之后才是高速发展期。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自主学习,另一种是合作学习(徐洁,2015)。同课异构是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结合的一种教研方式,提倡教师以课堂作为研究媒介,针对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策略形成不同教学方案。同课异构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研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笔者以甘肃省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的3位教师为研究对象,发现他们参与同课异构活动后教学水平和自我反思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 同课异构的理论支持及其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同课异构中的同课是指相同的教学内容,异构是指不同的教学设计。异构是本研究的核心,强调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建构,呈现不同的教学过程。
(一) 多轮磨课,青年教师加速内化教学理念
多轮磨课是指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至少两次以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这种教研形式可用于教师的日常教学中,也可以为各种公开教学做好准备。
【案例1】
2017年4月21日,我校J老师在酒钢三中展示一节观摩课。在得知教学内容是人教版《英语》高一年级必修三“Unit 5 The True North”的Using language后,J老师立刻分析教材,设计教学环节,制作导学案和课件,并组织学生进行首轮试课。在首次教学设计中,J老师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在组内教师的建议下,她调整了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于所学文本内容进行推测,获取主要信息,将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弱化部分内容。然后,J老师再次试讲,全组教师观摩听课。在经过三轮之后,J老师的教学设计才最终确定下来。此外,J老师还将自己在课堂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避免由于课堂气氛紧张自己胡言乱语。
J老师经过三轮的磨课后体会到个体同课异构可以促进教学理念的加速内化。J老师在第一次教学设计中墨守成规,不能突破自己的教学模式,简单再现自己的知识内容,注重讲解、解释语法和词汇知识,导致文章信息支离破碎,没有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文素养;未对教材内容做出任何调整,按部就班地教授文章信息。经过与全体英语教师探讨和交流之后,J老师破除陈规和较为浅层的认识,调整了教学活动,去除一些简单而乏味的知识灌输。
(二) 双人同课异构,青年教师相互促进、相互成长
双人同课异构是指由两位教师参与的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并展示的活动。在我校,今年开展了一种新型的同课异构方法就是师徒结对式的同课异构,它是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刚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结为师徒,这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教学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案例2】
我组教师H和C参加了于2017年10月25日我校举行的师徒同课异构,话题是必修五“Unit 4 Making the news”的reading(阅读)部分是一篇谈话,通过Zhou Yang(新记者)和他的上司Hu Xin(资深记者),新闻采访的基本程序及应注意的要点等。同时,谈话类文章有自己独特的行文特点。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采用定位问题方法分析材料。
参评听课的人员有校领导、教研员、骨干教师和全体英语教师,通过课堂观摩、教师说课及课后点评,引发了全体教师的思维碰撞。以H老师的导入活动为例,评课人员认为通过视频《穹顶之下》的导入,引出记者的工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学生就会对记者的工作充满好奇,想进一步了解记者的工作,此法有助于学生对于记者职业的宏观理解。
C老师的方法比较可取,她通过呈现自己在生活中关于记者工作的疑问和烦恼引出话题,切近生活,贴近学生。同时课堂开始的讨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评课教师认真细致的点评使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茅塞顿开,打破了他们已有的思维模式。H老师和听课教师观摩了C教师的教学过程,聆听了评课教师的细致点评,更加明确了他的教学方向,理解了他的教学经验是如何在课堂实际过程中展现的,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调整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评课教师的解析。
四、 结语
同课异构为英语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使其可以在比较中不断内化整合,不断建构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苏联著名教育学家(2000)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个方面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虽然课堂始终是一个缺憾的艺术,但是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通过学习有所收获,这是青年教师可以实现和达到的。通过同课异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教师与自我之间相互作用,围绕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建构,这样做不仅可以鼓励青年教师进行独立思考,而且还可以汲取集体智慧,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研活动,尤其适合青年教师较多的学校使用。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B. A.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陈斌,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关键词:同课异构;高中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一、 引言
自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目前,新的课程标准正在研究和制定当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对课程和实施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英语青年教师素质的高低对落实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和改善中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为一切的改革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
二、 同课异构是高中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青年教师从年龄上来讲是指年龄未满35周岁的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学人员,本研究所涉及的青年教师是指专门从事英语教育教學工作未满5年的教师,我校对青年教师的工作如此安排:必须从事高一、高二两轮的教学后,方可进行高三教学,在高三一年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才被认为是合格的青年教师。我们称青年教师在高一、高二两轮教学工作的前四年为受挫期和成长期,高三教学的一年为反思期,在这五年之后才是高速发展期。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自主学习,另一种是合作学习(徐洁,2015)。同课异构是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结合的一种教研方式,提倡教师以课堂作为研究媒介,针对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策略形成不同教学方案。同课异构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研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笔者以甘肃省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的3位教师为研究对象,发现他们参与同课异构活动后教学水平和自我反思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 同课异构的理论支持及其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同课异构中的同课是指相同的教学内容,异构是指不同的教学设计。异构是本研究的核心,强调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建构,呈现不同的教学过程。
(一) 多轮磨课,青年教师加速内化教学理念
多轮磨课是指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至少两次以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这种教研形式可用于教师的日常教学中,也可以为各种公开教学做好准备。
【案例1】
2017年4月21日,我校J老师在酒钢三中展示一节观摩课。在得知教学内容是人教版《英语》高一年级必修三“Unit 5 The True North”的Using language后,J老师立刻分析教材,设计教学环节,制作导学案和课件,并组织学生进行首轮试课。在首次教学设计中,J老师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在组内教师的建议下,她调整了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于所学文本内容进行推测,获取主要信息,将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弱化部分内容。然后,J老师再次试讲,全组教师观摩听课。在经过三轮之后,J老师的教学设计才最终确定下来。此外,J老师还将自己在课堂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避免由于课堂气氛紧张自己胡言乱语。
J老师经过三轮的磨课后体会到个体同课异构可以促进教学理念的加速内化。J老师在第一次教学设计中墨守成规,不能突破自己的教学模式,简单再现自己的知识内容,注重讲解、解释语法和词汇知识,导致文章信息支离破碎,没有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文素养;未对教材内容做出任何调整,按部就班地教授文章信息。经过与全体英语教师探讨和交流之后,J老师破除陈规和较为浅层的认识,调整了教学活动,去除一些简单而乏味的知识灌输。
(二) 双人同课异构,青年教师相互促进、相互成长
双人同课异构是指由两位教师参与的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并展示的活动。在我校,今年开展了一种新型的同课异构方法就是师徒结对式的同课异构,它是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刚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结为师徒,这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教学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案例2】
我组教师H和C参加了于2017年10月25日我校举行的师徒同课异构,话题是必修五“Unit 4 Making the news”的reading(阅读)部分是一篇谈话,通过Zhou Yang(新记者)和他的上司Hu Xin(资深记者),新闻采访的基本程序及应注意的要点等。同时,谈话类文章有自己独特的行文特点。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采用定位问题方法分析材料。
参评听课的人员有校领导、教研员、骨干教师和全体英语教师,通过课堂观摩、教师说课及课后点评,引发了全体教师的思维碰撞。以H老师的导入活动为例,评课人员认为通过视频《穹顶之下》的导入,引出记者的工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学生就会对记者的工作充满好奇,想进一步了解记者的工作,此法有助于学生对于记者职业的宏观理解。
C老师的方法比较可取,她通过呈现自己在生活中关于记者工作的疑问和烦恼引出话题,切近生活,贴近学生。同时课堂开始的讨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评课教师认真细致的点评使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茅塞顿开,打破了他们已有的思维模式。H老师和听课教师观摩了C教师的教学过程,聆听了评课教师的细致点评,更加明确了他的教学方向,理解了他的教学经验是如何在课堂实际过程中展现的,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调整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评课教师的解析。
四、 结语
同课异构为英语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使其可以在比较中不断内化整合,不断建构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苏联著名教育学家(2000)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个方面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虽然课堂始终是一个缺憾的艺术,但是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通过学习有所收获,这是青年教师可以实现和达到的。通过同课异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教师与自我之间相互作用,围绕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建构,这样做不仅可以鼓励青年教师进行独立思考,而且还可以汲取集体智慧,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研活动,尤其适合青年教师较多的学校使用。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B. A.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陈斌,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