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022-01
幼儿园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則。例如,在教育活动结束后,会有值日生主动地帮助保育员擦桌子,分发餐具和加餐。在活动区开始之前有部分幼儿也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回忆、与同伴分享自己在活动区中的发现与收获。在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部分幼儿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自我中心。他们在“过渡环节”中有时会置规则于不顾。
一、日常活动的组织中容易出现的“过渡环节”的问题
1.大班幼儿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但在合作中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幼儿在自由松散的过渡环节游戏中,往往发生一些纠纷。我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认为过渡环节时间短,因此常常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游戏常规来约束幼儿的行为,使幼儿尽快地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活动。实际上,这样做会错过许多教育时机。
2.游戏内容不丰富,加长幼儿等待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时孩子们是陆续进入过渡环节的,开始时孩子少,我们会与这些孩子一起玩儿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比如孩子们喝完水,准备去户外活动这个环节,有的孩子动作快一点儿,有的则慢一点儿。由于不在意这些细小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加长了孩子的等待时间,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过渡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转换,是一日个活动中的“驿站”,它是非正式的,是闲散的、自由活泼的。“过渡环节”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应将“过度环节”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而不是作为一种需要加以消极避免。
二、“过渡环节”问题的解决途径
那么,如何调整“过渡环节”的组织安排,使之更为有效呢?通过聆听专家老师的讲座,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认为合理安排过渡环节,丰富过渡环节的组织形式,对于一日活动的安排,发挥大班幼儿的自我调节功能,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发现幼儿兴趣,形成活动主题
过渡环节一般安排比较灵活,幼儿之间的交流比较多。大班的幼儿好学好问,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这就有利于我们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生成我们的主题。例如:在午餐和午睡之间的过渡环节,在带领幼儿进行散步时,就可以有意识地结合幼儿的兴趣点,进行一些谈话活动。如:植物、天气等相关内容,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讨论。在此环节中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2.分工合作参与劳动,减少“过渡环节”的等待
在加餐和进餐环节,需要餐前的整理、消毒等准备工作。教师收拾整活动中的用品,保育员老师对于餐桌进行消毒、分加餐及餐具。大班的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较前更独立了,能将劳动与游戏分开,对劳动持认真态度,关心劳动结果,在幼儿园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喂养、值日生劳动等:在劳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有了分工合作的意识,在此“过渡环节”中孩子自主分工合作,有帮助老师整理教育活动结束用品的,有帮助保育员整理桌面、分发餐具和加餐的,还有部分幼儿进行盥洗。避免了两个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的等待,也锻炼了了大班幼儿为班级服务的意识。
3.萌发大班幼儿自主、自律的良好品质
大班幼儿情绪体验日益丰富,表现为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以及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多,幼儿的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逐步加强。因此,在过渡环节中要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适当满足幼儿的一些要求。如:在排队和消极等待的时间里,让幼儿根据自己内在动机和愿望从事自由活动,幼儿有了愉快的活动体验,就能够以稳定、良好的状态投入到下次活动中,减少了烦躁情绪和攻击性行为。幼儿宽松、愉悦、自由、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幼儿随时调节自己的行为,摆脱被动受支配地位,变执行纪律、执行任务为幼儿主动参与,学习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主体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4.培养幼儿同伴间友好、文明交往的能力
幼儿只有在与同伴互相交往的过程中,才学会共同生活、相互合作,交往伙伴在社会化及个性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交往伙伴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和行为的调节者,又是幼儿认识自我的镜子,作为教师应在过渡环节时间里,尽量多地为幼儿提供交往的环境和机会,不断丰富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环境和内容,如:一起照顾自然角、整理活动区等等。但是在交往中,大班幼儿还会出现一些争执与矛盾,此时,我们也应该抓住“过渡环节”中的教育契机,鼓励幼儿共同解决,让幼儿在交往中学会观察同伴、用语言和行为帮助同伴,形成一种友好、互相帮助的环境,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个性。
幼儿园的过渡环节容易被幼儿园和教师忽略。对于“过渡环节”的合理安排应成为一种思路和理念。我们要做到真正关注幼儿、关心幼儿一日生活的每时每刻,将原本过渡环节中的消极等待行为转变为积极行为,充分利用这些“被忘记”的过渡环节,使之能够成为幼儿一日活动中真正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者单位:青岛市南京路第二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則。例如,在教育活动结束后,会有值日生主动地帮助保育员擦桌子,分发餐具和加餐。在活动区开始之前有部分幼儿也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回忆、与同伴分享自己在活动区中的发现与收获。在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部分幼儿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自我中心。他们在“过渡环节”中有时会置规则于不顾。
一、日常活动的组织中容易出现的“过渡环节”的问题
1.大班幼儿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但在合作中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幼儿在自由松散的过渡环节游戏中,往往发生一些纠纷。我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认为过渡环节时间短,因此常常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游戏常规来约束幼儿的行为,使幼儿尽快地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活动。实际上,这样做会错过许多教育时机。
2.游戏内容不丰富,加长幼儿等待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时孩子们是陆续进入过渡环节的,开始时孩子少,我们会与这些孩子一起玩儿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比如孩子们喝完水,准备去户外活动这个环节,有的孩子动作快一点儿,有的则慢一点儿。由于不在意这些细小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加长了孩子的等待时间,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过渡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转换,是一日个活动中的“驿站”,它是非正式的,是闲散的、自由活泼的。“过渡环节”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应将“过度环节”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而不是作为一种需要加以消极避免。
二、“过渡环节”问题的解决途径
那么,如何调整“过渡环节”的组织安排,使之更为有效呢?通过聆听专家老师的讲座,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认为合理安排过渡环节,丰富过渡环节的组织形式,对于一日活动的安排,发挥大班幼儿的自我调节功能,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发现幼儿兴趣,形成活动主题
过渡环节一般安排比较灵活,幼儿之间的交流比较多。大班的幼儿好学好问,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这就有利于我们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生成我们的主题。例如:在午餐和午睡之间的过渡环节,在带领幼儿进行散步时,就可以有意识地结合幼儿的兴趣点,进行一些谈话活动。如:植物、天气等相关内容,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讨论。在此环节中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2.分工合作参与劳动,减少“过渡环节”的等待
在加餐和进餐环节,需要餐前的整理、消毒等准备工作。教师收拾整活动中的用品,保育员老师对于餐桌进行消毒、分加餐及餐具。大班的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较前更独立了,能将劳动与游戏分开,对劳动持认真态度,关心劳动结果,在幼儿园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喂养、值日生劳动等:在劳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有了分工合作的意识,在此“过渡环节”中孩子自主分工合作,有帮助老师整理教育活动结束用品的,有帮助保育员整理桌面、分发餐具和加餐的,还有部分幼儿进行盥洗。避免了两个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的等待,也锻炼了了大班幼儿为班级服务的意识。
3.萌发大班幼儿自主、自律的良好品质
大班幼儿情绪体验日益丰富,表现为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以及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多,幼儿的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逐步加强。因此,在过渡环节中要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适当满足幼儿的一些要求。如:在排队和消极等待的时间里,让幼儿根据自己内在动机和愿望从事自由活动,幼儿有了愉快的活动体验,就能够以稳定、良好的状态投入到下次活动中,减少了烦躁情绪和攻击性行为。幼儿宽松、愉悦、自由、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幼儿随时调节自己的行为,摆脱被动受支配地位,变执行纪律、执行任务为幼儿主动参与,学习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主体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4.培养幼儿同伴间友好、文明交往的能力
幼儿只有在与同伴互相交往的过程中,才学会共同生活、相互合作,交往伙伴在社会化及个性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交往伙伴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和行为的调节者,又是幼儿认识自我的镜子,作为教师应在过渡环节时间里,尽量多地为幼儿提供交往的环境和机会,不断丰富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环境和内容,如:一起照顾自然角、整理活动区等等。但是在交往中,大班幼儿还会出现一些争执与矛盾,此时,我们也应该抓住“过渡环节”中的教育契机,鼓励幼儿共同解决,让幼儿在交往中学会观察同伴、用语言和行为帮助同伴,形成一种友好、互相帮助的环境,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个性。
幼儿园的过渡环节容易被幼儿园和教师忽略。对于“过渡环节”的合理安排应成为一种思路和理念。我们要做到真正关注幼儿、关心幼儿一日生活的每时每刻,将原本过渡环节中的消极等待行为转变为积极行为,充分利用这些“被忘记”的过渡环节,使之能够成为幼儿一日活动中真正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者单位:青岛市南京路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