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小说家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w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去找他很临时。这段时间我总是梦见和他躺在一张床上睡觉。有时候梦见我们坐在一座屋顶上,对面高大的玻璃建筑幕墙悬挂着面具,每张面具都有一间屋子那么大。我们什么也没说,就是呆呆看着。我们大约身处大海,房屋像是海水上长出来的一样。这个梦境并不会像多数梦境那样,醒来之后便消逝无踪,而是长久地萦绕着我。到最后,我觉得非去找他一趟不可。
  买完车票,我问他有没有时间,并且为自己即将打乱他的生活节奏道歉。而后我说,如果没有空的话,我可以自己安排。他想必诧异,但在电话里,他语气自然,说,你来吧,反正我也没什么事情。
  从上海到他所在的城市,坐五个小时火车。夜间十一点多,我随拥挤的人群走向唯一的出站口,中途不断被人踩到脚,一抬头看见他在玻璃门外,穿着一件藏蓝色的T恤和浅灰色长裤,点头向我示意,头发乱蓬蓬,比上次见面稍微长了一些,看起来不大有精神。
  我们之前见过几次,在不同城市的不同场合。这类聚会通常是几个人组局吃饭,有人中途不断加入,但是通常又变成了两三人一组的聊天。第一次是2012年7月,杭州南山路的一间小酒吧。他是第三批加入进来的。已经夜里十一点多,黑色上衣和夜色不分彼此,过了一会儿便流露出如坐针毡,一副不讨人喜欢、孤僻傲慢的模样。我们俩没有说一句话,一个小时后他起身离开。第二次是2014年年底,北京的一次聚会(地址是海淀区的一家书店,也许不是),我主动向其打了招呼,他不像上次那么冷淡,但是也远称不上热情,仿佛满怀心事。
  2015年8月中旬,青岛云霄路的一家海鲜啤酒摊(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在那里),他跟另一个朋友一起,头发早就剪短,灯光给其打了一层红色轮廓,我一下子没认出来。当时只有我一个女生,没什么存在感。结束之后,有人喝多了在大街上脱掉上衣跑步,他没怎么喝,头脑清醒,我们在后面走着,漫无目的地聊着天,具体聊了什么已经忘记了,也许是关于作家们的粗鲁评论。他总是直率地表达着个人爱憎,大概为了表现自己的个性。所有事情一经他转述,就变得趣味盎然。之前一个朋友在酒桌上说,他说出来的每句话都像小说。这句评论接近于我对他的印象。
  最近因为一个青春作家的争议,过往的许多人事都被翻了出来。我意外地在一本旧杂志的模糊合影中发现了他。他位于第一排左侧第三个,后排也站着四五个人。这是那本杂志的第二期,其中一些人如今成为青春作家的代名词。他当时二十岁出头,留着干净的短发,狭长的丹凤眼,脸庞窄长,微笑着坐在一张桌子上,穿着一件条纹衫和一条深色中裤,一条腿盘曲,另一条伸直到地上,长相在一堆人里面也毫不逊色,甚至可以称为好看。比起他在写作上的一意孤行和脆弱自信,他在小说里对个人样貌的自我贬损令人吃惊。而我除了这样一张杂志合影,几乎没见过他什么别的照片。
  我读过他后来写的几篇小说,是一些不那么容易被定性的现代小说,主角郑重其事的行动总是会不断被日常琐事打断,部分段落很出色,部分却很糟糕,语言过度口语化,情节也随心所欲,结尾更是莫名其妙。我小心评论说,我们应该考虑写一个故事,而不是一段情绪。
  他大概生气了,没做任何反应。我多读了几次后,又觉得这些都形成了他自在、野蛮的个人风格,并且小说里有罕见的真诚,何况文学标准通常很混杂,不会那么黑白分明,甚至会自相矛盾。好也从来不是偏狭的。我主动道歉,他原谅了我,我们开始在网上闲谈,交换对于共同朋友的观感,关于写作,关于个人处境那些此起彼伏的困惑。但通常谈论的都很抽象浅显,和其他人的困惑也没区别。
  他已经在这座北方小城住了三年,也多次表示以后不再离开。原因多样,除了经济,还有习惯等一系列问题。他在市区马路上不断兜圈,试图找一家餐厅带我吃点夜宵,但时间太晚了,多数餐厅已经关门。我说,火车上已经吃过,不用麻烦。他没再坚持,送我到酒店,叫我早些休息,就先走了。
  这是一家火车站边上的老式旅馆,提花刺绣的窗帘和泛黄的墙纸都像是上世纪物品。推开窗户,可以看见夜幕下比肩林立的医院、工厂和居民楼,灯火介于黯淡和明亮之间。浴室的水龙头坏了,水量忽大忽小,温度不稳定。过了一会只出冷水。我跑到前台,前台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眼圈却很重,她说:“最近水压不稳,到十一点会停水”,又说:“之前有通知,就贴在房门上。”
  我回到房间,没有在门上看见任何纸张,打开门之后,地上散落着从门缝里塞进来的一些小卡片和外卖单。我找了下,里面果然有张停水的通知。
  舟车劳顿加之没洗澡,我有些睡不着。我带了一本他去年出的小说集,是年初的时候,在一家書店买的,却一直没读完。我开着床灯阅读,渐渐意识到,他写的都是真实经历的故事,带着浓重的自传体色彩,甚至不算小说。他的生活,只要我愿意,就可以像拼图一样把它拼出来。
  2
  18岁之前,他没想过写作,高中把作文课的方格纸填满都是问题。相比于文学,他对异性显然更感兴趣,高中谈了三次恋爱,都只停留在牵手和接吻的地步。他考上了一个三流院校后,已经在超市上班的第三任女友率先一步提了分手。他为此沮丧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三年后再次见面,才真正释怀。
  大学生活无聊寂寞,他开始读书。2004年,我们都在读青春小说,看那些作品,以为自己也会活成那样,误以为靠着写作能够赚到大钱从学校逃离出来——当时有不少人确实读了两年大学后就选择退学,但他一直熬到毕业。
  有一天,他读到王小波,忍不住从上铺跳下来,大喊,写得太棒了。他挥着手臂高声朗诵《黄金时代》里的段落,寝室里面三个打游戏的男孩错愕地看着他。这些文字只是对他有效,其他人压根感受不到。他显得突兀、滑稽,只能爬回上铺,一个人在惊心动魄的阅读体验中,感到天翻地覆。
  他开始尝试许多风格和类型的小说,但无论哪一种都充满了模仿的意味。这些早期小说有先锋文学的影子,像余华、格非或者其他人,但是文坛从来不需要相似,大家要的是一个新的人。他大学时期投出去的稿件基本石沉大海,只在校刊和大学生报纸上发了几个短篇。这段时间出现了所谓的杂志书,比起传统杂志,要厚一些,宽一些,装帧也更精美。当时同一个系的学姐在杂志社内做实习编辑,他的一篇小说投稿得以发表。这篇小说写得颇有个人风格,讲述的是十三四岁的自己和两个伙伴试图抢劫一个独居老人的故事,读起来暴烈、残酷,读到的每个人都给予了极大的赞颂。他进入圈内,成为青春小说写作的一分子。   这段时期是他最好的时光,像是看见了彼岸的绿灯,处在一种盛世和夜夜笙歌的幻象里面。他和他们厮混一起,庞大迷人的文艺世界初露峥嵘,好像伸手就能摘下漫天的星辰。
  不过会写的年轻人真多,他的迷惘和痛苦又不够独特和新鲜,跟同辈的或者更年长的比起来,他的观察又谈不上深刻。有些人开始声名鹊起,拥有了一大拨的拥趸,成了80后写作者的代表,有些则编入丛书,甚至发行了自己的小說集。至于他,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只是朝夕间的事情。2010年,他在上海,拍下了杂志二期的封首照片,看起来目空一切,满志踌躇,却不知道结尾已经近在眼前。大学毕业,他在招聘会上投放出的海量简历没有收到任何回应。他坐着绿皮火车去了成都,打算从成都徒步返回。在成都市区,他从春熙路走到草市街,在二环以内晃悠,费去一天时间,精疲力尽,终于意识到这种故作文青的姿态太过愚蠢。他想寻求凯鲁亚克式的自由生活,但身体备受折磨,心灵也没有获得赦免。
  3
  我醒来时八点多,看了下手机,他在七点多发了一条消息,城郊一带有个农场可以看看,中午可以在镇上吃午饭。我回说好的。九点出头,我下楼,他在酒店转门外抽烟。见我下来,他把剩下的烟抽完,带我去汽车边。
  天气有些热。座椅上铺着粗麻编织的椅垫,晒得很烫,落有烟灰,黑色的杯架底部都是毛发和灰尘。我犹豫了一会儿,才把矿泉水瓶放在杯架上。过了一会儿我意识到不对劲。他也意识到了。但谁也没说。五分钟后,他把车开下高架,停在一片深绿色的毛白杨林边上,摆弄着出风口,不停按着空调开关键,神色尴尬,解释道:“空调坏了,只能打热风。”
  我问:“这样坏的次数多吗?”
  “不定期会有一次,但是通常重启一下就好。今天不知道怎么了。”
  说到这里,他忽然烦躁起来,打开车门,站到树荫下面抽烟。烟盒里只剩下最后一根,我不知道哪件事情让他更困扰,没烟了,还是没法修复的空调。去年他花了四万块钱,买了一辆二手大众宝罗。车经常出问题,今天又发生了一次。这件事情提示我,他生活还没有真的好转起来,就像那张落满烟灰、满是漏洞的廉价编织椅垫一样。
  抽完烟他平静了下来,回到车上,说:“天气还行。要是你不介意的话,我们可以把窗户打开。开快点,风吹进来会好一些。”
  我说:“都行。”
  车辆上的CD机买来的时候就是坏的,他在点烟器上装了一个优盘音频发射器,音质不太好,曲目次序也没法调整,反反复复,我听了一会儿,发现是奥兹·奥兹朋那几首随处可以听见的曲子:《Dreamer》、《Googbye to Romance》。我以为这里或多或少会比南方凉快一些,但是并没有。车窗开着,带进温暖轻柔的夏日季风,歌手慵懒怪异的嗓音被似有若无的风吹散在半空,在道路上遗落下一条又一条光滑的隐形丝绸缎带,车内仿佛也拥有了午后的光线与气息。
  从高架看过去,这是一大片灰白枯寂的平原,土地、住房和居民,都呈淡黄色,种植着皂荚、刺槐之类的绿色树木。天空很高,色彩疏淡,几个工厂的灰色烟囱不断向上排着白烟,但是闻不到什么气味,更多是车内烟草略带焦糊过时的气息。
  他拐下高速,驶入一条混凝土铺成的路面,一面巨大的墙壁出现在我们眼前,刷着“不可种植罂粟”的白色标语,我困惑起来,像是在田野的天真无邪之中、地毯一般的白光和玫瑰后面,隐藏着某种罪恶与迷幻。
  “难道你们这边种植罂粟吗?”我问。
  “我不知道,我没见过。”他说。
  过了一会儿,他说:“但我以前有过吸食迷幻剂的经历。”
  我稍感吃惊。但很快觉得,对于他从前的生活来说,大概是免不了的。2011年,他25岁,小说写作和文学生涯都没有什么起色,却在各类文学小组以及诗歌、小说论坛,认识了一些写作的朋友,多数是地下诗人或者是独立写作者。从网上到线下,此类聚会很多,和我们认识的方式差不多,找一个小饭馆见面,吃饭、聊天。
  比起早期的青春文学偶像,这拨独立写作者对他的影响显然要大得多,在撇除宏大、庄重、优美、神圣之后,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他站在一个空旷、野蛮、杂草丛生的荒漠上,四周是陡峭的奇岩怪石、风干的胡杨木。有一群人和他站在一起,共同对抗和讥讽严肃和权威。像是1960年代美国的反战嬉皮士,大家衣衫褴褛,依靠大麻或者类似的致幻剂过一种自发而纯粹的精神生活。他在论坛上,不断发表关于小说写作的议论、关于别人小说的评论,并且渐渐小有声名。
  2010年8月,在南京江宁区的一个诗人朋友家。饭后,主人拿出了致幻剂:一小堆白色粉末,接近于盐。有人已经多次尝试,姿势娴熟。他是第一次,抱着恐慌大于尝试的心态,吸入了一些。粉末有些呛鼻,他忍不住咳嗽。有人闭着眼睛一言不发,也有人开始胡言乱语。起先他很平静,除了麻木之外,并没有太多感受。过了一会儿,这种麻木感渐渐消失,周围寂静得叫人难以忍受。他不可自控地说起话,多半是怀才不遇的牢骚抱怨。他原本指望着能看见《裸体午餐》里描述的卡夫卡式的变形甲虫和机器人对话或者是翱翔宇宙之类光怪陆离的场面。但药效过去,幻觉并未产生。在这过程中,他意识到失望感并非来自于麻木的个人体验,而是主观自我的消失,他惊恐发现自己丧失了边界感——存在于自我和他人之间、他用来证明自己与众不同的边界感。他最初被这个圈子吸引,恰好是这种无边界感,但是某一类他一度抗拒的东西正在侵蚀他,使得他追索的目标发生了裂变,他以为他们在一起扫除枷锁和障碍,事实上,拆毁之后,他还希望看见一些新的稳固的东西,这是他和他们不同的地方。
  边界的丧失成了他现实生活的一种隐喻,他在各个圈子里,文学的、生活的,都一样,既试图进入又格格不入。他去了不少地方,成都、南京、上海等等,但是都没真正留下来。归属一种流派大概是为了寻找一种同类感,但是即便同时身处于迷幻剂中,每个人感受依然不同。
  他考虑应该找一份正常的工作,而不是在这类圈子里面打转。幻灭的感受并不好,好像那个宿醉的早上,经历迷幻的夜游之后,还是得面对苍白无聊的清晨。   他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种清醒。
  2011年,他把蓄了多年的长发剪了,在地摊上买了一身廉价的西服,再次去人才市场投递简历,半个月后面试进入杭州一家广告公司,月薪九百元,负责给地产公司写楼书。他租住在蒋村一栋民房顶棚,三百块一个月。这种塑料雨棚搭起来的屋子,人住在里面,夏天被晒到脱皮。除去工作,他几乎断绝了一切的外来联系。公司管午饭,晚上时候他吃路边流动摊,有时候则什么都不吃,餓着肚子去睡觉。第二个月,另一个年轻的同事与他合租,减少了他的房租开支,但有时候还是入不敷出,楼书上绮丽华美的句子以及描述的生活,和他的现实生活形成了强烈的落差。创意总监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性,一直未婚,工作上一丝不苟,对文字要求严格,总是指责他连基本的主谓宾都不分清,指责他写的不够优美。他刚刚学会写真话,又得倒回去写假话,无法适应。刚入冬,他便辞了职。
  一个月后,他在一张传单上面看到推销油烟机清洁剂的工作。推销员们跑到任何一个小区的任何一间屋子里面,开始擦洗油烟机,而后煞有介事地介绍性能,以及他们的终身清洗的会员服务。他开始真以为是卖清洁剂,后来发现这类清洁剂的神奇除垢功能只是因为海绵和刷子作用。卖完产品后,推销员就消失,会员卡没法开通。他再次感到失望。
  此时,他在广告公司上班时写的小说忽然拿到一个商业比赛的冠军,奖金一万元,扣完税拿到八千。他很高兴,毫不犹豫地辞了职,回到小说写作上,开始更为积极地参加比赛。一年陆续投了十几个后,却连入围奖也没进入,终于明白,那次比赛的成功,只是一次极为侥幸的结果。
  下午一点多,我们在一家路边餐厅停下来。小镇附近是回民集聚地,多是卖牛羊肉的烧烤摊,停靠在餐厅路边的车辆不是很多,但进了院子,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坐满了吃饭的人。
  银色锡壶里面的茶汤倒出来略显混浊,他不大在意,给我们都倒了一杯,然后从裤子口袋里面摸出一个小瓶,倒出两粒白色片剂。半熟的肉串在架子上一经炙烤,便不断往下漏着油脂。他食量很少,几乎不碰肉类。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一副瘦削单薄的模样。我依稀记得他跟我说,自己有一半回民血统,也许是小说里杜撰出的桥段。但搞清这个问题也没意义,不是宗教、血统,从过去到现在,生存、爱情、性,才是困扰他的现实问题,
  辞职之后,他收入更加惨淡,有时候朋友主动地救济,有时候借钱。生活没法安定。他和两个女孩因为参加比赛的缘故相识。他对两个人都有好感,对其中一个好感更多一些。那个女孩住在石家庄,主动提出来说,希望他去看看她,他跟朋友借了四百块钱,在火车站从下午两点坐到五点,抽掉了一包烟,还是没有买票。回去之后,他把女孩的联系方式删掉了。女孩没再出现。
  另一个女孩则要坚决许多,从他小说里的蛛丝马迹,以及论坛注册的地址,跑到他所在的城市。他处于快乐、惊慌和焦虑的多重矛盾中,但还是去见了面。女孩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好看,是一个样貌普通的工作没多久的年轻女生,对他这类文艺青年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两人在一所大学附近的招待所开了一间房,他本来想走,女孩主动要求他留下来。然后她讲起自己的故事,跟文学没什么关系,只是她的个人经历:她没法摆脱的家庭,她呼之欲出的痛苦。他打起精神努力听着,还是昏昏欲睡,他没法假装自己为她神魂颠倒,他和多数男生一样,只会凭借女孩的长相来判断她们的品质,女孩也不如他想的那么关心他以及他的小说,只是为了自我倾诉而已。他什么也没做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便悄悄离开。
  女孩误以为他是君子,又找了他几次。他躲了起来,女孩一个人在城市的街道上闲逛,不断给他发消息,他一言不回,女孩灰心丧气离开。他总会摆出一个逃跑者的姿态,总显出一副孱弱无用的模样,看起来想去做一件事情,但多半会做到一半就泄气,就放弃。
  4
  2012年底,他跑去厦门和一个写诗的朋友住在一起。两人共同分担房费。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不再写诗,去深圳华强一带做手机生意。一天晚上,一个年轻女孩敲门,来找他的朋友。女孩穿着橘黄色鲜亮的羽绒服,粉色毛线球的围巾没有挡住女孩的眼睛,引起他注意。
  据他说,当时他正处于空前的性苦闷中,除了依靠看片自我发泄,还想过是否应该尝试找一个站街女。一个在下雨的夜晚忽然出现,送上门的、生着病的、衣着鲜艳的年轻女孩,像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里的特蕾莎,顺着水流漂过来的婴儿。他和托马斯一样,对自己说,比喻是危险的,但还是和女孩睡在了一起。他记得女孩因为感冒的原因,鼻子和声音始终嗡沙沙,呻吟也脆弱而含糊。他很快结束了性事,心情复杂,不知道如何处理,也不清楚女孩是否得到快感。女孩说,如果你不喜欢,当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也好。语气平静,充满体谅。他却更加愧疚,更加觉得应该担负责任。女孩没有离开,两人成了固定的男女朋友。
  此时他依然不名一文,四处投稿,四处碰壁,经济情况不断恶化。即便如此,他还是写完了两个长篇和十几个短篇,贴了一部分在网络文学网站供人免费阅读,却受到谩骂不断,读者批评说他不知所云、粗鄙不堪。他每一条评论都看,看完之后和评论者对骂,骂完之后又深感沮丧。
  他的小说渐渐发表,但多在一些三四线期刊杂志,千字八十,甚至更少,稿费微薄,女友开淘宝店,专门卖各种手工制作的首饰、冰箱贴,或者明信片,生意时好时坏。两人考虑是否应该去大理或者腾冲之类的地方,卖这类手工制品给旅客,但是去往的车费又成了问题。经济太拮据,每一天都在计算着过日子。生活看不见尽头,他们一无所有,除了一点愚妄的期待。
  到了9月,四川的一家出版社在网上看到了他贴出来的一个短篇小说,说愿意出版,花八千块钱买断,前提条件是得改成长篇。对当时房租和吃饭都成了问题的他来说,显然是意外之喜。
  “几乎每天都写,每天都写一万多字”。他说,“就像记流水账一样写。”
  写到十万字的时候,他回头看这一摞文稿,光标移动到文档最末,都得花费不少时间,忽然对自己产生了巨大怀疑,觉得写得毫无价值,不知道将时间日复一日地消耗在上面,有什么意义。可是除了写作,他什么也不会,在写作里面,他会写的种类也十分有限。写作节奏变得缓慢起来,为钱写作的感觉不那么好受,他充盈澎湃的自我表达欲不见了,每天醒过来只是想尽快在空白文档上敲满一定数字,但更多时候,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什么也写不出。   他不是作家们说的“作品召唤着他”,比起他一直抗拒的被工作奴役来说,眼下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奴役,身心备受折磨,只想尽快收尾结束。半年之后,长篇小说终于写完,他看待它像看待一具死掉的狮子,他对于要钱这件事情始终觉得难以启齿,又觉得别人肯出自己的书就已经万幸。
  一天,一个朋友打电话叫他过去喝酒。他和女友去了,见诗人小禾斜躺在沙发上,几乎没说话。又过了几天,书店老板邀请吃饭,他和女友一起去了,吃完饭,小禾送了诗集,说,现在不好说,以后销量或许会过百万。
  小禾最早混迹的地下论坛现在已经关闭,许多年轻诗人昙花一现之后又消失不见。他是湖南长沙人,大学学美术专业,却迷恋上诗歌,用父母给其交学费的三千块钱,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而后小禾带着诗集,像更早些时候的他一样,四处漂泊,从一个城市去另一个城市,推销自己,结果依然不佳。
  小禾没处可去,借宿在他们客厅。小禾衣服脏了,他借了一件自己的外套给他,女友则善意地把脏衣服手洗干净。他思虑之后,给小禾写封邮件,叫他更加脚踏实地一些,他在信件里隐晦谈到了自己的看法,批评他的过度狂妄,然后写道:“我们还年轻,可以慢慢来,总有我们出头的时候。”小禾回信说:“自我吹捧或自贱,和别人的侮辱、漫骂、赞扬甚至误解一样,都不能改变其本质的一分一毫。”然后又嘲讽了他的乐观:“千万不要认为世界是我们的、要有这个信心之类。这些东西其实从来都不在我们能够掌控的范围之内。”
  两人交换了更为诚实的观感后,反而走得更近一些。小禾脾气比他暴烈,在厦门的文学圈内也频频和人起争端。这样过了几个月,一天,他去找小禾,两人在附近小酒馆点了一盘青椒豆干。他注意到小禾脸上挂着彩,衣服也破了,神色失落,吃得很少,谈及自己最近开始大量掉发,身上也没钱。而他全身也不过几十块钱,留下一块钱坐公交车,其余给了小禾。
  过了一段时间,小禾说希望他能帮自己找一套更便宜的房子。他找了一圈,找到一家民居,帮其打扫卫生和整理房子。小禾表现得颇为认真,买了一些廉价的二手家具,又重新刷了一遍,并且挂了自己画的两幅画作(有点像勒内·马格里特的超现实主义),一副完成另一幅却没有完成。
  “年底前一定会画完”,小禾说,“有人愿意出价三千块钱。”
  他恭喜了小禾。搬完家,两人爬到新居的顶楼,女友用手机给两人拍了一张合影。天色阴沉,光线不够,照片像素很低,两人距离镜头太远,面容都很模糊,手机上两人仰头,看着远方,笑容灿烂,瘦长的白影子,像是不会消逝的春天。对于这个世界來说,他们古怪、麻烦、无处栖身,但是他们还有一个无所事事、能够望远的阳台。相信熹微和晨光终将到来。
  半个月之后,小禾跳桥自杀。
  小禾在海沧大桥徘徊了一个下午,下午六七点钟,才有人注意到这样一个疯疯癫癫的人。并没有人试图叫住他。过了一会儿,他跳了下去。
  小禾自戕的原因并没有那么诗意,而是现实、切肤的问题:工作、情感、家庭、交际。小禾生前籍籍无名,去世时22岁,一家地方报纸报道了他去世的消息,其他地方依然阒寂无声。不像上世纪八十年代,诗人之死曾经像雷暴一样,惊动大半个中国。因绝望自杀的年轻人一个接着一个。友人的离世给他带来了很大刺激。他愧疚于是否是因为自己把他抛下的缘故。不管是否承认,在某一个时刻,他曾抛下过自己的朋友。
  小禾出事之前,他正在老家,从小禾博客的字里行间,意识到小禾可能遇到一些问题,于是给小禾打了一个电话,问其情况。小禾说,没什么事,你不用管,不然对你不太好。他没再坚持,告诉他自己过几天回厦门,见面再说。但其实回到厦门后,两人也没见面。之后才知道,他在老家的那段时间,小禾在当地的医院里,精神已经失常。
  小禾留下的出租屋里面,四处是烟头,他见过的那幅画,依旧没有完,抽屉还有一个未完成的长篇打印稿。他读了一遍,想着如果能够写完,一定会很出色,一个更加浩瀚精美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关于不会磨损的理想主义。他的小说比不上一个年轻早逝的诗人,他一生也许都追赶不上这样夺目灼人的才华,但这种光芒永远也不会被世人所见。
  阁楼不仅囚禁疯女人,对于他这样的小说家来说,他在阴暗的阁楼上不断写着,敲出来的字又成不了章,甚至一句整话也写不下来。他不知道怎么写了、写什么、给谁看,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小说,只是在不断地推倒重来,到最后连一个句子也没有写好。他的脑子里面只有一些不成形的片段、感触,这些感触转瞬即逝,来不及捕捉,就跟夜间的昙花或者烟火一样,不足以支撑他完成一部费时费力的小说。有时这些灵思连烟火也算不上,只是黑夜里面微弱光亮着的萤火虫,短暂的命运等不到明天。
  他怀疑自己得了精神疾病,抑郁和狂躁接替出现,于是猜测是否双相。他觉得身体也出了状况,不知道是不是时运不济,检查下来,并没有什么。他身体健康,只是一个情绪忧郁、对自己的才华和将来都充满怀疑、普通不过的25岁年轻人罢了。
  拿到尾款是八个月之后,他已经欠了两个月房租,和女友因经济带来的矛盾也在加剧。他拿着汇款单在卫生间哭了一场。物是人非的感觉太强烈,如果早一些时间,也许不会那么糟糕。付完房租,他们吃了火锅,却腹泻不止。
  5
  路上忽然下起了雨,开到市区后,雨停了。青石色的天空出现玫瑰色的云彩。他看了时间,下午三四点,说还不算晚,可以带我去看一个古代诗人的故居。这是一栋老宅子,青砖石墙壁上到处都是碧绿的爬山虎,橘色金钟花。门票有些贵,我知道他生活不算宽裕。我说看不了多久,他说没关系,坚持买了两张门票。
  我不知道为什么他带我来这里。毕竟我们都知道,这个诗人是否在这里生活过可堪质疑,包括他的画像、他的书斋、他睡过的地方,甚至挂在墙上的只言片语。他留下的句子,旁人写他的句子,经过那么久,难免不被误读,这座宅邸仿佛一个虚假空洞的衣冠冢。但他当时印刷出来的书籍,距今已经两百多年,并没有被时间折损太多。   我笑着说,如果你继续写下去,有一天你住的宅子,你去过的地方,也会被人罩起来参观,成了一座在时间里不会颓去的纪念碑。我们写作不就是为此吗!为了某一个黄金和暗影般永恒的可能。
  我们什么都无法确定,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会继续写下去这件事情本身。我们一个共同朋友曾经说,年轻的时候写作其实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过了十年,还是在写,才是真正的写作。莎拉·沃特斯也说过类似的话,她说,如果要写作,先写上十年。这么多年,他陆陆续续放弃了很多事情,只有抽烟和写作坚持了下来。
  傍晚五点半,参观的时间结束,但天色还亮。出门前他买了一瓶水,又服了一些片剂。在这座古旧宅子里面,短暂的黄昏时分,所有时间都是迟暮、古旧、不合时宜的。有人在庭院里面打电话,他说:“我们每次旅行都在计划着去哪里吃饭、去哪里玩,但真到了那边,却发现吃也没吃成、玩也没玩好。”我们笑听了一会儿。他说,其实和多数事情一样。
  路上,他继续追忆往事。拿到钱,小说出版的消息迟迟不来。他原本指望着凭借一本书能够改变自己的处境,一夜成名。他不断看到过去朋友的消息,那些曾经和他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曾经站在一起的人,已经走在前面,他竭尽努力,却始终跟不上。
  2014年2月,他父亲罹患胃癌去世。他父亲年轻时候是代课老师,四十多岁之后,才得以转正,并且在学校后勤处里面谋得一官半职。但这段时间并没持续多久。
  他离开家乡后很少回去。2013年过年前夕,他身无长物,小说迟迟没出版,几个投稿也杳无音讯。他不在网上免费贴小说,对于网上争吵也感到厌倦。和女友大吵一架后,女朋友把最后的两百块钱扔给他,回了福建老家。他腆著脸,跟朋友又借了两百块钱。他本来想给父亲买一件皮衣或者羽绒服,父亲好多年冬天都穿着一件淘汰下来的劳工军绿色的大衣。但是买完车票后,他所剩无几,只买了两瓶酒,提上火车。
  年夜饭吃得很沉闷,他不知道该怎么和家人解释惨然的现状,也不知道说自己写的是什么,能够带来什么收益——显然什么也没带来,只是让生活变得糟糕而已,和街头上任何一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也没什么区别。母亲问他为什么不能和旁人一样,找一份正常的工作,不管在哪里都好。她认为他只是天性懒惰,父亲制止了母亲在饭桌的继续发问,说,没事,大概时间没到,有时候就是时间的问题。
  春节是他最后一次见父母,并且愚蠢地买了两瓶酒。他只知道父亲瘦了很多,只吃少量流质食物,以为是胃口和心情使然。整理遗物时候,他发现了父亲在2013年9月的时候给他做的卦书。大意是说,他得越过一些槛,才能获得成就。这个表述很含糊,并没有从天而降的成功,但是卦里还是点出了一个相对具体的时间点,说他四十岁到四十五岁之间会功成名就。还有十多年的时间,他不知道怎么判断未来,眼下已经足够艰难,他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撑到那个时候,但是卦书提示了他,他长期以来不工作,父亲显然一直心存忧虑,却什么都没有说出来,甚至也没告诉他卦书的结果,而是藏起来,让其随着自己的死而终止。他有很多次可以跟父亲聊聊的机会,关于他的写作、他遥不可及的梦、他的固执、他的困窘,也许父亲会宽恕并且理解。但是就像卦书的结果一样,所有秘密都随着父亲的死亡业已终止。
  对于他这样的底层少年,文学原本便是一种奢侈品。他选择的职业,他矢志不渝追寻的,也许不过是对于现实的退避,一路下来,最终发现身后是高墙,或者悬崖,并没有可以退缩的空间。他把那张三角形的护身符、那张卦书以及父亲的一张证件照收到钱包里面,决定回到自己出生的小城生活。女友虽不太愿意,还是跟了过来。他想自己人生会和父亲一样,在一所小学里面找一个教师工作,一直到死。
  他还在写小说,却不抱期待。但命运总是在他每一次想放弃的时候,伸出一只手将其反转。北京一家出版社找到他,确定了短篇小说集出版消息,又过了一段时间,在北京的旧友,从一家出版公司出来之后经营了一家影视公司,给了他一笔剧本预付金。他坐在三里屯SOHO14层的办公室内,听导演、制片谈论主演会是黄晓明还是赵薇,觉得突兀和喜感,他还在为生计忧愁,却坐在这里参与选择中国身价最贵的演员们。他说,我不在意你们选谁,选谁对我来说都不重要,如果剧本能够多给我五千块钱,我就会觉得很高兴。众人哈哈大笑,并没有人真的听见他在说什么。
  他多年积压的外债终于慢慢还清。我们在北京见面那次,应该就是他生活逐渐好转的时刻。但是他从没忘记自己的干渴和饥饿,总是唯恐第二天早上醒来,干渴和饥饿又会突然降临。他的不安感从未消失,也不敢消失。
  6
  我们都有些疲倦,回去的时候没人说话。气温降了下来,他把窗户摇上。因为树木的原因,从窗外可见夜晚的天空变成了天鹅绒一样的深绿,黑暗绵延平缓,向外低斜,仅有的一点太阳光,像是一星点焰火,反而有着异样的神采。开到酒店时候,天已经黑透。他把车停在前面的广场上,买了一包烟,送我上楼。
  我们打开窗户聊天。因为安全原因,窗户只能开到一半,他靠在窗台,手伸出窗外,不让烟味飘进房间。我们看了一会儿夜景,我忍不住问道:“你最近在写什么?”
  他一改之前的坦率,变得讳莫如深和扭捏起来。
  我说:“是关于中年困境之类的吗?关于婚外情、子女教育、个人职业晋升之类,关心世界和社会、政治以及公共议题之类的吗?”
  他没说话,大概对此不置可否。过了一会儿,他说:“我确实有一段时间不会写自己了。我想我们大概都处在中年危机里面。你呢?你觉得我们应该更多关心外部,而不是自己吗?”
  我想说,有很多写法,但还是看个人选择。内向的不一定是问题。但有时候,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以为像托马斯·伍尔夫那样,凭借个人经验就能支撑着自己写下去,只是巨细靡遗地写自己,自己经历的看见的,但也可能会像菲茨杰拉德在给铂金斯的书信中所抱怨的那样:“我已经过早用完了自己的个人经验,所以举步维艰。”
  他的个人生活还在持续,他还有无限可以延展的空间。我不想那么武断,毕竟论写作,我还远不如他。即便他不断重复着书写自己,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又能做成什么样?真正的天才寥寥无几,他们拓展边界,展示想象之外,所有法则对于他们来说都不重要,剩下的,都是平庸的我们。   当然他也许不那么想。他大概也未必想在我这边找到一种判断和确定,只是下意识地提问罢了。我顿了顿说,其实对我来说,一切都不重要。比起公共话题,我更关心你。他看了我一眼,为了避免误会,我又补充说:“不是你,是写作里的你。”
  他露出若有思索的神色,过了一会儿,说:“我也关心写作里面的你。”
  烟抽完了,床灯没有关掉,我们面对面站着,面容很清楚,灯光打在他脸上,我发现他眼睛瞳孔是蜜糖一样的深褐,形状也很优美,鼻梁挺拔细窄,有一种不稳固感。眼睛注视你的时候你会觉得,这种注视,存在一种真正的关切和温柔。
  我不想他太清楚看见我的脸。我对自己长相一直不自信,总是想用头发挡起来,心想容貌远远不到足以使他动心的程度,距离近一些,脸上的缺陷更加明显。为了缓解暧昧的气氛,我和他说,最近自己总是梦见他,他果然哈哈大笑,但是不再细问,一加入描述,就像是在虚构,我也不知道自己使用的词语是否准确,我怀疑自己的每一个比喻。他也清楚,但是我还是说了下去,描述了梦境里的景象,关于蓝色的海水,玻璃建筑以及巨大的面具。他也说不出所以然。
  我总是想,自己穿过多年的时间,在苍白的屋子里,穿过迷宫一样的走廊,以及烟雾,然后两人终于相见。灯光把我们中间的时间差抹去了,我错过的部分。去掉了法令纹、去掉了晒伤斑,还是和当时一样,像我第一次读他写的书,他在杂志照上的野心勃勃。
  但他并不再有格外的反应回赠。我们又回到了朋友的位置上。
  “我之前遇到过一个女孩。”他说。
  我知道。那是2015年。小说集出来了,却毫无声响,他对于自己的写作不满,对于别人的写作更不满。多余精力无处发泄。于是在网上四处找人吵架。旁人却懒得回应。他自己难免羞愧起来,像波拉尼奥在《一件文学奇事》里写的那样,作家A和作家B之间的故事。他总是把自己抛到一个尴尬处境上,结果只是叫自己更加难受,又没有足够能力去消化。
  他和那个女作者因为这类批评而在线下相识。一个萨宾娜式的女性,自负、独立。他们不可避免有性吸引,但是他却希望精神性的更多一些。但是他不能否认,女友陪伴自己已经足够久。他和女友结婚了,她不像从前那样,怀有对他写作的热情和期望,但是也并非什么过错。他不快乐,也没有更多让自己快活的办法,家庭生活虽然偶有波折,也不算太糟糕。
  “差不多两个月之后就分手了”,他说。
  回归家庭。这段故事他写得不多,只言片语。大概意识到每一段情感都不应该美化,从情绪高涨再到低落、难堪、痛苦,与所有的恋情故事都如出一辙。他不再提她,偶尔想起他们一起度过的那些沉静和焦灼叠加的晚上。
  他写得不快,这些年更加缓慢了。曾经写作上的朋友,有些发了财,通过炒股票或是炒比特币,亏损了,又赚回,有些则正式经商,到处找融资渠道,有些开始写电影电视剧本。他们都还会找从前的朋友,但还是不一样,每个人跟着时代都有些踉跄,有些变成了富足的中年人,只有他简朴依旧、挣扎依旧。他也跟着其中一个朋友写了一两个网络大电影,但都没拍出来,剧本总处在反复修改的状态,连收尾款也很困难。也不是不曾做过暴富的梦——2015年,一个读者千里迢迢从广州跑来找他,学习写小说。这个读者二十来岁,依靠博彩为生,看到他生活困窘,主动提出来给他开一个博彩账户。过了一段时间,他把整个账户都亏空。还有最后一丝理智,没有再加格外的赌注,他终于认清自己和金钱也许是难以求和的关系。
  7
  少年的叛逆和愤怒渐渐平息。他偶尔会在微博上发表议论,依稀可见年轻时候他四处找人吵架的影子。从18岁,到现在,他已经写了十多年,生活看起来有了一些改变,但更多没有。书籍一直在缓慢推出,销量不多,同时经营着一个几乎没什么人看的公号,发一些自己和朋友写的小说,或者是自己看来的、觉得不错的译介小说,但阅读量、点赞数很少。他經营得也不是很用心,平均两周才发一次。他没有像一般的个人公号运营者一样开打赏功能,大概觉得也不会有人奖励。
  从前和他一起的人,年少成名的恐慌,他没经历,轮不上他;但是等他开始有起色,市场和读者的阅读趣味又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变化,有些写得好些的,开始走期刊路线,写一些更沉重更像那么回事的小说,写更有现实关照的小说。这些青春期的忧郁、离乱、暴怒,显得过于轻盈和矫情,好像一夕之间,没有人再去读校园里的白衣爱情,他们“明媚的忧伤”变成了一个戏谑笑话。
  他辩解自己并不属于那种纯粹的青春作家。但无论如何,不管是否承认,他最早进入文学圈,都是因为这些不那么被看中的青春小说。我们喜欢说一个人,走了一些弯路,但是错误好像避免不了,如果没有错误,我们又爬不起来。经验和错误都是双向的,一方面消耗着我们,另外一方面又对我们提供补益。
  之前我在一本青春小说文集里面见过他的名字,拍了下来传送告诉他,然后恭喜了他。他起先不在意,过了一会儿,发到了我们都在的一个微信群里。大家并没意识到他的目的,开始讨论起稿费和知识产权的问题,对于文章无动于衷,他显然有些沮丧。
  他问我,那些读者呢,他们去了哪里?读者抛弃了他这样的写作者,但他好像从来没有太多忠诚的拥趸。他出版的那些书籍,他贴在网络上的文章,谁读过他们,触动过哪些人,谁又因此感到宽慰、快活或者愤怒,对于他来说,都是一无所知的。
  我说,有人跟我说,我们年轻时候,喜欢的东西,我们终将喜欢。他是对的。
  我不知道怎么说出口。我们差不多同龄,他比我大两岁,从过去到现在,影响我最多的人,不是后来因为文学训练后了解的经典作者,不是曹雪芹,不是雨果、巴尔扎克,不是纳博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弗兰岑·乔纳森,对于一个小城市里长大的高中女生来说,她接触的实在太有限,她所住的学校图书馆并没多少书,她的智识贫瘠,接触有限,只有他,向她展示了一个她从来不曾去想的世界。
  长大之后,我读了中文系,以理性和解析的方式,去辨认他们的好,只有他是无需辨析、不加辨别、直入内心的好。我对于美与好的感受是从他开始的。后来他渐渐销声匿迹,他也不再写那样的东西,但我依然记得自己当时读到那些关于才华以及教育的比喻,时隔多年,依旧喜欢。   他过去不是、以后也很难是第一流的作者,但是有一度时间,他对一个人来说,比一个世界的分量还重。如今我也开始步履蹒跚地写作,以写作方式去接近他、理解他。我也依然成不了好的作者。就像他说的,我们年轻时候喜欢的,终将喜欢。他变老,停止写作,也不会影响我喜欢他这件事情。
  但我说不出口。
  我们站在车站里面,夜间的魔力消失了,周围每个人都气色很坏。我知道他期望我尽快走掉,他在一篇小说里写着,希望别人尽快消失。我们都这样,一面憎恶孤独,却又终其一生寻找着不会存在的独立之屋。
  火车延误了十五分钟,逼迫我们不断找话。为了避免他的困扰,我走到车站窗边,透过铝合金的窗格发现他低头发着消息,似乎已经不在现场。有些时候我总是会把他和小说里面那个人混淆起来,但是其实并不那么相似,他并不像小说呈现出来的那么阴冷,柔软,或者粗鲁。他解释说,这些都是他人格的一部分,不可以偏概全。我不知道是写作改变了他,还是他只是在写作中再现自己。
  我也好奇那些写下的故事,究竟真假的边界在哪里,他经历的生活是否像他写下的、像我拼凑出的那样。写作蚕食了他的容貌、时间、精力甚至健康,他以前曾经天真地把写作当作一个可以获取名利的途径,但是不够灵活,也不愿意悖拂自己,磕磕绊绊走到现在,后来他发现,自己喜欢的是文学本身,迷恋作家们创造的一个又一个恢弘、独特的虚构世界,映衬得现实生活反而更像是一个水中倒影,一个水面泡沫。也许他的生活不是对写作的模仿,谁知道呢!我们临水自照,最后发现自己成了幻象的一种。
  火车开始了。我走到蓝色通道里面,回头看他,他還没走,只是伸手告别。等我再回头,已经看不见他。火车向前移动,路途枯燥乏味。我在火车上趴着睡了一会儿。入睡前在笔记上写了一些关于他的事情,有些像书信,也有些像日记,为了给他避免麻烦,我又涂掉了,重新换了写法。
  我以为天快黑了,但醒来却发现天还没完全黑下来,从车窗看去,平原黄绿相间的色块上,孤零零长着几棵树,像是莫奈或者其他印象派画里的景象,柔和、雾蒙蒙,但是仔细瞧去,只是一团没有什么意义的白色烟雾。这个夏天就快过去了,我经历着北方的最后一个夏天,因为偶然的错误而停了下来。我们的夏天,在一步一步过去。我们在荒原上走过,迷惘、困惑,然后下一代人赶过来,依然迷惘,不知道做什么,想问一个答案,想知道荒谬究竟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还是说世界发生了变化。不管怎么变化,年轻的人们依然不知道怎么找到正确的位置,有时候以消极相抗,有时候则是转瞬即逝的热情,试图改变世界,后来发现外部悍然不动,能够保全自身已经千难万难。我们一开始便问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要的答案太难获得,求索过程又太漫长,费尽一生也找不到,也许会卷土重来,像梦魇一样缠住我们,但是渐渐的,困惑不再,我们也就若无其事地过了下去。
  他在我身边的时候,总是会不分场合莫名其妙唱起歌,声音低沉沧桑,也不大在意别人怎么看待。在喧闹明亮的、布满灰尘的街道上,我只听见了一句 “是这般柔情的你”。我回去之后,脑子里也反复是这个句子。歌词来自于《海上花》,1998年电影里的主题曲,至今二十年。那年他刚刚读初中,还没法看到这部电影。
  我把能找到的所有版本都听了一遍,一遍又一遍,蔡琴、甄妮、小娟和山谷的居民,罗大佑演唱会上的合唱版本,每一首的技巧都胜却他无数,每一首都更美、更柔和,情绪也更饱满,但是没有一首能比得上他在大街上随口哼唱的版本,没有人比他更适宜唱,像是它本该呈现的模样,像来自于天空或者大地本身。
其他文献
河水,流走了什么  不能借暗喻  去表明一条河流,它最终的走向  一道秋日的幻影  与无法挽回的悼词  我都曾在秦岭,一条河流的岸边  亲自目睹  在正阳河村,我不喜欢它有多盛大  平缓的速度  像十月里平静的叙述  余波闪着碎光,难以言语  请保持步履低沉,心底空茫  哦,望不到边的百里苇丛——  我愿从空寂的事物深处  获取命运的安排  天书峡一日  树木兀立,崛起于峭壁  那孤崖边的苍松,只
期刊
滴血的方向,也是爱的方向  我耽溺于寻找的快乐  仿佛为的检测我对你的爱  那个漆黑的夜晚  我被驱赶上这块漆黑的玄武岩  我嗅出了你的气息  那独属于你的气息  即使群马乱撞  马上的猎手不断拉紧他们手上的缰绳  不断发出吁的吆喝声  我一样能在嘈杂的狩猎现场嗅出你惊恐的眼神  所发散出的悲哀的气息  你是如此怯弱的一只小母羊  我是如此强壮的一只小公羊  那个漆黑的夜晚我在抵达你泪水的最后一瞬
期刊
萨拉·基尔施(Sarah Kirsch, 1935-2013),德国著名女诗人,生于原东德哈尔茨地区的利姆林格罗德,早年深受热爱动植物的母亲影响,因此在哈雷攻读生物学和德国语言文学。1957年,她嫁给诗人莱纳·基尔施,同他一起出版了两卷诗集,但在1968年离异。1965年至1977年间,她成为哈雷和东柏林的自由撰稿人,但跟其他原东德作家不同的是,官方允许她出国旅行,因此她广泛游历了前苏联和东欧诸国
期刊
手写的情书在现在这样一个通讯超级发达,e-mail赶上超音速、动动手指就能发短信的时代快要成为古董了,而我似乎还有那么一丝古典情结,一度向往的是电影中用鹅毛笔在信笺上书写的时代。当然,基本只能是想想了。  如果说写在诗里的“情话”也算作情书的话,中国的情书大概可以追溯到《诗经》里的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早就耳熟能详了。想必每首诗背后都有个故事吧。情书在有些时候不仅
期刊
一  你见过肆虐的西北风吗?西北风在寺北柴就是冬天。  西北风起来,顺着大街小巷跑,各色垃圾袋在树丫上猎猎作响,透着一股冬天的寒酸。姚玉林一大早就候在学校门口,出来得着急,穿得略微单薄,袖着手躲在校门口的角落里避风。学生先是稀稀拉拉地走过去,然后是羊群一样拥过来,祖国的花朵们啊,他伸着脖子盯着住宿区大门。一个个看过去,花花绿绿的衣服,各式各样的神态,一会儿就头晕眼花,所有人看起来都差不多,一脸肉往
期刊
课堂里静悄悄的只留下我一个人。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咬着手指拼命地想还是没有结果。我发觉有人站到了课桌旁。哦,是蔡老师。她正笑眯眯地看我,嘴里在说些什么却听不清楚。我拼命地想和她说话却说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梦就这样醒了。  我想蔡老师了,她是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老师,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全名,可我知道我是想她了。蔡老师说话柔柔的很好听。那时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似乎快退休了却一点也不见老。我是那么地喜欢她
期刊
黎坪访秋  十月下旬,北京秋意阑珊,已有点初冬的寒意,而黎坪的秋天却活泼泼的、热烈烈的。  黎坪是陕西一处著名的景区,位于汉中市南郑县。说来惭愧,在这次去黎坪之前,我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最美的东西从来都不会张扬,也不需要张扬。天地不言语,它只兀自美丽着;你能否感受到它的美,全凭你的内心。人类自以为是这个地球的主人,其实对我们所处的世界又了解多少?有多少“大美不言
期刊
王芳这会儿坐在广场边的一个石墩子上。再过一个月,她就要生了,现在的肚子又圆又大,走一会儿就得停下来休息一下。广场离家很近,很多认识的人都在广场上转悠,王芳笑着和他们打招呼。这一刻的王芳其实不愿意多说话,她也一直不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她刚打完一个电话,是打给在东莞打工的妈妈的。她想了很久,才打了这个电话,打完她就后悔了,这是她几乎能预料的结果,可惜已经打出去了。  电话里,王芳很客气地给妈妈说自己还
期刊
蚕宝宝  我们小时候不知何为宠物。家里虽养着猫和狗,那都是派用场的,猫捉老鼠,狗管看门,各各分担着必要的家务。父母们嘱咐,家里的猫狗是不能捉起来抱在膝上玩的,玩糯了,它们就再没本事履行看门捉鼠的职责了。  不过到了春天,我们一定会养一盒自己的蚕宝宝。  蚕宝宝是孵出来的。作种的蚕子,或者是上一年养的蚕蛾下的,或者就从小伙伴那儿讨来。黄褐色的蚕子密密排列在各种各样的练习本纸上,纸张又被撕成各式形状的
期刊
六月的一天,羊晓锋打电话给羊元明,我要死了。  羊元明哏哏哏笑了,小子,你不会死,你都死过那么多回了,你是馋了,想杀狗吃肉了。  羊晓锋抿抿嘴,乐了,想这老头,虽说让车给撞飞过,破了相,脑壳少了一块,但脑子还是那么灵活,反应也出奇地快,他一开口,羊元明就知道他想干什么。  羊元明有点惑然,现在才是六月,离夏至还有好几天,离冬至更是遥远,怎么突然就想到了杀狗?这好像有些不合规矩。他迟疑着问,你脑隙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