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今的媒介环境下,网络新闻媒体常常会通过对女大学生进行污名化报道,吸引受众眼球,谋取商业利益。由于女大学生接收信息渠道大都来自网络,这种污名化的形象建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女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笔者期望通过本文,使网络新闻媒体意識到自身公信力的缺失,同时女大学生能够有意识的提高媒介批判能力,以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去。
【关键词】网络新闻报道;女大学生;污名化;形象建构
一、引言
污名化理论是欧文·戈夫曼在1963年提出的,污名化是“社会给某些个体或群体贴上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进而导致社会对被贴标签人的不公正待遇。 [1]一直以来,女大学生都被媒体广泛关注,但笔者发现,经过网络媒体的策划和报道,展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女大学生形象常常被塑造成“负面叙事”主体。
此外,大学生接收新闻信息的渠道多来自网络,而网络新闻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不顾社会责任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将个别女大学生负面报道置于放大镜下,使得女大学生整体形象受到社会广泛质疑,污名化的女大学生形象长期被女大学生接收,是否会对女大学生自我认知造成影响?面对污名化报道,女大学生该如何应对?对此,本文提出假设:一.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报道有污名化倾向。二.网络新闻媒体通过污名化报道为女大学生建构的媒介形象,会对女大学生自我认知造成负面影响。
二、研究方法
针对假设一,本文选取较受女大学生欢迎的百度作为研究对象[2],运用内容分析法,以2007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6日为研究时段。再用系统抽样法,以日期为单位,随机选择2007年1月14日作为开始,每隔30天抽取一天,共抽取88天,作为样本。最后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在百度新闻做标题搜索,共获得有效样本 650个。表一是对报道议题和报道立场的可操作化定义(表1)。
表1相关概念的操作化
针对假设二,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站、微信、QQ等渠道随机向女大学生进行发放,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31份。
三、数据分析
(一)对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报道立场的界定
本文中,正面形象指女大学生健康积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等特点。中性形象指对女大学生的叙述不具有倾向性或难以辨别倾向性。负面形象指女大学生心理扭曲、行为放纵不端等。受难形象是指女大学生的受难形象,如被骗、被欺凌等。
(二)对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报道立场的分析
笔者对这八年来不同性质议题所占比例进行分析后发现,八年来,负面形象和受难形象的报道议题分别是191条和165条,约占女大学生报道议题的29.5%和25.5%,这种报道倾向,造成了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的污名化现象。
对负面形象和受难形象议题类型进行统计,受歧视受欺辱、发生伤亡、行为不端、被骗等四类议题,平均出现频率位居前四,占比分别为17.4%,16.2%,12.3%和12.0%。
图2是2007年到2013年各类议题的变化趋势,可见,正面形象报道议题呈波动增多趋势,负面形象报道议题呈波动下降趋势,受难形象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网络新闻媒体已经意识到要加强女大学生的正面形象报道,但它无法不受商业利益驱使,以女大学生的受难形象,吸引受众眼球,增加网址点击率。
图2各类形象报道议题变化趋势
(三)对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报道议题和报道立场的交叉分析
根据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报道议题侧重点的不同,笔者将相关样本划分为12种类别, 分别是就业、受害、婚恋、身体、助人和公益、受助/求助、违法犯罪、自杀、学业、心理、消费和其他(按议题比率由高到低排序)。统计2007到2014年各议题所占比率,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25.5%)、“受害”(18.8%)、“婚恋”(9.4%)、“身体”(9.1%)、“助人和公益”(6.8%)。
结合报道立场分析,首先,最初的“就业”议题主要报道女大学生就业受歧视、畸形求职等,如今,正面形象报道议题增多,媒体从关注女大学生“另类求职”的负面、受难形象,转变为关注女大学生成功创业、开辟多种就业渠道(参军、支教、村官等)的积极面貌。
但2到5位仍以负面、受难形象为主,“受害”议题主要呈现女大学生被骗、被欺辱、发生伤亡等形象。“婚恋”议题主要呈现了女大学生恋爱功利、恨嫁等负面形象。“身体”议题主要是凸显女大学生受欺辱等受难形象。从第6位的议题才开始凸显女大学生乐于助人、热爱公益的正面形象。
总的来说,网络新闻媒体建构的女大学生媒介形象基本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议题来源和形象体系,即以就业、婚恋方面的负面叙事和受害、身体方面的受难叙事为主,辅以就业、助人和公益等报道,突出女大学生的正面形象。
四、网络新闻报道对女大学生形象建构的特点分析
(一)“女大学生”议题被加强
表3显示,“女大学生”议题报道量逐年上升,从2007年的79篇有效样本激增至2013年的107篇,这说明女大学生群体受到媒体的重视程度增加,成为媒体关注的社会对象。
(二)负面形象报道议题减少,正面形象报道比例加强,但形象塑造较为单一
图2显示,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负面形象的报道量从2007年起呈波动型逐年下降,2011年达六年来最低值,2012年和2013年有小幅回升,但整体看来,女大学生负面形象报道议题量有所减少,可见网络新闻媒体有意减少对女大学生负面形象报道。
正面形象报道方面,2008年起,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的正面报道增多,至2010年,正面报道开始多于负面报道,这一变化客观上改变了受众心中突出的“负面行为者”的刻板印象。但由于正面形象报道议题的来源较为单一,形象塑造多集中在“就业”议题上,大都关注女大学生参军、支教、当村官等,关于学习、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正面报道严重欠缺。由此表明,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正面形象建构还是相对狭隘且有针对性,在真实客观还原女大学生面貌方面仍不全面。 (三)集中突出受难形象,女性的生理特征在报道议题上被反复强调,但大学生的学习特征在报道议题上没有得到有力凸显
图2显示,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受难形象的报道呈波动型逐年递增趋势,从2007年的12.5%猛增至2013年的37.5%,集中突出了女大学生被骗、被凌辱、发生伤亡等弱势形象。此外,女性的生理特征被反复强调,其中,“就业”、“受害”和“身体”议题上均有较多受难形象报道,网络新闻媒体有意通过这些议题的集中报道突出其作为女性的生理特征和生理弱势,结果是女大学生群体的学生身份被忽视。
五、网络新闻的污名化报道对女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影响
为了对网络新闻媒体污名化女大学生的现象的传播效果进行分析,笔者设计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
一.女大学生接触媒介基本情况调查,
二.受众心中的女大学生形象和大众媒介构建的女大学生形象是否存在差异,
三.对女大学生基本媒介素养调查。
第一部分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受众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媒介是手机,说明女大学生通过手机接收到的信息对她们造成影响的可能性最大。52.67%的调查对象称偶尔会关注“女大学生”的相关新闻。56.49%的调查对象认为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报道量适中。此外,64.89%的调查对象认为,网络新闻报道中看到的关于女大学生的污名化报道议题居多。由此可见,目前在网络新闻媒体中,女大学生认为网络新闻媒体对其进行的新闻报道以负面、受难形象为主。
第二部分结果显示:受调查的女大学生认为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污名化形象主要是:“恋爱功利”,“想嫁‘富二代’‘官二代’”、“剩女、恨嫁”、“就业难”、“浅薄虚荣,崇拜金钱”、“性观念开放,如婚前同居、婚前怀孕等”。此外, 91.6%的受調查者称关于女大学生的污名化报道是通过网络获得的。由此可得出结论,网络新闻媒介多选择用耸人听闻、煽情、低俗的负面、受难议题进行新闻报道,以求得效益最大化。网络新闻媒介,迫于竞争压力,偏好借助具有刺激性的新闻个案引导受众,它们通过片面的信息构建了污名化的女大学生媒介形象。在对现实和网络新闻中的女大学生形象进行对比时,90.08%的受调查者认为生活中的女大学生们大部分都很优秀,如有不好的行为,也只是个别现象。另外,37.4%的受调查者认为媒体对女大学生报道内容与现实基本相符。由此推断,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污名化形象建构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女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第三部分结果显示:在“媒体经常对个别女大学生进行污名化报道,是否会影响女大学生整体在你心中的形象”和“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报道会对女大学生的自我认知造成影响”这两问的调查中,调查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问到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污名化的报道你认为是否真实的调查中,中立、表示不会怀疑和比较会怀疑的比例分别是36.64%、21.37%和20.61%。由此可见,女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和批判能力较弱,缺乏对媒介信息真实性提出质疑的意识,一部分受众一味地接受网络媒体关于性别角色的报道及传递的性别观念,这无疑会加深性别二元化的问题。
六、结语
综上,结论是,女大学生主体缺乏性别媒介素养的认识,她们对网络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性别价值观持接受态度,缺乏应有的批判和辨别能力,这无疑会加深媒介中性别刻板印象对其自身的影响,在面对媒体长期的价值观渗透时,她们会受到污名化媒介形象建构的影响,对自我的认知产生错误判断。
对此,笔者认为,作为媒体,应主动承担媒介社会责任,做好信息“把关人”角色,必须从议题选择和平衡正负形象的报道比重上对原有报道模式进行调整,从根本上建立起一个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女大学生形象的新闻框架。对于女大学生而言,要加强对信息的选择、理解、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自身媒介素养,重建正确的性别意识。
参考文献:
[1] 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
[2]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组委会对参加此次大讲堂学员进行了“最受大学生喜爱媒体及媒体人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女生比男生更喜欢使用百度。
[3]刘利群.媒介传播与社会性别[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4]韩贺南.被“凝视”与被“驱逐”---女大学生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审视[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4(3)
【关键词】网络新闻报道;女大学生;污名化;形象建构
一、引言
污名化理论是欧文·戈夫曼在1963年提出的,污名化是“社会给某些个体或群体贴上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进而导致社会对被贴标签人的不公正待遇。 [1]一直以来,女大学生都被媒体广泛关注,但笔者发现,经过网络媒体的策划和报道,展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女大学生形象常常被塑造成“负面叙事”主体。
此外,大学生接收新闻信息的渠道多来自网络,而网络新闻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不顾社会责任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将个别女大学生负面报道置于放大镜下,使得女大学生整体形象受到社会广泛质疑,污名化的女大学生形象长期被女大学生接收,是否会对女大学生自我认知造成影响?面对污名化报道,女大学生该如何应对?对此,本文提出假设:一.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报道有污名化倾向。二.网络新闻媒体通过污名化报道为女大学生建构的媒介形象,会对女大学生自我认知造成负面影响。
二、研究方法
针对假设一,本文选取较受女大学生欢迎的百度作为研究对象[2],运用内容分析法,以2007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6日为研究时段。再用系统抽样法,以日期为单位,随机选择2007年1月14日作为开始,每隔30天抽取一天,共抽取88天,作为样本。最后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在百度新闻做标题搜索,共获得有效样本 650个。表一是对报道议题和报道立场的可操作化定义(表1)。
表1相关概念的操作化
针对假设二,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站、微信、QQ等渠道随机向女大学生进行发放,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31份。
三、数据分析
(一)对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报道立场的界定
本文中,正面形象指女大学生健康积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等特点。中性形象指对女大学生的叙述不具有倾向性或难以辨别倾向性。负面形象指女大学生心理扭曲、行为放纵不端等。受难形象是指女大学生的受难形象,如被骗、被欺凌等。
(二)对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报道立场的分析
笔者对这八年来不同性质议题所占比例进行分析后发现,八年来,负面形象和受难形象的报道议题分别是191条和165条,约占女大学生报道议题的29.5%和25.5%,这种报道倾向,造成了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的污名化现象。
对负面形象和受难形象议题类型进行统计,受歧视受欺辱、发生伤亡、行为不端、被骗等四类议题,平均出现频率位居前四,占比分别为17.4%,16.2%,12.3%和12.0%。
图2是2007年到2013年各类议题的变化趋势,可见,正面形象报道议题呈波动增多趋势,负面形象报道议题呈波动下降趋势,受难形象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网络新闻媒体已经意识到要加强女大学生的正面形象报道,但它无法不受商业利益驱使,以女大学生的受难形象,吸引受众眼球,增加网址点击率。
图2各类形象报道议题变化趋势
(三)对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报道议题和报道立场的交叉分析
根据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报道议题侧重点的不同,笔者将相关样本划分为12种类别, 分别是就业、受害、婚恋、身体、助人和公益、受助/求助、违法犯罪、自杀、学业、心理、消费和其他(按议题比率由高到低排序)。统计2007到2014年各议题所占比率,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25.5%)、“受害”(18.8%)、“婚恋”(9.4%)、“身体”(9.1%)、“助人和公益”(6.8%)。
结合报道立场分析,首先,最初的“就业”议题主要报道女大学生就业受歧视、畸形求职等,如今,正面形象报道议题增多,媒体从关注女大学生“另类求职”的负面、受难形象,转变为关注女大学生成功创业、开辟多种就业渠道(参军、支教、村官等)的积极面貌。
但2到5位仍以负面、受难形象为主,“受害”议题主要呈现女大学生被骗、被欺辱、发生伤亡等形象。“婚恋”议题主要呈现了女大学生恋爱功利、恨嫁等负面形象。“身体”议题主要是凸显女大学生受欺辱等受难形象。从第6位的议题才开始凸显女大学生乐于助人、热爱公益的正面形象。
总的来说,网络新闻媒体建构的女大学生媒介形象基本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议题来源和形象体系,即以就业、婚恋方面的负面叙事和受害、身体方面的受难叙事为主,辅以就业、助人和公益等报道,突出女大学生的正面形象。
四、网络新闻报道对女大学生形象建构的特点分析
(一)“女大学生”议题被加强
表3显示,“女大学生”议题报道量逐年上升,从2007年的79篇有效样本激增至2013年的107篇,这说明女大学生群体受到媒体的重视程度增加,成为媒体关注的社会对象。
(二)负面形象报道议题减少,正面形象报道比例加强,但形象塑造较为单一
图2显示,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负面形象的报道量从2007年起呈波动型逐年下降,2011年达六年来最低值,2012年和2013年有小幅回升,但整体看来,女大学生负面形象报道议题量有所减少,可见网络新闻媒体有意减少对女大学生负面形象报道。
正面形象报道方面,2008年起,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的正面报道增多,至2010年,正面报道开始多于负面报道,这一变化客观上改变了受众心中突出的“负面行为者”的刻板印象。但由于正面形象报道议题的来源较为单一,形象塑造多集中在“就业”议题上,大都关注女大学生参军、支教、当村官等,关于学习、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正面报道严重欠缺。由此表明,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正面形象建构还是相对狭隘且有针对性,在真实客观还原女大学生面貌方面仍不全面。 (三)集中突出受难形象,女性的生理特征在报道议题上被反复强调,但大学生的学习特征在报道议题上没有得到有力凸显
图2显示,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受难形象的报道呈波动型逐年递增趋势,从2007年的12.5%猛增至2013年的37.5%,集中突出了女大学生被骗、被凌辱、发生伤亡等弱势形象。此外,女性的生理特征被反复强调,其中,“就业”、“受害”和“身体”议题上均有较多受难形象报道,网络新闻媒体有意通过这些议题的集中报道突出其作为女性的生理特征和生理弱势,结果是女大学生群体的学生身份被忽视。
五、网络新闻的污名化报道对女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影响
为了对网络新闻媒体污名化女大学生的现象的传播效果进行分析,笔者设计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
一.女大学生接触媒介基本情况调查,
二.受众心中的女大学生形象和大众媒介构建的女大学生形象是否存在差异,
三.对女大学生基本媒介素养调查。
第一部分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受众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媒介是手机,说明女大学生通过手机接收到的信息对她们造成影响的可能性最大。52.67%的调查对象称偶尔会关注“女大学生”的相关新闻。56.49%的调查对象认为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报道量适中。此外,64.89%的调查对象认为,网络新闻报道中看到的关于女大学生的污名化报道议题居多。由此可见,目前在网络新闻媒体中,女大学生认为网络新闻媒体对其进行的新闻报道以负面、受难形象为主。
第二部分结果显示:受调查的女大学生认为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污名化形象主要是:“恋爱功利”,“想嫁‘富二代’‘官二代’”、“剩女、恨嫁”、“就业难”、“浅薄虚荣,崇拜金钱”、“性观念开放,如婚前同居、婚前怀孕等”。此外, 91.6%的受調查者称关于女大学生的污名化报道是通过网络获得的。由此可得出结论,网络新闻媒介多选择用耸人听闻、煽情、低俗的负面、受难议题进行新闻报道,以求得效益最大化。网络新闻媒介,迫于竞争压力,偏好借助具有刺激性的新闻个案引导受众,它们通过片面的信息构建了污名化的女大学生媒介形象。在对现实和网络新闻中的女大学生形象进行对比时,90.08%的受调查者认为生活中的女大学生们大部分都很优秀,如有不好的行为,也只是个别现象。另外,37.4%的受调查者认为媒体对女大学生报道内容与现实基本相符。由此推断,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污名化形象建构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女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第三部分结果显示:在“媒体经常对个别女大学生进行污名化报道,是否会影响女大学生整体在你心中的形象”和“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报道会对女大学生的自我认知造成影响”这两问的调查中,调查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问到网络新闻媒体对女大学生污名化的报道你认为是否真实的调查中,中立、表示不会怀疑和比较会怀疑的比例分别是36.64%、21.37%和20.61%。由此可见,女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和批判能力较弱,缺乏对媒介信息真实性提出质疑的意识,一部分受众一味地接受网络媒体关于性别角色的报道及传递的性别观念,这无疑会加深性别二元化的问题。
六、结语
综上,结论是,女大学生主体缺乏性别媒介素养的认识,她们对网络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性别价值观持接受态度,缺乏应有的批判和辨别能力,这无疑会加深媒介中性别刻板印象对其自身的影响,在面对媒体长期的价值观渗透时,她们会受到污名化媒介形象建构的影响,对自我的认知产生错误判断。
对此,笔者认为,作为媒体,应主动承担媒介社会责任,做好信息“把关人”角色,必须从议题选择和平衡正负形象的报道比重上对原有报道模式进行调整,从根本上建立起一个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女大学生形象的新闻框架。对于女大学生而言,要加强对信息的选择、理解、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自身媒介素养,重建正确的性别意识。
参考文献:
[1] 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
[2]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组委会对参加此次大讲堂学员进行了“最受大学生喜爱媒体及媒体人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女生比男生更喜欢使用百度。
[3]刘利群.媒介传播与社会性别[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4]韩贺南.被“凝视”与被“驱逐”---女大学生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审视[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