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倡导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综合性思维。音乐与科学这两门学科,从表面上看似没有交集,但从微观层面来讲,二者也具有一定的融合点。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借助音乐元素打造优质的科学课堂,进而促进有效教学和高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音乐;科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2-285)
俄国教育家洛扎洛夫非常强调音乐的作用,即恰当地运用音乐可以提高教学效率20~30倍。同时,新课标也要求科学课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尽可能地采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自主意愿的方法,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步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在上述理论和课程标准的建议下,笔者尝试将小学音乐课和科学课进行有机结合,带领小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科学课的相关概念。这样有助于让小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同时也有助于形成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
一、音乐与科学学科融合教学的价值
音乐这门学科与多门学科都能够相融合,同样地,在该学科中也经常能够发现其他学科内容的痕迹。其中,科学学科与音乐学科的融合,对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同时,在科学课教学中,通过巧妙植入灵动的音乐元素可以给小学生提供一个以往没有体验和感受过的课堂环境,降低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借助儿歌收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音乐与科学教学融合教学的策略
(一)分析教材挖掘学科的融合点
如前所述,音乐与科学这两门学科确实存在能够融合教学的地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融合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为了教学效果强行将两个学科知识拼凑在一起,而是要在课前准备环节,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筛选出适合的融合点,让音乐与科学真正发生碰撞出火花。
比如,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中的《声音》这一单元就是与音乐课结合的好素材,本章要求学生会用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科学、专业的词汇描述声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当振动停止声音也跟着消失了。为了让学生对声音强弱有明显的感受和辨别能力,教师此时可以给学生引入音乐课的钢琴独奏曲《花鼓》,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锣鼓的节奏,贯穿在整首作品中,如“咚咚锵”的声音。然后指引学生欣赏第一主题《凤阳花鼓》,引导他们从一高一低两个主题思考有什么不同,随后听第二主题曲《茉莉花》,感受音调的变化,思考所表达的情绪的变化。然后,与学生一同进行花鼓表演,运用自制的小鼓、小锣,用教材上的节奏合奏一段。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边哼边创编节奏,深刻感受到声音的强弱变化,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体验到艺术的感染力和创编的乐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升融合效果
当前,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灵活地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教学,为学生呈现多元化、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这样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能够给其一定的视觉冲击,产生更强的学习期待感。同样地,在小学音乐常规的课堂教学活动与科学学科内容的结合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尝试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来强化二者融合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同时还能深入理解相关的科学概念,弥补在科学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遗憾。
比如,针对科学课《风向和风速》这一课,教师可以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出“风”的概念,然后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风的视频,加深学生对风的认识。随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风的相关知识点,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我国的一首描述风力等级的歌谣《风力歌》,其歌词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风力等级,学生通过唱歌谣,能够了解从零级十二级风力的大小,进而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IDE感官来大致判断风速。我带领学生边唱边做动作,收获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在体态律动中实现学科融合
体态律动是音乐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这一方式符合新课程要求学生个体在声乐律动的音乐情境中来体会音质与美感,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和水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伴著音乐进行体态律动有助于调整学生学习时的心理活动,同时促进他们的肢体更加协调。在学科融合背景下,体态律动教学方法同样适用。这种方法更适用于合唱教学,要求教师从声乐律动、心随我动的角度出发,带有目的性实施教学。
三、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掌握该学科的多项功能,扎实自身的音乐基本功。以此同时,更要广泛阅读,尤其是能够与音乐学科融合教学的科学学科,平时要多与科学课教师沟通,挖掘二者的融合点,让音乐元素的融入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有难度的科学知识,推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力和美学修养。
参考文献
[1]陈细义.小学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与策略研究[J].当代音乐,2019(07):150-152.
[2]张薇.声乐律动,心随我动——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北方音乐,2019(19):208+213.
关键词:小学音乐;科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2-285)
俄国教育家洛扎洛夫非常强调音乐的作用,即恰当地运用音乐可以提高教学效率20~30倍。同时,新课标也要求科学课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尽可能地采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自主意愿的方法,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步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在上述理论和课程标准的建议下,笔者尝试将小学音乐课和科学课进行有机结合,带领小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科学课的相关概念。这样有助于让小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同时也有助于形成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
一、音乐与科学学科融合教学的价值
音乐这门学科与多门学科都能够相融合,同样地,在该学科中也经常能够发现其他学科内容的痕迹。其中,科学学科与音乐学科的融合,对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同时,在科学课教学中,通过巧妙植入灵动的音乐元素可以给小学生提供一个以往没有体验和感受过的课堂环境,降低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借助儿歌收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音乐与科学教学融合教学的策略
(一)分析教材挖掘学科的融合点
如前所述,音乐与科学这两门学科确实存在能够融合教学的地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融合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为了教学效果强行将两个学科知识拼凑在一起,而是要在课前准备环节,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筛选出适合的融合点,让音乐与科学真正发生碰撞出火花。
比如,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中的《声音》这一单元就是与音乐课结合的好素材,本章要求学生会用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科学、专业的词汇描述声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当振动停止声音也跟着消失了。为了让学生对声音强弱有明显的感受和辨别能力,教师此时可以给学生引入音乐课的钢琴独奏曲《花鼓》,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锣鼓的节奏,贯穿在整首作品中,如“咚咚锵”的声音。然后指引学生欣赏第一主题《凤阳花鼓》,引导他们从一高一低两个主题思考有什么不同,随后听第二主题曲《茉莉花》,感受音调的变化,思考所表达的情绪的变化。然后,与学生一同进行花鼓表演,运用自制的小鼓、小锣,用教材上的节奏合奏一段。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边哼边创编节奏,深刻感受到声音的强弱变化,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体验到艺术的感染力和创编的乐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升融合效果
当前,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灵活地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教学,为学生呈现多元化、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这样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能够给其一定的视觉冲击,产生更强的学习期待感。同样地,在小学音乐常规的课堂教学活动与科学学科内容的结合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尝试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来强化二者融合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同时还能深入理解相关的科学概念,弥补在科学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遗憾。
比如,针对科学课《风向和风速》这一课,教师可以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出“风”的概念,然后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风的视频,加深学生对风的认识。随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风的相关知识点,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我国的一首描述风力等级的歌谣《风力歌》,其歌词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风力等级,学生通过唱歌谣,能够了解从零级十二级风力的大小,进而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IDE感官来大致判断风速。我带领学生边唱边做动作,收获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在体态律动中实现学科融合
体态律动是音乐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这一方式符合新课程要求学生个体在声乐律动的音乐情境中来体会音质与美感,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和水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伴著音乐进行体态律动有助于调整学生学习时的心理活动,同时促进他们的肢体更加协调。在学科融合背景下,体态律动教学方法同样适用。这种方法更适用于合唱教学,要求教师从声乐律动、心随我动的角度出发,带有目的性实施教学。
三、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掌握该学科的多项功能,扎实自身的音乐基本功。以此同时,更要广泛阅读,尤其是能够与音乐学科融合教学的科学学科,平时要多与科学课教师沟通,挖掘二者的融合点,让音乐元素的融入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有难度的科学知识,推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力和美学修养。
参考文献
[1]陈细义.小学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与策略研究[J].当代音乐,2019(07):150-152.
[2]张薇.声乐律动,心随我动——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北方音乐,2019(19):20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