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过去的寒冷的2012年12月,我经歷了一次非常难忘的采访。这次采访是为落实中宣部“新闻战线应切实转作风、改文风”,以崭新的风貌和文风宣传报道十八大精神。整整15天,我走访了陕西省四市、六县、九个乡镇,十多个村、15户农家,8个民营企业,以及省、市级发改委、扶贫办、组织部、纪委等各级部门,倾听民声诉求、了解社情民意。结合十八大精神以及陕西省省情,我把选题范围确定在扶贫开发共同富裕、循环经济美丽中国、党风廉政建设等范围。
采访中,我为很多因病致穷的农村家庭唏嘘,也为当地政府部门出台的帮扶措施鼓掌。但我也知道,虽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现场捐钱,这也只能解一时之需,如何为这些贫困家庭、农村、乡镇、县城找到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的门路,是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任务;而通过扎实的基层调研采访,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报道,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使命。
其实,在党的十八大报道中,我曾负责对外解读十八大报告,对一些新提法和目标了然于心。但只有到了基层才更真切的了解到:“美丽中国”在地方践行依然要通过转变观念,甚至列入官员考核才能真正推动;而“共同富裕”的目标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需要各界努力;“收入倍增”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缩小城乡差距,而缩小城乡差距又远非让农民上楼进城那么简单;基层百姓对中央决心惩处腐败普遍衷心称快,但更呼唤体制内预防;政治局的执政新风已经在地方各级产生“传递效应”,但如何克服越是基层官员“谱”越大的现象,仅靠中央的率先垂范是不够的……每次调研出发前,我都会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而带回的则是沉甸甸的思考。
如果算上这次的调研报道,从2008年开始,我已经带队或者参与参加过8次调研来访,累计100多天,行程10多个省,40多个县,已数不清多少村子、企业、工厂和农户。在基层采访多了,见到的各型各样的官员也多了,我有一个发现:经常和底层百姓接触的官员,他们有“底气”,这个底气包括各个方面。这其实也适用于我们新闻工作者。因为,只有有深入的基层调研经历,才能对国情有一份深刻的真实体认,而只有对国情有深刻体认,才能进一步加强作为国家通讯社记者对自己从事的报道领域的自信。
我一直推崇新华社总编辑何平说过的一句话,“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这虽然是一个笨办法,但却是优秀记者绕不过去的一个“坎”。这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虽然现在各级政府都建立了微博政务,这些新手段很必要,但也必须承认,若要真正了解到最底层的民生,还要依赖传统的办法一一走乡入户去倾听。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执政要求,也可视为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由此可见,新闻工作者的勤奋,不仅要看稿件的数量,更要看稿件的原创精神、思考深度和时代价值。
实践“短实新”文风
新一届政府执政新风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这也应该成为新闻战线的启示之一。
国外通讯社一直倡导大编辑、小记者职能,作为国家通讯社的对外新闻编辑部的编辑和记者,四种能力缺一不可,即思想认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知识储备能力、分析观察能力。现在提倡“短实新”的文风,做到这点其实很不易,但只要具备这四种能力,实践“短实新”文风应该不难。
首先是“短”。越是“微言大义”的稿件越考查作者的思考力和表达力,需要中心突出、文字凝练、结构巧妙。我认为,文字凝练需要千锤百炼和一定的天赋;中心突出意味着要吃透主题;结构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考验着文字工作者的功底。2012年诺贝尔获奖者莫言曾谈过--结构的重要性,他说,每创作一部小说前,他思考最多的是结构。
其次是“实”。新闻语言如何做到言之有物和实实在在?考验的其实还是对新闻事件的感知能力和采访调研的能力,少用形容词、副词,多用动词,少写浮夸华而不实的语言,多用老百姓的生动引语,这都要求记者切切实实“扎”到基层去发现、去挖掘,而不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面对电脑进行“复制、粘贴”。
由此我想到,如果说一些大型的会议报道考验的是记者“抓新闻”的能力,调研报道考验则是“找新闻”的能力,后者对职业素质的要求更高。平时采访机会不多的对外部的编辑,更需要锻炼自己找新闻的能力,只有会找新闻,才能真正胜任战役性报道,写出有思想价值的新闻。
最后是“新”。我所理解的这个“新”,包括题材的创新和形式的创新。做编辑时间长了都有一定惰性,比如写稿的形式上,往往习,惯了一种写法就总是按照自己的套路写下去。国外媒体总结了好的新闻导语至少有十几种写法,但看看自己的作品,往往也就是那么两三种开头,这一方面是平时积累不够,更重要的还是惯性和惰性使然。因此,无论是作风的转变还是文风的改变,首先要求记者编辑勤思善行,时刻保持创新意识。
就在几天前由西安去延安的路上,我们的车出了小车祸,在劫后余生的庆幸中,我向司机打听如何会发生这种现象。老司机说,出隧道尤其要小心,尤其是隧道连着高架桥,由于桥是架空的,没有地气容易结冰,而隧道中无雨无雪,司机一般速度很快,
~结冰的桥面很容易打滑,普通公路就不会有此现象,因为有“地气”。由此联想到,我们作为编辑,长期在“隧道般”无风无雨的工作状态下,不要急于上“高桥”,一定要到坚实的大地上接接“地气”,尤其是“新手上路”。
责编:谭震
采访中,我为很多因病致穷的农村家庭唏嘘,也为当地政府部门出台的帮扶措施鼓掌。但我也知道,虽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现场捐钱,这也只能解一时之需,如何为这些贫困家庭、农村、乡镇、县城找到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的门路,是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任务;而通过扎实的基层调研采访,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报道,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使命。
其实,在党的十八大报道中,我曾负责对外解读十八大报告,对一些新提法和目标了然于心。但只有到了基层才更真切的了解到:“美丽中国”在地方践行依然要通过转变观念,甚至列入官员考核才能真正推动;而“共同富裕”的目标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需要各界努力;“收入倍增”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缩小城乡差距,而缩小城乡差距又远非让农民上楼进城那么简单;基层百姓对中央决心惩处腐败普遍衷心称快,但更呼唤体制内预防;政治局的执政新风已经在地方各级产生“传递效应”,但如何克服越是基层官员“谱”越大的现象,仅靠中央的率先垂范是不够的……每次调研出发前,我都会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而带回的则是沉甸甸的思考。
如果算上这次的调研报道,从2008年开始,我已经带队或者参与参加过8次调研来访,累计100多天,行程10多个省,40多个县,已数不清多少村子、企业、工厂和农户。在基层采访多了,见到的各型各样的官员也多了,我有一个发现:经常和底层百姓接触的官员,他们有“底气”,这个底气包括各个方面。这其实也适用于我们新闻工作者。因为,只有有深入的基层调研经历,才能对国情有一份深刻的真实体认,而只有对国情有深刻体认,才能进一步加强作为国家通讯社记者对自己从事的报道领域的自信。
我一直推崇新华社总编辑何平说过的一句话,“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这虽然是一个笨办法,但却是优秀记者绕不过去的一个“坎”。这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虽然现在各级政府都建立了微博政务,这些新手段很必要,但也必须承认,若要真正了解到最底层的民生,还要依赖传统的办法一一走乡入户去倾听。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执政要求,也可视为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由此可见,新闻工作者的勤奋,不仅要看稿件的数量,更要看稿件的原创精神、思考深度和时代价值。
实践“短实新”文风
新一届政府执政新风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这也应该成为新闻战线的启示之一。
国外通讯社一直倡导大编辑、小记者职能,作为国家通讯社的对外新闻编辑部的编辑和记者,四种能力缺一不可,即思想认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知识储备能力、分析观察能力。现在提倡“短实新”的文风,做到这点其实很不易,但只要具备这四种能力,实践“短实新”文风应该不难。
首先是“短”。越是“微言大义”的稿件越考查作者的思考力和表达力,需要中心突出、文字凝练、结构巧妙。我认为,文字凝练需要千锤百炼和一定的天赋;中心突出意味着要吃透主题;结构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考验着文字工作者的功底。2012年诺贝尔获奖者莫言曾谈过--结构的重要性,他说,每创作一部小说前,他思考最多的是结构。
其次是“实”。新闻语言如何做到言之有物和实实在在?考验的其实还是对新闻事件的感知能力和采访调研的能力,少用形容词、副词,多用动词,少写浮夸华而不实的语言,多用老百姓的生动引语,这都要求记者切切实实“扎”到基层去发现、去挖掘,而不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面对电脑进行“复制、粘贴”。
由此我想到,如果说一些大型的会议报道考验的是记者“抓新闻”的能力,调研报道考验则是“找新闻”的能力,后者对职业素质的要求更高。平时采访机会不多的对外部的编辑,更需要锻炼自己找新闻的能力,只有会找新闻,才能真正胜任战役性报道,写出有思想价值的新闻。
最后是“新”。我所理解的这个“新”,包括题材的创新和形式的创新。做编辑时间长了都有一定惰性,比如写稿的形式上,往往习,惯了一种写法就总是按照自己的套路写下去。国外媒体总结了好的新闻导语至少有十几种写法,但看看自己的作品,往往也就是那么两三种开头,这一方面是平时积累不够,更重要的还是惯性和惰性使然。因此,无论是作风的转变还是文风的改变,首先要求记者编辑勤思善行,时刻保持创新意识。
就在几天前由西安去延安的路上,我们的车出了小车祸,在劫后余生的庆幸中,我向司机打听如何会发生这种现象。老司机说,出隧道尤其要小心,尤其是隧道连着高架桥,由于桥是架空的,没有地气容易结冰,而隧道中无雨无雪,司机一般速度很快,
~结冰的桥面很容易打滑,普通公路就不会有此现象,因为有“地气”。由此联想到,我们作为编辑,长期在“隧道般”无风无雨的工作状态下,不要急于上“高桥”,一定要到坚实的大地上接接“地气”,尤其是“新手上路”。
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