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不只是讲坛,更应该是论坛;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成功的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语文课不像数理化那样注重逻辑推演,虽然它也提倡理性思维,但更重视形象思维,强调语言和形象再造。一道数学题,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会解出一致的答案;而一篇课文,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则会解读出不同的答案,答案之间不存在谁对谁错、谁是谁非、谁比谁权威的问题,这是语文的魅力所在!所以,师生之间要构筑起沟通的平台,围绕课文展开阅读探究,实施对话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促使师生双方进行角色转型,使教师从满堂灌输的布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则从传统课堂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从而一扫传统教学的沉闷气息,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在阅读探究中碰撞出真知灼见。
语文课堂是最有条件实施探究式对话阅读教学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绝好的论题,师生双方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审美情趣去阅读、理解、评判,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提升课堂质量,实现教学相长。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探究式对话阅读教学将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当务之急,我们要做好探究式对话阅读教学的推广工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实施和推广探究式对话阅读教学呢?
首先,老师不要迷信教参,拿得出自己的真东西。教参再好,也是一家之言,并非能穷尽一切,每一篇课文都有教参未曾涉及的盲区,把这些盲区挖掘出来就是你吸引学生、驾驭课堂的一张王牌。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教参已不是老师的专用工具,当学生发现你所讲的不过是照搬照抄网上的东西时,会对你的课堂产生抵触情绪。所以,语文教师既要善于借鉴教参,更要超越教参,在精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一套东西,让学生觉得你讲的有新意,你的课耐听、值得听,从而参与到师生互动中来。
其次,老师要做课堂教学的启发者、引导者,拒绝满堂灌输。有句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最高境界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拓展新知。很多人说启发式教学好,那它好在哪里呢?好在它能开启学生的新思维、新视觉,在一次次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之中找到学习知识的快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位老师在讲《兰亭集序》时,学生囿于对序这种文体的陌生,读了几遍课文,却无法理解文中所写的意思。望着学生们迷茫的样子,老师说:同学们都喜欢郊游,这篇文章其实写的就是一次郊游,郊游的地点在兰亭。那天,作者和友人、同僚在兰亭郊游,兴致很高,大家喝酒聊天,来了灵感,纷纷即兴赋诗,回去后把这些诗编辑整理成一部诗集,叫《兰亭集》。由于作者也参加了这次郊游并写了诗,身份和地位高(官居右军将军),文章又写得好,书法天下第一,大家便公推他为这部诗集作序,这就是我们读的这篇课文《兰亭集序》。序文记述了当天郊游的情景、自己的感受及受大家委托作序的原因和目的,因其文辞清丽、书法绝伦,问世后即被世人争相传抄,成为千古流传的书法临摹范本,相信很多爱好书法的同学家里都有《兰亭集序》的书法摹本。老师这么一启发,学生们迷茫的神情消散了,当他们再次阅读课文时,觉得好理解多了。
可见,高明的老师总是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推向较高的学习境界。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课堂自主空间,比如先让学生们自己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再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启发引导,解开学生的心结;随后又让学生阅读,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双方就问题展开探讨……几番互动之后,既省去了满堂灌输的辛苦,又让学生养成了带着问题阅读的良好习惯,伴随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课堂质量也不断巩固和提高。
第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语文课堂要有“百家争鸣”的气象,在这里,老师是一家,每个学生各是一家,作者及课文也是一家,没有谁比谁权威之说。古希腊有一句名言,叫“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对语文教学来讲,这个“真理”就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意,它可以是作者的意图、文章本身的内涵,也可以是老师或学生的“一家之言”。禅语说得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老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理解时保持自己的个性,不必盲从或随大流,要敢于质疑,即使是老师讲的,也可以当面质疑,只要能言之成理,符合逻辑,完全可以“固执己见”,成为“一家之言”。这样做无损于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柏拉图经常质疑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而他又经常被自己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质疑,但他们是世界师生的楷模,彼此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哲学家。所以,老师不要怕学生质疑,不要怕学生“固执己见”,要相信所有的“己见”汇积在一起,一定能碰撞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第四,要把课堂对话常态化、习惯化。《论语》为什么那么有影响?因為,它是一部生动的课堂记录,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弟子与再传弟子对话探讨的情景,是中国教育史上探究式对话阅读教学的典范之作,它是孔门师生的教学常态,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无与伦比。因此,我们应学习和借鉴孔子等人的成功经验,把探究式对话阅读教学常态化、习惯化,让师生之间通过良性互动,碰撞和交融彼此的思维、视角,分享知识、经验和智慧,品味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当课堂对话成为常态,不仅学生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且作为文本的教材、课文也不再被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理解、记忆、复述的对象,而是与老师、学生积极对话的另一个主体。比如,它可以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与学生进行交融,学生则通过自己对课文的感知、领悟和整体把握代替老师的条分缕析,不断反思,与自己对话,唤醒自己的热情、灵感、勇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实现对文本的加工和再创造。
总之,在实施探究式对话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两个节点:“探究”与“阅读”。既是“探究”,就不存在权威之说,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能让教参束缚了老师的手脚,老师的讲解、学生的理解应该在争鸣中比较,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形成真知灼见。“阅读”二字更是马虎不得,它告诉我们教学的重点在读,而不是讲授、灌输。只有用心读,才能理解、捕捉、品味、升华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意。同样是一亩二分地,产量的高低、收成的好坏,取决于各自在播种、耕耘上下的工夫。只有真正在“探究”与“阅读”上下足工夫,才能更好地实施“对话”,把探究式阅读教学落到实处,实现教学相长,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课堂是最有条件实施探究式对话阅读教学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绝好的论题,师生双方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审美情趣去阅读、理解、评判,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提升课堂质量,实现教学相长。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探究式对话阅读教学将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当务之急,我们要做好探究式对话阅读教学的推广工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实施和推广探究式对话阅读教学呢?
首先,老师不要迷信教参,拿得出自己的真东西。教参再好,也是一家之言,并非能穷尽一切,每一篇课文都有教参未曾涉及的盲区,把这些盲区挖掘出来就是你吸引学生、驾驭课堂的一张王牌。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教参已不是老师的专用工具,当学生发现你所讲的不过是照搬照抄网上的东西时,会对你的课堂产生抵触情绪。所以,语文教师既要善于借鉴教参,更要超越教参,在精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一套东西,让学生觉得你讲的有新意,你的课耐听、值得听,从而参与到师生互动中来。
其次,老师要做课堂教学的启发者、引导者,拒绝满堂灌输。有句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最高境界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拓展新知。很多人说启发式教学好,那它好在哪里呢?好在它能开启学生的新思维、新视觉,在一次次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之中找到学习知识的快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位老师在讲《兰亭集序》时,学生囿于对序这种文体的陌生,读了几遍课文,却无法理解文中所写的意思。望着学生们迷茫的样子,老师说:同学们都喜欢郊游,这篇文章其实写的就是一次郊游,郊游的地点在兰亭。那天,作者和友人、同僚在兰亭郊游,兴致很高,大家喝酒聊天,来了灵感,纷纷即兴赋诗,回去后把这些诗编辑整理成一部诗集,叫《兰亭集》。由于作者也参加了这次郊游并写了诗,身份和地位高(官居右军将军),文章又写得好,书法天下第一,大家便公推他为这部诗集作序,这就是我们读的这篇课文《兰亭集序》。序文记述了当天郊游的情景、自己的感受及受大家委托作序的原因和目的,因其文辞清丽、书法绝伦,问世后即被世人争相传抄,成为千古流传的书法临摹范本,相信很多爱好书法的同学家里都有《兰亭集序》的书法摹本。老师这么一启发,学生们迷茫的神情消散了,当他们再次阅读课文时,觉得好理解多了。
可见,高明的老师总是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推向较高的学习境界。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课堂自主空间,比如先让学生们自己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再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启发引导,解开学生的心结;随后又让学生阅读,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双方就问题展开探讨……几番互动之后,既省去了满堂灌输的辛苦,又让学生养成了带着问题阅读的良好习惯,伴随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课堂质量也不断巩固和提高。
第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语文课堂要有“百家争鸣”的气象,在这里,老师是一家,每个学生各是一家,作者及课文也是一家,没有谁比谁权威之说。古希腊有一句名言,叫“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对语文教学来讲,这个“真理”就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意,它可以是作者的意图、文章本身的内涵,也可以是老师或学生的“一家之言”。禅语说得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老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理解时保持自己的个性,不必盲从或随大流,要敢于质疑,即使是老师讲的,也可以当面质疑,只要能言之成理,符合逻辑,完全可以“固执己见”,成为“一家之言”。这样做无损于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柏拉图经常质疑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而他又经常被自己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质疑,但他们是世界师生的楷模,彼此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哲学家。所以,老师不要怕学生质疑,不要怕学生“固执己见”,要相信所有的“己见”汇积在一起,一定能碰撞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第四,要把课堂对话常态化、习惯化。《论语》为什么那么有影响?因為,它是一部生动的课堂记录,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弟子与再传弟子对话探讨的情景,是中国教育史上探究式对话阅读教学的典范之作,它是孔门师生的教学常态,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无与伦比。因此,我们应学习和借鉴孔子等人的成功经验,把探究式对话阅读教学常态化、习惯化,让师生之间通过良性互动,碰撞和交融彼此的思维、视角,分享知识、经验和智慧,品味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当课堂对话成为常态,不仅学生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且作为文本的教材、课文也不再被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理解、记忆、复述的对象,而是与老师、学生积极对话的另一个主体。比如,它可以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与学生进行交融,学生则通过自己对课文的感知、领悟和整体把握代替老师的条分缕析,不断反思,与自己对话,唤醒自己的热情、灵感、勇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实现对文本的加工和再创造。
总之,在实施探究式对话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两个节点:“探究”与“阅读”。既是“探究”,就不存在权威之说,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能让教参束缚了老师的手脚,老师的讲解、学生的理解应该在争鸣中比较,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形成真知灼见。“阅读”二字更是马虎不得,它告诉我们教学的重点在读,而不是讲授、灌输。只有用心读,才能理解、捕捉、品味、升华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意。同样是一亩二分地,产量的高低、收成的好坏,取决于各自在播种、耕耘上下的工夫。只有真正在“探究”与“阅读”上下足工夫,才能更好地实施“对话”,把探究式阅读教学落到实处,实现教学相长,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