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道德教育不应忽视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y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道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名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孝道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自古以来一直把孝道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如果略作考证便可得出结论,古代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孝道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有效的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孝道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以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当代著名作家冰心就非常关心对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她要求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只讲大道理,首先要教会孩子如何关心父母,爱护父母。显而易见,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很多事例证明,孝敬父母绝不是一件小事!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最基础的道德教育。一个孩子,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照顾、不尊敬、不爱戴,怎么能去爱他人爱集体呢?这方面,有不少学校开展了以“五心”教育活动为主题的传统美德教育系列活动(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他们通过“五心”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胸怀大志,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他们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孝心奖章”争章活动。这一活动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也是传统孝道文化在新形势下得以弘扬的有力证明。怎样对青少年进行“孝道”教育,弘扬孝道、感恩思想呢?
  一、由培养情感入手,奠定孝道意识基础
  人们孝不孝敬长辈,主要靠后天教育。孩童时期模仿性强,家长的言行、学校的教育都对下一代有直接的影响。“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学校和家庭都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在不同年龄段,采用相应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渗透孝道教育。
  首先,父母要言传身教。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则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故事讲,一位爷爷老了,吃饭时口水鼻涕不断。儿子媳妇嫌脏,把他赶到灶边独自吃。又有一次爷爷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儿媳破口大骂:“老不死的,以后用木盆吃算了。”过了几天,夫妻两突然发现儿子在拿斧头做一件东西。一问,儿子一本正经的说:“我正在做木盆等爸妈老了用,免得打破碗。”孩子的话使夫妻猛醒,十分羞愧,从此改变了对老人的态度。这种不孝父母是不能教育出有孝心的孩子的。因此,要孩子有孝心,家长必须身体力行,做出榜样。
  其次,要正确引导。“家里有一个苹果,也要每人一份”,这在国外是一条重要原则,它可以防止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父母在这方面要正确及时的引导。例如:吃饭时只要时间允许,一定要等家人到齐再用餐;好吃的东西要让长辈先吃。即使好吃好穿给了孩子,也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是需要好吃好穿的,只是为了孩子才舍不得吃穿,让孩子体察父母的慈爱和奉献。下班回家,不急于开门进屋,而是敲门让孩子来开门。进屋坐好后,对孩子说,我今天上班太累了,你去为我拿点水来。这样,孩子在开门倒水这些细节中就会产生对父母的敬慕之情和孝敬之心。把“孝道”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成为思想的一部分。只有对长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戴,才是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和风范。
  二、用课堂教学培养孝道理念
  课堂教学是核心,是传道受业的重要途径。将孝道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有利于将学生对孝道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鉴于此,在青少年中提倡诵读如《论语》、《孝经》、《弟子规》等经典,使他们从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养分,懂得孝道和感恩。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孝道与感恩的教育活动。可以采取学科渗透、主题活动等方式。例如:给母亲梳头、给父亲洗脚、到敬老院认亲,给孤寡老人送温暖;评选孝敬父母好孩子;为自己父母过生日等,还可以到社会开展调查总结孝敬父母和不孝敬父母的典型,用身边的例子教育自己的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年轻人懂感恩、会感恩、乐感恩。再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作品指导学生品读朱德元帅的《我的母亲》、李密的《陈情表》等描写伦理亲情的作品,使之懂得知恩图报、懂得在艰难中不忘孝道,克服困难也要坚持孝亲。利用作文教学,推动学生认识上的飞跃。学了这些作品之后就可紧接着布置学生作文,把自己对亲人、对人民和国家的态度,与朱德、李密做比较,深化他们对亲情的认识。
  三、利用社会多元文化氛围推广孝道
  从宣传抓起,通过新闻媒体利用社会多元文化氛围推广孝道,在全社会进行孝道文化的宣传,规范青少年的意识,树立公民新的孝道精神。从家庭抓起,不仅要使家庭成员懂得孝道的重要性,更要使他们身体力行争当孝敬老人的主力和典范。从娃娃抓起,使下一代从小懂得孝道的传统美德。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以及校内外各种各样富有人文性的文化活动,都可以为全方位弘扬孝道开辟天地。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了解世界范围内的孝道。
  总之,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实施孝道教育,是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家庭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互动”共建公民道德的最佳结合点。只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舆论和媒体导向形成合力,青少年就会由爱父母和家人进而做到爱他人和爱国家,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美德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光大,社会将更加文明和谐。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已经形成的行为习惯对自身和周围的人都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教师,上课时,除了把书上和课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也会对他们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每次接手新的班级,开始新课程的教授,心里总会问自己:我做好准备了吗?我了解学生的情况吗?我该怎么给学生一个定位,使老师和学生都有双赢的结果?初次教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告诉自己,虽然没有
期刊
摘 要:我国地域辽阔,县域文化和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是互通的。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传统文化就像一条纽带一样,连接着生活在广阔中华大地上的人们,传承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  县域特色传统文化指特色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社会环境相结合,打上富有地域烙印的一种传统文化,具有独特性,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的文明表现。浚县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浚县在商代称为
期刊
教师要灌满学生的一碗水,自己至少应该有一桶水,其实很多学者提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一桶高质量的水,而且这一桶水要随时的更新,随时保持最佳的质量。还有学者提出教师应该拥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甚至是一江至清至纯的江水。由此来看,作为我们教师应该随时要提高自己的水的质量!提高水质有什么意义?如何提高?如何才能发挥这一桶水的威力?怎么样去灌满学生的那一碗水才最有效益?只是靠老师去灌还是让学生主动去
期刊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总目标就设定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交际的积极性增强  大多数学生天生就喜欢表达,只不过他们的表达很多是不规范的。因此经常见到有学生在课堂上高举双手,但
期刊
我校是一所乡村中学,近来发现有不少学生开始在恋爱的漩涡里挣扎。早恋已成为中学生生活中的一大困惑,是学校管理中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突出问题。  早恋形成的原因很多:  ①从生理的角度来看,中学生的发育较早,已进入青春朦胧期,伴随着生理的成熟和性意识的增强,自然会对异性产生兴趣。如果学生不能分清自己的生理需要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就会在盲目与冲突中滑向早恋的险境。  ②从心理的角度来看,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为
期刊
读鲁迅的作品《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思考良久,突然想起了中国的教育问题。  在上个世纪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文学和教育也在变革中发展前进。在不胜枚举的作家和教育家中,鲁迅可谓是“一览众山小”的人物。也许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作家、思想家,并不是一个教育家,可是只要翻开他的作品,从只言片语中就可以发现他在关心着中国教育,关心着中国的孩子,关心着中国的未来。就是他指
期刊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录了从春秋到清代的六十多首古代诗词,这些厚重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对浩瀚的中华文明史作了丰富多彩的描绘,构成了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诗人采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不仅表现了泱泱大国的物华风貌,而且对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的社会生活以及情感生活,尤其是对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所遭受的各种苦难作了全面、真实、精妙、形象、生动而详尽的反映,客观地从一个侧面再现了中
期刊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些要求后,部分老师片面的追求愉快学习和活跃的教学氛围,使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陷入“虚、闹、杂、碎、偏”的境地,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生快乐了,个性张扬了,收获少了;课堂热闹了,文本冷落了,学习任务淡化了,这难道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新理念语文课吗?  崔峦教授曾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
期刊
语文课标说: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人认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高效教学的重要内容。下面,就我的教学感悟来谈谈在语文高效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在灵
期刊
很多教师认为教材是规范,是准绳,是不可以更改的,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其实教材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教学资源,一种教学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生,不同教师的教学实际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变革。  我曾经讲过《单项式与多项式》(青岛·泰山版)一节课。通过这节课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