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能力。”创造性阅读是阅读活动的最高形式,也是阅读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笔者结合本人语文教学实践,尝试对小学语文创造性阅读教学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造性阅读的前提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的兴趣高、心理想做的时候。”学生的求知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有兴趣才能激起儿童主动地学习、求知。兴趣可以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
(一)课前激趣引入
教学新课前,教师设置引人入胜的情境,能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如:有的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有的则启发学生发现疑问,促其探究;有的利用新旧知识的关系提出学习课题,引起知识冲突和认识期待。
(二)课中激趣深究
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其读书,让其主动探索、深究,学会读书。如教学《少年王冕》第二段,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知道王冕家境。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母亲让王冕辍学,给人家放牛,他却回答:“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是不是他不想读书了?他为什么这么说?假如你是王冕,又会怎么说?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发表个人认识和见解,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三)课后激趣延伸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保持高涨的情绪,主动把课内知识向更深更广的课外延伸。如教完《在大海中永生》,教师根据课文后面练习题5,讓每个学生搜集关于邓小平爷爷的小故事,先多读多记,然后选一个讲给同学们听。
二、鼓励质疑,教师创造性地引导
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陶行知也说:“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提问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为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善于质疑的能力。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我们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质疑。
(一) 抓“课题”质疑
教师在出示课题时提问,让学生谈谈看到课题后最想了解什么,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我认为这些都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如有教师在教完《圆明园的毁灭》之后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圆明园的毁灭》,你想到了什么?在学生讨论、交流后,进一步启发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想:(1)从内容和标题关系想;(2)从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想;(3)从圆明园的奢华想;(4)从圆明园的结果想。通过对学生进行这样发散思维的引导,学生的认识出人意料地深刻。
(二) 抓“难点”质疑
这是解决困难和突破课文重点的最佳途径,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如教学《白杨》第二课时,可抓住课文借物喻人这一难点,设计趣味作业:看课文插图,假如你是白杨,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描写白杨独自生长在大戈壁滩上的心理活动。这样尽可能地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
(三) 抓“关键词”质疑
在初读课文时,通常是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而精读课文时则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如在教《再见了,亲人》,可启发学生围绕“再见”“亲人”两个关键词想象:当列车开动时,站台上的亲人是什么心情?为什么要与亲人说再见?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圆其说,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四) 抓“矛盾”质疑
逻辑学要求人的思维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不能前后矛盾,但课文中时常出现违背这种规律的地方。如学生在自学《我不是最弱小的》,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与文中“因为你是最弱小的”有矛盾冲突,让学生在看图、读文中进一步明白,其实这两句话是相对于不同的人与物来说的。此处质疑,把学习引向了深入。
三、创设情境,使学生创造性地体验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交际离不开情境,离不开生活。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爱学、学得投入,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一) 用生活展现情境
语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语文。生活有怎样的色彩,语文就有怎样的色彩;生活有什么滋味,语文就有什么滋味。在教学中,只有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才能让学生结合亲身体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在讲解《狼和小羊》一文,教师启发学生:现在你就是那只小羊,当恶狼扑向你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再如,碰到购物、郊游、聚会等类似课文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展现生活情境。
(二) 用音乐渲染情境
在教学中,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带着美妙的节奏,神奇的色彩,给学生创造一个雄伟的、立体的空间,让学生对大自然有一个真切的感悟和热爱。如《春》这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引进音乐,要求学生自己去品味、感受、深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用表演体会情境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并不是每篇课文内容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强情境的真实性,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想象表演情境,让学生感到真实可信,深刻体会理解教学内容。
总之,语文学习在课内,也在课外。正如余秋雨所讲:“时代的发展使每门专业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界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足够的整体视野,连专业都很难学好。”因此,这种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是一种积累,又是一种创造,它对学生个体良好素质和人格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造性阅读的前提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的兴趣高、心理想做的时候。”学生的求知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有兴趣才能激起儿童主动地学习、求知。兴趣可以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
(一)课前激趣引入
教学新课前,教师设置引人入胜的情境,能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如:有的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有的则启发学生发现疑问,促其探究;有的利用新旧知识的关系提出学习课题,引起知识冲突和认识期待。
(二)课中激趣深究
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其读书,让其主动探索、深究,学会读书。如教学《少年王冕》第二段,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知道王冕家境。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母亲让王冕辍学,给人家放牛,他却回答:“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是不是他不想读书了?他为什么这么说?假如你是王冕,又会怎么说?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发表个人认识和见解,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三)课后激趣延伸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保持高涨的情绪,主动把课内知识向更深更广的课外延伸。如教完《在大海中永生》,教师根据课文后面练习题5,讓每个学生搜集关于邓小平爷爷的小故事,先多读多记,然后选一个讲给同学们听。
二、鼓励质疑,教师创造性地引导
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陶行知也说:“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提问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为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善于质疑的能力。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我们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质疑。
(一) 抓“课题”质疑
教师在出示课题时提问,让学生谈谈看到课题后最想了解什么,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我认为这些都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如有教师在教完《圆明园的毁灭》之后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圆明园的毁灭》,你想到了什么?在学生讨论、交流后,进一步启发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想:(1)从内容和标题关系想;(2)从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想;(3)从圆明园的奢华想;(4)从圆明园的结果想。通过对学生进行这样发散思维的引导,学生的认识出人意料地深刻。
(二) 抓“难点”质疑
这是解决困难和突破课文重点的最佳途径,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如教学《白杨》第二课时,可抓住课文借物喻人这一难点,设计趣味作业:看课文插图,假如你是白杨,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描写白杨独自生长在大戈壁滩上的心理活动。这样尽可能地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
(三) 抓“关键词”质疑
在初读课文时,通常是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而精读课文时则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如在教《再见了,亲人》,可启发学生围绕“再见”“亲人”两个关键词想象:当列车开动时,站台上的亲人是什么心情?为什么要与亲人说再见?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圆其说,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四) 抓“矛盾”质疑
逻辑学要求人的思维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不能前后矛盾,但课文中时常出现违背这种规律的地方。如学生在自学《我不是最弱小的》,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与文中“因为你是最弱小的”有矛盾冲突,让学生在看图、读文中进一步明白,其实这两句话是相对于不同的人与物来说的。此处质疑,把学习引向了深入。
三、创设情境,使学生创造性地体验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交际离不开情境,离不开生活。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爱学、学得投入,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一) 用生活展现情境
语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语文。生活有怎样的色彩,语文就有怎样的色彩;生活有什么滋味,语文就有什么滋味。在教学中,只有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才能让学生结合亲身体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在讲解《狼和小羊》一文,教师启发学生:现在你就是那只小羊,当恶狼扑向你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再如,碰到购物、郊游、聚会等类似课文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展现生活情境。
(二) 用音乐渲染情境
在教学中,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带着美妙的节奏,神奇的色彩,给学生创造一个雄伟的、立体的空间,让学生对大自然有一个真切的感悟和热爱。如《春》这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引进音乐,要求学生自己去品味、感受、深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用表演体会情境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并不是每篇课文内容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强情境的真实性,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想象表演情境,让学生感到真实可信,深刻体会理解教学内容。
总之,语文学习在课内,也在课外。正如余秋雨所讲:“时代的发展使每门专业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界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足够的整体视野,连专业都很难学好。”因此,这种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是一种积累,又是一种创造,它对学生个体良好素质和人格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