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材使用与教学实施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eng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实施首先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而新课程、新教材能否有效地展开,则取决于教师能否主动参与。理解一门新课程、一部新教材、一种新教法,就意味着要建构新的教学生活。
  一、确立和落实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一般都会遇到两个共同的问题:一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与以前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课有哪些不同?二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到底该怎么进行?
  我想,品德与社会课与以前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课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在这里我主要谈谈它们目标的不同。品德与社会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这一特点。品德与社会课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几个方面的分目标,但实际上这几个目标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关注多了,想办法去了解,就获得了有关事务的知识与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对事务的兴趣、情感态度,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形成的各种习惯等几个目标的达成是同时进行的。而以前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课有的时候是把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目标割裂开来进行的。这一点上,过去和现在的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
  现在我们老师教学时,在落实目标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目标落实不到位;二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随意性强。
  根据新课标要求,品德与社会课要体现生活性和活动性。有的老师只注意了活动的形式,而没有很好地把握活动的目标;有的老师只是按照教师用书提供的活动照搬,根本就没有想该活动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何在,只是为活动而活动。这里面有老师态度的问题。
  那该如何来建立目标意识呢?结合教学,我想提出以下五点:(1)了解课标,建立课标理念。(2)把握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弄清单元目标的落脚点。(3)备课的时候,可根据课标和课时目标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预设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确定为教学目标。(4)教学中的活动首先要围绕目标来设定,活动实施时时刻刻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5)教学中可能会生成新问题,老师要及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总之,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与以往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课不同,首先,品德与社会课的目标是多维的、综合的。其次,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教师再创造、再设计的自主权。再加之,我们这门课程提倡回归生活,关注儿童,所以不少教师反而有些把握不住教学目标了。
  二、认真解读教材
  现在,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师在理解教材和运用教材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的老师可能以前上过思想品德,比较容易把品德与社会课等同于以前的思品课。思品教材是以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事例向学生讲明一个道理,学习一种精神,是启发学生对问题和人生进行思考,所选材料存在滞后性,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而新课标下的品德与社会课内容及呈现方式与过去的思品课时完全不同。因此,无论是教研员还是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教材,解读教材。实际上这就是教师在备课前必须要做的。
  品德与社会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是范例和话题,教材中的图和文字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建构的一种示范,也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因此,我们要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再创造。要搞清楚教材给了我们哪些信息,分别提示的是什么,要展开什么样的话题进行讨论。
  如何解读教材,我想可以总结如下几点:
  第一,教材是范例。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和复制教材。特别是体验性活动,它具有很强的具体性、生活性和本土性。因此,我们不是教教材,不是简单地备教材,而是回归到生活中,回到儿童的生活中。所以,解读教材时,需要教师的着眼点是儿童这个主体,关注儿童的生活体验。
  第二,教材中的弹性空间。这意味着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需要参与教材的意义建构,它也是我们尊重每个儿童独特的生活体验、关注儿童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的表现。教材对儿童来说,是开放的和生成的。教材不再仅是用过的旧物品,而是凝聚着儿童自己思考和情感,体现着儿童创造性的作品集。
  第三,教材和师生是一种意义关系,也是一种对话关系。教材文本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一起要面对和思考的。教室中的儿童在分享教材中的儿童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也在激活自己的思考,丰富着自己的认识。教室中的儿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提升的。
  三、设计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方面,现在问题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是老师们的一个困惑。有时候我们去学校听示范课,感觉一堂活动课上完以后,人很累,效果却不理想。所以,活动的设计及其有效性是一个问题。现在,似乎存在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好像不设计活动,就不是新课程。我们应该怎样来設计教学中的活动呢?这个环节很关键,也是老师们最感到困难的地方,同时也是与以前思想品德和社会课有着明显不同的地方之一。
  我认为设计教学活动要注意以下问题:(1)紧扣教学目标。(2)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3)活动设计要注意还原生活,不要简单地只从表现形式上去模仿教材中提供的参考活动,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师要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设计活动时还原到学生生活中去。(4)活动设计时,要预设活动中可能生成的新问题。因为同一个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同的问题,老师要尽可能多地预设可能产生的新问题。
  在解读教材和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材的开发者,需要将目标、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效果、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结合起来。就活动而言,我想能否从这几个方面把握:(1)活动的必要性。确认是否一定需要一个活动设计。(2)活动的目的性。活动时需要符合目标,但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活动只是一个中介和载体,我们是要通过活动体验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现在不少老师偏于活动的形式和手段了。(3)活动的有效性。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愉快的,也是思考的。(4)活动的生活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不一定照搬教材上提示的一些活动,但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借用其形式、方法,或者借用其内容,改变形式和方法,使其更易于操作。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人曾说:小学教学重在“扶”,中学重在“半扶半放”,高中重在“始放”,大學重在“全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衔接”。何谓“衔接”?它指事物间相连接。《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提到初中语文教学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甚至更为详细地提到“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二十年的初中作文教学中,我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普遍缺乏写作的兴趣,在写作前没有完整的思考,把作文当作一种任务,一旦完成便把它甩在一边,不愿去反复阅读自己的习作,也没有养成仔细修改的习惯,而对老师的批改及评语只作一般性的浏览,甚至根本不去理会。学生生活单调枯燥,非常平淡,再加上学生本身很少积极地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因此在写作时素材缺乏,甚至无话可说。更严重的是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相
期刊
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成绩整体不很理想,就我所教班级而言,相对于城区及城郊其他学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何大幅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最优化劝学  首先,教师不能摆架子,要充分尊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语文学习中,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生涯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也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几乎处处都有倾听方面的训练点,我们教师要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和利用一切时机,使小学生养成倾听教师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在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效、高效的今天,创设有效的情境便成了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情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事件场景。创设情境是指把这些事件或场景引入课堂,将学生置身于一定
期刊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不放心,经常采取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却是一种落后、不切实际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做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
期刊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联系生活实际,以生动实例激发兴趣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际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直观性、体育具有身体参与
期刊
法国80年代就强调,教育若不重视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就等于剥夺了他们必须具备的某种重要因素。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也是人脑功能的最高表现。创造思维的特征是新颖性、独特性,学生的创造思维表现为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或有创新地解决遇到的问题。现浅谈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  一、改变“单一思考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
期刊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在大力倡导“时时都育人,处处都育人,人人都育人”这一理念的背景下,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校开展的活动可以说是轰轰烈烈,表现在场面气势大、参与人数多、活动组织频繁、社会影响广,但实际效果低。那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笔者谈一下个人的见解。  一、德育重小事,润物细无声错  一个人的任何言行都表现着自己的思想、精神、品质,任何思想、精神、品质
期刊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当前德育教育总是不容乐观。德育课,形同虚设,都是形式上的应付,走走过场,始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看不到丝毫的功效和进展,乱麻一团。针对这种情况,开展德育工作应该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目标定在脚下,行动落在眼前  在我国的教育中,教师总是为学生制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让学生毫无目的地去努力。努力一生,也可能达不到。因为有些目标是空洞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