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结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巧妙的课堂小结对整堂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好结语,让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从而促使他们乐于学习数学,积极参与其中。
  关键词: 课堂小结 小结形式 小结时机
  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教学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提炼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情境导入固然重要,它为一堂课是否成功埋下伏笔,但课堂小结不容忽视,它为一堂课是否精彩留下悬念。巧妙的课堂小结对整堂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明代文学家谢榛曾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好结语,让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从而促使他们乐于学习数学,积极参与其中。
  一、丰富课堂小结的形式
  课堂小结的形式多样,常用的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
  1.知识梳理式
  这种小结方式是目前利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再现,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纷乱的思绪,促进记忆。
  根据内容的不同,梳理知识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
  ①问题式:通过提问的方式,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结构。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利用课堂小结可以这样梳理知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百分数的意义)你知道了百分数的哪些知识?(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写法,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然后对每一个知识点分别加以展开。这是一个知识梳理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②图表式:用图表或列表的方法归纳总结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或揭示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教学《比的意义》一课时,学生把新知比与旧知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以图表的形式加以呈现:
  形象直观,呈现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记忆和运用。
  2.拓展延伸式
  课堂小结,对于独立的一堂课而言,它可能是一个终点,但对于一段数学学习而言,它可能是另一个起点。在课末小结时,为学生提供一些智趣相容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把课堂小结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老师做了如下延伸:“你知道吗?为什么每4年当中有3个平年,一个闰年?请同学们课后查查相关的资料,相信大家一定能揭晓答案的!”这样的小结,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阅读,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让学生用已知获得未知,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3.影音赏析式
  这种方式就是通过观看与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视频、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艺术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新课学习。
  比如这次优质课,江西省赣州市的肖敏老师《观察物体》一课小结时,播放了世博会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一些国家馆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也可能是一样的(比如中国馆)。上海市宝山区的何萍老师《点图与数》(上教版)一课小结时,则是以大量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悠久历史中畅游了一回,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成功愉悦。
  二、抓住课堂小结的时机
  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结肯定是必要的,虽然它的效应不是在一两节课内就能显现的,但它是帮助学生进行反思的重要手段。但我认为,小结的时间并不一定要安排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有些课,新授环节结束后直接进行课堂小结,可能会更好。让课堂小结不只是局限于在课堂的结尾,小结在该小结处,可以丰富小结的内涵和思维含量。
  1.小结在教学内容转换之处
  如果一节数学课由若干个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那么,在这些教学内容的转换之际也可以是小结之时。比如《折扣与纳税》这一课,在“折扣”与“纳税”转换之际进行适时小结,承上启下,实现两个内容的自然衔接。
  2.小结在学习方法优化之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和方法最优化的问题。往往此时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小结,对方法进行优化选择之机。比如朱乐平老师执教《两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计算24×31的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构建出了10种以上的方法。呈现了多种方法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对方法进行了优化选择。
  3.小结在数学思想领悟之际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不同的数学问题情境中体验同一种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后,隐藏在数学问题后面的思想方法就会逐渐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直至产生某种程度的领悟。当学生的经验和感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应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小结归纳规律,领悟思想方法。比如《植树问题》这一课,当学生通过列表找出两端都栽时的间隔数与棵数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结这一种情况下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找出规律,得出方法,对接着学习的内容——两端都不栽和一端栽一端不栽,也做好了铺垫。
  总之,课堂小结,作为一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精心预设。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出具有特色、富有实效的小结方式,让小结成为数学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他文献
摘 要: 根据线性代数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本文从数学建模、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和网络课程等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该课程的教学想法。  关键词: 线性代数 数学建模 数学软件 网络课程  1.线性代数教学的现状  线性代数课程是理工科院校本科生的必修课,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部规定的六门重点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在大学课程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作为一门较抽象的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既有一
摘 要: 课堂教学活动进程中,始终贯穿和穿插着一根纲领性的“红线”——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根本遵循和重要抓手。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切实做好“活”用数学教材的工程,在科学使用、灵活使用,高效实用数学教材上下工夫,做好工作。本文就“活”用数学教材,提高教学效能做了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数学教材 “活”用 教学效能  教育实用学指出,学科教学活动,看似是教者的讲授和主体的探析二者间
摘 要: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本文对导致高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中生 数学学习困难 成因 对策  一、造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1.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初中
是常识还是“大智慧”吴敬琏“股市论”一言既出,引发中国股市大地震,继而引起五位“重量级”经济学家群起而攻,“中国股市大辩论”由此开场;随后在人大、政协“两会”期间,
名记者的“史名”董秦要把文章写得短些,短些,再短些,这在新闻界已不是什么新闻了,隔几年就会有位大人物出面强调一番;短新闻,短文章的竞赛要不了多久就会组织一次。人们见长不怪,好
摘 要: 本文从制约高中数学学习的瓶颈着手,说明高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巩固学生所学,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就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进行探讨:数学教师除了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并让学生当堂训练巩固,以期让更多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摘 要: 课堂是学生直接获取知识的平台,其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调节,使课堂出现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但如何使整个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的、有序的调节态势呢?作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总结了几种常用的调节方式,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有效调节 高效课堂  教学实践证明,呆板的、千篇一律的教学,即使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师久用而不变其法,学生也会感到索然无味。反之,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是教师依据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技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最优化,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是所有教师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  1.课堂练习要注重实用性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一方面,我们会将知识当做可摆放在大脑中的艺术装饰
“风格即人”。很多人都认为这话是马克思说的,也有人说不是,并且旁征博引,搬出好多资料。我到图书馆查了查,证明后一种说法正确。我认识上的一个错论也由此得到纠正。“风格即人
摘 要: 为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落实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阐述了学生分组学习目标分层、作业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批改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学作业 分层布置 分层批改  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学生获得学习指导,弥补学习缺漏,对于教师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的必要性  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是减轻教师工