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体验首先是一种体验,其次这种体验侧重于审美,是审美的体验,而不是一般的体验。审美体验就是形象的直觉,同时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体验。审美体验的心理机制就是移情。
关键词:审美体验;直觉;移情
审美体验是指与对美的观赏和享受、对自由的觉察相伴随的特殊的瞬间性人生经历。恩格斯在其散文《风景》中生动地记叙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1]可以说这种融合着“自由的无限的精神”的难得的海上奇妙体验,正是一种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有两层含义:一是审美的;二是,是一种体验。这就是说。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一般非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性、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然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经验、又不同于一般审美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于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正是这种特殊的审美体验,才构成人生中意义充满的瞬间,才成为艺术的灵性之源。
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体验。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审美者撇开功利的、实用的、生物性的概念,用一种超脱的、纯精神的心理状态来关照对象,不要去注意和思考与审美对象的美学价值无关的事情,例如对象的科学性质或经济价值等,也不要抱有功利的和实用的打算。以及把主客体之间的种种其他现实的关系在心理上拉开距离。要防止或削弱这些方面的活动进入审美意识。朱光潜先生曾举了一个雾海行船的例子来说明心理距离。在朦胧的雾气中,听着邻船的警钟、水手们手忙脚乱的走动以及船上乘客的喧嚷,人们时时在为自己的安全担忧和恐惧,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产生和谐的美妙的审美体验的。但是,站在海岸上的人,观看雾景所产生的心情则和那些身处雾中的船工、游客的心情截然不同了。在前一种体验中,海雾是实用世界中的一个片断,它和人的知觉、情感、希望以及一切实际生活需要瓜葛在一起,因为它存在着威胁性紧紧的压迫着人们,也就是说关系太密切,距离太接近,所以没有办法泰然处之的去欣赏。而一种体验,则是使海雾与实际生活之间保持了一种的“距离”,于是人们能够不畏忧患休戚的念头去对抗,而以审美的心境对它欣赏。
审美体验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即移情。审美体验总是从内部引起的,先在身体上面发生一定的反应,这种从内部产生的感觉会引发一种情感,适合这种情感的形式便会产生相应的美感。移情就是设身处地的体会审美对象的心情,将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有生气的结构中,从而把自身置换到对象中进行体验。在审美或欣赏时,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然后再对之进行欣赏和体验。例如杜甫写的两句有名的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明显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作者杜甫把自己悲痛心情体验移置于花与鸟身上。又如,中国诗人常常把自己的不畏强暴的风格和情感投射到菊花身上,然后再讴歌菊花的不畏严寒和美丽,这就是中国诗坛上对菊花的“千古高风说道今”的心理机制。再例如,相传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却到处受到冷遇,它在返回鲁国的途中,经过一段幽蔽的山谷,看到那里浓郁芬芳的兰花开的特别茂盛,不仅感慨万千,认为兰花,应当为皇帝诸侯开放。现在单独在山谷里,只与杂草生长在一起,实在可惜!于是他架起琴鼓,弹起《猗兰操》。显然,孔子因为得不到重用而倍感伤心,于是移情于山谷的兰花,为之弹琴歌唱。凄凉和孤苦的意境,就是孔子情感的移情外射。当审美者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欣赏对象又把对象的形象情趣吸收到自身时,就出现了审美中的“物我同一”的境界。此时,主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已被取消,缩短或消除了审美关系的心理距离。
审美的生理基础和过程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内模仿。所谓“内摹仿”,就是人在观赏外物时,用内心的意念活动去摹仿对方的姿态或运动。如,朱光潜在他写的《文艺心理学》中写到:“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在这里,朱光潜写的我受古松的影响,模仿古松的一副苍老的姿态,就是一种内模仿。又例如审美者以自己的身体内肌肉的紧张收缩来模拟审美对象的动作或姿态——奔跑、飞翔或拔地而起。模仿常常是一种比较轻微的对局部细节的模仿,因而主要是一种象征性的模仿。一般说来,审美体验的第一步是通过感觉器官取得对作品的艺术感知,再经过神经传导系统,在大脑形成相应的兴奋中心。第二步是要是静止的形象运动起来,这便需要内模仿和艺术想象。这一方面是对作品的再感知,是情绪的再体验,另一方面也是理性的再渗透,是抽象向形象的逐渐过渡。
总之,审美体验既是审美的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是审美主体的全部心理因素和功能的投入,实际上就是艺术家创作活动中的生命意识与心理流变的发展和延宕。作者在无功利的自由自觉的状态下以一种美感的方式来对客观对象的进行一种独特而深刻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恩格斯.《风景》.里夫希茨编.《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四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赵晶晶(1986~ ),女,江西九江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现当代小说理论与小说批评研究。
关键词:审美体验;直觉;移情
审美体验是指与对美的观赏和享受、对自由的觉察相伴随的特殊的瞬间性人生经历。恩格斯在其散文《风景》中生动地记叙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1]可以说这种融合着“自由的无限的精神”的难得的海上奇妙体验,正是一种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有两层含义:一是审美的;二是,是一种体验。这就是说。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一般非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性、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然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经验、又不同于一般审美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于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正是这种特殊的审美体验,才构成人生中意义充满的瞬间,才成为艺术的灵性之源。
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体验。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审美者撇开功利的、实用的、生物性的概念,用一种超脱的、纯精神的心理状态来关照对象,不要去注意和思考与审美对象的美学价值无关的事情,例如对象的科学性质或经济价值等,也不要抱有功利的和实用的打算。以及把主客体之间的种种其他现实的关系在心理上拉开距离。要防止或削弱这些方面的活动进入审美意识。朱光潜先生曾举了一个雾海行船的例子来说明心理距离。在朦胧的雾气中,听着邻船的警钟、水手们手忙脚乱的走动以及船上乘客的喧嚷,人们时时在为自己的安全担忧和恐惧,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产生和谐的美妙的审美体验的。但是,站在海岸上的人,观看雾景所产生的心情则和那些身处雾中的船工、游客的心情截然不同了。在前一种体验中,海雾是实用世界中的一个片断,它和人的知觉、情感、希望以及一切实际生活需要瓜葛在一起,因为它存在着威胁性紧紧的压迫着人们,也就是说关系太密切,距离太接近,所以没有办法泰然处之的去欣赏。而一种体验,则是使海雾与实际生活之间保持了一种的“距离”,于是人们能够不畏忧患休戚的念头去对抗,而以审美的心境对它欣赏。
审美体验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即移情。审美体验总是从内部引起的,先在身体上面发生一定的反应,这种从内部产生的感觉会引发一种情感,适合这种情感的形式便会产生相应的美感。移情就是设身处地的体会审美对象的心情,将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有生气的结构中,从而把自身置换到对象中进行体验。在审美或欣赏时,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然后再对之进行欣赏和体验。例如杜甫写的两句有名的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明显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作者杜甫把自己悲痛心情体验移置于花与鸟身上。又如,中国诗人常常把自己的不畏强暴的风格和情感投射到菊花身上,然后再讴歌菊花的不畏严寒和美丽,这就是中国诗坛上对菊花的“千古高风说道今”的心理机制。再例如,相传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却到处受到冷遇,它在返回鲁国的途中,经过一段幽蔽的山谷,看到那里浓郁芬芳的兰花开的特别茂盛,不仅感慨万千,认为兰花,应当为皇帝诸侯开放。现在单独在山谷里,只与杂草生长在一起,实在可惜!于是他架起琴鼓,弹起《猗兰操》。显然,孔子因为得不到重用而倍感伤心,于是移情于山谷的兰花,为之弹琴歌唱。凄凉和孤苦的意境,就是孔子情感的移情外射。当审美者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欣赏对象又把对象的形象情趣吸收到自身时,就出现了审美中的“物我同一”的境界。此时,主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已被取消,缩短或消除了审美关系的心理距离。
审美的生理基础和过程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内模仿。所谓“内摹仿”,就是人在观赏外物时,用内心的意念活动去摹仿对方的姿态或运动。如,朱光潜在他写的《文艺心理学》中写到:“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在这里,朱光潜写的我受古松的影响,模仿古松的一副苍老的姿态,就是一种内模仿。又例如审美者以自己的身体内肌肉的紧张收缩来模拟审美对象的动作或姿态——奔跑、飞翔或拔地而起。模仿常常是一种比较轻微的对局部细节的模仿,因而主要是一种象征性的模仿。一般说来,审美体验的第一步是通过感觉器官取得对作品的艺术感知,再经过神经传导系统,在大脑形成相应的兴奋中心。第二步是要是静止的形象运动起来,这便需要内模仿和艺术想象。这一方面是对作品的再感知,是情绪的再体验,另一方面也是理性的再渗透,是抽象向形象的逐渐过渡。
总之,审美体验既是审美的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是审美主体的全部心理因素和功能的投入,实际上就是艺术家创作活动中的生命意识与心理流变的发展和延宕。作者在无功利的自由自觉的状态下以一种美感的方式来对客观对象的进行一种独特而深刻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恩格斯.《风景》.里夫希茨编.《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四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赵晶晶(1986~ ),女,江西九江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现当代小说理论与小说批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