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父母都是持着含在嘴里,捧在手心的态度,把孩子当宝贝一样的珍藏着,为孩子包办着一切,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们什么,而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不要生病、要听话。这就导致了在报纸上所揭露的那些可笑的现象:孩子进中学了,父母还要为他们收拾书包,送他们上车。有的孩子考大学了,考什么专业都是父母选择的,没有一点自我的意愿。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孩子丧失了独立性,而变成一个没有责任感,不用头脑而怯懦的人。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孩子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温驯的工具是会被社会所淘汰的。而幼儿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我们需要在幼儿时期在家园共同努力下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为独立性的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
1.积极扶植,爱护幼儿的独立性
我们要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首先要改变陈旧的教育思想,正确认识教育的对象,要尊重儿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要求教师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独立的人来看,从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为此,我们必须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改革幼儿园一日活动,改变陈旧的传统模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要改变对幼儿管得过死、过严,一切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做法,解放儿童,使他们有更多的自由,独立自主地做游戏,玩乐。
幼儿的独立性与创造力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独立性是孩子有良好个性品质的最好体现,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条件。早在20世纪初,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培养创造力必须对儿童实行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是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谈,幼儿有问的自由;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去扩大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有一些空闲的时间干一些他们高兴干的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表明: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对儿童实行六大解放,使儿童真正成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成人的附属或木偶。这对指导当前幼儿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幼儿独立性的研究有深刻的启示。
孩子从哇哇落地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在积极的、主动的探索着周围的对象。随着脑髓的发育,孩子有了要求独立的愿望。一岁孩子从母亲手中抢剥糖果吃,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喜欢独立走,不要大人携扶,不到两岁的孩子要自己拿勺吃饭,三四岁的孩子把妈妈梳好的辫子拉掉硬要自己梳,不喜欢爸爸用积木搭的美丽壮观的高楼,对自己打出歪歪斜斜的小房子却感到满意。干什么事情总是说:"我来,我自己来……"孩子的这种要求自己来,不愿意接受别人帮助的行为表现,是很可贵的独立性的精神,也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必然规律。儿童随着机体的生长发育,要求独立已成为他们身心发展的迫切需求,只有对这种需要有足够的认识并予以支持和满足,孩子才能比较顺利的发展成长。因此,教育者必须十分珍惜爱护孩子的这种需要,不失时机的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孩子的潜在因素,激发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
有一部影片《背起父亲上学》,描述了一个农村孩子石娃的生活经历,他从小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有着自强不息的独立性,他尽一切可能赡养老人,有承受一切困难的勇气,石娃的感人事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独立性"是在特殊的环境下形成的,有了这种品质,他长大后才有信心战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坚强的生活。
2.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发展独立能力的机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的频繁、复杂,对个人自立于社会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发展独立能力的社会。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劳动、日常生活来培养幼儿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的选择玩具,独立构思,自由的选择同伴,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展游戏的情节,孩子才能玩的主动积极,有兴趣。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由此得锻炼。例如,幼儿玩过家家,孩子们把各种瓶盖当饮具,里面放上撕碎的彩纸,高兴得到老师面前说"老师尝尝我做的饭。"如果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是很高兴的。智力通过双手精细灵巧的动作激发出来,会增强其自信心,产生"我能行"的自豪感。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曾做过这方面的努力。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代为了培养自己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利用暑假,不带分文,步行月余,品尝谋生自立之甘苦。美国有位亿万富翁,每周都亲自驾车把独生子送到百里之外,让他独立的生活一天,既不给他零用钱,也不托关系照顾他,其用意是培养儿子的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因此,我们要让孩子经常参加有益的活动,如旅游、参观、节假日到公园、游览名胜古迹,有意识的让孩子们买买门票、问问路,自由地去跳、去玩、去交往,这对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都是有益的。客人来访,乐意让孩子招待,鼓励孩子与客人交谈,带客人的孩子去玩耍。节假日里,不妨让孩子当一天"家长",由他对一天的活动做出决定,并对每一个人的任务作出安排。这些做法,即为孩子独立性的发展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同时也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
3.引导孩子体验成功的欢乐
幼儿的劳动大多是自我服务。自我服务或集体服务的简单劳动也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锻炼孩子意志的良好机会,在劳动中孩子要独立思考:怎样把任务完成得既好又快。如在剪纸课上,地面上有很多碎纸,我鼓励幼儿把纸片拾起来,比赛看谁拾得多,交到老师这里来,小班的孩子做这种事是很认真的,不一会儿,他们就能把纸片捡的干干净净。教幼儿擦自己的小椅子,从上到下有顺序的擦,孩子们脚踩小椅子的现象没有了,也知道保持地面的干净,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当孩子能够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时,他们特别渴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肯定,赞扬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孩子的独立的个性。幼儿进入幼儿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摆放碗勺,在家里靠父母喂饭的孩子也能独立地自己吃饭。小朋友最爱吃毛豆,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动手剥出来的。我们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应让孩子参与自己动手的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独立的动手能力。如家长让孩子去剥葱,她剥的很认真,可就是葱根削不掉,着急的小脸憋得通红,这时如果家长给他提供工具-小刀,他会很高兴地完成剥葱的程序,然后自豪的说"这是我剥的葱"。当孩子第一天上街买东西,他们会很高兴的,家长也认为孩子长大了。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所以,我们应该放开幼儿的手脚,让幼儿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家长和教师应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幼儿,多给幼儿自己去尝试体验的机会,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在培养过程中积极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去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1.积极扶植,爱护幼儿的独立性
我们要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首先要改变陈旧的教育思想,正确认识教育的对象,要尊重儿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要求教师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独立的人来看,从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为此,我们必须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改革幼儿园一日活动,改变陈旧的传统模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要改变对幼儿管得过死、过严,一切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做法,解放儿童,使他们有更多的自由,独立自主地做游戏,玩乐。
幼儿的独立性与创造力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独立性是孩子有良好个性品质的最好体现,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条件。早在20世纪初,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培养创造力必须对儿童实行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是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谈,幼儿有问的自由;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去扩大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有一些空闲的时间干一些他们高兴干的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表明: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对儿童实行六大解放,使儿童真正成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成人的附属或木偶。这对指导当前幼儿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幼儿独立性的研究有深刻的启示。
孩子从哇哇落地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在积极的、主动的探索着周围的对象。随着脑髓的发育,孩子有了要求独立的愿望。一岁孩子从母亲手中抢剥糖果吃,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喜欢独立走,不要大人携扶,不到两岁的孩子要自己拿勺吃饭,三四岁的孩子把妈妈梳好的辫子拉掉硬要自己梳,不喜欢爸爸用积木搭的美丽壮观的高楼,对自己打出歪歪斜斜的小房子却感到满意。干什么事情总是说:"我来,我自己来……"孩子的这种要求自己来,不愿意接受别人帮助的行为表现,是很可贵的独立性的精神,也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必然规律。儿童随着机体的生长发育,要求独立已成为他们身心发展的迫切需求,只有对这种需要有足够的认识并予以支持和满足,孩子才能比较顺利的发展成长。因此,教育者必须十分珍惜爱护孩子的这种需要,不失时机的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孩子的潜在因素,激发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
有一部影片《背起父亲上学》,描述了一个农村孩子石娃的生活经历,他从小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有着自强不息的独立性,他尽一切可能赡养老人,有承受一切困难的勇气,石娃的感人事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独立性"是在特殊的环境下形成的,有了这种品质,他长大后才有信心战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坚强的生活。
2.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发展独立能力的机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的频繁、复杂,对个人自立于社会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发展独立能力的社会。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劳动、日常生活来培养幼儿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的选择玩具,独立构思,自由的选择同伴,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展游戏的情节,孩子才能玩的主动积极,有兴趣。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由此得锻炼。例如,幼儿玩过家家,孩子们把各种瓶盖当饮具,里面放上撕碎的彩纸,高兴得到老师面前说"老师尝尝我做的饭。"如果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是很高兴的。智力通过双手精细灵巧的动作激发出来,会增强其自信心,产生"我能行"的自豪感。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曾做过这方面的努力。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代为了培养自己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利用暑假,不带分文,步行月余,品尝谋生自立之甘苦。美国有位亿万富翁,每周都亲自驾车把独生子送到百里之外,让他独立的生活一天,既不给他零用钱,也不托关系照顾他,其用意是培养儿子的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因此,我们要让孩子经常参加有益的活动,如旅游、参观、节假日到公园、游览名胜古迹,有意识的让孩子们买买门票、问问路,自由地去跳、去玩、去交往,这对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都是有益的。客人来访,乐意让孩子招待,鼓励孩子与客人交谈,带客人的孩子去玩耍。节假日里,不妨让孩子当一天"家长",由他对一天的活动做出决定,并对每一个人的任务作出安排。这些做法,即为孩子独立性的发展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同时也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
3.引导孩子体验成功的欢乐
幼儿的劳动大多是自我服务。自我服务或集体服务的简单劳动也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锻炼孩子意志的良好机会,在劳动中孩子要独立思考:怎样把任务完成得既好又快。如在剪纸课上,地面上有很多碎纸,我鼓励幼儿把纸片拾起来,比赛看谁拾得多,交到老师这里来,小班的孩子做这种事是很认真的,不一会儿,他们就能把纸片捡的干干净净。教幼儿擦自己的小椅子,从上到下有顺序的擦,孩子们脚踩小椅子的现象没有了,也知道保持地面的干净,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当孩子能够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时,他们特别渴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肯定,赞扬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孩子的独立的个性。幼儿进入幼儿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摆放碗勺,在家里靠父母喂饭的孩子也能独立地自己吃饭。小朋友最爱吃毛豆,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动手剥出来的。我们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应让孩子参与自己动手的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独立的动手能力。如家长让孩子去剥葱,她剥的很认真,可就是葱根削不掉,着急的小脸憋得通红,这时如果家长给他提供工具-小刀,他会很高兴地完成剥葱的程序,然后自豪的说"这是我剥的葱"。当孩子第一天上街买东西,他们会很高兴的,家长也认为孩子长大了。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所以,我们应该放开幼儿的手脚,让幼儿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家长和教师应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幼儿,多给幼儿自己去尝试体验的机会,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在培养过程中积极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去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