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当前德育教育总是不容乐观。德育课,形同虚设,都是形式上的应付,走走过场,始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看不到丝毫的功效和进展,乱麻一团。针对这种情况,开展德育工作应该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目标定在脚下,行动落在眼前
在我国的教育中,教师总是为学生制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让学生毫无目的地去努力。努力一生,也可能达不到。因为有些目标是空洞的,虚无缥缈的,你看不到的,摸不着的,与学生的生活隔得很远的,这样的目标,你说能实现吗?德育教育也是如此。有个故事是这样的:党的诞辰,学校开一个联欢会,老师对学生说,给党过生日。联欢会结束了,都还在有学生在东张西望。终于,一个学生就问老师:老师,我们给党过生日,他在哪儿?我们怎么没看见他?
“党”是什么?如果学生理解不了这个概念的话,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去热爱没“共产党”,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的教育就失去意义了。
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目标定低点
对学生的要求要低。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我总是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问他们:我们班上的同学,你最佩服谁?你为什么佩服他/她?(他/她可能会说,他/她学习好,遵守纪律,能辅导同学学习,还能在很多方面起带头作用。)他们内心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对象,行动上有了一个明确的倾向,要达到目的,就会事半功倍。我们还可以问他们,在家里,在认识的人中,你最佩服谁?让他们说出对象,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根据要求,一步步改变自己。
平常的常规教育,可以要求他们做一些轻而易举的事情:见到老师问声好,这是礼貌;上学离家,放学回家,向爸爸妈妈问声好,报个到,这是礼貌;作业不懂,问爸妈,要说“请”,这也是礼貌。
(二)要付诸行动
在教育中,我们总会犯这样的错误:给学生的要求,提出了,就忘记反馈了。老师忘记了,学生还会记得吗?当然不会!
你让学生要讲卫生,你及时检查了吗?当教室里到处是纸时,给他们注入榜样的力量,带头捡起来,学生的卫生意识就树立起来了;你要学生助人为乐,就给他们找个生动的事例吧,提出具体的做法,马上行动。
比如,一个学生因生病吐了很多污秽在教室里,我们马上帮其扫掉拖干净;比如学校的一个学生得了重病。经过学校倡议,教师在班上开导,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同学的困难,生命的珍贵,需要我们伸出爱心之手去援助,让他们都懂得我们的帮助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只有在具体的事例中,在具体的行动上,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养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所以我们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千万不要把目标定在天上,却不知道脚下该怎样走。
二、瞄准“圆心”,做好“半径”
德育教育离不开“心”,这是德育教育成败的关键。面对教育的对象,你要知道他的内心想什么,需求什么,之后顺藤摸瓜,掌握学生内心症结,最后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抓住学生的德育,就可以拉近你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学生的内心世界总是与他的生活环境分不开,所以我们德育教育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环境着手。生活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生活圈子、信息动向等。
(一)家庭环境
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家庭。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工作性质、生活习惯、一家人的价值追求等个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比如家长是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呢?还是在赌场上烂赌成性呢?还是喜欢阅读学习的呢?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就要充分了解他的家庭情况,根据家庭情况,来掌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和德育需求。
(二)生活圈子
作为学生,他的生活圈子,除了家庭,还有平常的接触对象,也就是经常和他一起玩的伙伴。充分了解这些对象,也是教师把握学生的关键环节。我们不但可以从他的玩伴身上看到他们群体的爱好倾向,同时还可以从玩伴的言行中,侧面地了解他本人的更多信息。
(三)信息动向
所谓信息动向,就是学生平常所关注的信息,比如他看的电视栏目,他所喜欢阅读的书籍,他喜欢玩的游戏等等。要深入了解学生,我们应该去了解学生的信息动向。“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一个喜欢奥特曼的学生,你跟他谈奥特曼,双方有了共同的话题,学生会感到你是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师,此时,他会有浓厚的谈话兴趣和谈话欲望。在这个基础上,你想了解他的内心,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
在充分了解学生之后,只要是不违反原则,我们都可以对学生投其所好,参与他们的活动,甚至可以刻意地组织一些活动,尽量地融入他们的欢声笑语,融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活动中,和他们敞开心扉,掏心置腹,谈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谈学习中苦恼难过的事。慢慢地,他们的心灵一定会向你敞开。
师生应该像两朵云。如果要让这两朵云遇到一起,最终形成雨,那么,我们就应该要把握准学生的高度、学生的位置、学生的做法,并尽量地与它汇合到一块,去迎合他们。高了不行,矮了也不行。我们要用自己的位置去将就学生的位置,而不是要求学生的高度来将就我们。最宽广的是大海,所以我们要做到尽量辽阔,可以遇合不同的高度,我们不该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实际上,我们与学生的关系,就好比一个圆上的两个点。如果要画好一个圆,我们要站在同一条轨道上。如果你长了,学生短了,画不好圆;如果你短了,学生长了,同样也画不好圆。其实我们和学生都应该是“半径”,我们都应该围绕同一个目标旋转,而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圆心”——健康成长!
当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我们要审视:我们和学生,心与心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一、目标定在脚下,行动落在眼前
在我国的教育中,教师总是为学生制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让学生毫无目的地去努力。努力一生,也可能达不到。因为有些目标是空洞的,虚无缥缈的,你看不到的,摸不着的,与学生的生活隔得很远的,这样的目标,你说能实现吗?德育教育也是如此。有个故事是这样的:党的诞辰,学校开一个联欢会,老师对学生说,给党过生日。联欢会结束了,都还在有学生在东张西望。终于,一个学生就问老师:老师,我们给党过生日,他在哪儿?我们怎么没看见他?
“党”是什么?如果学生理解不了这个概念的话,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去热爱没“共产党”,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的教育就失去意义了。
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目标定低点
对学生的要求要低。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我总是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问他们:我们班上的同学,你最佩服谁?你为什么佩服他/她?(他/她可能会说,他/她学习好,遵守纪律,能辅导同学学习,还能在很多方面起带头作用。)他们内心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对象,行动上有了一个明确的倾向,要达到目的,就会事半功倍。我们还可以问他们,在家里,在认识的人中,你最佩服谁?让他们说出对象,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根据要求,一步步改变自己。
平常的常规教育,可以要求他们做一些轻而易举的事情:见到老师问声好,这是礼貌;上学离家,放学回家,向爸爸妈妈问声好,报个到,这是礼貌;作业不懂,问爸妈,要说“请”,这也是礼貌。
(二)要付诸行动
在教育中,我们总会犯这样的错误:给学生的要求,提出了,就忘记反馈了。老师忘记了,学生还会记得吗?当然不会!
你让学生要讲卫生,你及时检查了吗?当教室里到处是纸时,给他们注入榜样的力量,带头捡起来,学生的卫生意识就树立起来了;你要学生助人为乐,就给他们找个生动的事例吧,提出具体的做法,马上行动。
比如,一个学生因生病吐了很多污秽在教室里,我们马上帮其扫掉拖干净;比如学校的一个学生得了重病。经过学校倡议,教师在班上开导,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同学的困难,生命的珍贵,需要我们伸出爱心之手去援助,让他们都懂得我们的帮助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只有在具体的事例中,在具体的行动上,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养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所以我们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千万不要把目标定在天上,却不知道脚下该怎样走。
二、瞄准“圆心”,做好“半径”
德育教育离不开“心”,这是德育教育成败的关键。面对教育的对象,你要知道他的内心想什么,需求什么,之后顺藤摸瓜,掌握学生内心症结,最后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抓住学生的德育,就可以拉近你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学生的内心世界总是与他的生活环境分不开,所以我们德育教育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环境着手。生活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生活圈子、信息动向等。
(一)家庭环境
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家庭。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工作性质、生活习惯、一家人的价值追求等个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比如家长是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呢?还是在赌场上烂赌成性呢?还是喜欢阅读学习的呢?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就要充分了解他的家庭情况,根据家庭情况,来掌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和德育需求。
(二)生活圈子
作为学生,他的生活圈子,除了家庭,还有平常的接触对象,也就是经常和他一起玩的伙伴。充分了解这些对象,也是教师把握学生的关键环节。我们不但可以从他的玩伴身上看到他们群体的爱好倾向,同时还可以从玩伴的言行中,侧面地了解他本人的更多信息。
(三)信息动向
所谓信息动向,就是学生平常所关注的信息,比如他看的电视栏目,他所喜欢阅读的书籍,他喜欢玩的游戏等等。要深入了解学生,我们应该去了解学生的信息动向。“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一个喜欢奥特曼的学生,你跟他谈奥特曼,双方有了共同的话题,学生会感到你是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师,此时,他会有浓厚的谈话兴趣和谈话欲望。在这个基础上,你想了解他的内心,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
在充分了解学生之后,只要是不违反原则,我们都可以对学生投其所好,参与他们的活动,甚至可以刻意地组织一些活动,尽量地融入他们的欢声笑语,融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活动中,和他们敞开心扉,掏心置腹,谈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谈学习中苦恼难过的事。慢慢地,他们的心灵一定会向你敞开。
师生应该像两朵云。如果要让这两朵云遇到一起,最终形成雨,那么,我们就应该要把握准学生的高度、学生的位置、学生的做法,并尽量地与它汇合到一块,去迎合他们。高了不行,矮了也不行。我们要用自己的位置去将就学生的位置,而不是要求学生的高度来将就我们。最宽广的是大海,所以我们要做到尽量辽阔,可以遇合不同的高度,我们不该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实际上,我们与学生的关系,就好比一个圆上的两个点。如果要画好一个圆,我们要站在同一条轨道上。如果你长了,学生短了,画不好圆;如果你短了,学生长了,同样也画不好圆。其实我们和学生都应该是“半径”,我们都应该围绕同一个目标旋转,而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圆心”——健康成长!
当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我们要审视:我们和学生,心与心的距离究竟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