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伦敦奥运会东道主转播机构,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奥运会举行期间对我国运动员进行了重点聚焦,先后累计播发涉华报道228篇。从BBC这面媒体之镜中映射出的我国国际媒体形象,虽然还仍然具有一些偏见和扭曲的成分,但也较为清晰地体现出了较以往更加人格化、人性化和人文化的特点,这标志着我国的国际媒体形象出现了转好的趋势和迹象。
一、以人格化的方式,较为客观公正地肯定了我国取得的成绩
长久以来,我国在西方媒体和公众中的形象一直是“遥远的文化他者”。我国常因地理上的远隔与文化上的迥异,在西方呈现出非人格化的特征——中国是难以理解的“他者”,是不能与西方具有同等人格的“他者”。
在伦敦奥运会的涉华报道中,较多报道一改将我国非人格化倾向,以与西方具有平等人格的目光,较为客观公正地肯定了我国运动员取得的成绩。比如,在谈及我国体操运动员冯喆夺冠时,BBC在报道中借用评论员Mitch Fenner的评价进行了积极的赞赏:“冯喆素质过硬,他的冠军当之无愧”。在报道英国羽毛球名将Gail Emms被我国选手击败获得亚军时,BBC则引用了评论员的客观评论:“他们尽力了,但两者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BBC对我国体育成就的认可。此外,无论是选登奥运会金牌获得者Adrian Moorhouse对焦刘洋赢得200米蝶泳冠军的赞赏:“焦刘洋在最后表现得很好,非常强势”,还是引用BBC体育评论员David Oates在郭文珺摘得十米气步枪金牌后表现出的欣慰:“虽然她的分数不及她本人在北京奥运会时的成绩,但能够卫冕就已经是十分不寻常的事了”。抑或是截取1988年100m仰泳金牌获得者Adrian在孙杨夺金后的惊叹之词:“孙杨游得太精彩了,他能在最后100米游出53.3秒的好成绩真是太棒了”,等等。这些报道,都较为明显地体现出以与西方运动员具有平等人格来看待我国的倾向。
这一倾向还较为集中地体现在BBC主持人克莱尔质疑我国游泳运动员叶诗文服用兴奋剂之后。在随后的相关报道中,BBC及时发布信息,借助Lord Colin Moynihan(英国奥委会主席)的表态:“叶诗文已通过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项目检查,她是清白的。事情就到此为止吧。她的游泳天分应该得到认可”,为叶诗文正了名。此外,BBC还在后续报道中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客观解读了叶诗文的比赛,不仅逐条推翻了外界的质疑,还较为全面地证明了叶诗文是一名“现象级”的游泳天才。在无端质疑叶诗文服用兴奋剂这一媒体事件中,BBC个别新闻工作者的“酸葡萄心理”,与随后报道整体上的客观公正,可谓正是西方新闻界在将我国进行“人格化”看待这个问题上的缩影。
二、以人性化的方式,较为积极正面地展现了我国运动员风采
一直以来,西方新闻媒体中的我国公民常被塑造为毫无个性和个人情感的“蓝蚂蚁”,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国民形象被片面化、模式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国民形象的非人性化。
在BBC伦敦奥运会的涉华报道中,尽管还是能够看到企图片面化和模式化我国运动员的做法,但也有较多报道或幽默、或温情地展现出了我国运动员充满人性化的一面。例如,对于夺冠后孙杨的发型,BBC两名解说员这样调侃:“我要是他的教练就告诉他,前面三百米也使劲儿。你要是他的教练你会告诉他啥?”“好好剪个头发。”当报道羽毛球冠军林丹赛后评论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时,BBC的报道将林丹的答语直译为英语:“I’d like to invite Lee Chong Wei to my wedding”(我希望李崇伟来参加我的婚礼)。这一处理方法可谓将我国顶级羽毛球运动员林丹的坦诚与大将之风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弘扬了友谊第一的体育竞技精神,也较为传神地体现了我国运动员的人性魅力。同样的人性化倾向还体现在BBC对屈居亚军的体操运动员陈一冰的报道,文中这样写道:“但当22岁的Zanetti最终分数高过自己时,这位中国体操运动员拥抱并鼓掌祝贺他的竞争对手”,虽然没有对这位悲情英雄做过多的文字说明,但足以让受众为其善良的人性为之感动。此外,在谈及刘翔单腿蹦向终点、亲吻跨栏的一幕,BBC相关评论及报道除了表达遗憾之情,还认为这一行为体现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并附上了刘翔的相关资料,报道中流露出了浓浓的人情味。不仅如此,BBC伦敦奥运期间的较多报道中还引用了西方体育届权威组织和人的表态和观点,对我国运动员勤奋、谦逊、幽默的品质进行了较为积极的肯定,将中西方共同认可的价值呈现在受众面前。
三、以人文化的方式,较为中立包容地引介了我国的体育观念
在冷战思维和文化差异下,西方新闻媒介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无法中立包容地看待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而是较为固执地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为准绳不切合实际地看待我国的各类事物,这使得西方媒介中的我国形象呈现出一种“去人文化”的特征。
在BBC伦敦奥运会的涉华报道中,尽管这种“去人文化”的特征还是较为明显,但有为数不少的报道较为中立包容地引介了我国的体育观念。例如,BBC文章介绍到,在周五开幕式前,中国的报纸对于伦敦奥运会的准备工作褒贬不一,一些报纸认为伦敦正在非常自信的准备奥运会,其他一些媒体认为伦敦的准备非常粗糙。很多媒体都担心伦敦的安全问题。BBC还引用了《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和《东方体育日报》的相关报道。不仅如此,BBC还援引了搜狐微博网友的观点:“一位读者yunjin chengfeng998575在中国网站搜狐的微博上写到,我凌晨4点起床,看开幕式,非常失望,乡村的场景看上去像马戏团,一点都不引人入胜。就像看戏剧一样,一点都没有奥运的激情。跟北京奥运根本没法比”。以及同样来自搜狐微博的相反意见:“读者Dong You xi Dang就不同意了。他认为伦敦奥运的开幕式与北京完全不一样,节奏完全不同,传递的是快乐、参与,也是完美的。网友xiangiun8000的总结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强调的是,这是大众的奥运会”。BBC较为客观全面地介绍我国对伦敦奥运会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中立而包容地引介我国体育价值观念的作用,体现了对我国体育价值观念的尊重,有利于使国际受众从更加“人文化”的角度看待我国。这做法虽然不能全面促使西方对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实现换位思考和客观认识,但却也是不容忽视的转变迹象。
相对于西方媒体长期的一贯的、不假思索地误读和扭曲我国形象的历史相比,BBC伦敦奥运会涉华报道中体现出的更加人格化、人性化、人文化的我国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国际媒体形象正在转好的倾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点:一是我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硬实力的崛起为我国国际形象的转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西方传媒产生了重新全面客观认识我国的需要;二是我国在国际传播能力方面的大量投入增强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使西方传媒难以忽略或扭曲有关我国的事实;三是我国在国际传播技巧方面逐步成熟增强我国开展形象博弈的能力,使西方传媒肆意扭曲和丑化我国形象的难度大大提高。
一、以人格化的方式,较为客观公正地肯定了我国取得的成绩
长久以来,我国在西方媒体和公众中的形象一直是“遥远的文化他者”。我国常因地理上的远隔与文化上的迥异,在西方呈现出非人格化的特征——中国是难以理解的“他者”,是不能与西方具有同等人格的“他者”。
在伦敦奥运会的涉华报道中,较多报道一改将我国非人格化倾向,以与西方具有平等人格的目光,较为客观公正地肯定了我国运动员取得的成绩。比如,在谈及我国体操运动员冯喆夺冠时,BBC在报道中借用评论员Mitch Fenner的评价进行了积极的赞赏:“冯喆素质过硬,他的冠军当之无愧”。在报道英国羽毛球名将Gail Emms被我国选手击败获得亚军时,BBC则引用了评论员的客观评论:“他们尽力了,但两者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BBC对我国体育成就的认可。此外,无论是选登奥运会金牌获得者Adrian Moorhouse对焦刘洋赢得200米蝶泳冠军的赞赏:“焦刘洋在最后表现得很好,非常强势”,还是引用BBC体育评论员David Oates在郭文珺摘得十米气步枪金牌后表现出的欣慰:“虽然她的分数不及她本人在北京奥运会时的成绩,但能够卫冕就已经是十分不寻常的事了”。抑或是截取1988年100m仰泳金牌获得者Adrian在孙杨夺金后的惊叹之词:“孙杨游得太精彩了,他能在最后100米游出53.3秒的好成绩真是太棒了”,等等。这些报道,都较为明显地体现出以与西方运动员具有平等人格来看待我国的倾向。
这一倾向还较为集中地体现在BBC主持人克莱尔质疑我国游泳运动员叶诗文服用兴奋剂之后。在随后的相关报道中,BBC及时发布信息,借助Lord Colin Moynihan(英国奥委会主席)的表态:“叶诗文已通过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项目检查,她是清白的。事情就到此为止吧。她的游泳天分应该得到认可”,为叶诗文正了名。此外,BBC还在后续报道中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客观解读了叶诗文的比赛,不仅逐条推翻了外界的质疑,还较为全面地证明了叶诗文是一名“现象级”的游泳天才。在无端质疑叶诗文服用兴奋剂这一媒体事件中,BBC个别新闻工作者的“酸葡萄心理”,与随后报道整体上的客观公正,可谓正是西方新闻界在将我国进行“人格化”看待这个问题上的缩影。
二、以人性化的方式,较为积极正面地展现了我国运动员风采
一直以来,西方新闻媒体中的我国公民常被塑造为毫无个性和个人情感的“蓝蚂蚁”,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国民形象被片面化、模式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国民形象的非人性化。
在BBC伦敦奥运会的涉华报道中,尽管还是能够看到企图片面化和模式化我国运动员的做法,但也有较多报道或幽默、或温情地展现出了我国运动员充满人性化的一面。例如,对于夺冠后孙杨的发型,BBC两名解说员这样调侃:“我要是他的教练就告诉他,前面三百米也使劲儿。你要是他的教练你会告诉他啥?”“好好剪个头发。”当报道羽毛球冠军林丹赛后评论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时,BBC的报道将林丹的答语直译为英语:“I’d like to invite Lee Chong Wei to my wedding”(我希望李崇伟来参加我的婚礼)。这一处理方法可谓将我国顶级羽毛球运动员林丹的坦诚与大将之风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弘扬了友谊第一的体育竞技精神,也较为传神地体现了我国运动员的人性魅力。同样的人性化倾向还体现在BBC对屈居亚军的体操运动员陈一冰的报道,文中这样写道:“但当22岁的Zanetti最终分数高过自己时,这位中国体操运动员拥抱并鼓掌祝贺他的竞争对手”,虽然没有对这位悲情英雄做过多的文字说明,但足以让受众为其善良的人性为之感动。此外,在谈及刘翔单腿蹦向终点、亲吻跨栏的一幕,BBC相关评论及报道除了表达遗憾之情,还认为这一行为体现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并附上了刘翔的相关资料,报道中流露出了浓浓的人情味。不仅如此,BBC伦敦奥运期间的较多报道中还引用了西方体育届权威组织和人的表态和观点,对我国运动员勤奋、谦逊、幽默的品质进行了较为积极的肯定,将中西方共同认可的价值呈现在受众面前。
三、以人文化的方式,较为中立包容地引介了我国的体育观念
在冷战思维和文化差异下,西方新闻媒介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无法中立包容地看待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而是较为固执地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为准绳不切合实际地看待我国的各类事物,这使得西方媒介中的我国形象呈现出一种“去人文化”的特征。
在BBC伦敦奥运会的涉华报道中,尽管这种“去人文化”的特征还是较为明显,但有为数不少的报道较为中立包容地引介了我国的体育观念。例如,BBC文章介绍到,在周五开幕式前,中国的报纸对于伦敦奥运会的准备工作褒贬不一,一些报纸认为伦敦正在非常自信的准备奥运会,其他一些媒体认为伦敦的准备非常粗糙。很多媒体都担心伦敦的安全问题。BBC还引用了《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和《东方体育日报》的相关报道。不仅如此,BBC还援引了搜狐微博网友的观点:“一位读者yunjin chengfeng998575在中国网站搜狐的微博上写到,我凌晨4点起床,看开幕式,非常失望,乡村的场景看上去像马戏团,一点都不引人入胜。就像看戏剧一样,一点都没有奥运的激情。跟北京奥运根本没法比”。以及同样来自搜狐微博的相反意见:“读者Dong You xi Dang就不同意了。他认为伦敦奥运的开幕式与北京完全不一样,节奏完全不同,传递的是快乐、参与,也是完美的。网友xiangiun8000的总结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强调的是,这是大众的奥运会”。BBC较为客观全面地介绍我国对伦敦奥运会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中立而包容地引介我国体育价值观念的作用,体现了对我国体育价值观念的尊重,有利于使国际受众从更加“人文化”的角度看待我国。这做法虽然不能全面促使西方对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实现换位思考和客观认识,但却也是不容忽视的转变迹象。
相对于西方媒体长期的一贯的、不假思索地误读和扭曲我国形象的历史相比,BBC伦敦奥运会涉华报道中体现出的更加人格化、人性化、人文化的我国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国际媒体形象正在转好的倾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点:一是我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硬实力的崛起为我国国际形象的转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西方传媒产生了重新全面客观认识我国的需要;二是我国在国际传播能力方面的大量投入增强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使西方传媒难以忽略或扭曲有关我国的事实;三是我国在国际传播技巧方面逐步成熟增强我国开展形象博弈的能力,使西方传媒肆意扭曲和丑化我国形象的难度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