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读到《中国青年报》刊发的卢建斌老师的《应该允许公开课不完美》一文(见该报2020年4月27日教育圆桌版),笔者对这一观点深表赞同。事实上,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完美,总会存在一些瑕疵。但是,文中所举的两个实例却不太恰当。无论是卢老师在上公开课时遇到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还是于漪老师在公开课上甫一开场便碰到“障碍”,均非卢老师所说的“瑕疵”,而是值得称道的亮点。
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当然要看教师教得怎样(包括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但更应该看学生学得怎样,即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探究意识。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知与探究的过程,而探究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这便决定了教学过程应该是充满变数的过程。那种不折不扣地按教学设计施教的课看似“完美”,实际上是不成功的。你如果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教学过程就不可能那么“一帆风顺”,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而有些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在课堂上出现“意外”,因为它可能打乱教学安排,甚至使教师“出洋相”。然而,这样的“意外”却正是学生主动探究的体现,它跳出了教师课前“预设”所限定的活动空间,使课堂在灵动中“生成”。卢老师所举的两个例子就是如此。
卢老师在执教《路旁的橡树》一文时,出现了这种“意外”:他刚把课件中备好的橡树图片展示到屏幕上,就有一名学生迫不及待地发问:“老师,橡树是一种什么樣的树?”这个问题令卢老师“措手不及,一下子蒙了”。好在教室的植物角里有一株和橡树枝叶很相似的盆栽,卢老师急忙把这株盆栽端上讲台,给同学们做了大概介绍。虽然“问题总算得到了解决”,但卢老师觉得这成了那节课的“瑕疵”。如果卢老师把自己的仓促应对看作“瑕疵”(明显是在糊弄学生),则不会产生什么争议;但若把这次“意外”的出现视为“瑕疵”(认为是自己准备不充分所造成的),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正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首先,学生能在公开课上大胆提问,是对陈旧的教学模式的冲击,它打破了“教师问,学生答”的惯例,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其次,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自主探究的结果,这对于践行新课改理念具有示范意义。无论提出的问题质量如何(“橡树是一种什么样的树”看起来不值得探讨,但它和文章的主旨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十分可贵的。执教者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精神,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与学生交流。遗憾的是,卢老师因害怕“出洋相”(实乃放不下“权威”的架子),而做了十分蹩脚的处理。这确实不能令人满意。但从课程改革的视角看,学生敢于提问乃是大多数公开课上未曾出现的场景(不善提问是中国学生最大的短板),这分明是让人欣喜的闪光点,而不是本堂课的“瑕疵”。
至于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公开课时出现的“意外”,则更具有示范意义。她在执教《记一辆纺车》时设计了一个导入的情境:“今天学习第十一课《记一辆纺车》,昨天请同学们预习了,说说看,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喜欢。”随堂听课的教师十分惊讶,于老师也感到意外。显然,于漪老师上课伊始就遇到了“障碍”,它给这节课能否顺利进行打上了一个大问号。这似乎是一个有“瑕疵”的开头,至少说明于漪老师对学情缺乏了解,课前准备不足。如果从“教”的角度看,于漪老师的开场白确实不太成功,但如果我们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则会看到它的另一面:这正是学生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尽管当时并未实施新课改),即便在今天,也会让人为之一振。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分精彩的场面,不喜欢就说“不喜欢”,学生没有按教师的意图来回答。这在其他的公开课上是难得一见的,对于执教者而言,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既要尊重学生的“不喜欢”,又不可能把课前的安排彻底推翻,只能在“预设”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而于漪老师毕竟经验丰富,她只是稍做停顿,便笑着说:“不喜欢,那就说说不喜欢的原因吧!谁先说?”就这样,一个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很快就“化险为夷”了。当然,于漪老师要让所有学生从“不喜欢”变成“喜欢”,并不那么容易(从课堂实录可以看出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也不可能把这堂课上得很“完美”。但就这个突发事件而言,并不是什么“瑕疵”,而是让人惊叹的亮点,值得喝彩。试想,如果学生顺应执教者的倾向表示“喜欢这篇文章”,那么于漪老师绝不会临时做出那样的改变(让学生“说说不喜欢的原因”),课堂教学就会循着于老师课前设计的步骤“顺利”进行。但那只是表面上的“完美”,而不是学情的真实体现。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在“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中进行,学生已习惯于被教师严格掌控,自然很少出现“意外”,尤其难以听到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极不正常的。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二十个年头,但课堂教学却是“涛声依旧”,以“教”为中心并未真正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在某些人看来,课堂上若有某个环节因学生“配合”不够默契,致使课前确定的教学任务未能“圆满”完成,或因突如其来的问题使教学偏离了预先铺设的轨道,便是一种失误。这种观念亟待改变。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不再以先知先觉者和无所不通的权威自居,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合作伙伴式的交流。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师在课前根本无法预料的情况,课堂上会经常出现“意外”(无论你准备得多么充分)。如果把出现这种“意外”看成“瑕疵”,那么课堂教学就应该多一些这样的“瑕疵”。它改变了学生自始至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状况,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正是我们要完成新课改的使命理应达到的境界。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郢都中学)
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当然要看教师教得怎样(包括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但更应该看学生学得怎样,即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探究意识。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知与探究的过程,而探究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这便决定了教学过程应该是充满变数的过程。那种不折不扣地按教学设计施教的课看似“完美”,实际上是不成功的。你如果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教学过程就不可能那么“一帆风顺”,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而有些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在课堂上出现“意外”,因为它可能打乱教学安排,甚至使教师“出洋相”。然而,这样的“意外”却正是学生主动探究的体现,它跳出了教师课前“预设”所限定的活动空间,使课堂在灵动中“生成”。卢老师所举的两个例子就是如此。
卢老师在执教《路旁的橡树》一文时,出现了这种“意外”:他刚把课件中备好的橡树图片展示到屏幕上,就有一名学生迫不及待地发问:“老师,橡树是一种什么樣的树?”这个问题令卢老师“措手不及,一下子蒙了”。好在教室的植物角里有一株和橡树枝叶很相似的盆栽,卢老师急忙把这株盆栽端上讲台,给同学们做了大概介绍。虽然“问题总算得到了解决”,但卢老师觉得这成了那节课的“瑕疵”。如果卢老师把自己的仓促应对看作“瑕疵”(明显是在糊弄学生),则不会产生什么争议;但若把这次“意外”的出现视为“瑕疵”(认为是自己准备不充分所造成的),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正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首先,学生能在公开课上大胆提问,是对陈旧的教学模式的冲击,它打破了“教师问,学生答”的惯例,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其次,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自主探究的结果,这对于践行新课改理念具有示范意义。无论提出的问题质量如何(“橡树是一种什么样的树”看起来不值得探讨,但它和文章的主旨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十分可贵的。执教者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精神,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与学生交流。遗憾的是,卢老师因害怕“出洋相”(实乃放不下“权威”的架子),而做了十分蹩脚的处理。这确实不能令人满意。但从课程改革的视角看,学生敢于提问乃是大多数公开课上未曾出现的场景(不善提问是中国学生最大的短板),这分明是让人欣喜的闪光点,而不是本堂课的“瑕疵”。
至于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公开课时出现的“意外”,则更具有示范意义。她在执教《记一辆纺车》时设计了一个导入的情境:“今天学习第十一课《记一辆纺车》,昨天请同学们预习了,说说看,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喜欢。”随堂听课的教师十分惊讶,于老师也感到意外。显然,于漪老师上课伊始就遇到了“障碍”,它给这节课能否顺利进行打上了一个大问号。这似乎是一个有“瑕疵”的开头,至少说明于漪老师对学情缺乏了解,课前准备不足。如果从“教”的角度看,于漪老师的开场白确实不太成功,但如果我们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则会看到它的另一面:这正是学生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尽管当时并未实施新课改),即便在今天,也会让人为之一振。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分精彩的场面,不喜欢就说“不喜欢”,学生没有按教师的意图来回答。这在其他的公开课上是难得一见的,对于执教者而言,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既要尊重学生的“不喜欢”,又不可能把课前的安排彻底推翻,只能在“预设”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而于漪老师毕竟经验丰富,她只是稍做停顿,便笑着说:“不喜欢,那就说说不喜欢的原因吧!谁先说?”就这样,一个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很快就“化险为夷”了。当然,于漪老师要让所有学生从“不喜欢”变成“喜欢”,并不那么容易(从课堂实录可以看出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也不可能把这堂课上得很“完美”。但就这个突发事件而言,并不是什么“瑕疵”,而是让人惊叹的亮点,值得喝彩。试想,如果学生顺应执教者的倾向表示“喜欢这篇文章”,那么于漪老师绝不会临时做出那样的改变(让学生“说说不喜欢的原因”),课堂教学就会循着于老师课前设计的步骤“顺利”进行。但那只是表面上的“完美”,而不是学情的真实体现。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在“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中进行,学生已习惯于被教师严格掌控,自然很少出现“意外”,尤其难以听到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极不正常的。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二十个年头,但课堂教学却是“涛声依旧”,以“教”为中心并未真正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在某些人看来,课堂上若有某个环节因学生“配合”不够默契,致使课前确定的教学任务未能“圆满”完成,或因突如其来的问题使教学偏离了预先铺设的轨道,便是一种失误。这种观念亟待改变。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不再以先知先觉者和无所不通的权威自居,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合作伙伴式的交流。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师在课前根本无法预料的情况,课堂上会经常出现“意外”(无论你准备得多么充分)。如果把出现这种“意外”看成“瑕疵”,那么课堂教学就应该多一些这样的“瑕疵”。它改变了学生自始至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状况,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正是我们要完成新课改的使命理应达到的境界。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郢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