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实施首先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而新课程、新教材能否有效地展开,则取决于教师能否主动参与。理解一门新课程、一部新教材、一种新教法,就意味着要建构新的教学生活。
一、确立和落实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一般都会遇到两个共同的问题:一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与以前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课有哪些不同?二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到底该怎么进行?
我想,品德与社会课与以前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课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在这里我主要谈谈它们目标的不同。品德与社会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这一特点。品德与社会课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几个方面的分目标,但实际上这几个目标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关注多了,想办法去了解,就获得了有关事务的知识与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对事务的兴趣、情感态度,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形成的各种习惯等几个目标的达成是同时进行的。而以前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课有的时候是把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目标割裂开来进行的。这一点上,过去和现在的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
现在我们老师教学时,在落实目标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目标落实不到位;二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随意性强。
根据新课标要求,品德与社会课要体现生活性和活动性。有的老师只注意了活动的形式,而没有很好地把握活动的目标;有的老师只是按照教师用书提供的活动照搬,根本就没有想该活动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何在,只是为活动而活动。这里面有老师态度的问题。
那该如何来建立目标意识呢?结合教学,我想提出以下五点:(1)了解课标,建立课标理念。(2)把握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弄清单元目标的落脚点。(3)备课的时候,可根据课标和课时目标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预设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确定为教学目标。(4)教学中的活动首先要围绕目标来设定,活动实施时时刻刻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5)教学中可能会生成新问题,老师要及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总之,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与以往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课不同,首先,品德与社会课的目标是多维的、综合的。其次,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教师再创造、再设计的自主权。再加之,我们这门课程提倡回归生活,关注儿童,所以不少教师反而有些把握不住教学目标了。
二、认真解读教材
现在,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师在理解教材和运用教材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的老师可能以前上过思想品德,比较容易把品德与社会课等同于以前的思品课。思品教材是以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事例向学生讲明一个道理,学习一种精神,是启发学生对问题和人生进行思考,所选材料存在滞后性,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而新课标下的品德与社会课内容及呈现方式与过去的思品课时完全不同。因此,无论是教研员还是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教材,解读教材。实际上这就是教师在备课前必须要做的。
品德与社会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是范例和话题,教材中的图和文字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建构的一种示范,也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因此,我们要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再创造。要搞清楚教材给了我们哪些信息,分别提示的是什么,要展开什么样的话题进行讨论。
如何解读教材,我想可以总结如下几点:
第一,教材是范例。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和复制教材。特别是体验性活动,它具有很强的具体性、生活性和本土性。因此,我们不是教教材,不是简单地备教材,而是回归到生活中,回到儿童的生活中。所以,解读教材时,需要教师的着眼点是儿童这个主体,关注儿童的生活体验。
第二,教材中的弹性空间。这意味着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需要参与教材的意义建构,它也是我们尊重每个儿童独特的生活体验、关注儿童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的表现。教材对儿童来说,是开放的和生成的。教材不再仅是用过的旧物品,而是凝聚着儿童自己思考和情感,体现着儿童创造性的作品集。
第三,教材和师生是一种意义关系,也是一种对话关系。教材文本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一起要面对和思考的。教室中的儿童在分享教材中的儿童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也在激活自己的思考,丰富着自己的认识。教室中的儿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提升的。
三、设计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方面,现在问题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是老师们的一个困惑。有时候我们去学校听示范课,感觉一堂活动课上完以后,人很累,效果却不理想。所以,活动的设计及其有效性是一个问题。现在,似乎存在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好像不设计活动,就不是新课程。我们应该怎样来設计教学中的活动呢?这个环节很关键,也是老师们最感到困难的地方,同时也是与以前思想品德和社会课有着明显不同的地方之一。
我认为设计教学活动要注意以下问题:(1)紧扣教学目标。(2)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3)活动设计要注意还原生活,不要简单地只从表现形式上去模仿教材中提供的参考活动,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师要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设计活动时还原到学生生活中去。(4)活动设计时,要预设活动中可能生成的新问题。因为同一个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同的问题,老师要尽可能多地预设可能产生的新问题。
在解读教材和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材的开发者,需要将目标、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效果、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结合起来。就活动而言,我想能否从这几个方面把握:(1)活动的必要性。确认是否一定需要一个活动设计。(2)活动的目的性。活动时需要符合目标,但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活动只是一个中介和载体,我们是要通过活动体验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现在不少老师偏于活动的形式和手段了。(3)活动的有效性。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愉快的,也是思考的。(4)活动的生活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不一定照搬教材上提示的一些活动,但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借用其形式、方法,或者借用其内容,改变形式和方法,使其更易于操作。
一、确立和落实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一般都会遇到两个共同的问题:一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与以前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课有哪些不同?二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到底该怎么进行?
我想,品德与社会课与以前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课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在这里我主要谈谈它们目标的不同。品德与社会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这一特点。品德与社会课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几个方面的分目标,但实际上这几个目标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关注多了,想办法去了解,就获得了有关事务的知识与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对事务的兴趣、情感态度,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形成的各种习惯等几个目标的达成是同时进行的。而以前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课有的时候是把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目标割裂开来进行的。这一点上,过去和现在的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
现在我们老师教学时,在落实目标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目标落实不到位;二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随意性强。
根据新课标要求,品德与社会课要体现生活性和活动性。有的老师只注意了活动的形式,而没有很好地把握活动的目标;有的老师只是按照教师用书提供的活动照搬,根本就没有想该活动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何在,只是为活动而活动。这里面有老师态度的问题。
那该如何来建立目标意识呢?结合教学,我想提出以下五点:(1)了解课标,建立课标理念。(2)把握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弄清单元目标的落脚点。(3)备课的时候,可根据课标和课时目标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预设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确定为教学目标。(4)教学中的活动首先要围绕目标来设定,活动实施时时刻刻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5)教学中可能会生成新问题,老师要及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总之,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与以往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课不同,首先,品德与社会课的目标是多维的、综合的。其次,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教师再创造、再设计的自主权。再加之,我们这门课程提倡回归生活,关注儿童,所以不少教师反而有些把握不住教学目标了。
二、认真解读教材
现在,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师在理解教材和运用教材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的老师可能以前上过思想品德,比较容易把品德与社会课等同于以前的思品课。思品教材是以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事例向学生讲明一个道理,学习一种精神,是启发学生对问题和人生进行思考,所选材料存在滞后性,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而新课标下的品德与社会课内容及呈现方式与过去的思品课时完全不同。因此,无论是教研员还是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教材,解读教材。实际上这就是教师在备课前必须要做的。
品德与社会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是范例和话题,教材中的图和文字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建构的一种示范,也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因此,我们要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再创造。要搞清楚教材给了我们哪些信息,分别提示的是什么,要展开什么样的话题进行讨论。
如何解读教材,我想可以总结如下几点:
第一,教材是范例。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和复制教材。特别是体验性活动,它具有很强的具体性、生活性和本土性。因此,我们不是教教材,不是简单地备教材,而是回归到生活中,回到儿童的生活中。所以,解读教材时,需要教师的着眼点是儿童这个主体,关注儿童的生活体验。
第二,教材中的弹性空间。这意味着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需要参与教材的意义建构,它也是我们尊重每个儿童独特的生活体验、关注儿童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的表现。教材对儿童来说,是开放的和生成的。教材不再仅是用过的旧物品,而是凝聚着儿童自己思考和情感,体现着儿童创造性的作品集。
第三,教材和师生是一种意义关系,也是一种对话关系。教材文本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一起要面对和思考的。教室中的儿童在分享教材中的儿童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也在激活自己的思考,丰富着自己的认识。教室中的儿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提升的。
三、设计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方面,现在问题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是老师们的一个困惑。有时候我们去学校听示范课,感觉一堂活动课上完以后,人很累,效果却不理想。所以,活动的设计及其有效性是一个问题。现在,似乎存在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好像不设计活动,就不是新课程。我们应该怎样来設计教学中的活动呢?这个环节很关键,也是老师们最感到困难的地方,同时也是与以前思想品德和社会课有着明显不同的地方之一。
我认为设计教学活动要注意以下问题:(1)紧扣教学目标。(2)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3)活动设计要注意还原生活,不要简单地只从表现形式上去模仿教材中提供的参考活动,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师要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设计活动时还原到学生生活中去。(4)活动设计时,要预设活动中可能生成的新问题。因为同一个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同的问题,老师要尽可能多地预设可能产生的新问题。
在解读教材和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材的开发者,需要将目标、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效果、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结合起来。就活动而言,我想能否从这几个方面把握:(1)活动的必要性。确认是否一定需要一个活动设计。(2)活动的目的性。活动时需要符合目标,但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活动只是一个中介和载体,我们是要通过活动体验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现在不少老师偏于活动的形式和手段了。(3)活动的有效性。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愉快的,也是思考的。(4)活动的生活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不一定照搬教材上提示的一些活动,但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借用其形式、方法,或者借用其内容,改变形式和方法,使其更易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