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6S”专业能力提升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22766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渐进学习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在工作中反复实践、不断思考、逐步提升。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针对现状本文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6S”能力(规划能力、教学能力、心理辅导能力、指导能力、培训能力、科研能力)的内涵和作用,在实践中探究“6S”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出反思。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教师;6S;专业能力提升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整体素质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问题。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了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要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逐步专业化。心理教师的专业化过程需要从事心理教学的教师在工作中反复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总结,逐步提升。
  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和部分学校地区组织的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师的资格证审查认证。有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大部分是由思政类学科的教师兼任,其中,具有国家正规资质的心理健康教师数量还不足30%。这些教师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接受正规的专业培训,这对心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力。还有一些专业的心理教师在学校工作中担任多重角色,甚至有些心理教师扮演着“边缘人”的角色。这导致不少心理教师对自己的专业角色定位不清,怀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对工作和自我成长没有规划,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热情。这种现状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二、“6S”能力的内涵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很强的系统工程,这要求心理教师不仅要有教育情怀,而且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即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心理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规划能力、教学能力、心理辅导能力、指导能力、培训能力、科研能力,我们把它统称为“6S”能力。
  (一)科学规划心育工作,清晰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
  教师的规划能力是指面对不同本质的东西能够看得更深,想得更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规划能力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校本课程及开发、自我专业发展规划。为了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学校都会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让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素质教育服务。心理教师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把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规划,制定适合学生群体特点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
  心理教师的规划能力还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提供了一个独立、自由和选择的空间,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确立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心理教师要积极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研究意识、合作意识以及主体意识,逐渐促进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谋划意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如此。每间学校的心理教师都很稀缺,部分心理教师需要身兼多职,有些是要从事学校管理工作,还有的担任其它的主科教学工作。面对这种状况,心理教师更要做好学校心育工作的规划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引领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可以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却不能复制。因此,制定的工作计划要因校制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拥有的资源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心育工作规划。很多学校没有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而且心理教师在学校中往往只是一个人或两个人,不能像其他教研组的教师一样相互切磋、共同研究。基于反复教学不断总结的课例中形成心理教材。当我们能做好学校心育工作的规划和校本教材的开发时,我们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自我的发展也就有了更长远的规划。
  (二)向名师学习教学技能,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特色
  教学能力是指对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学生进行整体的指导和疏通的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等内容。具备教育教学能力是一个教师的基本能力,心理教师本质上还是教师,这个角色决定了他们不仅要为在校学生提供心理辅导,还应该具备教学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学科课程的区别在于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心理教学课堂注重互动与思想碰撞,因此,心理教师要把心理学知识融入到课堂,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从中得到感悟、成长。而且心理课堂的趣味性很强,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带给了学生很多的乐趣,也容易让课堂出现“突发事件”打乱教学计划。因此,心理教师不仅要具备把控课堂局面的能力还应该具备随时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心理课堂的教学评估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考察。心理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同理学生的感受、对学生的积极和消极行为同等关注;同时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程度等也是评估一节心理课是否成功的要素。因此,心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和共情能力,积极关注课堂中每一个学生的反应并对他们的活动进行积极反馈。
  心理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方面可以多向其它学科的名师学习,多观察他们是怎么上课的,及时记录课堂的关键点和亮点。对于一个新手心理教师,大胆地將所学理念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采取自我实践与同伴互助的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特色。
  (三)不断更新辅导理论和操作,积极提升辅导技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提供发展性的心理辅导及积极的心理帮助,帮助学生排解其面对学校生活中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困扰。   心理辅导能力是心理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指的是心理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活动,或者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随机渗透心理辅导以帮助学生获得成长的能力。这项能力包括识别学生心理困扰、设计心理辅导活动、实施心理辅导活动、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随机渗透心理辅导或心理支持等。心理辅导能力是一种程序性的知识,更多地体现在技能的成分。这就要求心理教师不仅要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把这些理论和技能运用到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上。
  心理辅导形式主要有两种:个案辅导和团体辅导。个案辅导是相对于团体辅导而言,一个心理教师要处理好个案,需要具备建立咨访关系的能力、问题的诊断能力、深入引导的技能等。完整的个案需要在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心理教师通过倾听、引导、共情等咨询技术和来访学生进行工作。而团体辅导是一种促进人格发展、预防心理困扰的有效的教育活动,一般通过热身——主体活动——讨论与分享——活动点题等四个环节来完成特定主体活动的教学任务。
  心理辅导能力是心理教师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一项技能。因此,不管是面向个体的个案辅导还是面向全体的团体辅导,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理论和操作,只有源源不断地输入,才能更好地输出。提高心理辅导能力的途径之一是参加针对性的培训,心理教师利用寒暑假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专业培训和各种专业平台的督导活动,通过培训和督导充实理论基础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案例分析和辅导操作技能。
  (四)指导学生社团的开展,提升学生自我教育功能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指导能力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开展心理社团活动及培训学生心理委员。心理社团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参加维护心理健康活动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组织心理社团活动就是增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途径和方法之一。学校心理教师作为心理社团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承担着培养社团成员的责任和指导心理社团工作的开展,为社团的壮大提供支持和保障。
  学生社团正常开展,离不开心理教师的指导。心理教师要在学校范围内组建心理社团,定期对社团的成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基本技能的培训,使社团内成员不仅能正确认识、处理自身问题,而且还能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给其他同学,帮助一些心理有困扰的同学。同时,还要指导他们如何观察身边的同学,将同学们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心理教师。这样心理教师就能及时把握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动向,并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而且在遇到心理危机事件能及时实行危机干预。在培养社团成员方面要强调三原则,即遵守保密原则、支持陪伴原则、自我关怀原则。
  (五)培训教师及家长,传播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其中包括队伍整体的专业化,即通过讲座、工作坊等活动对学校其他学科教师、班主任以及家长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使更多的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表现,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辅导方法和手段,并在教育教学工作和家庭教育工作中自觉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及辅导技巧来帮助自己、学生/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在学校里,心理教师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除了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外,更多地要向教师传达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知识以及在家长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容,指导家长树立心理保健意识和改善教育方法,从而创设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
  (六)科研促成长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扩充辐射范围
  科研能力是指心理教师能独立确定科研课题,以科学研究态度、专业方式对课题进行科学分析,寻求解决方法,得出正确结论。科研能力水平是评价一个教师是否达到专业化的标准之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起学科,这要求心理教师要善于通过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把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及规律,促进该项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在教学中,心理教师更容易接触到一些“疑难杂症”的学生,其他教师往往束手无措,这正是心理教师进行思考以形成案例研究的契机。心理教师要不断增强教研意识,把科研和教学密切结合,平时多积累素材,对教学和案例进行针对性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心理教师还可以通过承担课题进行校本研修,在此基础上将研修经验推广出去,扩充影响的辐射范围。
  三、反思与总结
  自尊需要和成就需要的满足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主要动力,实现这两种需要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环境。鉴于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现状,我们提出心理教师提升“6S”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科学理念,找准适合目标
  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要面向所有的学生,心理教师要树立这种理念意识。在工作中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凸显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跳一跳,够得着”,心理教师要找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有了方向和目标,动力才能释放。当我们实现了目标时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校心理教师要制定明确的目标,然后把目标分解成可行的小目标,采取有效的行为去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在制定目标时,我们不仅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分析差距,还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缩小差距的方法。
  (二)不断提升能力,彰显专业技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要顺利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心理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每间学校的心理教师都屈指可數,有些还需要身兼多职,因此,心理教师的成长途径之一是抱团学习,形成成长共同体。如,参加心理教研室或者名师工作室,以工作室为平台,和工作室伙伴共同努力,一起成长。心理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一些含金量高专业性强的培训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如,通过系统学习一些心理理论和流派,熟悉适合中小学学生心理辅导的技巧和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   (三)完善人格品质,建立支持系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知心”与“贴心”的教育,学校心理教师更是一份影响人的工作,需要教师用真诚去热爱学生、热爱岗位。这些品质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完善品格,健康成长。心理教师应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完善自身的人格品质,用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责任感对待工作。
  社会支持系统能让人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心理教师要主动寻找、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主动寻求多方支持。有为才有位,心理教师要珍惜每一个在学校可以表现自己的机会,获得领导的认可和重视,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学校的心理工作。心理教师还要争取同事的认可和家人的支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全面推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中小学心理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只要我们对教育前景充满信心,脚踏实地做好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新时代青少年‘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及实践”(项目编号:2020YQJK1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晓霞,尹丽娜.关于我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3-6.
  [2]王蕾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师资建设,2019(12):101-102.
  [3]范福林,王乃弋,王工斌.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及发展探究[J].教育学报,2013:1 321-1 323.
  [4]心理健康教育.https://baike.baidu.com/item/
  [5]赵贺华.教师要具备新的教学技能和能力[OL].https://wenku.baidu.com/view/277a909d4693daef5ff73d3b.html,2018.
  [6]刘金明,孟四清.教师心理辅导能力的性质和构成要素[J].天津教育,2006(1).
  [7]潘施杏,学生心理社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31.
其他文献
【摘要】现如今,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需改变传统的一些教学诟病,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结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真正正地把握知识技能,从课堂中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喜悦,培育学生对未来美好的世界观、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有效课堂;美术;教学方法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完成高效率教学,尽可能多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体验求知的过程,在知
【摘要】幼儿的安全与健康排在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位置。本文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工作实践,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完善园本课程、创设安全教育环境、借力家长资源等多种方式,探索有效开展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策略,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环节当中,丰富、提高幼儿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实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是保
【摘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教师的根本使命就是教书育人。在这个教书育人的路上,我们作为教师中特别的角色——班主任,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或尝尽酸甜苦辣咸,或曾经丢失过本心,迷失于教育以外的世界。但回过头来看自己的班主任生涯,总是难以忘怀,唏嘘感慨。我的班主任工作总结起来就是修得一份静心,带着宽容、平等、关爱的情感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小学生;教育  班主任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备受教师的欢迎,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把各种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融为一体,打破课堂时空的限制,把英语课堂引领入一个全新的境界。本文主要与大家分享教师如何巧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开阔国际视野,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操,帮助学生成为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人的具体做
【摘要】鄉村小学生由于各方面的条件局限,因此明显表现出能力上的不足、自信心的缺乏。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决定乘着创建学校特色这股东风,着力从健美操这项体育项目找突破口,开发“活力健美操”校本课程。本文旨在浅谈我校开展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做法,从采用健美操教学,不仅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兴趣,而且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增强自信心、表现力等方面证明健美操作为校本
【摘要】“创客思维”来源于创客教学模式,指的是把脑海中的创意转化为现实,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创客思维更贴合小学生思维特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融入创客思维培养,开设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践,提升小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创客思维;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创客教育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教师要深度挖掘学生兴趣点,引导学生在玩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寻找弥补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练习环节机械、重复、枯燥缺陷的办法。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出现,让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信息化出现了新的契机:利用AI平台技术推动课堂练习设计、组织和实施的发展,提升数学课堂效率。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利用“数学双线课堂”,实施“课前预练习——课中递进式练习——课后辅助练习”的课堂练习模式,追求实现练习情况的实时反馈、数据化客观评价,期待以借AI之能力,创
【摘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可以积极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本文探讨了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并详细探讨了美术教学中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为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心理素质;健康教育  高中生面临沉重的学习压力,而低俗的网络文化、不良的社会风气,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埋下隐患。而心理素质教
后进生往往容易受到一些教师和同学的冷落甚至歧视,其中一部分后进生在不同程度上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准备一“混”了之。对待这类学生,如果教育方法不恰当,不但会把他们赶上“破罐子破摔”的道路,还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导致他们可能误入歧途;反之,如果教育得法,会促使他们不断进步,最终跟其他学生一样,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可以说,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重要的一环。那么,该如何才能有效地转化后进
【摘要】“自主探索”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启发导学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主线,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自主探索;创造;探究  在《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教师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