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初,普陀二中被浙江省教育装备和勤工俭学管理中心命名为“浙江省中小学示范实验室”学校,全市共有3所学校榜上有名,初中仅我校1所,这是一份难得的荣誉,也是对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又一次肯定。我校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工作,我们简要把它概括为“1222”做法。
解决1个思想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工作,不少学校仅仅把它作为办学与教学的附属工作简单了事。作为全市唯一的创新教育实验初中学校,我们认为,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是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校领导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始终将实验室建设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整体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实验教学工作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提高认识,健全制度来有效解决这个思想问题。
学校成立了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及时调整,加强指导。校长担任组长,分管业务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全面负责,协调整体工作;教务处日常管理,实验室负责教师督促相关教师做好实验登记工作,学期中途及学期末教务处协同实验室负责教师共同做好实验的检查与考核工作。并且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实验教学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普陀二中实验室及实验教学各项管理制度和职责:《实验员职责》、《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化学药品管理制度》、《学生实验规则》、《实验人员管理制度》、《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使用、赔偿制度》等。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把实验管理工作细化到学校工作过程管理和质量考核之中。多年来,学校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逐步实现了从“人管”到“法管”的规范化管理转变。
确保2项建设标准
实验室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规范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高标准建设才会有高质量的服务。
首先是实验用房及配套设施。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的水电、通风、采光、防毒、排污系统在内的各项建筑设施及设备的技术指标,我们都严格坚持标准,按国家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装备“九五”时期发展计划》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的有关要求,可以说,每个实验室的设备及安装都全方位从学生角度考虑,确保安全第一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学生使用得好。
其次是仪器设备的购置。仪器设备的配备标准,按照省教育厅颁发的《浙江省中学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按1类标准配备教学仪器,配备数量每年级2-3套。新课改伊始,学校更是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和配备的投入,确保装备经费的逐年增长,坚持每年投入一点,添置一点,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合理配置实验室和各类功能教室;并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做好剔旧和更新换代工作,逐步提高学校的装备水平。
目前,我校的硬软件设备设施均为全市一流。
抓好2支教师队伍
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和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直接取决于相关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我校把实验室工作与实验教学教师视为两支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的队伍,根据各自特性,着力加强管理建设。
第一支是实验室管理为工作重心的实验专职教师,学校现有专职实验教师3名,学历均在大专以上,均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她们实验室工作均在10年以上,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并能有效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同样,学校关心实验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他们的职称评定、职务聘任等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规定执行;在调资、晋级、评奖时,与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并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第二支是实验教学为工作重心,主要是科学学科教师。新课程改革对科学课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储备、实验操作技能、思维方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目前科学课教学的基本情况来看,多数教师对探究性活动、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学科专业知识、自身实验技能又与新课程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实验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我校每年举行一次科学教师实验操作比赛,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娴熟、规范的实验仪器操作技能,理论指导的实验程序技能,实验数据测定、记录、处理技能。这两支队伍实验业务培训交流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我们的要求是内强素质,外起示范。
实施2层评价制度
评价是导向,科学的评价制度更是促进工作有效提升的强有力手段。为放大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工作评价的实效,立足我校实际,我们创新思路,实施了基础性评价、创造性评价2层评价制度。
基础性评价,对实验专职教师而言,考核实验室的常规管理。
实验室必须建立固定资产账册和实物明细账册,做到及时登账、核对,定期清点,确保账物相符,账账相符;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财产逐步实行网络管理,仪器、器材报损要按一定的规章和手续办理。仪器管理科学合理,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全部入橱,分类存放、合理排列、定橱定位、定期保养、及时维修,根据仪器不同要求做好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工作,保持仪器性能良好。对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按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有关规定保管、使用。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要经常整洁,注意通风换气,妥善处理“三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护师生健康,保证实验安全。评价标准严格体现“清”、“净”两字。对科学教师来说,就是要求按教材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实验前科学教师准备充分,共同研讨,资源共享。近几年,我校已达成每学期学生演示实验开设率和分组实验开设率为100%,学生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室使用计划及过程,记录全面,实验教学气氛浓郁。
创造性评价,这是我校放大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工作的有力举措。
对实验专职教师一是要求加大实验开放力度,进一步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我校明确规定,只要学生需要,学校实验室双休日与假期可以随时开放,实验专职教师要积极配合,我校3位实验教师对此任劳任怨,体现了良好的敬岗爱业,无私奉献的师德。目前,开放方式也由原来单纯的时间开放,变成了时间开放、人员开放、项目开放等多种形式,丰富了实验室开放内容和形式,使实验室开放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是要求她们业务上刻苦钻研,积极倡导自制实验器具。
对科学教师而言,主要是三项指标,一是组织引导学生家庭实验开展情况,实验内容与教材是有关联的;二是指导辅助学生完成综合实践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实验,实验是根据学生课题研究而定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时要求比较很高;三是自制教具或实验器具,开发教学软件等。
创造性评价制度的实施,使我校师生的科技创新成果相当显著,近三年,教师有3项自制教具或教学软件获省市一、二、三等奖;学生科技创新成果,200多项次获全国、省市区一、二、三等奖,在全市名列前茅。
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虽然是学校工作中不起眼的一部分,但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學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创新性等特点,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新课程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技术保障,它对我校带来的“晕轮效应”更是不可低估的。近三年内,在“轻负担高质量”、“转化育人模式”等省级教育专题会议上,我校作为全省学校代表两次作现场经验介绍,多次被省教育厅、教科院、教研室主要领导作为典范引用,教育部领导、省政府领导三次莅临我校实地考察,给予极高评价。2008年3月11日,《中国教育报
解决1个思想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工作,不少学校仅仅把它作为办学与教学的附属工作简单了事。作为全市唯一的创新教育实验初中学校,我们认为,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是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校领导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始终将实验室建设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整体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实验教学工作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提高认识,健全制度来有效解决这个思想问题。
学校成立了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及时调整,加强指导。校长担任组长,分管业务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全面负责,协调整体工作;教务处日常管理,实验室负责教师督促相关教师做好实验登记工作,学期中途及学期末教务处协同实验室负责教师共同做好实验的检查与考核工作。并且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实验教学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普陀二中实验室及实验教学各项管理制度和职责:《实验员职责》、《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化学药品管理制度》、《学生实验规则》、《实验人员管理制度》、《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使用、赔偿制度》等。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把实验管理工作细化到学校工作过程管理和质量考核之中。多年来,学校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逐步实现了从“人管”到“法管”的规范化管理转变。
确保2项建设标准
实验室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规范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高标准建设才会有高质量的服务。
首先是实验用房及配套设施。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的水电、通风、采光、防毒、排污系统在内的各项建筑设施及设备的技术指标,我们都严格坚持标准,按国家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装备“九五”时期发展计划》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的有关要求,可以说,每个实验室的设备及安装都全方位从学生角度考虑,确保安全第一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学生使用得好。
其次是仪器设备的购置。仪器设备的配备标准,按照省教育厅颁发的《浙江省中学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按1类标准配备教学仪器,配备数量每年级2-3套。新课改伊始,学校更是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和配备的投入,确保装备经费的逐年增长,坚持每年投入一点,添置一点,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合理配置实验室和各类功能教室;并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做好剔旧和更新换代工作,逐步提高学校的装备水平。
目前,我校的硬软件设备设施均为全市一流。
抓好2支教师队伍
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和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直接取决于相关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我校把实验室工作与实验教学教师视为两支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的队伍,根据各自特性,着力加强管理建设。
第一支是实验室管理为工作重心的实验专职教师,学校现有专职实验教师3名,学历均在大专以上,均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她们实验室工作均在10年以上,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并能有效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同样,学校关心实验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他们的职称评定、职务聘任等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规定执行;在调资、晋级、评奖时,与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并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第二支是实验教学为工作重心,主要是科学学科教师。新课程改革对科学课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储备、实验操作技能、思维方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目前科学课教学的基本情况来看,多数教师对探究性活动、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学科专业知识、自身实验技能又与新课程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实验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我校每年举行一次科学教师实验操作比赛,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娴熟、规范的实验仪器操作技能,理论指导的实验程序技能,实验数据测定、记录、处理技能。这两支队伍实验业务培训交流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我们的要求是内强素质,外起示范。
实施2层评价制度
评价是导向,科学的评价制度更是促进工作有效提升的强有力手段。为放大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工作评价的实效,立足我校实际,我们创新思路,实施了基础性评价、创造性评价2层评价制度。
基础性评价,对实验专职教师而言,考核实验室的常规管理。
实验室必须建立固定资产账册和实物明细账册,做到及时登账、核对,定期清点,确保账物相符,账账相符;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财产逐步实行网络管理,仪器、器材报损要按一定的规章和手续办理。仪器管理科学合理,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全部入橱,分类存放、合理排列、定橱定位、定期保养、及时维修,根据仪器不同要求做好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工作,保持仪器性能良好。对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按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有关规定保管、使用。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要经常整洁,注意通风换气,妥善处理“三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护师生健康,保证实验安全。评价标准严格体现“清”、“净”两字。对科学教师来说,就是要求按教材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实验前科学教师准备充分,共同研讨,资源共享。近几年,我校已达成每学期学生演示实验开设率和分组实验开设率为100%,学生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室使用计划及过程,记录全面,实验教学气氛浓郁。
创造性评价,这是我校放大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工作的有力举措。
对实验专职教师一是要求加大实验开放力度,进一步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我校明确规定,只要学生需要,学校实验室双休日与假期可以随时开放,实验专职教师要积极配合,我校3位实验教师对此任劳任怨,体现了良好的敬岗爱业,无私奉献的师德。目前,开放方式也由原来单纯的时间开放,变成了时间开放、人员开放、项目开放等多种形式,丰富了实验室开放内容和形式,使实验室开放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是要求她们业务上刻苦钻研,积极倡导自制实验器具。
对科学教师而言,主要是三项指标,一是组织引导学生家庭实验开展情况,实验内容与教材是有关联的;二是指导辅助学生完成综合实践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实验,实验是根据学生课题研究而定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时要求比较很高;三是自制教具或实验器具,开发教学软件等。
创造性评价制度的实施,使我校师生的科技创新成果相当显著,近三年,教师有3项自制教具或教学软件获省市一、二、三等奖;学生科技创新成果,200多项次获全国、省市区一、二、三等奖,在全市名列前茅。
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虽然是学校工作中不起眼的一部分,但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學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创新性等特点,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新课程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技术保障,它对我校带来的“晕轮效应”更是不可低估的。近三年内,在“轻负担高质量”、“转化育人模式”等省级教育专题会议上,我校作为全省学校代表两次作现场经验介绍,多次被省教育厅、教科院、教研室主要领导作为典范引用,教育部领导、省政府领导三次莅临我校实地考察,给予极高评价。2008年3月11日,《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