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学生作文时,常常遇到一些学生写的作文要么言之无物像一锅清水,要么言之无序似一桶浆糊,要么言之无文味同嚼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文有不少关卡,需要经过苦战才能攻破三道难关。
一、解放思想攻“神秘”关
有的同学作文不肯下工夫,常常是提起笔一挥而就,一篇作文只写几行字,敷衍了事。这样的态度是写不好作文的。而有的同学写作文肯下工夫,但却觉得作文很神秘,他们认为,作文总得“文”点,不能写大白话,普普通通的谁都明白,人家看了也小瞧。于是,一写作文就苦思冥想,总想多用几个形容词,绕绕弯子总想把话写的深奥一些,李明同学就是这样。有一次,他写《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为了“文”,光开头就想了老半天。他是这样写的,“我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真不愧是一篇好文章,对我和同学们来说教育意义很大…...”大家读读,多别扭啊!其实,作文就是写话,怎么想就怎么写,不必堆砌过多的形容词,老教育家叶圣陶说的好: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一个用嘴直接说出来,一个用笔间接说出来,是紧密联系的。当然写比说更要要求简练周密,但和堆砌形容词是两回事。李明后来改成这样:《我的战友邱少云》真是一篇好文章,我读了受到很大的教育…….”大家再来读读,多么通顺明白。
二、观察生活攻“材料”关
写作文时,常听同学们愁眉苦脸地唠叨:“写啥呢?没写的……”没写的,就是没有写作文的材料.作文材料从哪里来,向爸妈要不行,抄书抄报不行,自己坐那里凭空编造也不行。作文材料只能到生活中去找。充分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体验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认真观察,细心研究周围的人和事物,把那些有意义的人和事物记下来,写作文才有材料。我们写作文一定要写自己看到、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摸到的真人真事,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有一次,王洪写《记一次大扫除》,只写了几句话:“星期五天下午,我班大扫除。同学们干得真起劲,谁也不怕脏,不怕累。一会儿,就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同学们怎么起劲地干?怎么不怕脏、累?他没有写出来,因为他没有仔细观察大家的劳动表现,写得空洞。怎样才能把文章写的具体、生动呢?鲁迅说:“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我让他多参加几次大扫除,边劳动,边观察,他果真写出了一篇具体、生动的作文来,其中一段是:刘莲负责擦玻璃,可认真哩。上午下了一场雷阵雨,弄的玻璃上尽是尘土和水印子,斑斑点点的,就像爱玩土的弟弟的小花脸,难看极了。刘莲打来一盆清水,笑嘻嘻地对玻璃说:“哎吆,看你多脏呀,来,给你洗洗吧!”说着就用抹布蘸上水给玻璃洗起脸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她擦一遍,看了看,玻璃雾蒙蒙的,不明亮,又自言自语地说:“还是不漂亮,来,再擦擦。”说着又掏出自己的印花新手绢来……”我把他的作文给同学们读了一遍,大家都拍手叫好。
三、多读多练,攻“表达”关
妈妈做饭,有米面,又会做,做的饭就喷喷香;姐姐缝衣,有布料,手艺高,做的衣服美观合体;我们作文也一样,有了材料,又懂得文字表达方法,才会把文章写好。怎么才能把握文字的表达方法呢?鲁迅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
多读,就是多读书,读得精。要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还要读一些课外读物,要仔细读,要做读书笔记,把主要内容、写作技巧、优美词语记下来,在作文中练习运用。还要在实践中学习,向他人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
多练,就是多动笔写。光认乐曲,不开口唱,学不会唱歌;光知道游泳要领,不下水游,学不会游泳;光死记一些写作知识,不动笔写,也学不会作文。实践出真知,勤奋长才干,写作能力只有在写作中提高。坚持写日记,经常写心得,墙报稿,学期开始写计划,学期结束写小结。此外,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如开会记录,帮家里写信,为集体写日常应用文等等。
“铁棒磨绣针,功到自然成。”三关即破,写作能力就能很快得到提高,笔下的作文也就有序、有物、有理、有文了。
一、解放思想攻“神秘”关
有的同学作文不肯下工夫,常常是提起笔一挥而就,一篇作文只写几行字,敷衍了事。这样的态度是写不好作文的。而有的同学写作文肯下工夫,但却觉得作文很神秘,他们认为,作文总得“文”点,不能写大白话,普普通通的谁都明白,人家看了也小瞧。于是,一写作文就苦思冥想,总想多用几个形容词,绕绕弯子总想把话写的深奥一些,李明同学就是这样。有一次,他写《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为了“文”,光开头就想了老半天。他是这样写的,“我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真不愧是一篇好文章,对我和同学们来说教育意义很大…...”大家读读,多别扭啊!其实,作文就是写话,怎么想就怎么写,不必堆砌过多的形容词,老教育家叶圣陶说的好: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一个用嘴直接说出来,一个用笔间接说出来,是紧密联系的。当然写比说更要要求简练周密,但和堆砌形容词是两回事。李明后来改成这样:《我的战友邱少云》真是一篇好文章,我读了受到很大的教育…….”大家再来读读,多么通顺明白。
二、观察生活攻“材料”关
写作文时,常听同学们愁眉苦脸地唠叨:“写啥呢?没写的……”没写的,就是没有写作文的材料.作文材料从哪里来,向爸妈要不行,抄书抄报不行,自己坐那里凭空编造也不行。作文材料只能到生活中去找。充分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体验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认真观察,细心研究周围的人和事物,把那些有意义的人和事物记下来,写作文才有材料。我们写作文一定要写自己看到、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摸到的真人真事,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有一次,王洪写《记一次大扫除》,只写了几句话:“星期五天下午,我班大扫除。同学们干得真起劲,谁也不怕脏,不怕累。一会儿,就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同学们怎么起劲地干?怎么不怕脏、累?他没有写出来,因为他没有仔细观察大家的劳动表现,写得空洞。怎样才能把文章写的具体、生动呢?鲁迅说:“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我让他多参加几次大扫除,边劳动,边观察,他果真写出了一篇具体、生动的作文来,其中一段是:刘莲负责擦玻璃,可认真哩。上午下了一场雷阵雨,弄的玻璃上尽是尘土和水印子,斑斑点点的,就像爱玩土的弟弟的小花脸,难看极了。刘莲打来一盆清水,笑嘻嘻地对玻璃说:“哎吆,看你多脏呀,来,给你洗洗吧!”说着就用抹布蘸上水给玻璃洗起脸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她擦一遍,看了看,玻璃雾蒙蒙的,不明亮,又自言自语地说:“还是不漂亮,来,再擦擦。”说着又掏出自己的印花新手绢来……”我把他的作文给同学们读了一遍,大家都拍手叫好。
三、多读多练,攻“表达”关
妈妈做饭,有米面,又会做,做的饭就喷喷香;姐姐缝衣,有布料,手艺高,做的衣服美观合体;我们作文也一样,有了材料,又懂得文字表达方法,才会把文章写好。怎么才能把握文字的表达方法呢?鲁迅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
多读,就是多读书,读得精。要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还要读一些课外读物,要仔细读,要做读书笔记,把主要内容、写作技巧、优美词语记下来,在作文中练习运用。还要在实践中学习,向他人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
多练,就是多动笔写。光认乐曲,不开口唱,学不会唱歌;光知道游泳要领,不下水游,学不会游泳;光死记一些写作知识,不动笔写,也学不会作文。实践出真知,勤奋长才干,写作能力只有在写作中提高。坚持写日记,经常写心得,墙报稿,学期开始写计划,学期结束写小结。此外,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如开会记录,帮家里写信,为集体写日常应用文等等。
“铁棒磨绣针,功到自然成。”三关即破,写作能力就能很快得到提高,笔下的作文也就有序、有物、有理、有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