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典同行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c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49-01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经典诗文的学习汇报,展示学生的诵读成果,体验诵读的欢欣和喜悦。
  2.促进学生多读经典,丰厚文化底蕴,做有素质的人,激发学生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
  PPT、朗读的配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导入。
  学生齐呼口号: 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诵千古美文,当世纪新人。
  二、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诵读成果
  1.“你”在我的心海里
  PPT:请你欣赏画面,张开想像的翅膀,打开记忆的闸门,和同学交流你心中的经典佳作。
  学生交流由画面想到的古诗词或文章。
  2.我轻轻地告诉“你”
  PPT: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请你结合具体的诗句或文章片段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与感悟吧。
  引导学生从作者的文笔,情感的体会,获得的教益等方面来谈。
  3.读“你”千遍不厌倦
  PPT:我们快快乐乐地阅读,在诵读中收获快乐与喜悦。请你以不同形式的诵读方法展示你在诵读中的乐趣。
  学生以唱歌、快板、游戏、配乐朗读等形式朗诵。
  4.允许我为“你”放歌
  PPT:“在阅读中积淀,在倾听中收获,在写作中提升”。我们感悟着一篇篇经典佳作,积淀着生活阅历与经验。现在的你放飞童心吧,表达你的心愿,或赞美自然,或歌颂友谊,或道出心曲,或抒写收获……请你自拟题目,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文字,展现你诵读的收获。
  三、教师总结
  1.教师:(PPT:愿经典的芬芳弥漫你美丽的人生……)。
  2.学生再次齐呼口号: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诵千古美文,当世纪新人。
  教学设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重要的目标,就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呼唤“经典诵读”,呼唤传统文化经典重回课堂,让民族经典文化在孩子记忆的黄金年龄牢牢地生根,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诗文经典比较抽象、拗口,要使学生保持对经典诵读的浓厚兴趣,就要开展各种活动,寓教于乐。经典诵读汇报课就是最常用、最方便的活动方式。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诵读成果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从而促进学生更深入的、更广泛的诵读积累。
  在这节课的展示过程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即记忆的经典、品悟的经典、悦读的经典、运用的经典,引导学生从四个不同的侧面,展示自己的诵读成果,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
  第一个环节:“你”在我的心海里——这个环节是记忆中的经典的展示。一篇佳作就是一幅画,一篇佳作就是一首歌……一篇篇经典佳作永远是学生记忆中的珍宝。所以我出示代表春夏秋冬的四幅画面,配乐并加以解说,美丽的图画,优美的旋律,激情的解说,激发学生的想像,为诵读与自然景物相关的经典佳作构建桥梁,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回忆。在这个环节中还可以出示关键的词语如“人间真情”,引导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从友情、亲情等角度诵读积累的诗文,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和时间。
  第二个环节:我轻轻地告诉“你”——这个环节是品味经典的过程。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读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结合具体的诗句或文章片段和大家一起分享收获与感悟。经典诵读不是浅尝辄止的读与背,而是引导学生与名家名篇对话,触摸名人大家的心弦律动,聆听他们的至深哲理,感受千百年来人类情感的积淀,从而享受经典文化的阳光雨露,唤醒学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展示教师的语文素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引领和提升的独特作用,反映语文教学的韵味在于语言之美、词赋之美、情感之美。
  第三个环节:读“你”千遍不厌倦——这个环节是悦读过程的展示。快乐学习,快乐阅读,以不同形式的诵读方法展示在诵读中的乐趣。在学生进行诵读的过程中,不是枯燥的乏味的机械记忆,而是充满乐趣的有效积累。引领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诵读方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巩固积累方法,从而使学生满怀兴趣的进行阅读。
  第四个环节:允许我为“你”放歌——这个环节是学生创作的展示。课标指出 “在阅读中积淀,在倾听中收获,在写作中提升”。诵读的最高境界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或仿写,或运用,或创写。鼓励他们大胆想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他们既学经典,又能运用经典,同时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学生的写作即使稚嫩,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在享受成功的过程中,再次体会经典诵读带来的快乐。
  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在学经典、用经典、赏经典、写经典的过程中,既加强了学生记忆力的培养,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尤其可贵的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跟经典相关的知识,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信息资料,积极进行关于经典的探究活动。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内化了学生的精神气质,丰富了文化底蕴。
  高雅之风习习拂来,少年君子翩翩而至。将经典诵读作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德育的亮点来打造,使学生受益终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31-02    “提问教学”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教师负责提出问题,而学生则来解决问题。在无数个一问一答中,一篇篇课文被肢解了,一段段的学习结束了,一个个学生不会提问了。  一些事实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学生的现状。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经常去高校演讲,她很奇怪学生为什么不问她新闻专业方面的问题,而总是
期刊
【摘要】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其本质是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影响学生的大问题,而现今学校德育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德育的低效性,“扶不起的老人”和“冷漠的18路人”等事件警告我们——道德的反省应该成为常态,而不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我们不做“道德帝”,但绝不能不做“道德人”,绝不能抛弃人的道德底线,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为理论依据,建构以渗透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为主的新德育实践活动模式,具有现实的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47-02    刚进高一的学生普遍有这样的反映:作文难写,怕写,但迫切地想写好。怎样才能尽快地开启学生的智慧之窗,使之渐悟作文之正道,从而尽快地写出比较像样的作文?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尽量表现生动、鲜活的“我”,是很见成效的一种方法。  强调作文中让“我”在作文中鲜活起来,其意义是多方面的。  其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52-02    纵观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感悟”、“文本对话”成了热点,“训练”一词几乎成了语文教学的忌讳。而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及表达上,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怎样处理好“人文感悟”与“能力训练”二者的关系,下面我结合《秋天的雨》第二段的教学,谈谈自己是如何在语言文字训练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38-02    老生常谈,与新教师教研就是上课、听课、评课,年复一年、新陈代谢,这是教师更新、优秀的必然,所以与新教师教研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与新教师教研也就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新课改与新教师教研仍然是学校值得研究的课题,这里谈谈组织教学与教研:  一、课堂上的组织教学  1.课前的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50-02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而其中之“写”尤其是一名学生基本功之集中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是一种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现在许多学生一提到写文章,都感觉是一件十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53-01    “千古文章意为高”。“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和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才有了依据。  初中语文大纲提出:“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这是初中写作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66-02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来维系。纵观当今世界,经济越发达,对本民族文化也越珍惜。将来的社会越来越强调人才的文化素养,加强文言文的学习,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因而对青少年进行民族传统教育有必要性和迫切性。而文言文在语文课本中占百分之三十,可见其教学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58-02    一、背景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73-01    《南北气温的差异》是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学习“东西干湿的差异”、“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等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分析判读“等温线图”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掌握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