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艺术价值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1j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玛克斯·德索,德国美学家,客观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于1906年创建《美学与一般艺术科学评论》,致力于阐述美、美学与艺术三者在本质上的区别与联系。本文受其代表作《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启发,通过细读德索的文字艺术理论,理清他对文字和语言艺术的理解,以探讨他坚持并强调分离美学与艺术科学的真正意义。在他看来,语言文字作为交流工具含有双重功能,即“语言的理性能力,必定向他們展现出感觉世界”①。因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语言是表达的工具,所以辨析语言与感觉的关系问题成为文字艺术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玛克斯·德索;文字艺术;语言;诗
  学术界对文字艺术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在视觉领域对文字图形化的研究,如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或近现代流行的波普艺术等;二是将文字作为艺术表达媒介,即文字在文学艺术中的意义价值研究。本文将重点讨论后者,确立语言文字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与艺术价值。正如德索所说,各门类艺术的独特性体现在它们各自与众不同的媒介上,因此文字艺术的媒介——语言决定了它的形式活动,玛克斯德索的文字艺术理论,建立在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上。为何将语言作为文字艺术的表达媒介而非其他?用文字艺术取代诗歌的意义何在?文字艺术与诗学、修辞学和美学的关系如何?
  首先,德索认为语言是交流方式,能对感性直观起到理性化、确定化的作用,与此同时刺激感觉。在有限的范围内,语言对感性直观的介入恰恰证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相吻合”。其次,语言具有不确定性。正因如此,艺术中追求的朦胧与情感,皆为语言本身固有的特质。从语言本身的这两重特征来看,语言作为构成句子、段落、篇章等“统一体”的最小单位,具有情感的直观关联性,是艺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真实并不一一对应存在含混,所以“语言的美学功能并不是去确定地表达内心生活中完成的事件,而是在艺术创造中证明自己是个自我活跃的力量。”②
  德索结合非理性主义的诗歌理论,提出语言在文字艺术中的应用,其实是作为一种“语言姿势”而存在的。我们可由此总结出语言自身的三个特性,来解释它成为艺术表达媒介的必然:第一,语言作为交流信息的工具,是组成艺术内容的基础;第二,语言的直观关联,是构成艺术真实的前提;第三,语言固有的含混性,是形成艺术价值的关键。语言的优势如此,然而作为艺术的材料亦有其自身的局限,即只能依赖语言本身及其特有的结构,这使得语言艺术被束缚在这一种材料的运用中,且不像其他艺术形式那样存在时间和空间领域发展的可能。德索将文字固有的局限性纳入作家或诗人的主观、心理因素研究范围内,不作为文字艺术的主要问题展开来研究。
  德索如何看待诗歌与语言的关系,是分析他如何理解诗歌的敲门砖。首先,德索从古代诗论着手,提出诗歌是语言的一种存在形式,将带有情感与直觉、意向与节奏的一类语言表达方式,称为诗歌本身的语言。其次,德索采纳了爱德华·文·哈特曼在《美的哲学》中所表述的观点:“诗歌的效果照此只依靠文字的含义,而不依靠文字的美或语言的朗诵美。”3将诗歌的艺术价值细分为文字含义的美、文字本身的美和语言的朗诵美,正是由于三者的合力才构成了诗歌具有艺术价值的前提。但诗歌的概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虽然语言表现三种因素始终是诗歌艺术性的来源,但诗的艺术价值已经由视觉、听觉效果更多地转向了精神领域。文字是诗人与读者之间同情再体验的渠道,文字的价值不在于再现作者美的想象也不在于给读者制造感觉内容,而是传递。
  如何准确利用文字进行表达?每一个字都包括多个隐含意向,诗人有意识地将字与字的意向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诗的整体意向、表达情感,以刺激读者的最高直觉能力——记忆和幻觉意向。诗人运用自身的经验和技巧即可搭配文字以构成统一的格局,但文字艺术的价值并不全然体现在作家技艺的娴熟上,若所有的文字艺术都由作家熟练的选字排句和固定的抒情形式决定的话,那么文字将完全被客观化和概念化,文字艺术“为文字的灵性完全吞没了”。如何突破文字的局限而实现自由表达,成为这一门艺术最高的追求,也是文字艺术的价值所在。
  早期的诗论定音感因素、视觉效果与抒情自我三者融为一炉为诗的根本特性。情感的强烈真挚与否,成为决定文字艺术价值的标杆,在这样的限制下文字的声音也成为评判艺术性的重要因素:诗必能唱,无音则不全。然而音感效果的定则已被历史丢弃,对文字艺术的感官要求降低,诗的语言表达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而诗的艺术价值却并未消磨。这是破除对诗的形式限制,追求自由表达的必然结果。我们也从中逐渐领悟到诗利用视觉和听觉这两种领域所产生的欣赏,都接近感官享受,而诗歌艺术真正的价值在于精神领域。诗人对文字(包含语音和含义)的安排其实是一个协调过程,利用每个字中的视觉和听觉现象营造出和谐的整体结构,为要表达的情感铺路。
  德索以描述性的研究方式,避免了主观上的含混或教条,扩大了文字艺术的价值领域和研究范围,划清了美与艺术界限,它们分别属于经验感受和具体创造两个领域。文字艺术的美,是创造它的目的,但文字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美,更在于思想的传达与发展、形式的继承与突破以及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德]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兰金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2] 朱先树:《诗歌美学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
  注解:
  ① [德]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兰金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26页。
  ② [德]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兰金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28页。
  作者简介:董雪晴(1993-),女,汉,江西人,硕士,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22)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伴随着大众传媒以及新媒体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国内地综艺节目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经历着从模仿克隆过渡到正版引进,再到自主创新的阶段转换。作为一档标榜原创真人秀节目的《花儿与少年》,召集了年龄层次、性格特征相差甚远的七位明星嘉宾自助远行,牢牢吸引电视屏幕前的观众,带给我们不仅是视听的愉悦,更多是对综艺节目发展趋势的思考。  关键词:综艺节目;形式;真人秀;趋势  如果说中国内地近三年来
期刊
摘 要: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拉开了近代化的大幕,在明治政府实施的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政策的推动下,日本迅速的走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同样在日本明治维新后30年,以日本为蓝图开始一场改革变法之路,但是结局却完全不同,本文将以中国戊戌变法为切入点,研究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不同,重点从内部分析日本维新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
期刊
摘 要:作为一名美籍爱尔兰后裔,奥尼尔的移民身份赋予了他独有的文化背景,使他尤为关注美国社会中作为边缘族裔的爱尔兰移民,并将他们的生存现实与精神世界纳入文本。为了尽快融入移居国主流社会,这些身处异域的愛尔兰移民普遍失去了母国的宗教信仰。信仰的缺失、道德观念的淡漠不仅使他们陷入伦理失序的危机中,更面对多重伦理身份而难以进行正确取舍。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爱尔兰移民;伦理身份  对于奥尼尔剧作中的
期刊
摘 要:麻九畴作为元好问在《中州集》中单独立传且收诗31首的诗人,在金代诗歌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少有学者研究麻九畴诗歌的特点以及其怪奇风格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笔者拟通过分析麻九畴诗歌内容及艺术特征考察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作用。  关键词:麻九畴;诗歌分类;艺术特征;怪奇  对于麻九畴没有独立的研究论文,只有间或出现在研究其他文人的论文里,而且内容和篇幅都很少。论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麻九畴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当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入手,认为物质主义潮流、功利思想、就业压力等因素造成英美文学教学陷入困境。鉴于此,本文探索在基础阶段设置英美文学课程的现实条件。  关键词:基础阶段;英美文学课程;现实条件  1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物质主义潮流的冲击下,曾经是高校英语专业支柱课程的英美文学课受到冷落。针对这一现状,许多教育界人士表示忧虑。学者们普遍认为现
期刊
摘 要:近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已成为一门显学,为社会各界所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横跨各个领域、数个学科,有关其传承、保护等问题的讨论层见迭出,牵涉的问题极为复杂。那么,在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高职艺术院校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承担哪些责任与义务,这些是高职艺术院校工作者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拟从高职艺术院校的立场与角度,去衡量与思考其在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角色与担当,以此为高职艺术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
期刊
摘 要:“侠文化”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虽未被作为社会主流的文化现象,却也被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所推崇。在近代中国,更是由于武侠小说的盛行,侠义更是成了社会正义的代名词。可无论是古代的历史人物还是小说中的大侠,真正得以善终的往往都是功成之后选择归隐的那些人。本文结合实例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侠文化的隐逸现象做简要阐述。  关键词:侠文化;墨家思想;隐逸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孔
期刊
摘 要:所谓视觉文化的悖论,是指现代文化的发展,尤其是都市文化、媒介文化或影像文化的高度发展,环境意象的高度人为符号化已成为普遍的文化景观,在这样的条件下,视觉文化在成为文化“主因”或主导形态的同时,带来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矛盾现象。  这个矛盾现象集体体现为:一方面,视觉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越来越丰富和复杂。另一方面,视觉形象的过度生产与消费特征越来越明显,尽管种种新奇古怪的视觉形象或花样不断被创造
期刊
摘 要:卷云纹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之一。青铜器纹饰之一。起源于战国,秦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当今时代其经过大量设计师的提炼创新,卷文纹在现代设计应用的领域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卷云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主要研究内容从卷云纹的发展史,寓意内涵以及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加以分析,主要研究当代设计师如何在标志设计中运用卷云纹元素,并加以综合论述。  关键词:传统纹样;吉祥寓意;结
期刊
摘 要:传统的书画艺术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明中的宝贵财富和精神食粮。在社会商业化、全球经济化的大环境的今天,中国传统书画的这个行业,面临着传统艺术与信息社会融合并进,继承传统书画与创新、繁荣与发展的诸多问题。互联网作为现代传播的新潮流、新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并为传播传统书画带来了新的革命。互联网通过对传统书画的传播,突出了传统书画的交流,展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