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预测,活化阅读思维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w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陶冶是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的,因此,语文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对于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问题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与探讨的教研课题。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会在学习中自觉反思,总结经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元认知发展的最佳时期,将元认知的理论运用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意义重大。通过元认知理论对学生阅读教学的指导,能够将学生的个体认知行为与自我管理结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极大提升。

一、“元认知”的理论基础


  元认知又称为反省认知、监控认知等,是指人对于自己认知过程的一种认识和反思。元认知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反省的过程,一般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内容。
  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于自身认知活动进行反思的系统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如果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使用何种阅读策略更为合适,明确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怎样的认知体验与知识,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元认知理论的运用将显著促进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问题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元认知”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激活背景,体会文本情感意蕴
  阅读是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而生成新的文本感悟的过程。每篇文章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意义,要想提高阅读成效,就需要深刻解读文章的思想内涵。因此,在运用元认知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文章原有的背景知识进行挖掘,激活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联系,进而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对背景知识的激活,能够实现学生阅读的共情,从而更加深入地走进文本,充分体会文本的情感意蕴。
  例如,在阅读《背影》之前,为了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思想情感基调有准确的把握,我先给学生介绍了作家朱自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独特的散文创作风格,拉近学生和作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并联想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动人的亲情故事,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中作者所体现出来的父子之情。通过激活阅读文本的创作背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情感基调。
  (二)以生为本,激活个性阅读思维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都是不同的。当我们运用元認知理论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就应当重视学生的元认知阅读体验,以学生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自主思考,并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以激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思维。
  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传统的阅读教学会倾向于让学生去解读于勒“挥霍无度”“薄情寡义”的形象。为了改变这一思维定式,我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让学生开展多元化的阅读,引导学生发现于勒身上的闪光点,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结果学生的回答可谓丰富多彩。有的学生发现于勒是一个重视亲情的人,他在去美洲挣了点钱后都会给哥嫂写信,表示愿意赔偿他们的损失;有的学生看到了于勒内心的温暖,在他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他还害怕自己成为哥嫂的负担等等。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思考,发散了阅读思维,更培养了个性化阅读能力。
  (三)反思评价,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元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在阅读时需要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和反思,因此,读后阶段的反思评价十分重要。这种反思可以是多元化的,既可以是学生对于自己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还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等。通过对于自己阅读过程的评价,实现对于阅读的反思,让学生在不同的观点碰撞中实现阅读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阅读的文章进行批注,或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句段,或圈画出来有疑问的地方,或写上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学会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同时,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内容来把握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思路,对学生的思考方向、阅读方法是否正确以及阅读理解是否深入进行中肯的评价。通过对阅读过程的反思评价,帮助学生梳理阅读思维,进而形成知识的迁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总之,元认知理论是基于学习主体而产生的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元认知理论的教育价值,通过不断地反思预测,激活学生的阅读动力,活化学生的阅读思维。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一、以小说三要素为突破口  小说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通过五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打下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来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先要充分了解“三要素”以及各要素内在表现与特点;其次探寻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因关系变化而生成的不一样的特色。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其中“人物的典型性”“情节的动人性”“环境的
期刊
儿歌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是一首在传统民谣基础上改写的儿歌,它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集中在儿歌中,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及民间习俗,丰富知识,积累语言,并感受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那如何让多角度设计在儿歌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让儿歌教学更有味道呢?笔者以《传统节日》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尝试。一、活读:朗读有“维度”  《义务教育语文
期刊
【摘要】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科学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本文从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出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希望可以为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小学科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策略;创新能力;素质教育  在教育现代化的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基础性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
期刊
小古文是指篇幅短小,内容浅近易懂、富有趣味、适合儿童阅读的文言文。学习小古文,不仅能让小学生体会为人处世之道,感悟世事万物之理,还能促进他们古文知识的积累和文言语感的养成,为中学深入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基础。笔者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谈谈如何让小古文的教学更有趣味,使得学生感受其魅力并乐在其中。一、巧设情境,未成曲调先有情  小古文的教学重在一个“趣”字。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来激趣,
期刊
【摘要】语文作文在语文科目考试中占据五分之二的比重,探索高中生语文作文写作对研究高考作文的情况有着深远意义。本文从作者的自身因素、文章的写作要求两方面来进行论述,总结了学生们的写作问题,并针对当下状况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这为语文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之处,为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作铺垫。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作文;写作;高考  【中图分类号】G40;H15;I0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期刊
我不是第一次读《黄纱巾》了。幼时的我在课外杂志上读了好多遍,脑海中翻来覆去地想象那条黄纱巾到底有多美。是嫩嫩的鹅黄?温柔的杏黄?还是轻快的柠檬黄?十几年之后,身为教师,在教材里再次看到这篇文章,我是多么感动而惊喜,而且读到了很多当年根本没有读懂的东西。诵读欣赏单元是教师经常弱化的内容,学期时间紧凑,往往就选择不上了。但我决定,这篇小小说一定要上!一、小小说教什么  (一)文本初读  故事很简单,有
期刊
一、链接生活素材,让训练内容生活化  1.搜寻生活积淀,为语用训练奠基  语文教学在倡导语用训练时,不能仅仅将关注的视角聚焦在现有的教材中,而需要基于学生原始的认知经验,将关注的视角投射到自然、社会等更为广阔的平台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  比如教学《石榴》一文时,学生不仅要理解石榴的具体特点,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作者是怎样将石榴的特点写出来的,运用了哪些方法和言语形式。在教学之初
期刊
丹阳市实验小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771年的鸣凤书院。著名思想家、爱国诗人龚自珍在这里担任首席讲师,并留下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从此,“不拘一格”就成为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一、不拘一格:吕叔湘的“饮水思源”  1987年,83岁高龄的吕叔湘携夫人回家乡,来到阔别70年的母校探望。  他回忆:母校老师人人不拘一格,从校长杨鸿范先生那里养成了作业不涂改,不写错别字的习惯;从
期刊
每一名学生都是有生命力的学习个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活泼好动、思维跳跃性强、接受能力强便是小学生在这一发展阶段所普遍具有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所组织的语文课堂,不可能完全地按照教师预设好的教学流程按部就班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与教师预先准备的教学计划相矛盾的事件。这些非预设问题的出现,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对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分析了非预设生成的概念,并重点阐述了非预设生成语文课堂
期刊
所谓在线学习,是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或是通过手机无线网络,进行网络授课、学习的方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线学习一下成为教育的热门话题,引发众人的关注。这种学习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并且也可以基本实现和现实一样的师生互动,因而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  然而在线学习也有明显的弊端:学生情感需求被弱化,影响学习效果;教学内容选择功利,影响学生成长;教学方式运用单一,影响学习品质。那么,如何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