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2009年5月23日
地点: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
活动:全国首届“诗意语文”实践策略高级研讨会
一、启:钟声出寒山
师: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听过这首歌吗?
生:(自由应答)听过。
师:好听吗?
生:(自由应答)好听。
师:都喜欢听是吧?
生:(自由应答)是的。
师:王老师也喜欢。其实这首歌十多年前非常流行,我估计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喜欢。这首歌不但曲谱得好,而且词也写得相当不错。我选了其中的两句——
(大屏幕出示: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歌词)
师: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歌词)
师:大家注意看,歌词中有一个词叫“无眠”,谁知道“无眠”的意思?
生1:说得通俗一点“无眠”就是睡不着觉。就是难以入睡。或者说是因为思想上的一种愁而睡不着觉。
师:说得好!既有通俗一点的说法——“睡不着”,又有文雅一点的说法——“因为思想上愁而无法入眠”,这叫雅俗共赏啊f既然他说到雅了,我倒有个建议,看你们能不能给“无眠”找个近义词。比方说——
生2:愁眠。
师:好的。活学活用。
生3:难眠。
师:好极了。
生4:失眠。
生5:不眠。
师:看来咱们的词汇量很丰富。无眠,就是“失眠”,就是“难眠”,就是“不眠”,就是“未眠”,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睡不着觉啊!想一想,一个人睡不着觉的滋味。也许你们有过,也许现在还不曾体会,但是,慢慢地长大了,这种感觉一定能体会到的。我们揣摩着这种滋味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
生:(齐读歌词)
师:那么,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
生:留连的钟声。
师:是钟声,是留连的钟声在敲打我的无眠。于是。我们就会想:这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呢?
(大屏幕出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在自己的一首诗中,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真好,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味道来了。你听听,这是哪里的钟声呢?
生1:寒山寺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寒山寺的钟声?这两句诗什么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信息?
生1:因为诗句中“半夜钟”前面两个字是“寒山”,所以我认为是寒山寺。
师:好的,找到一处依据了,谁找到第二处了?
生2:我是从诗的题目《夜雨题寒山寺》上看出来的。
师:很显然,这里的钟声就是——
生:(齐答)寒山寺的钟声。
师:诗人在诗中说,为了独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他梦啊想啊、盼啊望啊,一等就等了多少年?
生:十年。
师:十年可不短,一个人能有几个十年?整整十年。可见这钟声的魅力之大!这寒山寺的钟声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呢?
(大屏幕出示: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明】高启《泊枫桥》)
师:其实,早在五百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在他自己的一首诗中也写到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知道这是哪里的钟声吗?
生:我觉得这也是寒山寺的钟声。
师:依据何来?
生:因为诗题是《泊枫桥》。我查过资料,知道寒山寺就在枫桥这个地方,又名枫桥寺。
师:好极了。没错,寒山寺就在枫桥的边上。枫桥的边上就有寒山寺。所以寒山寺又叫枫桥寺,枫桥寺又叫寒山寺。高启所写的也是寒山寺的钟声。然而,问题又来了,诗人却说:他每次经过枫桥,每次听到寒山寺的夜半钟声,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个人,谁?
生:张继。
师:张继何许人也?
(大屏幕出示: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宋】陆游《宿枫桥》)
师:还有比这更早的。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也写到过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诗句)
师:从诗中看,七年前陆游到过哪儿?听到过什么?
生1:陆游当时去过枫桥,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
师:那是在几年以前?
生1:七年。
师:没错,七年以前,陆游到过枫桥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七年之后,诗人陆游又到了哪儿?又听到了什么?
生2:七年之后,他又到了枫桥寺,依然听到了夜半钟声。
师:是的。时间一晃就是七年。人在变,心情在变,但是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的那份感觉却依然如故。假如不是“七年”,而是“十年”,诗人会怎样说呢?十年不到枫桥寺——
生l:(朗读)十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十年不变是钟声啊!如果不是“十年”,我们把时间继续往前推。百年不到枫桥寺——
生2:(朗读)百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我们把时间继续往前推,千年不到枫桥寺——
生:(齐诵)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你看,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让我们回过头来看——
在陈小奇的笔下,有钟声——
生:(齐读陈小奇的歌词)
在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的笔下有钟声——
生:(齐读王士祯的诗句)
在五百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的笔下也有钟声——
生:(齐读高启的诗句)
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的笔下也有这样的钟声——
生:(齐读陆游的诗句)
师:问题来了!什么问题?
生:(有的静静思考,有的欲发言)
师:个别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有人还在静静思考。听听,你们都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l:明朝的高启为什么每次经过寒山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都要想起张继这个人?
师:其实。不光是高启这样想,所有写寒山寺钟声的诗人都会这样想。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生2:这几首诗里为什么都提到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师:怪啊!你看,搁着那么多的景物、景色不写,偏偏写寒山寺的钟声,而且偏偏要写夜半钟声!不是早上的钟声。也不是黄昏的钟声。这又是为什么?
生3:“十年”、“几度”、“七年”这些字眼都告诉我们寒山寺的钟声是很古老的。我的问题是寒山寺的钟声为什么这样古老,这样令人怀念?
师:这钟声十年也罢、百年也罢、千年也罢,偏偏就是能吸引那么多的诗人。一代又一代。这钟声怎么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呢?
二、承:愁怀无处释
师:其实。你们想过的所有的问题都跟一个人息息相关,所有的问题都跟一首诗紧紧相连。这个人叫张继,这首诗叫——《枫桥夜泊》。
师: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朗读《枫桥夜泊》,反复读,一直到把这首诗读清爽了、读顺口了为止。
生:(自由反复朗读)
师:不用听,只是看,我就特别感动,你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两个字“投入”。真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朗读全诗)(掌声)
师:王老师想送你四个字——声情并茂!真好!还想读吗?
生:(均跃跃欲试)
师:都想读。我们一起读!抬头,坐正,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气。气沉丹田。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师:好!味道出来了。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全诗)
师:味道更浓了!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注意保持刚才的那种节奏和感觉,揣摩你在读这首诗时心底泛起的那种情绪。
生:(齐读诗歌)
师:这首诗我们已经反反复复地读了许多遍。读古诗。特别是读经典的古诗,我们不但要注意它的节奏、韵律。更要注意你自己在读这首诗时切切实实体会到的那种情绪、那种感觉。假如现在,王老师请你选一个词来形容你读完这首诗的那份情绪、那份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此处略去学生回答)
师:好了,孩子们,《枫桥夜泊》这首诗,有人读出的是愁,有人读出的是幽幽,有人读出的是幽静,更有人读出的是孤寂。我就纳闷了,大家不妨对比着想一想,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感到孤寂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肯定不会!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我想也不会。吟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有幽静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怪了,那么,为什么读《枫桥夜泊》,你偏偏感到的却是孤寂、是幽静、是忧愁的情绪呢?
生:(多数沉默,个别学生举手)
师:不着急回答。咱们静静地再读一读《枫桥夜泊》,找一找。诗的哪些地方、哪些字眼儿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你可以在上面做一些记号。
生:(默读,圈点批注)
师:好!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圈、点,甚至是批注。其实你画下的,不仅是记号,更是自己的思考、自己的体会,这是最珍贵的。大家对这首诗都有了自己的体会,我只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
生:敢。
师:注意听!我们知道,枫桥夜泊的时候,应该是张继休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对吧?
生:(自由应答)对。
师:但是,这个晚上,诗人张继睡着了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
师:没有?何以见得?诗中的哪个字眼儿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张继没睡,根本就睡不着?
生1:愁眠。
生2:愁眠。
师:把“愁眠”二字圈出来。(板书“愁眠”)
生:(动笔圈出“愁眠”)
师:来。一起读。
生:(齐读)愁眠。
师:再读。
生:(齐读)愁眠。
师:把声音压低了,再读。
生:(齐读)愁眠。
师:“愁眠”是什么意思?
生:“愁眠”就是因为忧愁而不能入睡。
师:给“愁眠”找个近义词,比如——
生1:难眠。
生2:不眠。
生3:无眠。
生4:失眠。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诗人在这个晚上看到了一些什么?咱们按照诗的顺序一样一样地说,看到了什么?
生:月落。
师:(板书:月落)请把“月落”用一条线画下来。睡不着觉啊,张继看着月亮缓缓地升起来。又看着月亮沉沉地落下去。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间。诗人还看到了什么?
生:江边的枫树。
师:(板书:江枫)请把“江枫”用一条线画下来。看到的是怎样的江枫呢?想看吗?
生:想。
师:把眼睛闭上,(师描述)月亮落下去了,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这时秋风瑟瑟地吹来,吹过枫树,吹过枫林,吹着火红的枫叶,吹呀,吹呀……——现在看到枫树了吗?请睁开眼睛。你脑海里出现了关于江枫的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1:一条小河,边上有一排枫树,秋风吹来,枫树的叶子在一片一片地飘落。有的飘落在地上,有的飘落在水面上,甚至还有一两片飘到了渔船上。
师:当你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看到这样一番情景时,你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感觉?
生1:特别特别忧愁。
师:这就是诗人啊。诗人就和你一样,触景生情。谁还看到了江枫的画面?
生2:我看到月亮落下了,整个村子一片漆黑。只有渔船上的灯还隐隐约约地亮着。枫叶像红雨一样地飘落下来,那种美景无法形容,有几片飘到了那隐隐约约的渔船上。
师:假如当时你就在那渔船上,看到这样的一番景致,你的心头又会涌起一份怎样的情绪?
生2:我会想:我这份孤枕难眠的心情谁能理解?(笑声)
师:一位女诗人诞生了!什么叫诗人?你这就叫诗人!你刚才说那是一番美景,那是一种怎样的美?
生:凄凉的美。
师:对!一个词——凄美。我们继续看,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间,诗人在江边看到了落叶飘零,江枫瑟瑟。那么,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他看到了“渔火”。
师:(板书:渔火)请把“渔火”用一条线画下来。谁能找一个词来形容形容,那可能是怎样的渔火?
生1:隐隐约约的。
生2:星星点点的。
生3:忽明忽暗的。
师:那星星点点、隐隐约约、忽明忽暗的渔火就这样伴随着张继“愁眠”,睡不着啊睡不着,因为愁眠。张继又听到了一些什么?
生:乌啼。
师:(板书:乌啼)请把“乌啼”用两条线画下来。乌鸦啼叫的声音是凄凉的,甚至还有点儿让人恐惧。当几声凄厉的乌啼,在寂静的秋夜消失的时候,茫茫秋夜变得更加沉寂,就在这个时候,诗人又听到了什么?
生:钟声。
师:(板书:钟声)是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板书: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
到客船)请把“钟声”用两条线画下来。
生:(画下“钟声”)
师:从看到的,我们读出了张继的愁眠;从听到的,我们也同样感受到张继的愁眠。然而还有一处地方更让人奇怪。因为睡不着,因为忧愁,因为愁眠,诗人身体的感觉竟悄然地发生变化。他似乎觉得——
生:霜满天。
师:(板书:霜满天)用波浪线画下来。你在生活中看到过霜满天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
师:谁都知道,霜华凝结的时候是在地上的,在草上,在树枝上,在瓦片上,在窗台上,不可能在天上。所以,大诗人李白才写过这样的诗句,床前明月光——
生:(接答)疑是地上霜。
师:对啊!所以我就奇怪,我就纳闷了,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可能“霜满天”。只可能“霜满地”。只有一种可能。尽管我很不愿意说出这种可能,但我还是实话实说,这种可能就是——张继写错了!同意吗?
生:(齐答)不同意!
师:不同意?为什么?
生1:我认为这个“霜满天”是表示张继心情的,此时不一定真的天气是“霜满天”,但是对于张继来讲,只是这种心情让他非常的寒冷。
师:说得真好,把王老师说动了。在这点上他可以做 我的老师。他说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谁听出来了?
生:(沉默思考)
师:一个人在语文课堂上能滔滔不绝地说那叫能力、水平,但是能够专心致志地听那叫修养。学好语文不光要有能力。更要有修养。
生:我认为他说的“霜满天”不是下的霜,而是心里的那种孤独。
师:你不但记住了,而且理解了;你不但理解了,而且转化了。是啊,哪里是“霜满天”啊,是冷满天,是寒满天。那是因为作者的心是冷的,作者的心是寒的。在这个秋夜。在背井离乡的这个夜晚,在客船之上,他的心是冷的,于是他才会有这样的幻觉,不!这是他最真的感觉,这感觉就是三个字——
生:(齐读)霜满天。
师:再读。
生:(齐读)霜满天。
(最后形成如下板书)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指着板书)大家看,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一层又一层地包围着——
生:(齐读)愁眠。
师:(在“愁眠”下画上波浪线)都一层又一层地伴随着——
生:(齐读)愁眠。
师:(在“愁眠”下再画波浪线)都一层又一层地笼罩看——
生:(齐读)愁眠。
师:(在“愁眠”下再画波浪线)用张继自己的话来说,江枫渔火——
生:对愁眠。
师:(板书:对)孩子们,你们注意过这个“对”字吗?我查了一下字典,我发现这个“对”主要有四个义项。什么是“对”?为什么要用这个“对”?
(大屏幕出示“对”的4个义项)
师:这是我从《现代汉语小词典》中摘录下来的一些义项。想一想,你选哪一个?
生:(看屏幕,思考)
师:选①的举手。
生:(无人举手)
师:没有。选②的举手。
生:(部分举手)
师:说说,为什么选第二个?
生:张继是面对着江枫和渔火才产生的愁眠。
师:“愁眠”是面向着江枫、渔火,还面向着——
生:月落、乌啼、霜天、钟声。
师:是的。选②完全说得通。有选③的吗?
生:(无人举手)
师:也没有。选④的呢?
生:(部分举手)
师:哦。有。为什么选第四个呢?
生1:我觉得这些景色是配合张继忧愁的心情的。
师:在你看来,言下之意,似乎愁眠的不仅仅是张继一个人,还有谁也陪着张继一块忧愁?
生1:月亮。
生2:乌鸦。
生3:江枫。
生4:渔火。
师:是啊。似乎天地万物都跟着愁眠的诗人一块愁眠。那真是愁上加愁,愁不堪愁!这个“愁”的背后,这个“对”字的背后,恰恰对出了张继这样的一种寂寞、孤独、忧愁,于是,情动而辞发,《枫桥夜泊》就这样诞生了!(音乐响起,教师范读全诗)(掌声)
生:(随着音乐,学生齐读全诗)
师:(随着音乐)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天地之间;江枫瑟瑟,渔火点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悠悠传来。睡不着啊睡不着,无限愁绪涌上心头。《枫桥夜泊》就这样从张继的口中轻轻地流出。月落乌啼——
生:霜满天。
师:江枫渔火——
生:对愁眠。
师:姑苏城外——
生:寒山寺
师:夜半钟声——
生:到客船。
师:(随着音乐,高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高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随着音乐,低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低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音乐消失,轻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轻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掌声)
三、转:禅境听清音
师:月亮落下去了,还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了。
师:(擦去板书“月落”)乌鸦凄厉的啼叫声划破了秋夜的宁静,也消失了。(擦去“乌啼”)那满天的霜气不是看到的。而是——
生:(自由应答)心里感到的。
师:(擦去“霜满天”)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那瑟瑟的江枫看得清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清。
师:(擦去“江枫”)那点点渔火忽明忽暗,若有如无。(擦去“渔火”)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
师:(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景物可以相对了。(擦去“对”)
(形成如下板书)
愁眠,
钟声
师:就在这个时候,听——(钟声悠悠响起)
师:钟声来了,那是寒山寺的钟声。(在“钟声”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最后形成如下板书)
愁眠
钟声
师:在这个夜半时分,那钟声穿过枫林,贴着水面,它来到了张继的客船之上。你听,这钟声那样真切,似乎在对张继说些什么……孩子们,展开你的想象,写写钟声的诉说。注意,此时此刻,你要化身为寒山寺的钟声。你来到客船,你想对孤独的张继说什么?对寂寞的张继、对忧愁的张继说些什么?
四、合:经典传千年
师:这是《枫桥夜泊》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秘密所在。因为,在张继之前,没有人写过钟声;在张继之后,尽管有很多人步人后尘,反复描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把钟声写得像张继这样感人肺腑,扣人心弦。于是,从张继之后,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
生:(自由应答)钟声。
(大屏幕出示:陆游《宿枫桥》)、
师: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悠悠传来。四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大屏幕出示:高启《泊枫桥》)
师:八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大屏幕出示: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一千多年过去了,这空灵的钟声在王士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大屏幕出示: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到了今天,到了现在,这钟声还在陈小奇的笔下继续回响——
生:(齐读诗句)
师:孩子们,这就是经典!这就是文化!
(形成板书)
经典文化
(此处略去部分师生对话)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其实你很不愿意睁开眼睛,你想就这么让自己永远沉浸在那一份诗情和诗意当中。时光把我们生生地拽了回来。现在,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但是,现在,你再去读《枫桥夜泊》,感觉又会不一样了。你发现尽管你跟张继相隔千年,但是,好像你们并不陌生。甚至此刻还是朋友。尽管你跟寒山寺、枫桥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但是,你觉得,那枫桥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的心中。它是那样让你熟悉,那样让你亲切。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在“经典”、“文化”后补上感叹号)(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最后形成板书)
经典!
文化!!
地点: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
活动:全国首届“诗意语文”实践策略高级研讨会
一、启:钟声出寒山
师: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听过这首歌吗?
生:(自由应答)听过。
师:好听吗?
生:(自由应答)好听。
师:都喜欢听是吧?
生:(自由应答)是的。
师:王老师也喜欢。其实这首歌十多年前非常流行,我估计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喜欢。这首歌不但曲谱得好,而且词也写得相当不错。我选了其中的两句——
(大屏幕出示: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歌词)
师: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歌词)
师:大家注意看,歌词中有一个词叫“无眠”,谁知道“无眠”的意思?
生1:说得通俗一点“无眠”就是睡不着觉。就是难以入睡。或者说是因为思想上的一种愁而睡不着觉。
师:说得好!既有通俗一点的说法——“睡不着”,又有文雅一点的说法——“因为思想上愁而无法入眠”,这叫雅俗共赏啊f既然他说到雅了,我倒有个建议,看你们能不能给“无眠”找个近义词。比方说——
生2:愁眠。
师:好的。活学活用。
生3:难眠。
师:好极了。
生4:失眠。
生5:不眠。
师:看来咱们的词汇量很丰富。无眠,就是“失眠”,就是“难眠”,就是“不眠”,就是“未眠”,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睡不着觉啊!想一想,一个人睡不着觉的滋味。也许你们有过,也许现在还不曾体会,但是,慢慢地长大了,这种感觉一定能体会到的。我们揣摩着这种滋味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
生:(齐读歌词)
师:那么,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
生:留连的钟声。
师:是钟声,是留连的钟声在敲打我的无眠。于是。我们就会想:这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呢?
(大屏幕出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在自己的一首诗中,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真好,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味道来了。你听听,这是哪里的钟声呢?
生1:寒山寺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寒山寺的钟声?这两句诗什么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信息?
生1:因为诗句中“半夜钟”前面两个字是“寒山”,所以我认为是寒山寺。
师:好的,找到一处依据了,谁找到第二处了?
生2:我是从诗的题目《夜雨题寒山寺》上看出来的。
师:很显然,这里的钟声就是——
生:(齐答)寒山寺的钟声。
师:诗人在诗中说,为了独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他梦啊想啊、盼啊望啊,一等就等了多少年?
生:十年。
师:十年可不短,一个人能有几个十年?整整十年。可见这钟声的魅力之大!这寒山寺的钟声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呢?
(大屏幕出示: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明】高启《泊枫桥》)
师:其实,早在五百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在他自己的一首诗中也写到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知道这是哪里的钟声吗?
生:我觉得这也是寒山寺的钟声。
师:依据何来?
生:因为诗题是《泊枫桥》。我查过资料,知道寒山寺就在枫桥这个地方,又名枫桥寺。
师:好极了。没错,寒山寺就在枫桥的边上。枫桥的边上就有寒山寺。所以寒山寺又叫枫桥寺,枫桥寺又叫寒山寺。高启所写的也是寒山寺的钟声。然而,问题又来了,诗人却说:他每次经过枫桥,每次听到寒山寺的夜半钟声,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个人,谁?
生:张继。
师:张继何许人也?
(大屏幕出示: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宋】陆游《宿枫桥》)
师:还有比这更早的。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也写到过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诗句)
师:从诗中看,七年前陆游到过哪儿?听到过什么?
生1:陆游当时去过枫桥,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
师:那是在几年以前?
生1:七年。
师:没错,七年以前,陆游到过枫桥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七年之后,诗人陆游又到了哪儿?又听到了什么?
生2:七年之后,他又到了枫桥寺,依然听到了夜半钟声。
师:是的。时间一晃就是七年。人在变,心情在变,但是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的那份感觉却依然如故。假如不是“七年”,而是“十年”,诗人会怎样说呢?十年不到枫桥寺——
生l:(朗读)十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十年不变是钟声啊!如果不是“十年”,我们把时间继续往前推。百年不到枫桥寺——
生2:(朗读)百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我们把时间继续往前推,千年不到枫桥寺——
生:(齐诵)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你看,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让我们回过头来看——
在陈小奇的笔下,有钟声——
生:(齐读陈小奇的歌词)
在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的笔下有钟声——
生:(齐读王士祯的诗句)
在五百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的笔下也有钟声——
生:(齐读高启的诗句)
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的笔下也有这样的钟声——
生:(齐读陆游的诗句)
师:问题来了!什么问题?
生:(有的静静思考,有的欲发言)
师:个别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有人还在静静思考。听听,你们都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l:明朝的高启为什么每次经过寒山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都要想起张继这个人?
师:其实。不光是高启这样想,所有写寒山寺钟声的诗人都会这样想。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生2:这几首诗里为什么都提到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师:怪啊!你看,搁着那么多的景物、景色不写,偏偏写寒山寺的钟声,而且偏偏要写夜半钟声!不是早上的钟声。也不是黄昏的钟声。这又是为什么?
生3:“十年”、“几度”、“七年”这些字眼都告诉我们寒山寺的钟声是很古老的。我的问题是寒山寺的钟声为什么这样古老,这样令人怀念?
师:这钟声十年也罢、百年也罢、千年也罢,偏偏就是能吸引那么多的诗人。一代又一代。这钟声怎么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呢?
二、承:愁怀无处释
师:其实。你们想过的所有的问题都跟一个人息息相关,所有的问题都跟一首诗紧紧相连。这个人叫张继,这首诗叫——《枫桥夜泊》。
师: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朗读《枫桥夜泊》,反复读,一直到把这首诗读清爽了、读顺口了为止。
生:(自由反复朗读)
师:不用听,只是看,我就特别感动,你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两个字“投入”。真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朗读全诗)(掌声)
师:王老师想送你四个字——声情并茂!真好!还想读吗?
生:(均跃跃欲试)
师:都想读。我们一起读!抬头,坐正,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气。气沉丹田。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师:好!味道出来了。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全诗)
师:味道更浓了!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注意保持刚才的那种节奏和感觉,揣摩你在读这首诗时心底泛起的那种情绪。
生:(齐读诗歌)
师:这首诗我们已经反反复复地读了许多遍。读古诗。特别是读经典的古诗,我们不但要注意它的节奏、韵律。更要注意你自己在读这首诗时切切实实体会到的那种情绪、那种感觉。假如现在,王老师请你选一个词来形容你读完这首诗的那份情绪、那份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此处略去学生回答)
师:好了,孩子们,《枫桥夜泊》这首诗,有人读出的是愁,有人读出的是幽幽,有人读出的是幽静,更有人读出的是孤寂。我就纳闷了,大家不妨对比着想一想,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感到孤寂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肯定不会!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我想也不会。吟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有幽静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怪了,那么,为什么读《枫桥夜泊》,你偏偏感到的却是孤寂、是幽静、是忧愁的情绪呢?
生:(多数沉默,个别学生举手)
师:不着急回答。咱们静静地再读一读《枫桥夜泊》,找一找。诗的哪些地方、哪些字眼儿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你可以在上面做一些记号。
生:(默读,圈点批注)
师:好!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圈、点,甚至是批注。其实你画下的,不仅是记号,更是自己的思考、自己的体会,这是最珍贵的。大家对这首诗都有了自己的体会,我只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
生:敢。
师:注意听!我们知道,枫桥夜泊的时候,应该是张继休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对吧?
生:(自由应答)对。
师:但是,这个晚上,诗人张继睡着了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
师:没有?何以见得?诗中的哪个字眼儿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张继没睡,根本就睡不着?
生1:愁眠。
生2:愁眠。
师:把“愁眠”二字圈出来。(板书“愁眠”)
生:(动笔圈出“愁眠”)
师:来。一起读。
生:(齐读)愁眠。
师:再读。
生:(齐读)愁眠。
师:把声音压低了,再读。
生:(齐读)愁眠。
师:“愁眠”是什么意思?
生:“愁眠”就是因为忧愁而不能入睡。
师:给“愁眠”找个近义词,比如——
生1:难眠。
生2:不眠。
生3:无眠。
生4:失眠。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诗人在这个晚上看到了一些什么?咱们按照诗的顺序一样一样地说,看到了什么?
生:月落。
师:(板书:月落)请把“月落”用一条线画下来。睡不着觉啊,张继看着月亮缓缓地升起来。又看着月亮沉沉地落下去。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间。诗人还看到了什么?
生:江边的枫树。
师:(板书:江枫)请把“江枫”用一条线画下来。看到的是怎样的江枫呢?想看吗?
生:想。
师:把眼睛闭上,(师描述)月亮落下去了,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这时秋风瑟瑟地吹来,吹过枫树,吹过枫林,吹着火红的枫叶,吹呀,吹呀……——现在看到枫树了吗?请睁开眼睛。你脑海里出现了关于江枫的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1:一条小河,边上有一排枫树,秋风吹来,枫树的叶子在一片一片地飘落。有的飘落在地上,有的飘落在水面上,甚至还有一两片飘到了渔船上。
师:当你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看到这样一番情景时,你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感觉?
生1:特别特别忧愁。
师:这就是诗人啊。诗人就和你一样,触景生情。谁还看到了江枫的画面?
生2:我看到月亮落下了,整个村子一片漆黑。只有渔船上的灯还隐隐约约地亮着。枫叶像红雨一样地飘落下来,那种美景无法形容,有几片飘到了那隐隐约约的渔船上。
师:假如当时你就在那渔船上,看到这样的一番景致,你的心头又会涌起一份怎样的情绪?
生2:我会想:我这份孤枕难眠的心情谁能理解?(笑声)
师:一位女诗人诞生了!什么叫诗人?你这就叫诗人!你刚才说那是一番美景,那是一种怎样的美?
生:凄凉的美。
师:对!一个词——凄美。我们继续看,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间,诗人在江边看到了落叶飘零,江枫瑟瑟。那么,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他看到了“渔火”。
师:(板书:渔火)请把“渔火”用一条线画下来。谁能找一个词来形容形容,那可能是怎样的渔火?
生1:隐隐约约的。
生2:星星点点的。
生3:忽明忽暗的。
师:那星星点点、隐隐约约、忽明忽暗的渔火就这样伴随着张继“愁眠”,睡不着啊睡不着,因为愁眠。张继又听到了一些什么?
生:乌啼。
师:(板书:乌啼)请把“乌啼”用两条线画下来。乌鸦啼叫的声音是凄凉的,甚至还有点儿让人恐惧。当几声凄厉的乌啼,在寂静的秋夜消失的时候,茫茫秋夜变得更加沉寂,就在这个时候,诗人又听到了什么?
生:钟声。
师:(板书:钟声)是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板书: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
到客船)请把“钟声”用两条线画下来。
生:(画下“钟声”)
师:从看到的,我们读出了张继的愁眠;从听到的,我们也同样感受到张继的愁眠。然而还有一处地方更让人奇怪。因为睡不着,因为忧愁,因为愁眠,诗人身体的感觉竟悄然地发生变化。他似乎觉得——
生:霜满天。
师:(板书:霜满天)用波浪线画下来。你在生活中看到过霜满天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
师:谁都知道,霜华凝结的时候是在地上的,在草上,在树枝上,在瓦片上,在窗台上,不可能在天上。所以,大诗人李白才写过这样的诗句,床前明月光——
生:(接答)疑是地上霜。
师:对啊!所以我就奇怪,我就纳闷了,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可能“霜满天”。只可能“霜满地”。只有一种可能。尽管我很不愿意说出这种可能,但我还是实话实说,这种可能就是——张继写错了!同意吗?
生:(齐答)不同意!
师:不同意?为什么?
生1:我认为这个“霜满天”是表示张继心情的,此时不一定真的天气是“霜满天”,但是对于张继来讲,只是这种心情让他非常的寒冷。
师:说得真好,把王老师说动了。在这点上他可以做 我的老师。他说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谁听出来了?
生:(沉默思考)
师:一个人在语文课堂上能滔滔不绝地说那叫能力、水平,但是能够专心致志地听那叫修养。学好语文不光要有能力。更要有修养。
生:我认为他说的“霜满天”不是下的霜,而是心里的那种孤独。
师:你不但记住了,而且理解了;你不但理解了,而且转化了。是啊,哪里是“霜满天”啊,是冷满天,是寒满天。那是因为作者的心是冷的,作者的心是寒的。在这个秋夜。在背井离乡的这个夜晚,在客船之上,他的心是冷的,于是他才会有这样的幻觉,不!这是他最真的感觉,这感觉就是三个字——
生:(齐读)霜满天。
师:再读。
生:(齐读)霜满天。
(最后形成如下板书)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指着板书)大家看,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一层又一层地包围着——
生:(齐读)愁眠。
师:(在“愁眠”下画上波浪线)都一层又一层地伴随着——
生:(齐读)愁眠。
师:(在“愁眠”下再画波浪线)都一层又一层地笼罩看——
生:(齐读)愁眠。
师:(在“愁眠”下再画波浪线)用张继自己的话来说,江枫渔火——
生:对愁眠。
师:(板书:对)孩子们,你们注意过这个“对”字吗?我查了一下字典,我发现这个“对”主要有四个义项。什么是“对”?为什么要用这个“对”?
(大屏幕出示“对”的4个义项)
师:这是我从《现代汉语小词典》中摘录下来的一些义项。想一想,你选哪一个?
生:(看屏幕,思考)
师:选①的举手。
生:(无人举手)
师:没有。选②的举手。
生:(部分举手)
师:说说,为什么选第二个?
生:张继是面对着江枫和渔火才产生的愁眠。
师:“愁眠”是面向着江枫、渔火,还面向着——
生:月落、乌啼、霜天、钟声。
师:是的。选②完全说得通。有选③的吗?
生:(无人举手)
师:也没有。选④的呢?
生:(部分举手)
师:哦。有。为什么选第四个呢?
生1:我觉得这些景色是配合张继忧愁的心情的。
师:在你看来,言下之意,似乎愁眠的不仅仅是张继一个人,还有谁也陪着张继一块忧愁?
生1:月亮。
生2:乌鸦。
生3:江枫。
生4:渔火。
师:是啊。似乎天地万物都跟着愁眠的诗人一块愁眠。那真是愁上加愁,愁不堪愁!这个“愁”的背后,这个“对”字的背后,恰恰对出了张继这样的一种寂寞、孤独、忧愁,于是,情动而辞发,《枫桥夜泊》就这样诞生了!(音乐响起,教师范读全诗)(掌声)
生:(随着音乐,学生齐读全诗)
师:(随着音乐)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天地之间;江枫瑟瑟,渔火点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悠悠传来。睡不着啊睡不着,无限愁绪涌上心头。《枫桥夜泊》就这样从张继的口中轻轻地流出。月落乌啼——
生:霜满天。
师:江枫渔火——
生:对愁眠。
师:姑苏城外——
生:寒山寺
师:夜半钟声——
生:到客船。
师:(随着音乐,高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高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随着音乐,低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低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音乐消失,轻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轻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掌声)
三、转:禅境听清音
师:月亮落下去了,还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了。
师:(擦去板书“月落”)乌鸦凄厉的啼叫声划破了秋夜的宁静,也消失了。(擦去“乌啼”)那满天的霜气不是看到的。而是——
生:(自由应答)心里感到的。
师:(擦去“霜满天”)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那瑟瑟的江枫看得清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清。
师:(擦去“江枫”)那点点渔火忽明忽暗,若有如无。(擦去“渔火”)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
师:(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景物可以相对了。(擦去“对”)
(形成如下板书)
愁眠,
钟声
师:就在这个时候,听——(钟声悠悠响起)
师:钟声来了,那是寒山寺的钟声。(在“钟声”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最后形成如下板书)
愁眠
钟声
师:在这个夜半时分,那钟声穿过枫林,贴着水面,它来到了张继的客船之上。你听,这钟声那样真切,似乎在对张继说些什么……孩子们,展开你的想象,写写钟声的诉说。注意,此时此刻,你要化身为寒山寺的钟声。你来到客船,你想对孤独的张继说什么?对寂寞的张继、对忧愁的张继说些什么?
四、合:经典传千年
师:这是《枫桥夜泊》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秘密所在。因为,在张继之前,没有人写过钟声;在张继之后,尽管有很多人步人后尘,反复描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把钟声写得像张继这样感人肺腑,扣人心弦。于是,从张继之后,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
生:(自由应答)钟声。
(大屏幕出示:陆游《宿枫桥》)、
师: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悠悠传来。四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大屏幕出示:高启《泊枫桥》)
师:八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大屏幕出示: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一千多年过去了,这空灵的钟声在王士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大屏幕出示: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到了今天,到了现在,这钟声还在陈小奇的笔下继续回响——
生:(齐读诗句)
师:孩子们,这就是经典!这就是文化!
(形成板书)
经典文化
(此处略去部分师生对话)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其实你很不愿意睁开眼睛,你想就这么让自己永远沉浸在那一份诗情和诗意当中。时光把我们生生地拽了回来。现在,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但是,现在,你再去读《枫桥夜泊》,感觉又会不一样了。你发现尽管你跟张继相隔千年,但是,好像你们并不陌生。甚至此刻还是朋友。尽管你跟寒山寺、枫桥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但是,你觉得,那枫桥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的心中。它是那样让你熟悉,那样让你亲切。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在“经典”、“文化”后补上感叹号)(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最后形成板书)
经典!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