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语文课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知识教学、轻能力培养的应试教学倾向。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位置,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低下。怎样通过课堂结构的改革,把学生的学习情感由抑制状态升华到亢奋状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地使课时教学目标当堂实现呢?
一、创设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营造一种与之相关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融入其中。具体方法:
1.立足课本,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以教师吃透教材及大纲为前提,以掌握学生的学情为条件,教师要善于质疑,善于在不疑之处设疑,提出问题,巧设悬念。但不能超越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要富有针对性、挑战性,能拨动学生心弦,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2.从社会的热点、焦点中创设情境。教学前教师应针对课文内容运用幽默风趣而富有启发性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欲知道理何在,须看课文分解的心理状态,以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利用感官形象化地导入,创设情境。具体有:(1)由图片导入。(2)由音响导入。(3)由实物导入。(4)由多媒体导入。
二、质疑讨论
对课文内容引发的问题进行议论、讨论,具体可分为:
1.自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进行自我质疑、解疑。通过查字典、翻资料,寻找知识答案,扩展解题思路。
2.同桌互议。同桌之间,根据每位同学自己碰到的问题,互相设疑、互相解疑或经过讨论得出共同答案。
3.小组讨论解疑。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和预习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多少,确定小组人数。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博采众长。
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学讨论,学生发言积极、讨论热烈。讨论中学生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认识、共同提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遇到困难,教师应启发并正确引导,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寓能力培养于无形中。
三、点拨补充
教师可根据“质疑讨论”情况,稍加点拨,适当补充一点学生没有想到的,引导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升华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1.示范性。“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就题论题地提示一下,或讲讲答案了事。要通过对疑难问题的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用具有鲜明性、逻辑性和生动性的规范语言对学生“诱”“启”“导”,促使学生效法、悟道、解惑,以致终生受用。
2.重点性。学生易糊涂和困难的地方各不相同,但教师如果抓住了大纲以及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来对学生进行点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归纳性。在学生对当堂课的各个知识点已经掌握的情况下,需要教师总结概括、深化知识、形成网络,纳入学生的知识系统,归纳总结既要紧密围绕课时教学目标,又要坚持面向大多数学生。常用的归纳方式有:(1)提纲式,即将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展现出来,简明扼要,易于掌握;(2)表格式,即将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展示来,条理清晰,對比鲜明;(3)因果式,即将彼此有内在联系的诸多知识按其逻辑关系排列组合,以揭示之间联系,理清知识脉络。
四、巩固练习
在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后,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对所学知识不断深化并能应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当堂反馈。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学生要当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如当堂完成作业本中的几个题目,也可以用讲议形式完成课文中几个探究和练习。采用当堂抽查和课后面批、详批等不同方法进行检查,从中获得反馈信息,以矫正和补救学习中的偏失。
2.单元练习。每完成一个单元,指导学生用图表或书面语言列出该单元的知识逻辑结构,使之系统化,便于复习和掌握。
3.随机互测。课后指导学生自拟练习题、互测题和单元复习题,每人一份,相互解答,相互评卷。
4.评题,学生一方面搞清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及教材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自练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也应注意:(1)练习要有梯度;(2)可灵活地把练习渗透到各个环节;(3)练习后应适当鼓励。
五、拓展延伸
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适度开阔学生的眼界,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为将来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完成与课文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触类旁通,以后再碰到同类题目,就能迎刃而解。
2.由实践知识解决课本问题。现在语文教材的安排,与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如缺乏实践知识,有些内容就不能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多多接触实践,掌握实践知识,更好地来理解课文知识。
3.由课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是我们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学了课文以后要放到实践中去用,去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自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人才,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尤其是语文,应多给学生以锻炼的机会,努力使他们成为开拓创新、善于思考的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实验中学
一、创设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营造一种与之相关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融入其中。具体方法:
1.立足课本,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以教师吃透教材及大纲为前提,以掌握学生的学情为条件,教师要善于质疑,善于在不疑之处设疑,提出问题,巧设悬念。但不能超越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要富有针对性、挑战性,能拨动学生心弦,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2.从社会的热点、焦点中创设情境。教学前教师应针对课文内容运用幽默风趣而富有启发性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欲知道理何在,须看课文分解的心理状态,以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利用感官形象化地导入,创设情境。具体有:(1)由图片导入。(2)由音响导入。(3)由实物导入。(4)由多媒体导入。
二、质疑讨论
对课文内容引发的问题进行议论、讨论,具体可分为:
1.自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进行自我质疑、解疑。通过查字典、翻资料,寻找知识答案,扩展解题思路。
2.同桌互议。同桌之间,根据每位同学自己碰到的问题,互相设疑、互相解疑或经过讨论得出共同答案。
3.小组讨论解疑。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和预习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多少,确定小组人数。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博采众长。
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学讨论,学生发言积极、讨论热烈。讨论中学生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认识、共同提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遇到困难,教师应启发并正确引导,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寓能力培养于无形中。
三、点拨补充
教师可根据“质疑讨论”情况,稍加点拨,适当补充一点学生没有想到的,引导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升华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1.示范性。“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就题论题地提示一下,或讲讲答案了事。要通过对疑难问题的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用具有鲜明性、逻辑性和生动性的规范语言对学生“诱”“启”“导”,促使学生效法、悟道、解惑,以致终生受用。
2.重点性。学生易糊涂和困难的地方各不相同,但教师如果抓住了大纲以及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来对学生进行点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归纳性。在学生对当堂课的各个知识点已经掌握的情况下,需要教师总结概括、深化知识、形成网络,纳入学生的知识系统,归纳总结既要紧密围绕课时教学目标,又要坚持面向大多数学生。常用的归纳方式有:(1)提纲式,即将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展现出来,简明扼要,易于掌握;(2)表格式,即将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展示来,条理清晰,對比鲜明;(3)因果式,即将彼此有内在联系的诸多知识按其逻辑关系排列组合,以揭示之间联系,理清知识脉络。
四、巩固练习
在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后,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对所学知识不断深化并能应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当堂反馈。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学生要当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如当堂完成作业本中的几个题目,也可以用讲议形式完成课文中几个探究和练习。采用当堂抽查和课后面批、详批等不同方法进行检查,从中获得反馈信息,以矫正和补救学习中的偏失。
2.单元练习。每完成一个单元,指导学生用图表或书面语言列出该单元的知识逻辑结构,使之系统化,便于复习和掌握。
3.随机互测。课后指导学生自拟练习题、互测题和单元复习题,每人一份,相互解答,相互评卷。
4.评题,学生一方面搞清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及教材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自练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也应注意:(1)练习要有梯度;(2)可灵活地把练习渗透到各个环节;(3)练习后应适当鼓励。
五、拓展延伸
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适度开阔学生的眼界,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为将来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完成与课文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触类旁通,以后再碰到同类题目,就能迎刃而解。
2.由实践知识解决课本问题。现在语文教材的安排,与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如缺乏实践知识,有些内容就不能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多多接触实践,掌握实践知识,更好地来理解课文知识。
3.由课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是我们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学了课文以后要放到实践中去用,去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自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人才,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尤其是语文,应多给学生以锻炼的机会,努力使他们成为开拓创新、善于思考的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