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从“开放语文”到“活的教育”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阳市实验小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771年的鸣凤书院。著名思想家、爱国诗人龚自珍在这里担任首席讲师,并留下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从此,“不拘一格”就成为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

一、不拘一格:吕叔湘的“饮水思源”


  1987年,83岁高龄的吕叔湘携夫人回家乡,来到阔别70年的母校探望。
  他回忆:母校老师人人不拘一格,从校长杨鸿范先生那里养成了作业不涂改,不写错别字的习惯;从国文老师张海宗那里打下了写作功底……
  他座谈:从1978年3月26日在《人民日报》中发表文章《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到现在,语文教学改革还不全面,成效还不明显。他勉励母校的老师投入教改,解决问题。
  他教诲:语文教学说到底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阅读课的教学效果不能光靠课内,还要靠课外……他侃侃而谈,教学方法、语言训练、读书习作等等,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如汩汩清泉,启迪着我们。
  他题词:他说永远不会忘记母校的培养,于是挥毫写下了“饮水思源”四个大字,还给母校捐献了一万元作为基金奖励后学。
  “饮水思源”表达了一位学子对母校深厚的感情,是先生对鸣凤书院“不拘一格”精神的传承;同时也抒发了我们对前辈语文教育思想的尊崇。研究、继承与发展吕叔湘教育思想,是丹阳实小语文教学改革得天独厚的支撑。

二、开放语文:语文教学的专业尊严


  秉承不拘一格的思想,沿着先生指引的方向,丹阳实小从此踏上了语文教学改革的道路。2006年,学校明确提出“开放语文”的学科建设主张,随后,开放语文引起省教研室的关注。2013年,省教研室在学校举行了“开放语文 让教材飞”专题研讨活动。
  在专题会上,有一节教材整合教学的公开课,备课时,有人提出教材重组不够严肃有损权威。我们听了很担心,没有了底气。在矛盾彷徨中,我们想起了先生的话:教什么?说到底就是教语言和文字,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细细品味,深受启发,教师不应该是书本的奴隶,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伴侣。
  教什么?开放语文就是秉承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教材不再等同于课本,而是与儿童现实生活的完美融合,多彩生活是语文的背景,博大文化是语文的土壤,生命交流是语文的呈现。
  怎么教?先生提出要“精、活、实”,开放语文继承并发展之。先生讲要精讲,我们增加了目标要精;先生说过程实,我们增加了效果实质量高;先生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我们就以儿童为本,增加了“乐、新”二字,不拘一格举行乐考。2017年,一年级摒弃试卷,采取游园闯关形式,对书本知识、动手能力、语言表达、体育运动、音乐美术全学科乐考,2018年延伸到二年级。以乐考为突破口,学校推进小幼衔接项目。2019年5月19日,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学校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在无锡举行,我校蒋红军校长作为小学唯一代表在会上发言,全面介绍了小幼衔接项目,受到教育部副部长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代表的肯定。
  可以说,“开放语文”的建设,是遵循、传承与发展吕叔湘语文教育的思想,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专业尊严。

三、活的教育:教书育人的职业乐趣


  开放语文让我们实现了一门学科的胜利,一门学科的突破,但这绝不是教学改革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2019年,学校以“开放语文”申报江苏省内涵创新项目,我们一直没想明白前瞻在哪里。请教成尚荣先生,他笑着说:你们这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啊,回去再好好学习吕叔湘先生的教育思想吧。是啊,看未来远不如看过去来得清晰。于是,我们再次学习先生的教育思想,发现他在教学方法的论述中,提出了“总钥匙”的理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作“活”。
  办“活的教育”,就是用先生的理论指引,从开放语文起步,提出生活德育、探索数学、情境英语、健美体育、體验科学、创意美术……围绕学科本质,不拘一格全面深化学科课程的建设。办“活的教育”,就是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而展开,明确本色儿童培养目标,确立才情教师建设目标;提出“弘扬鸣凤文化、实施自能教育、打造才情教师、培养本色儿童”的办“活的教育”的路径。
  2019年6月14日,统编教材江苏培训会在我校举行,来自省内外共800余人赴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材研发中心陈先云主任说:统编教材就是按照叶圣陶、吕叔湘教育思想编写的,学习叶老、吕老的思想,为科学解读、有效使用统编教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撑。
  今天,丹阳实小把学习、研究、发展吕叔湘思想当作新的使命、新的作为,我们将继续努力着,追寻着……
  作者简介: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设计说明:  《元日》这首古诗是小学阶段新年类古诗的代表,每句诗对于宋代老百姓的新年习俗清楚介绍,很多新年习俗现在已经渐行渐远,虽然学生不是很了解,但是却给了教者大量的教学空间。诵读目标:在正确、流利、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感受宋代百姓如何庆祝新春,体味诗人王安石作诗的情感源泉。  教学实录:  解宋代新年 感家之温暖  (一课时)  执教: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 宋 彤  一、聊新年 品“元”字  (出
期刊
【摘要】作为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的学科,数学学习非常乏味,以往的教学课堂只是关注成绩,机械的给小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且需要大量的习题练习。目前,国家对人才选拔要求非常高,教材变动也越来越大,也偏向开拓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这样的时代背景中,老师要按照教材灵活改变教学方法,关注教学流程让小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沟通,发现和解决问题。文中将重点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希望为有关方面带来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行业也得到平稳发展,社会在进步,我国的教育相关体系也在逐步的完善中,我国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尤其在语法的教学方面,很多老师不关心语文的语法教学工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语法教学中存在很大的偏差。但新课改颁布以来,教育体系实施课改,逐渐剔除掉了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语法;新课改;探讨  回望现代语文教育的历史,我国的语文语
期刊
一、以小说三要素为突破口  小说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通过五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打下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来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先要充分了解“三要素”以及各要素内在表现与特点;其次探寻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因关系变化而生成的不一样的特色。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其中“人物的典型性”“情节的动人性”“环境的
期刊
儿歌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是一首在传统民谣基础上改写的儿歌,它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集中在儿歌中,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及民间习俗,丰富知识,积累语言,并感受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那如何让多角度设计在儿歌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让儿歌教学更有味道呢?笔者以《传统节日》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尝试。一、活读:朗读有“维度”  《义务教育语文
期刊
【摘要】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科学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本文从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出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希望可以为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小学科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策略;创新能力;素质教育  在教育现代化的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基础性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
期刊
小古文是指篇幅短小,内容浅近易懂、富有趣味、适合儿童阅读的文言文。学习小古文,不仅能让小学生体会为人处世之道,感悟世事万物之理,还能促进他们古文知识的积累和文言语感的养成,为中学深入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基础。笔者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谈谈如何让小古文的教学更有趣味,使得学生感受其魅力并乐在其中。一、巧设情境,未成曲调先有情  小古文的教学重在一个“趣”字。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来激趣,
期刊
【摘要】语文作文在语文科目考试中占据五分之二的比重,探索高中生语文作文写作对研究高考作文的情况有着深远意义。本文从作者的自身因素、文章的写作要求两方面来进行论述,总结了学生们的写作问题,并针对当下状况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这为语文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之处,为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作铺垫。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作文;写作;高考  【中图分类号】G40;H15;I0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期刊
我不是第一次读《黄纱巾》了。幼时的我在课外杂志上读了好多遍,脑海中翻来覆去地想象那条黄纱巾到底有多美。是嫩嫩的鹅黄?温柔的杏黄?还是轻快的柠檬黄?十几年之后,身为教师,在教材里再次看到这篇文章,我是多么感动而惊喜,而且读到了很多当年根本没有读懂的东西。诵读欣赏单元是教师经常弱化的内容,学期时间紧凑,往往就选择不上了。但我决定,这篇小小说一定要上!一、小小说教什么  (一)文本初读  故事很简单,有
期刊
一、链接生活素材,让训练内容生活化  1.搜寻生活积淀,为语用训练奠基  语文教学在倡导语用训练时,不能仅仅将关注的视角聚焦在现有的教材中,而需要基于学生原始的认知经验,将关注的视角投射到自然、社会等更为广阔的平台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  比如教学《石榴》一文时,学生不仅要理解石榴的具体特点,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作者是怎样将石榴的特点写出来的,运用了哪些方法和言语形式。在教学之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