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劳技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劳动技术素质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值得劳技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
一、以新颖、别致的方式引入新课
课堂教学的引入,如同戏曲的“引子”或影剧的“序幕”,精彩的引入能起到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所以上课一开始,教师应以新颖、别致的方式,如,展示有创意的实物、巧妙提问、讲述生动有趣的实例等,把学生带入一个新奇的境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的欲望。例如,教学花卉《扦插繁殖》一课,教师可先展示采用扦插的方法繁殖的盆栽花卉,如,盛开的月季,含羞待放的菊花,婀娜多姿的迎春花,香气四溢的桂花,等等,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对扦插繁殖产生浓厚的兴趣。显然,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开场白”,或设疑,或激趣,无疑会使学生进入“受激发状态”,积极、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
二、介绍现代科技成果
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人类共有的天性,青少年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对周围世界特别是最新发生的事情,不但好奇,而且还怀有积极探索的欲望。根据学生这种求新猎奇的心理特点,教师有必要本着“知识点源于教材,具体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的原则,结合有关章节,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科研成果。例如,讲花卉无性繁殖时,可介绍“组织培养”“克隆技术”等相关知识;讲营养元素时,可介绍无土栽培技术;讲光合作用时,可适当讲解温室栽培技术对提高作物产量的意义;等等。事实上,每当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连最“淘气”的学生也会凝神静听,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加浓厚。
三、使学习材料直观化
课本中的学习材料本身是有意义的,但往往比较抽象,或一时不被感知,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学习材料直观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和运用直观教具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观察、思考、探索转化。例如,在教学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技术》一课时,教师可以出示有病斑的叶片和带有菌核的茎与角果标本,交待菌核病的症状,然后利用图表说明菌核病的危害,最后播放教学录像片,让学生了解菌核病的防治方法。这样,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整个课堂就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气氛。
四、开展竞赛活动
众所周知,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求胜心理,所以适当地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可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教学水仙《切茎、上盆》一课,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剥鳞茎皮比赛,看谁剥得快,剥得干净;切茎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同桌竞赛”,让同桌比一比切茎操作的规范、准确程度;进入“上盆固茎”阶段,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竞赛”,即让学生自己对照上盆固茎的要求,对自己上盆固茎的操作情况作出客观的评判。上述竞赛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学生技术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而且活化了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自始至终充满着乐趣。
五、让学生学以致用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拿到生产、生活实际中加以運用,这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学习盆景制作技术后,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以大自然为课堂,组织学生到野外挖树桩,找石料,带领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盆景的设计与制作。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才能,制作出一盆盆造型奇特、极具观赏价值的盆景作品。
总之,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有多种,教学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将劳技知识趣味化,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学习和实践,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一、以新颖、别致的方式引入新课
课堂教学的引入,如同戏曲的“引子”或影剧的“序幕”,精彩的引入能起到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所以上课一开始,教师应以新颖、别致的方式,如,展示有创意的实物、巧妙提问、讲述生动有趣的实例等,把学生带入一个新奇的境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的欲望。例如,教学花卉《扦插繁殖》一课,教师可先展示采用扦插的方法繁殖的盆栽花卉,如,盛开的月季,含羞待放的菊花,婀娜多姿的迎春花,香气四溢的桂花,等等,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对扦插繁殖产生浓厚的兴趣。显然,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开场白”,或设疑,或激趣,无疑会使学生进入“受激发状态”,积极、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
二、介绍现代科技成果
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人类共有的天性,青少年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对周围世界特别是最新发生的事情,不但好奇,而且还怀有积极探索的欲望。根据学生这种求新猎奇的心理特点,教师有必要本着“知识点源于教材,具体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的原则,结合有关章节,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科研成果。例如,讲花卉无性繁殖时,可介绍“组织培养”“克隆技术”等相关知识;讲营养元素时,可介绍无土栽培技术;讲光合作用时,可适当讲解温室栽培技术对提高作物产量的意义;等等。事实上,每当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连最“淘气”的学生也会凝神静听,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加浓厚。
三、使学习材料直观化
课本中的学习材料本身是有意义的,但往往比较抽象,或一时不被感知,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学习材料直观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和运用直观教具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观察、思考、探索转化。例如,在教学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技术》一课时,教师可以出示有病斑的叶片和带有菌核的茎与角果标本,交待菌核病的症状,然后利用图表说明菌核病的危害,最后播放教学录像片,让学生了解菌核病的防治方法。这样,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整个课堂就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气氛。
四、开展竞赛活动
众所周知,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求胜心理,所以适当地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可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教学水仙《切茎、上盆》一课,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剥鳞茎皮比赛,看谁剥得快,剥得干净;切茎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同桌竞赛”,让同桌比一比切茎操作的规范、准确程度;进入“上盆固茎”阶段,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竞赛”,即让学生自己对照上盆固茎的要求,对自己上盆固茎的操作情况作出客观的评判。上述竞赛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学生技术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而且活化了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自始至终充满着乐趣。
五、让学生学以致用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拿到生产、生活实际中加以運用,这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学习盆景制作技术后,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以大自然为课堂,组织学生到野外挖树桩,找石料,带领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盆景的设计与制作。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才能,制作出一盆盆造型奇特、极具观赏价值的盆景作品。
总之,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有多种,教学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将劳技知识趣味化,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学习和实践,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